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石(BX)
icon
搜索文档
一起破产把黑石、KKR股价都干崩了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全球PE巨头股价下跌原因 - 过去一个月全球最大PE巨头股价出现罕见集体大跌,黑石股价累计下跌17%,KKR下跌21%,凯雷下跌21%,阿波罗全球资管下跌16%,Ares下跌23% [2] - 这些PE巨头均为市值数百上千亿美元的行业领导者,黑石还是标普500成分股,一个月内近千亿美元财富蒸发 [3] - 股价下跌发生在美股大盘稳定的背景下,同期标普500指数微涨1% [3] First Brands公司概况 - First Brands是一家高速扩张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汽车后市场,提供从刹车片、火花塞到雨刷的全系列产品,号称汽车售后市场"一站式商店" [4] - 公司通过激进收购策略迅速崛起,2013年成立后收购Carter和Trico等历史悠久的品牌,2019年后开启更大规模收购 [5][6] - 公司实施"成对收购"策略,一方面收购品牌强大但生产外包的企业,另一方面收购制造能力强但品牌弱的企业,随后将生产订单转移至本土工厂 [7] - 经过多轮收购后成为拥有25个子品牌和约2.6万名员工的全球最大汽车售后零部件制造商之一,2024年净销售额达50亿美元 [8] First Brands债务危机与破产 - 公司扩张建立在巨额债务基础上,大量使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保理、存货抵押等复杂表外融资手段 [11] - 2025年7月尝试进行62亿美元债务再融资时,因潜在投资者要求独立审查财务状况而导致融资失败 [12] - 融资失败后公司债券价格暴跌,留置权贷款价格一夜下跌90%,评级机构迅速将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12] - 破产申请文件显示负债在1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资产仅为10亿至100亿美元 [18] - 债务问题涉及复杂的表外融资混乱,包括同一笔应收账款被重复出售给不同保理商,库存抵押贷款存在抵押品混同现象 [14][15] - 为其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公司Raistone声明高达23亿美元资产"下落不明" [15] 对私募信贷市场的冲击 - First Brands破产案暴露了不受监管的私募信贷市场风险,这些私募信贷被包装为"中低风险、中高收益"基金产品卖给普通投资者 [19] - 美国私募信贷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截至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达约1.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87%以上,规模已超过次贷危机时的次贷市场 [19] - 尽管大部分PE巨头未直接涉及First Brands业务,但股价仍下跌,因几乎所有一线PE巨头都有庞大私募信贷业务 [19] - 截至2025年6月底,黑信贷业务规模约4840亿美元,KKR为2610亿美元,凯雷为2030亿美元,私募信贷已成为PE巨头最重要收入来源和增长引擎之一 [19] 潜在系统性风险 - First Brands破产可能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如果更多类似案例出现,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 [18] - 破产波及面极广,涉及上百家贷款人,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私募信贷基金和金融科技平台 [18] - 事件已被媒体称为"小型次贷危机",引发对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担忧 [18][19]
“PE巨头”黑石总裁: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现在投项目首先评估“颠覆风险"
美股IPO· 2025-10-20 06:59
他特别强调,法律、会计、交易处理和理赔处理等基于规则的业务将面临AI的"深远"冲击。公司要求在投资备忘录的首页必须阐述AI影响,据知情人士 透露,黑石最近已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AI风险影响的软件和呼叫中心公司。 黑石集团总裁Jonathan Gray警告称,华尔街投资者低估人工智能让整个行业过时的潜力。这家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 的首要位置,要求所有交易团队在投资备忘录首页就必须阐述AI影响。 Gray本周在伦敦举行的英国《金融时报》私募资本峰会上表示,AI技术已经开始颠覆商业模式并导致失业。他指出, 尽管市场担忧AI公司估值过高可 能形成泡沫,但投资者更应关注传统行业面临的巨大颠覆风险。 他特别强调,法律、会计、交易处理和理赔处理等基于规则的业务将面临"深远"的冲击。据知情人士透露,黑石最近已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AI 风险影响的软件和呼叫中心公司。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重新定位部分工业投资组合公司,以抓住AI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 AI颠覆风险成首要考量 黑石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的最高优先级。Gray明确要求信贷和股权团队在投资备忘录的首页就必须阐述AI影响,他 ...
