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和必拓(BHP)
icon
搜索文档
美元霸权遭截击!中矿集团停购必和必拓,人民币结算要破局?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45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买家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海运铁矿石 [1]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战略意图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2年组建,职能是作为铁矿石进口的“进口协调员”,旨在为中国买家争取定价权 [4] - 此次行动的直接原因是必和必拓在推进人民币结算方面“不配合”,而力拓、FMG等澳洲矿山已积极跟进 [5] - 行动的深层目标是推动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探路”,并逐步打破美元在大宗商品结算领域的垄断 [5][10][11] 铁矿石定价机制的问题 - 当前国际铁矿石定价主要参考美国标普集团旗下的普氏指数 [4] - 普氏指数在抽样调查时偏向采用对卖方有利的澳洲、巴西矿山报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国买家的实际成交价,导致定价权长期掌握在卖方手中 [4]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底气 - 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矿石的影响可控,因国内铁矿石产量持续增长,且废钢回收利用比例在钢厂中越来越高,可部分替代进口缺口 [6][8]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买家,每年购买全球75%的铁矿石,但缺乏定价权 [4] - 中国需要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此次行动被视为在全球贸易中“立规矩”的开始 [13][14] 长期战略意义 - 事件标志着中国从被动接受贸易规则转向主动争取利益,是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9][11][14] - 未来预计会出现更多类似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协调机构,在进出口领域为中国企业争取利益 [12][14]
暂停美元采购!中国矿企与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博弈定价权与人民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10-09 03:44
夜里的一纸通知,从北京经由电报系统传到珀斯的交易室。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国内钢铁企业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 消息像在平静海面投下一块巨石:必和必拓股价应声大跌,市值蒸发近120亿澳元,折合约570亿人民币。澳大利亚矿区仓储里"近千亿规模"的铁矿库存开始 显得沉重,港口堆场的传送带还在转,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向。澳媒的干脆了当:"情况变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或许不稳"。 价格、结算与定价权:一场桌上的博弈 这场波澜的直接导火索,是9月28日中澳第七轮经贸磋商的失利。谈判桌上,双方各亮底牌。中方提出,长期采购协议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以现货市场 价格为基准签署长期合同;而必和必拓坚持美元结算,甚至在现有基础上再加价15%。两种方案折射的并不仅是算术差异,而是"定价权"与"货币权"的叠加 较量:谁来定义价值,谁来规定结算单位,谁就拥有更高一级的主动权。 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的通用语言,这门语言的制定者和流通者因此享有先手优势。美元波动、金融衍生品定价、融资成本差异,都可能被卖方企业熟练转化 为利润工具。对必和必拓这样的矿业巨头而言,坚持美元不仅是习惯,更是手边的筹码;而对中方来说,人民币 ...
中国开始全面反击:暂停澳铁矿石进口!大豆与铁矿关键被中国抓住
搜狐财经· 2025-10-09 02:12
在矿石航线与汇率曲线交织的海风里,中澳之间的铁矿买卖忽然按下了暂停键。2025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以一纸通知叫停对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 矿石采购,范围锁定新合同和在途船货。这不是"砍断绳索"的禁运,而更像棋局里挪走一个关键子,逼对手重新坐回棋盘边。它指向的焦点只有一个:定价 权。 过去十多年,海运铁矿的价格普遍追随普氏指数加溢价的组合,季度为主的议价节奏在卖方看来稳妥,在买方眼里却意味着跟着美元和周期跳舞。越是周期 上行时,指数越坚硬、溢价越顽固,中国钢厂的成本就越像风口上翻滚的旗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2022年挂牌,本意就是把四分五裂的采购盘子集中起 来,统一议价、统一结算,借规模换条款。到了2025年初秋,谈判先从具体矿种开刀,比如金布巴粉,限购试探,再扩大到所有海运船货。一条线索很清 晰:从季度改月度,从美元换人民币,先把结算与周期的节拍调整,再碰定价的唱词。 买方的"不",与卖方的惯性 定价权的攻防:指数、周期与币种的三角博弈 这套调整背后是风险管理的朴素逻辑。以美元计价的铁矿合同天然嵌入汇率风险,人民币结算能把这一段"外生波动"从钢厂的账本上拿掉;月度周期则让采 购更靠近现货波动,避免季度内" ...
