Workflow
必和必拓(BHP)
icon
搜索文档
澳洲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堪称里程碑事件:整个过程太低调,以至连西方都低估了其战略意义!
搜狐财经· 2025-10-14 22:41
协议核心与战略意义 - 必和必拓同意在铁矿石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此协议被视为改变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的里程碑事件[1] - 该协议表面是商业行为,实则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并对美元霸权构成直接挑战,因必和必拓近50%股权由美资控制[1] - 铁矿石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工业大宗商品之一,其结算货币的改变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可能引发结构性松动[1][2] 市场背景与双方依存关系 - 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量超过12亿吨,占据全球铁矿石进口总量的绝大部分[1] - 必和必拓铁矿石业务的60%营收来自中国市场,近80%的出口份额流向中国,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1] 行业影响与潜在趋势 -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公开表示正在评估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1] - 印度矿业公司主动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洽谈合作,表明人民币结算的示范效应正在扩散[1] -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员将开始习惯查看人民币汇率,标志着美元霸权基石正在被更换[2]
Mundoro Announces Option Agreement with BHP for Exploration Licences in Central Timok, Serbia
Newsfile· 2025-10-14 01:00
Mundoro Announces Option Agreement with BHP for Exploration Licences in Central Timok, SerbiaOctober 13, 2025 1:00 PM EDT | Source: Mundoro Capital Inc.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Newsfile Corp. - October 13, 2025) - Mundoro Capital Inc. (TSXV: MUN) (OTCQB: MUNMF) (www.mundoro.com) ("Mundoro" or the "Company") announces it has entered into a definitive option agreement ("Agreement") with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BHP Group Limited ("BHP"), in which Mundoro has granted to BHP an option to ...
中国暂停购买澳洲铁矿石,英国投行:十年前中方绝不会这么做
搜狐财经· 2025-10-13 19:18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采购策略调整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钢厂暂停购买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所有用美元结算的海运铁矿石,包括新合同和已装船但未签新合同的货物[1] - 此举导致必和必拓在中国港口的现货需改为人民币销售[1] 钢铁行业历史采购格局 - 十年前国内钢厂采购分散,上百家企业各自为政,缺乏议价能力[3] - 必和必拓、力拓等国际巨头控制全球七成以上矿产,作为最大买家的中国钢厂被动接受价格[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整个钢铁行业利润总和不到500亿人民币,而必和必拓同期净利润高达102亿美元,利润对比悬殊[3] 当前市场需求与产业转型 - 全国粗钢产量今年1到8月下降2.8%,反映基建和房地产带动的需求模式正在转型[5] - 需求紧迫性降低为买方提供了谈判空间[5] 采购体系整合与话语权提升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成立,旨在整合国内钢厂采购需求,形成统一谈判的超级大买家[7][8] - 此次暂停与必和必拓谈判是该集团展示其市场影响力的关键行动[8] 铁矿石供应多元化战略 -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8] - 西芒杜项目由宝武钢铁集团与必和必拓合作开发,通过供应渠道多元化策略促使价格谈判[8] - 新供应源将显著降低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8] 市场博弈与规则重塑 - 暂停采购被视为一次纯粹的商业博弈,买方利用其市场规模争取更优价格[10] - 此举标志中国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国际交易规则的主动塑造者[10] -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短期内无法被取代,卖方需适应强大的买方[10] 对下游产业的潜在影响 - 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将有助于控制下游工业品成本,使汽车、家电等行业受益[12]
澳洲妥协!同意结算!外国网友看袋围铁矿巨头服软同意人民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10-13 15:37
根据2025年10月上旬的多篇财经报道,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BHP)已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在对华铁矿石现货交易中接受人民币结算。 这一事件被国内外媒体和网友广泛关注,视为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关键突破。 印度网友:袋鼠也就这样,我感觉我们也可以要求以卢比结算铁矿山交易,毕竟印度也是铁矿进口大国 美国网友:试试就知道,谁会把印度放眼里!还真以为自己又行了 巴西网友:袋鼠的动作也太快了他们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订单全都是我们的了 美国网友:袋鼠太不靠谱了!东大才停止进口几天铁矿就着急的服软,真有那么可怕吗 西班牙网友:袋鼠还以为自己掌握资源就硬气,铁矿石并不仅仅澳洲才有 澳洲网友:为什么服软呢!这一年要损失多少,坚持不买他们连铁都造不出了 美国网友:失去东大这样的大客户会像我们的豆农一样,濒临破产,必和拓必可不是傻子 日本网友:计谋这一块,还是没人玩得过东大,东大也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一定是找到了替代品 澳洲网友:好好的服务东大这样的客户吧!别让巴西给挖走了 俄罗斯网友:澳洲好好的做自己的生意吧!没必要听美国人的话,以人民币结算也不亏,要认清形势 长期以来,国际铁矿石 ...