“PE巨头”黑石总裁: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现在投项目首先评估“颠覆风险"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20:01
核心观点 - 华尔街投资者低估了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与市场格局的破坏力 [1] - 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颠覆商业模式并导致失业,投资者更应关注传统行业面临的巨大颠覆风险,而非仅担忧AI公司估值过高 [1] - 人工智能可能为大型企业和全球经济带来被低估的生产力收益,创造数万亿美元的新企业财富 [5] AI颠覆风险与投资决策 - 黑石集团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的最高优先级,要求所有交易团队在投资备忘录首页阐述AI影响 [1][2] - 公司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AI风险影响的软件和呼叫中心公司 [2] - 信贷和股权团队需在新交易和现有投资组合上投入大量时间分析AI对企业软件、数据处理服务业务及基于规则工作的影响 [3] - 投资者在关注AI泡沫的同时,忽视了传统业务可能遭受的巨大颠覆 [4] - OpenAI、微软和谷歌创建的AI算法已开始颠覆会计、咨询和法律等白领行业,并威胁广告商、出版商和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 [4] - 将AI颠覆比作纽约出租车牌照的命运,其价值在数十年间增长近500倍,但在网约车应用颠覆市场后迅速损失了80%的价值 [4] - 机器学习技术也在威胁制造业等领域的人工岗位 [4] 投资策略的双向调整 - 黑石集团在评估AI风险的同时,其部分投资仍面临技术变革影响,例如其私募信贷业务已向包括Medallia在内的企业软件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贷款,这些公司面临被AI驱动竞争对手抢走客户的风险 [4] - 公司积极布局AI机遇,对为数据中心供电的公用事业公司进行大量投资 [4] - 重新定位了Copeland和Legence等工业投资组合公司,使其向AI基础设施提供商销售产品 [4] - 黑石作为OpenAI等公司所用数据中心的早期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评估AI风险 [3] - 要求交易团队不要错过AI相关机遇 [5]
“PE巨头”黑石总裁: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现在投项目首先评估“颠覆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10-19 12:02
华尔街低估了AI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与市场格局的破坏力。 "人们说'这闻起来像泡沫',但他们没有问:'那些可能被大规模颠覆的传统业务呢?'" 他特别指出,OpenAI、微软和谷歌创建的AI算法已经开始颠覆会计、咨询和法律等白领行业,并威胁 广告商、出版商和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Gray将这种颠覆比作纽约出租车牌照的命运。这些牌照价值在 数十年间增长了近500倍,但在网约车应用颠覆市场后迅速损失了80%的价值。机器学习技术也在威胁 制造业等领域的人工岗位。 投资策略的双向调整 黑石集团总裁Jonathan Gray警告称,华尔街投资者低估人工智能让整个行业过时的潜力。这家全球最大 私募股权公司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的首要位置,要求所有交易团队在投资备忘录首页就必 须阐述AI影响。 Gray本周在伦敦举行的英国《金融时报》私募资本峰会上表示,AI技术已经开始颠覆商业模式并导致 失业。他指出,尽管市场担忧AI公司估值过高可能形成泡沫,但投资者更应关注传统行业面临的巨大 颠覆风险。 他特别强调,法律、会计、交易处理和理赔处理等基于规则的业务将面临"深远"的冲击。据知情人士透 露,黑石最近已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 ...
“PE巨头”黑石总裁: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现在投项目首先评估“颠覆风险"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10:53
华尔街低估了AI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与市场格局的破坏力。 黑石集团总裁Jonathan Gray警告称,华尔街投资者低估人工智能让整个行业过时的潜力。这家全球最大 私募股权公司已将AI风险评估提升至投资决策的首要位置,要求所有交易团队在投资备忘录首页就必 须阐述AI影响。 Gray本周在伦敦举行的英国《金融时报》私募资本峰会上表示,AI技术已经开始颠覆商业模式并导致 失业。他指出,尽管市场担忧AI公司估值过高可能形成泡沫,但投资者更应关注传统行业面临的巨大 颠覆风险。 他特别强调,法律、会计、交易处理和理赔处理等基于规则的业务将面临"深远"的冲击。据知情人士透 露,黑石最近已决定不收购一些被视为容易受AI风险影响的软件和呼叫中心公司。与此同时,该公司 正在重新定位部分工业投资组合公司,以抓住AI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 AI颠覆风险成首要考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他特别指出,OpenAI、微软和谷歌创建的AI算法已经开始颠覆会计、咨询和法律等白领行业,并威胁 广告商、出版商和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Gray将这种颠覆比作纽约出租车牌照的命运。这些牌照价值在 数十年间增长了近500倍,但在网约车应用颠覆市场后迅速损失了80 ...