手握七成需求拒购美元矿,中国争夺铁矿石定价权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56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钢厂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美元计价海运铁矿石,仅保留人民币结算现货交易 [1] - 通知导致必和必拓股价当日盘中暴跌 [1] - 此举被视为中国从资源贸易“被动买单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一步 [1] 市场格局转变 - 铁矿石市场长期由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巨头主导 [3] - 中国2022年成立矿产资源集团,集中国内几十家钢厂采购需求进行统一谈判 [3]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比例下降12% [4] - 中国消费全球约75%的海运铁矿石,2023年进口约12亿吨,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约7亿吨,占比约63% [6] - 2024年预计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达7.43亿吨,金额5649亿元 [6] 价格与结算分歧 - 暂停采购直接原因为价格分歧,必和必拓坚持2025年长协价较2024年上涨15%至109.5美元/吨,而现货价约80美元/吨,价差约30美元 [7] - 按必和必拓报价,中国每年进口约7.4亿吨澳大利亚铁矿石将多支付200亿美元以上 [7] - 更深层次冲突在于结算货币,中国明确要求接受人民币结算 [8] 中国供应多元化进展 -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全速推进,储量超50亿吨,计划2025-2026年间出矿,预计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量6000万吨,未来产能可突破1.5亿吨 [9] - 巴西对华供应量占比已达28%,并积极合作扩大铁矿石运输专线 [10] - 2025年前四个月俄罗斯铁矿石对华出口量显著增长 [11] - 国内废钢循环利用日益成熟,2025年中国电炉炼钢占比预计提升至25%,废钢利用率突破3亿吨,减少原生矿石需求约4亿吨/年 [11] 人民币结算推进 - 推动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是对美元霸权的直接挑战 [12] - 2020年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矿山相继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 [12] - 2024年河钢集团通过人民币跨境结算采购铁矿石306万吨,金额超24亿元,同比增长25% [13] - 2024年第三季度金属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9.2%,较2020年的2.1%大幅增加 [14] 全球贸易秩序影响 - 巴西淡水河谷已接受人民币结算,对华供应量占比大幅提升 [16] - 俄罗斯对华铁矿石出口中45%使用人民币结算,该比例过去两年内大幅上升 [17] - 东南亚钢铁厂开始询问如何使用人民币,市场担忧铜、铝等大宗商品结算方式可能跟随改变 [18] - 全球资源版图改写,澳大利亚可能将市场份额让与巴西、几内亚等合作方 [19]
BHP CEO Mike Henry: Expect copper demand to grow by up to 70% by 2050
Youtube· 2025-10-08 20:3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最大矿业公司BHP对铜的长期需求前景极为乐观 主要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型 预计到2050年铜需求将增长高达70% [3] - 公司处于优势地位 作为全球最大铜生产商 拥有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Resolution矿在内的重大增长选项 该项目未来可满足美国25%的铜需求 [3][4] - 面对供应挑战 如新矿床发现难 开发成本高及许可流程漫长 BHP凭借其规模 稳健资产负债表和技术深度 能够推动大型项目进展 并积极与政府合作倡导政策改革 [8][9] 铜市场供需前景 - 需求侧出现传统驱动力与AI数据中心 能源转型等新动力的复合增长 铜需求预计到2050年增长高达70% [3] - 供应侧面临挑战 新铜矿床越来越难发现 且发现后往往开发难度更大 成本更高 [8] - 铜价走势反映需求驱动行情 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同时供应增加存在诸多问题 [2] BHP的增长战略与重点项目 - 公司核心增长商品为铜和加拿大的钾盐 目前虽非钾盐生产商 但正投资高达120亿美元以从2027年起成为全球最大钾盐生产商之一 [22] -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Resolution铜矿项目是关键增长选项 获得前总统特朗普和政府支持 项目进展已克服一系列法律挑战 尚余少数待解决 [4][5][6] - Resolution项目后续需进行数亿美元的资源勘测活动 最终可能涉及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决策 对美国铜关键矿物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6] 行业政策环境与地缘因素 - 美国政府认识到关键矿物供应链问题 正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许可改革 通过持有小型矿商股权刺激投资等 以加快国内供应保障 [9][10][11] - 关税是政府刺激美国境内投资的又一措施 公司主张若实施关税 应更多通过立法方式 为50亿至150亿美元的大型投资提供长期确定性 [15][16] - 公司理解政府干预的现实 但BHP自身规模足够大 原则上可自主推进项目 依靠私人资本 无需寻求政府投资 [11][12] 中国市场需求与其他商品 - 中国 underlying 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预计今年能达到5%的增长目标 其基础设施 机械等金属密集型领域表现良好 [18][19] - 中国对钢铁 铁矿石及用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铜需求保持非常健康的状态 [19] - 黄金并非BHP刻意追求的增长商品 但因是铜生产的副产品 公司已成为全球前20大黄金生产商 金价上涨对其铜资产收入有提振作用 [20][21]