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破冰,中国夺得定价权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达成协议,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铁矿石现货贸易实施人民币结算,这是价值1.2万亿美元的铁矿石贸易市场三十年来最大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1] - 此举标志着中国首次在铁矿石定价权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领域的里程碑,并正在引发全球矿业格局和美元霸权的深刻变革 [1][5][13] 谈判破局与定价权博弈 - 必和必拓曾是澳洲主要矿企中唯一拒绝人民币结算的公司,转折点发生在2025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下令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禁止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 [3]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成立,集中了国有钢铁企业的采购权,代表全国四成铁矿石进口量进行谈判,改变了中国钢铁企业采购分散、难以集中议价力量的局面 [5] - 在2025年谈判中,必和必拓坚持长协价上涨15%至109.5美元/吨,而中方要求与80美元/吨的现货价挂钩,30美元的价差背后是千亿级利益的重构 [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除必和必拓外,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也已同意与中国用人民币结算,澳洲FMG不仅接受人民币结算,还向中国银团申请142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矿区建设,未来以铁矿石偿还 [6] -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2023年处理人民币支付达134.5万亿元,技术上已具备全球大宗商品结算能力 [8] - 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18%,较2022年增长13个百分点 [13] 多元化供应战略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设计年产1.2亿吨,储量50亿吨、品位65%,投产后将相当于中国年进口量的10% [8] - 俄罗斯通过同江铁路桥对华出口铁矿增长80%,其中45%采用人民币结算,巴西淡水河谷也已签署3000亿元人民币长期供应合同 [11] 全球影响与行业变革 - 铁矿石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的62%,直接影响该国GDP的1.2个百分点,若全面转向人民币结算,澳大利亚对华贸易成本每年可降低15亿澳元 [10] - 长期以来,铁矿石年贸易额超1.2万亿美元,其中约80%以美元结算,使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的中国承担巨大汇率波动成本和清算通道依赖风险 [3] - 美元霸权的根基在于能源与矿产定价权,中国正通过铁矿石、稀土等品类的人民币结算,逐步瓦解这一体系 [13]
中澳铁矿石战争落幕,中国首夺铁矿定价权!澳大利亚为何妥协?