'Cockroach' jabs and regional bank breakdowns: The week private credit's 'golden' narrative got a little less shiny
Business Insider· 2025-10-18 18:02
私人信贷行业面临的审视 - 行业观察人士的大量批评将焦点重新引向所谓的影子贷款机构,挑战其光鲜的叙事,并引发关于潜在传染风险的令人不安的问题[2] - 摩根大通在财报电话会上披露了与Tricolor相关的1.7亿美元损失,其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以“蟑螂”作比喻,暗示在长达15年的信贷牛市中可能存在“一些过剩”的早期迹象[3][4] - 两家地区性银行Zion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披露其贷款账簿出现亏损,加剧了信贷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威胁的担忧[7] 对私人信贷行业的批评与质疑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商学院学者的一项研究声称,该行业的回报是“虚幻的”,未能跑赢市场,或使得缺乏流动性变得不值得[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表示,非银行借贷的显著增长使其机构“敦促更多关注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比银行受到更少的监管[8] - 霍普金斯大学的兼职讲师杰夫·胡克表示,研究结论是私人信贷为其资产类别所宣称的价值根本不存在,但并未暗示私人信贷即将引发危机[9] 私人信贷行业的规模与演变 - 私人信贷自金融危机低谷以来已大幅增长,不仅在与银行竞争风险贷款,也为投资级客户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直接贷款[14][15] - 私人信贷已从私人投资世界中一个较为沉寂的配角,转变为许多未来华尔街人士的职业目的地[16] - 一些最著名的私募股权公司目前管理的债务规模已超过私募股权,例如黑石集团管理着4070亿美元的非房地产信贷和389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阿波罗管理的信贷资产为6900亿美元,股票策略为1500亿美元[16] 行业高管对批评的回应与辩护 - Blue Owl的联合首席执行官暗示,对私人信贷的关注可能是由于业内一些人在面对私人信贷日益流行并抢走其业务时,需要保护自己“重要的、狭隘的利益”[5] - 黑石集团总裁乔恩·格雷表示,近期两家破产公司的案例是由银行主导的程序,并不认为是“煤矿中的金丝雀”[21] - 凯雷集团首席执行官哈维·施瓦茨指出,这两起破产案都与“人们所想的直接贷款或传统私人信贷市场”无关[21] - 阿瑞斯管理公司的联合总裁表示,对其信贷组合的健康状况感到惊讶,因为根据几乎所有可观察的指标,其投资组合都相当健康[23] 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 在题为“私人信贷的黄金时代是否已失去光彩?”的报告中,汉密尔顿莱恩的分析表明,黄金时代仍有“发展空间”,但必须回应担忧本身说明问题很多[17] - 阿波罗首席执行官马克·罗文表示,出现一些“周期末段的事故”并不令人惊讶,并暗示“竞争激烈的市场”可能导致一些人走“捷径”[20] - Evercore的一位分析师表示,从银行和另类资产公司的评论以及穆迪私人信贷主管的言论来看,所有迹象都表明并未看到信贷转向的信号,但并不意味着零损失,违约率上升1%至2%可能被不同解读[18][19]
Blackstone Charitable Foundation Awards $3 Million to Launch Blackstone Skilled Futures
Businesswire· 2025-10-18 01:30
项目启动 - 公司旗下慈善基金会提供300万美元赠款以启动Blackstone Skilled Futures项目 [1] - 项目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马里科帕社区学院及当地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出 [1] 项目目标与重点 - 项目旨在增加凤凰城地区建筑和先进制造行业获得高质量培训和劳动力发展的机会 [1] - 项目将支持有需求的学生并进行培训能力建设 [1]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
商务部网站· 2025-10-17 20:17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 双方经贸团队自5月以来已举行四轮会谈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成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回稳 [2] - 美方在马德里经贸会谈后密集出台多项对华限制措施,被中方视为严重损害其利益 [2] - 中方认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有权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2] 双方高层表态 - 中方表示希望美方与其一道,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2] - 美方代表苏世民认为美中关系对两国和世界至关重要,双方应加强沟通以消除误解误判 [2] - 苏世民表示愿为双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桥梁作用 [2]
朱鹤新会见黑石集团苏世民
券商中国· 2025-10-17 17:44
高层会晤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于2025年10月16日会见了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 [1] - 双方交流议题涉及全球宏观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走势 [1]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陪同参与了此次会见 [1] 市场动态 - 芯片行业出现集体大涨,与一则市场传闻相关 [2] - 有“华尔街一哥”之称的机构发出重大警告 [2] - 人工智能领域传来重磅消息,带动两大巨头公司股价直线拉升 [2] - A股和港股市场出现盘中异动,其中某标的涨幅达167% [2]
王毅分别会见瑞典外交大臣、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新华网· 2025-10-17 00:11
中瑞外交关系与经贸合作 - 中瑞迎来建交75周年,双方元首互致贺电同意深化务实合作并推动双边关系发展[1] - 中方宣布愿对瑞典实施免签政策,并希望瑞方在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1] - 瑞方表示愿本着相互尊重精神加强对话,增进互信,并坚定支持开放自由的贸易体系[1] 中美双边关系与企业界沟通 - 中美关系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和平共处是基本底线,平等、尊重、互惠是正确交往方式[1] - 指出“脱钩断链”非现实理性选择,对立对抗将导致两败俱伤,双方应通过有效沟通妥善解决分歧[1] - 美方企业界代表认为美中关系攸关世界,希望加强沟通消除误解以推动各自发展繁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