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BHP)
搜索文档
BHP CEO Mike Henry: Expect copper demand to grow by up to 70% by 2050
Youtube· 2025-10-08 20:3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最大矿业公司BHP对铜的长期需求前景极为乐观 主要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型 预计到2050年铜需求将增长高达70% [3] - 公司处于优势地位 作为全球最大铜生产商 拥有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Resolution矿在内的重大增长选项 该项目未来可满足美国25%的铜需求 [3][4] - 面对供应挑战 如新矿床发现难 开发成本高及许可流程漫长 BHP凭借其规模 稳健资产负债表和技术深度 能够推动大型项目进展 并积极与政府合作倡导政策改革 [8][9] 铜市场供需前景 - 需求侧出现传统驱动力与AI数据中心 能源转型等新动力的复合增长 铜需求预计到2050年增长高达70% [3] - 供应侧面临挑战 新铜矿床越来越难发现 且发现后往往开发难度更大 成本更高 [8] - 铜价走势反映需求驱动行情 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同时供应增加存在诸多问题 [2] BHP的增长战略与重点项目 - 公司核心增长商品为铜和加拿大的钾盐 目前虽非钾盐生产商 但正投资高达120亿美元以从2027年起成为全球最大钾盐生产商之一 [22] -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Resolution铜矿项目是关键增长选项 获得前总统特朗普和政府支持 项目进展已克服一系列法律挑战 尚余少数待解决 [4][5][6] - Resolution项目后续需进行数亿美元的资源勘测活动 最终可能涉及超过100亿美元的投资决策 对美国铜关键矿物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 [6] 行业政策环境与地缘因素 - 美国政府认识到关键矿物供应链问题 正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许可改革 通过持有小型矿商股权刺激投资等 以加快国内供应保障 [9][10][11] - 关税是政府刺激美国境内投资的又一措施 公司主张若实施关税 应更多通过立法方式 为50亿至150亿美元的大型投资提供长期确定性 [15][16] - 公司理解政府干预的现实 但BHP自身规模足够大 原则上可自主推进项目 依靠私人资本 无需寻求政府投资 [11][12] 中国市场需求与其他商品 - 中国 underlying 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预计今年能达到5%的增长目标 其基础设施 机械等金属密集型领域表现良好 [18][19] - 中国对钢铁 铁矿石及用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铜需求保持非常健康的状态 [19] - 黄金并非BHP刻意追求的增长商品 但因是铜生产的副产品 公司已成为全球前20大黄金生产商 金价上涨对其铜资产收入有提振作用 [20][21]
中方动真格,订单全部叫停,必和必拓蒸发千亿,澳总理求助无门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03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暂缓与必和必拓的美元铁矿石订单,此举被视为战略上的主动表态 [2] - 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必和必拓坚持将矿价上涨15%并死守美元结算,导致国内钢厂利润受压 [4] - 此举背后有三大战略支柱支撑:供应链多元化、人民币结算推广和定价权争夺 [4] 供应链重构 - 过去中国铁矿石进口约八成依赖澳大利亚和巴西,议价空间有限 [6] - 实现供应多元化是头等大事,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由中国主导,预计年底首批矿石出海,明年产能达1.2亿吨 [6][8] - 俄罗斯通过跨境铁路出口的铁矿石量今年同比增长22%,其中约一半使用人民币结算 [8] - 秘鲁邦沟、喀麦隆洛比等新项目投产,今年新增供应量超1000万吨,全球总产能预估增加近5000万吨 [10] - 供应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供需平衡”倾斜,提升了产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 [10][12] 金融与结算体系变革 - 暂停美元订单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推动人民币结算,以摆脱美元汇率波动的额外风险 [13][15] - 全球九成以上铁矿石交易使用美元结算,但2023年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5%,预计年底升至25%,明年底有望突破40% [15] - 巴西淡水河谷对华贸易中已有28%的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趋势明显 [17] - 正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紧密跟踪国内港口现货价和大连期货市场的“北铁指数”,以挑战美元计价的普氏指数 [17][19] - 大连期货市场成交量是新加坡的23倍,与现货价相关性超过0.9,为打造本土定价中心奠定基础 [19] 采购模式与组织变革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整合国内上百家钢企需求,以统一声音与国际巨头谈判,改变了过去分散无力的局面 [23][25] - CMRG推动合同模式从“年度长协价+现货溢价”转向更灵活的季度合约,避免被锁定高价 [25] - 统一执行力使得暂停美元订单能迅速实施,给对手直接压力,必和必拓在华市场份额可能从15%以上降至10%以下 [27] - 澳大利亚总理公开抱怨,国库部预计明年铁矿石出口收益将减少上百亿澳元 [27] 宏观与行业影响 - 铁矿石作为大宗商品风向标,其“去美元化”进程将带动铜、铝、农产品等领域,加速全球贸易结算体系向多极化格局演进 [31] - 标志着全球经济主导权正从少数资源卖家转向庞大市场需求方,游戏规则回归“需求决定价格”的商业本质 [32] - 中国此举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贸易树立榜样,推动全球资源贸易新秩序的形成 [34]