中方动真格,订单全部叫停,必和必拓蒸发千亿,澳总理求助无门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03
«——【·前言·】——» 中国矿产暂缓跟必和必拓的美元铁矿石订单,消息传开,全球市场直接懵圈,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商业矛盾,分明是战略上的主动表态。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之前中澳谈了好几轮都卡着不动:必和必拓非要把矿价涨15%,还死抓着美元结算不松口,国内钢厂早被价格、汇率两座大山压得没了利润。 谈不拢就掀桌子,中方敢这么硬气,是早有三根支柱撑着:巴西、俄罗斯的矿能补缺口,人民币结算已铺开,定价权也在抢,这盘大棋早下了。 铁矿供应不再被卡脖子 先说第一根支柱:供应链重构,过去咱们被动得厉害,铁矿石进口差不多八成得靠澳大利亚和巴西,人家一联合涨价,下游钢企就只能吞着,根本没有议价 空间,被人卡脖子的日子谁都不想过。 所以打破这两个大国垄断,实现供应多元化,成了头等大事,这几年布局开始出成果,最亮眼的就是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这个项目中国主导,被业内称 作铁矿界的"航母"。 预计今年年底第一批矿石就能出海,明年产能直接冲到1.2亿吨,这意味着全球市场上多了一个超大型供应商,直接冲击了原有供给格局。 除了非洲,其他地方也没闲着,北边邻居俄罗斯通过跨境铁路出口的铁矿量,今年同比增长22%,有意思的是,其中约一半用人民币 ...
掀桌子!中国开始清算澳洲铁矿石的“二十年血债” 大人,世界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11:26
上世纪末,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三大矿业集团手中。中国虽是全球最大进口国,却始终处于 被动地位。每一次谈判,都是买方无力反击的现实缩影。采购量巨大,却难以左右价格,钢厂利润被上 游层层压缩。美联储货币政策带来二次剥削,铁矿石用美元结算,汇率波动直接转化为成本压力。 这种格局延续了整整二十年。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收入占据经济半壁江山,面对中国市场,态度从容甚 至强硬。中澳关系起伏,澳方却始终能仰仗铁矿石"护身符",对中国大麦、红酒等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时,依然底气十足。 铁矿石价格机制的变化成为关键转折点。早期长协机制带来相对稳定,但指数化定价后,价格每日波 动,市场投机性增强,铁矿石价格多次暴涨。中国企业在"分而治之"的策略下,始终难以形成合力。过 去二十年,铁矿石贸易积攒的"血债",正是由此而来。 中国三张牌彻底改写博弈规则 2022年,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个"超级买家"平台出现,意味着中国钢企结束各自为战, 转为统一对外采购。买方联盟与卖方联盟的对峙格局初步形成,议价权开始向中国倾斜。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罕见震荡。中国铁矿石采购突然"掀桌子",澳大利亚经济神经被精准击中。这场 风暴背后,是 ...
中国为啥暂停部分澳矿采购?铁矿石定价权博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搜狐财经· 2025-10-08 10:46
必和必拓2024-2025财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铁矿石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高达260亿美元,利润率惊人的达到53%。与此同时,同期中国整 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91.9亿元人民币(约合40亿美元),不及必和必拓一家公司利润的一半。这种极度失衡的利润分配,根源在于澳大利亚矿商对 铁矿石定价权的长期垄断。 2025年9月30日,一声令下,全球铁矿石市场随之风起云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的钢厂和贸易商发布了一纸通知,宣布全面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 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船货。这标志着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首次向国际矿业巨头亮出如此明确的"暂停牌"。 消息传出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紧急表态称此举"令人失望",但中方态度却异常坚决。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一场围绕着定价权与 货币结算方式展开的深层博弈。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争议。 矿商们的高额利润,建立在其一贯的高价策略之上。2024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到岸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吨130美元的高位,而其开采成本却不足 20美元。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净利润依然超过100美元,利润率高达惊人的333 ...