搜狐财经· 2025-10-13 09:25
中澳铁矿石定价权争夺背景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但在定价上长期受制于澳大利亚,国际贸易中存在不公平现象[3] - 全球铁矿石年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其中80%以美元结算,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汇率波动和清算风险[3] - 美国通过石油和铁矿石的双支柱垄断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和结算体系[3] 中澳铁矿石谈判分歧与破裂 - 2023年8月,中国与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在询价中发生严重分歧[5] - 中国要求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并以80美元/吨的现货价格为基准锁定季度价格以降低风险[5] - 澳大利亚企业坚持要求按照美元结算,导致双方谈判破裂[5] - 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布通知,暂停接受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包括已装船的12艘货轮[6] - 此次暂停进口标志着中澳铁矿石战争正式打响[9] 中国应对策略与底气 - 国内对铁矿石需求减弱,且铁矿石库存高企,暂停进口必和必拓铁矿石没有短期担忧[9] - 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企业福德士河集团等均接受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9] - 澳企福德士河集团向中国申请142亿人民币进行矿区建设,并表示用铁矿石归还,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11] - 中国已新增来自巴西和非洲的铁矿石来源,短期内没有特别大的压力[11] 谈判结果与行业影响 -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宣布妥协,从四季度开始对铁矿石现货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12] - 至此全球70%的铁矿石贸易将使用人民币计算,中国首次夺得铁矿石定价权[14] - 中国通过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全国钢铁厂采购权,利用统一采购策略从谈判劣势变为优势[15] - 铁矿石定价权回归中国,意味着借助大宗商品定价和结算机构通过汇率差价侵蚀中国利润的情况将彻底消失[18] 长期战略意义 - 此次谈判博弈意味着全球铁矿石市场乃至大宗商品贸易规则正在被重塑[18] - 未来将有更多大宗商品被中国利用采购优势夺回定价权,打破美国芝加哥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定价垄断[20] - 集中采购策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20]
澳矿商接受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10月关键行动与中国市场多元化探索
搜狐财经· 2025-10-13 07:42
10月9日,上海,有色行业资讯平台发布消息:澳大利亚矿商必和必拓,已接受中国客户部分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就在前后,彭博社还提到,国庆前夕中 国买家一度收紧了澳洲矿的采购。这两条放在一起说明买卖双方都在调打法。一步一步试,先从"部分货物、部分时间段"开口。 先说事实:中国这十几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年进口过10亿吨,多在海上运输。但过去大多用美元结算,定价也常跟着海外发布的价格走。结果 是,买得多,却总像是被牵着走。现在改用人民币结算,第一步是把汇率那道坎降下去。 再看澳大利亚这边。按澳统计局公开数据,2023年澳对华出口里,铁矿石金额超过千亿澳元,是绝对的大头。必和必拓、力拓这些企业的中国客户占比都很 高。这说明一个道理:谁的票子多,谁的话就重。用什么钱结,谈起来就有空间。 中国铁矿石进口占全球海运的七成多,这个体量不小。同样道理,体量大,并不等于立刻能拍板。核心是把来源多样化,把手里牌凑齐。用人民币结算,是 把"钱的牌"先亮了出来。 来源的变化,近两年很明显。巴西的淡水河谷已多次尝试用人民币完成铁矿交易,公开可查。几内亚的西芒杜项目全线推进,中国企业修铁路、建港口,争 取2025—2026年出第一船 ...
中国果断停购澳矿,终结20年定价权之困,美元霸权再受冲击
搜狐财经· 2025-10-13 06:49
事件概述 - 中国暂停进口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1] - 此举被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称为“令人失望”并引发澳洲财经圈震动 [2] 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历史问题 - 全球铁矿石定价长期由“普氏指数”主导,该指数基于少量矿商和钢厂的电话询价,易被主要矿商操纵 [9][10]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进口量占全球出口的70%,但在定价上缺乏话语权 [6][8] - 上游矿商成本约40美元的矿石售价超过100美元,而下游中国重点钢企2023年平均利润率仅为0.71% [12][13] - 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出口近10亿吨铁矿石,获利约200亿美元,而中国钢铁行业消耗16亿吨矿石利润仅30多亿美元 [13][14] 当前谈判的核心分歧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2026年长协价谈判中要求将价格降至每吨80美元(较当时市价低约20%) [17][18] - 必和必拓以俄乌冲突后重建需求将增长为由,反提议在去年基础上涨价15%至每吨109.5美元,导致每吨价差超过30美元 [19][20] - 关键分歧点在于中国要求改用人民币计价,即价格锚定中国港口现货指数,以取代普氏指数 [22][24][25] 中国的战略布局与替代方案 - **分化矿商联盟**:中国是力拓大股东并已签人民币计价合同;巴西淡水河谷自2017年接受人民币;澳洲FMG矿企因中方早期救助而深度绑定,四大矿企中三家已与中方合作 [28] - **开发新资源**:中国控股的西芒杜铁矿(位于几内亚)预计最快2023年11月出矿,年产量与必和必拓对华出口量相当,将显著增强供应自主性 [28] - **提升内部供给**:通过“基石计划”增加国内铁矿产量并大力发展废钢回收,2023年废钢回收量已占钢铁产量25%,未来将依赖廉价绿电推动电炉炼钢 [31] - **需求结构转变**:中国房地产行业调整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全球难有替代买家能消化澳大利亚数亿吨出口量,形成供大于求预期 [31] 长期战略意义 - 此举是中方经过十多年准备的战略反击,旨在将市场实力转化为定价主导权 [28][31][34] - 标志着国际贸易秩序中定价权的转移,并可能延伸至其他领域,如人民币结算网络的扩展 [34]