掀桌子!中国开始清算澳洲铁矿石的“二十年血债” 大人,世界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经历罕见震荡,中国通过成立统一采购平台、推动人民币结算等策略,正在重塑铁矿石贸易的定价权和游戏规则,标志着买方联盟的崛起和全球资源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1][5][18] 铁矿石贸易历史格局 - 过去二十年,铁矿石贸易定价权由三大矿业集团掌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处于被动地位,采购量巨大却难以左右价格 [3] - 铁矿石用美元结算,美联储货币政策带来的汇率波动直接转化为中国钢企的成本压力 [3] - 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铁矿石出口收入,铁矿石出口收入占据其经济半壁江山,使其在对华关系中态度强硬 [3][9] 中国战略转变与关键举措 - 2022年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超级买家”平台,结束中国钢企各自为战的局面,转为统一对外采购,使议价权向中国倾斜 [5] - 加速自有矿山布局,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计划于2025年11月前后投产,其高品位和巨量储备将为中国铁矿石供应提供保障 [7] - 推动人民币结算成为关键诉求,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核心诉求是以人民币计价,此举挑战全球大宗商品结算体系 [7][9]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应 - 中国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导致全球市场震动,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全面冻结新合约,拒绝所有美元计价船货 [9] - 澳大利亚经济遭遇打击,铁矿石出口难以快速转向其他市场(如印度、越南),价格难以支撑过往水平,必和必拓面临股价压力 [9] - 巴西、俄罗斯、非洲矿商等资源出口国纷纷试水人民币交易,国际金融体系的多极化趋势加深 [11][14] 长期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国钢铁产业链虽有短期调整压力,但港口库存充足、境外新矿投产、废钢回收体系完善,使国内市场波动可控 [11] - 一旦买方联盟主导权稳固,中国钢铁产业链每年将节省数以千亿计的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11] - 铁矿石贸易结算货币的改变撼动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推动了全球贸易规则和金融秩序的深刻演变 [14][18]
中国为啥暂停部分澳矿采购?铁矿石定价权博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搜狐财经· 2025-10-08 10:46
必和必拓2024-2025财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铁矿石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高达260亿美元,利润率惊人的达到53%。与此同时,同期中国整 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91.9亿元人民币(约合40亿美元),不及必和必拓一家公司利润的一半。这种极度失衡的利润分配,根源在于澳大利亚矿商对 铁矿石定价权的长期垄断。 2025年9月30日,一声令下,全球铁矿石市场随之风起云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的钢厂和贸易商发布了一纸通知,宣布全面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 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船货。这标志着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首次向国际矿业巨头亮出如此明确的"暂停牌"。 消息传出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紧急表态称此举"令人失望",但中方态度却异常坚决。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一场围绕着定价权与 货币结算方式展开的深层博弈。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争议。 矿商们的高额利润,建立在其一贯的高价策略之上。2024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到岸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吨130美元的高位,而其开采成本却不足 20美元。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净利润依然超过100美元,利润率高达惊人的333 ...
中国叫停美元铁矿订单,澳洲慌了,规则变了谁还认旧账?