中国叫停美元铁矿订单,澳洲慌了,规则变了谁还认旧账?
搜狐财经· 2025-10-08 04:26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5年9月30日向国内钢厂下达通知,要求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1] - 此举是对此前(2025年9月)新加坡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必和必拓坚持提价15%并拒绝人民币结算方案的直接回应 [3] 市场即时反应 - 必和必拓股价应声暴跌3.4%,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 [3]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紧急发声,称此举"令人失望" [3] -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已紧急约谈必和必拓CEO,商讨应对之策 [7] 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地位与挑战 - 中国占据全球海运铁矿石75%的市场份额,但长期缺乏与其体量相匹配的定价权 [5] - 必和必拓从澳大利亚露天矿场开采铁矿石的成本仅为15美元/吨,却能以超过百美元的价格转售给中国 [5] - 2024年,必和必拓仅从中国市场就攫取了224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平均每日进账6.2亿元 [5] - 高价铁矿石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成本压力沉重,2024年上半年铁矿石在铁水成本中比重飙升至54%,重点钢企平均利润率仅为1.1% [13] 澳大利亚对铁矿石贸易的依赖 -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主动脉,该国近三分之一的出口收入直接依赖于铁矿石贸易 [7] - 西部财政税收的四成源自矿业 [7] - 必和必拓对华出口占据其全球营收的57% [7] - 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出口的铁矿石中,85%的目的地是中国 [7] - 澳大利亚财政部测算显示,若"断供"持续至2026年,铁矿石出口收入将锐减110亿澳元,国家GDP增速恐被拖累0.3至0.8个百分点 [7] 中国构建的多元化供应网络 - 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量6000万吨,远期规划高达1.75亿吨,矿石品位高达67% [9] - 中国已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每年5000万吨的长期采购协议,2024年来自巴西的铁矿石进口占比已攀升至27.8% [9] - 积极拓展加拿大、乌克兰、西非等地的进口渠道,非主流矿进口量同比增长达22.6% [9] - 通过国内项目(如辽宁西鞍山铁矿)提升自给能力,废钢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长4.66%,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从80%降至70%以下 [9]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图 - 指令措辞为"暂停美元计价交易",但允许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流通 [11] - 尽管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60%,但必和必拓仍坚持美元结算 [11] - 在铁矿石领域构建人民币结算闭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强劲"锚点" [11] - 2025年7月,中澳双方已成功尝试了50亿美元的本币结算交易 [11] - 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率先推出人民币铁矿石掉期业务 [11] 行业整顿与定价权争夺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牵头组建"中矿国链"平台,旨在去除中间环节,抑制投机炒作 [13] - 推动全国铁矿石现货交易中心建设,以促进价格形成机制透明化 [13] - 2024年上半年,北方钢铁交易中心的铁矿石现货交易量达3484万吨,同比增长8% [13] - 此举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首次以买方联盟的集体力量参与全球铁矿石议价,打破矿山企业单方面定价的规则 [13]
澳大利亚猛然惊醒:铁矿石改规矩了,美元订单停了,最大买家要走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不是谈判破裂,也不是暂时搁置,而是白纸黑字的通知:所有国有钢厂,即日起暂停采购必和必拓一切 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包括那些已经装船、正在海上的货轮。 消息一出,澳大利亚政商两界瞬间炸锅。总理阿尔巴尼斯据说正在酒庄视察,听到消息后,沉默了很 久,最后表态说:中国的这个决定令人失望。 而必和必拓的股价,当天应声暴跌6%,85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 他们大概从来没想过,那个当了他们二十多年"老实客户"的中国,会突然掀了桌子。 这事得从必和必拓的离谱操作说起。 全球铁矿石价格明明在下行通道,现货价已经跌到每吨80美元左右。可必和必拓偏要逆势操作,硬逼着 中国钢企签年度长协价——每吨109.5美元,比市场价高出近15%。 这两天,国际资源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被中国正式"断 供"了。 别小看这个数字。中国去年从澳洲进口了7.4亿吨铁矿石,要是真按这个价签,一年就要多付超过200亿 美元。 这钱从哪里出?最终要么是钢企利润被榨干,被迫减产裁员;要么成本转嫁到钢材上,让国内买房、装 修、买车的老百姓买单。 这还不算完。在结算方式上,必和必拓更是玩起了"阴阳合同"。表面上开了人民币结算通道,背地里却 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