中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中方“卡脖子”一周后,澳同意人民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13
协议核心内容 - 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达成协议,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在中国市场的铁矿石交易将以人民币结算[1] - 这是中国首次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上获得定价话语权,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尤其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是一次重要进展[1] 历史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几乎占据全球铁矿石需求的75%[3] -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有82%销往中国,该生意占澳大利亚GDP的5%[3] - 过去铁矿石价格由卖方决定,支付必须用美元,西方四大矿山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海运市场[3] - 必和必拓在2025财年每吨铁矿石生产成本为19美元,但长期合同价格定在109.5美元(约780元人民币)每吨,而现货价格仅为82美元(约584元人民币)[3] 促成协议的关键因素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将国内主要钢铁和矿产企业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谈判方,增强了议价能力[3] - 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并逐步拓展了来自巴西淡水河谷等新供应商的铁矿石来源,减少对澳大利亚的单纯依赖[3] - 2023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宣布,禁止中国钢铁厂和贸易商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无论是新合同还是运输途中的货物[4] - 中国市场对必和必拓至关重要,失去中国市场将使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很难找到替代市场[6] 协议带来的影响与益处 - 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省去了中间的换汇环节,避免了汇率风险[6] - 为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打开了大门,未来其他国家可能效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6] - 向全球企业传递信号:中国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买家,有能力整合资源并应对试图利用市场垄断地位压榨中国的企业[6] - 长远看有助于国内钢铁企业降低成本,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更具主动权,推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升[7]
时间仅仅过去7天,中澳结算风波大结局,澳铁矿巨头同意用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2 11:50
中澳铁矿石贸易格局转变 - 澳大利亚在7天内态度发生180度转变,从强硬姿态转为接受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交易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占据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的六成以上 [1]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态希望尽快解决争端,恢复互信,以安抚国内企业和向中国递出橄榄枝 [1] 中国铁矿石进口战略多元化 - 中国铁矿石进口渠道已多元化,不再单一依赖澳大利亚,其他来源包括巴西淡水河谷及非洲新兴矿区 [1] - 到2024年,澳大利亚在中国铁矿石市场份额降至50%以下 [4]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非洲和东南亚建立稳定矿产供应链,并签署长期协议加大海外投资以确保资源安全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从2024年开始中国试水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交易,当中国暂停美元支付时澳大利亚被迫回应 [1] - 中国已和40多个国家签署本币结算协议,铁矿石领域只是其中一部分 [6] - 中国跨境支付系统CIPS不断完善,提升人民币可用性,为全球金融体系多极化做出努力 [6] 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整合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成立,统一全国钢铁企业采购需求,通过集中谈判改变交易规则 [4] - 集体谈判方式提升效率,使澳大利亚必须面对立场统一的谈判方,而非逐个击破 [4] - 这种模式让人民币结算试点能够迅速推行 [4] 全球经济与金融环境变化 -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财政政策扩张,美元波动性增加,坚持美元结算需承受汇率风险和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越来越多新兴货币正逐步取代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 [2] - 澳大利亚接受人民币结算可视为其金融安全的前瞻性布局 [2] 中国经济与工业实力 -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六年突破十亿吨,工业体系全球最为完整 [8] - 通过内循环战略,中国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展现出更强应对能力 [8] - 即使短期在某些领域有损失,也不会影响中国整体经济增长 [8] 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 人民币结算模式若推广至原油、天然气、粮食等领域,将打破美元垄断格局,形成全新全球经济秩序 [9] - 中国不仅是大宗商品最大买家,开始在某些领域重新定义规则和主导价格 [9] - 此举强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澳大利亚妥协是对中国市场不可替代性的再次确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