搜狐财经· 2025-10-08 04:26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5年9月30日向国内钢厂下达通知,要求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1] - 此举是对此前(2025年9月)新加坡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必和必拓坚持提价15%并拒绝人民币结算方案的直接回应 [3] 市场即时反应 - 必和必拓股价应声暴跌3.4%,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 [3]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紧急发声,称此举"令人失望" [3] -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已紧急约谈必和必拓CEO,商讨应对之策 [7] 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地位与挑战 - 中国占据全球海运铁矿石75%的市场份额,但长期缺乏与其体量相匹配的定价权 [5] - 必和必拓从澳大利亚露天矿场开采铁矿石的成本仅为15美元/吨,却能以超过百美元的价格转售给中国 [5] - 2024年,必和必拓仅从中国市场就攫取了224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平均每日进账6.2亿元 [5] - 高价铁矿石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成本压力沉重,2024年上半年铁矿石在铁水成本中比重飙升至54%,重点钢企平均利润率仅为1.1% [13] 澳大利亚对铁矿石贸易的依赖 -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主动脉,该国近三分之一的出口收入直接依赖于铁矿石贸易 [7] - 西部财政税收的四成源自矿业 [7] - 必和必拓对华出口占据其全球营收的57% [7] - 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出口的铁矿石中,85%的目的地是中国 [7] - 澳大利亚财政部测算显示,若"断供"持续至2026年,铁矿石出口收入将锐减110亿澳元,国家GDP增速恐被拖累0.3至0.8个百分点 [7] 中国构建的多元化供应网络 - 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量6000万吨,远期规划高达1.75亿吨,矿石品位高达67% [9] - 中国已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每年5000万吨的长期采购协议,2024年来自巴西的铁矿石进口占比已攀升至27.8% [9] - 积极拓展加拿大、乌克兰、西非等地的进口渠道,非主流矿进口量同比增长达22.6% [9] - 通过国内项目(如辽宁西鞍山铁矿)提升自给能力,废钢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长4.66%,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从80%降至70%以下 [9]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图 - 指令措辞为"暂停美元计价交易",但允许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流通 [11] - 尽管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60%,但必和必拓仍坚持美元结算 [11] - 在铁矿石领域构建人民币结算闭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强劲"锚点" [11] - 2025年7月,中澳双方已成功尝试了50亿美元的本币结算交易 [11] - 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率先推出人民币铁矿石掉期业务 [11] 行业整顿与定价权争夺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牵头组建"中矿国链"平台,旨在去除中间环节,抑制投机炒作 [13] - 推动全国铁矿石现货交易中心建设,以促进价格形成机制透明化 [13] - 2024年上半年,北方钢铁交易中心的铁矿石现货交易量达3484万吨,同比增长8% [13] - 此举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首次以买方联盟的集体力量参与全球铁矿石议价,打破矿山企业单方面定价的规则 [13]
澳大利亚猛然惊醒:铁矿石改规矩了,美元订单停了,最大买家要走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不是谈判破裂,也不是暂时搁置,而是白纸黑字的通知:所有国有钢厂,即日起暂停采购必和必拓一切 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包括那些已经装船、正在海上的货轮。 消息一出,澳大利亚政商两界瞬间炸锅。总理阿尔巴尼斯据说正在酒庄视察,听到消息后,沉默了很 久,最后表态说:中国的这个决定令人失望。 而必和必拓的股价,当天应声暴跌6%,85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 他们大概从来没想过,那个当了他们二十多年"老实客户"的中国,会突然掀了桌子。 这事得从必和必拓的离谱操作说起。 全球铁矿石价格明明在下行通道,现货价已经跌到每吨80美元左右。可必和必拓偏要逆势操作,硬逼着 中国钢企签年度长协价——每吨109.5美元,比市场价高出近15%。 这两天,国际资源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被中国正式"断 供"了。 别小看这个数字。中国去年从澳洲进口了7.4亿吨铁矿石,要是真按这个价签,一年就要多付超过200亿 美元。 这钱从哪里出?最终要么是钢企利润被榨干,被迫减产裁员;要么成本转嫁到钢材上,让国内买房、装 修、买车的老百姓买单。 这还不算完。在结算方式上,必和必拓更是玩起了"阴阳合同"。表面上开了人民币结算通道,背地里却 偷 ...
外媒发出感慨,中方的最新声明直接挑明,丝毫不考虑美国利益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重塑。 必和必拓的股价,在10月1日遭遇重挫,单日跌幅高达6%,这绝非寻常的市场噪音。当日,新加坡铁矿石期货市场也随之下探4%。此番震荡的源头,在于 中国方面采取的果断行动: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铁企业发出明确指令,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即便是已装船在途的 货物,也一概叫停。 此举的深层逻辑,在于中国正积极推动结算货币的多元化与安全化。一个关键信号是,中方推动并促成了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的长期供货协议,新订单规模 直接增添了5000万吨,且人民币结算比例显著提升至28%。这意味着,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元结算体系,正被撕开一道实质性的裂 口。 对于必和必拓而言,处境无疑颇为尴尬。这家巨头在美国拥有多处重要的矿山和加工基地,美元结算根植于其商业惯例,且对华出口额占据其总营收的六成 以上。今年,在面临涨价15%的谈判诉求,以及澳大利亚老矿品位下降、导致成本与供应稳定性双双承压的背景下,中方选择以调整采购渠道和结算方式的 方式予以回应。 美国的反应迅速而紧张。美国财政部随即向巴西政府"表达关切",但收效甚微。其担忧显而易见:铁 ...
必和必拓硬扛中国,市场遭反击:提价和拒人民币结算!中矿集团出手了
搜狐财经· 2025-10-08 01:12
必和必拓定价策略 - 在62%品位铁矿石现货价格跌至约80美元/吨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计划将2025年长协价较2024年上调15%至109.5美元/吨 [1] - 此长协价与现货价之间存在显著价差,可能导致中国钢企每年额外支出近200亿美元 [1][3] 结算方式立场 - 公司坚持使用美元结算,而同期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占比已从2022年的不足5%上升至2025年的18% [3] - 竞争对手如力拓等已接受人民币结算趋势 [3] 市场反应与潜在影响 - 中矿集团于9月30日要求国内买家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船货,作为对其定价与结算策略的回应 [5] - 此暂停采购将影响公司对华年出口量达1.2亿吨,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9.7% [5] - 当前铁矿石市场格局已非“一家独大”,更强调尊重市价和顺应结算趋势 [5]
中国停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理由很“硬气”
搜狐财经· 2025-10-08 00:39
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消费量约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的75% [1] - 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12.37亿吨,占全球总量的60.2%,进口依存度高达86% [2] - 全球三大主要供应商为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 [2] - 2024年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和力拓(TINO)总共进口了7.2亿吨,占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5% [2] 定价权争议与战略反制 - 必和必拓坚持按年度长协价结算,要求2025年报价较2024年上涨15%至109.5美元/吨 [8] - 中国方面要求采用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当前现货价约80美元/吨 [8] - 定价周期的差异导致中国每年需多支付约200亿美元 [8]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国内主要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任何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包括已装船的12艘货轮被要求返航或转售 [8] 战略反制的多重目标 - 目标一:改变定价机制,争取更大的议价主导权 [8] - 目标二:打破美元垄断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结算,巴西淡水河谷和力拓已采用人民币结算 [9] - 目标三:作为对澳大利亚政府政策的回应 [9] 中国的替代供应来源保障 - 巴西2024年前两个月对华出口5779万吨,同比增幅20.7%,2025年7月出口量急速飙升到4110万吨,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 [10] - 中国已获得西芒杜铁矿开采权,该矿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露天赤铁矿资源 [11][13] - 俄罗斯铁矿石储量达290亿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60%为高品位富矿,中俄铁矿石贸易中已有四成采用人民币结算 [15][16]
铁矿石风波让澳洲人慌了!澳媒喊话,情况变了,美元地位有待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7 21:56
就在9月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做出决定,要求国内的钢铁企业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 海运铁矿石。此举一出,必和必拓立刻就遭受了重击,澳洲铁矿产业也迎来一场风波。 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主力就在澳大利亚,占了铁矿进口的6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意味着中国在 铁矿方面对澳大利亚是具有依赖性的,但相同的澳大利亚铁矿的出口也基本上都是依赖中国,出口总量 中国占了约85%。 而必和必拓作为澳大利亚铁矿石领域的三大巨头之一,自然也和中国建立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必和必拓 大约80%的铁矿都出口给了中国,这意味着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对必和必拓而言也将是一次严重打击。 中国的矿产称得上是丰富,但遗憾的是,中国的铁矿石产量并不乐观,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而澳大利亚 便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然而,9月底中国却做出了一项决定,这让澳媒坐不住了,大呼"情况变 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或许不稳"。 中方"全面封锁",澳洲铁矿出口遭受重创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国做出暂停采购的决定后,必和必拓的股价产生了严重下跌,市值蒸发了近120 亿澳元,大约570亿人民币。更要命的是,此时澳大利亚堆积近千亿的铁矿,随着中国的"封锁",一时 找不到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