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BX)

搜索文档
Dividend Investing: 2 Names To Sell, 2 To Buy Today
Seeking Alpha· 2025-08-23 20:15
Our approach has earned us 190+ five-star reviews from satisfied members who are already seeing the benefits. Don’t miss out—join now and start maximizing your returns!We invest thousands of hours and over $100,000 annually into researching the most profitabl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all to bring you high-yield strategies at just a fraction of the cost.Samuel Smith has a diverse background that includes being lead analyst and Vice President at several highly regarded dividend stock research firms and runni ...
杰富瑞上调黑石集团及凯雷集团的目标价

格隆汇APP· 2025-08-13 12:57
目标价调整 - 杰富瑞将黑石集团目标价从176美元上调至207美元 [1] - 杰富瑞将凯雷集团目标价从54美元上调至66美元 [1]
黑石抄底中国
36氪· 2025-08-12 11:57
郑氏家族债务危机与融资动态 - 郑氏家族正与黑石集团洽谈25亿美元融资方案 可能涉及优先股/普通股投资或联合私有化[1] - 新世界发展子公司34亿美元永续债延迟付息 系上市以来首次债务问题[3] - 受融资传闻影响 新世界发展股价8月7日盘中一度飙升超20% 但公司迅速辟谣称未接触任何收购要约[1] 新世界发展经营困境分析 - 激进扩张战略导致净负债率从30%以下升至50%左右 2024年出现亏损和资产减值[10] - 第三代接班人郑志刚主导的K11商场内地扩张至26座 单项目投资超50亿港元 但回报周期长达10年且受电商冲击严重[9] - 公司被迫发行利率8%以上的永续债 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10] 黑石集团投资策略与布局 - 黑石Q2管理资产规模达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过去12个月对外投资总额1450亿美元[14] - 房地产板块贡献主要收入 典型案例包括希尔顿酒店收购实现4倍回报[14] - 在亚太地区通过BREIT和BREP V基金运作 采取"买入-修复-卖出"策略 日本市场累计出售45亿美元资产[16] 黑石集团中国投资轨迹 - 2008年10亿元收购上海长寿路项目(后转让给郑家) 2012年23亿元收购上海华敏帝豪大厦[16][17] - 2013年4亿美元收购印力集团40%股权 2018年12亿美元收购上海怡丰城[17] - 2021年曾试图40亿美元私有化SOHO中国 拟获取8个京沪地标建筑[19] 香港房地产市场现状 - 香港房价收入比达全球最高47倍 25-34岁青年移民率升至12.5%历史新高[13] - 李嘉诚家族近年累计套现2500亿港元 内地资产占比从75%降至不足5%[11] - 行业过度资本化导致发展瓶颈 需吸引人才回流才能重启上行周期[13] 黑石与贝莱德的资本运作 - 贝莱德持有2750亿元中国核心资产 为腾讯第四大股东 阿里百度第二大股东[20] - 两家机构均以危机抄底见长 2008年后通过REITs和ETF承接转移资金[22] - 黑石2013年购入4万套美国止赎房产 并创新发行房租支持证券[23]
Blackstone(BX)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8-09 04:06
宏观经济指标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标普500指数总回报率为10.9%,其中信息技术和电信板块分别上涨23.7%和18.5%,而能源和医疗板块分别下跌8.6%和7.2%[317]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季度环比增长3.0%,较第一季度的-0.5%显著改善[320] - 2025年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较2022年6月新冠疫情后峰值9.1%大幅放缓[318]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高收益债券指数回报率为3.6%,杠杆贷款指数回报率为2.3%,高收益利差收窄57个基点[317]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失业率为4.1%,较第一季度末的4.2%略有下降,但7月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可能走弱[320]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零售和餐饮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9%,工资同比上涨3.7%[320] - 2025年第二季度欧元区通胀率从3月的2.2%降至6月的2.0%,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2.0%[322] - 2025年第二季度英国通胀率从3月的2.6%升至6月的3.6%,远低于2022年10月11.1%的峰值[322]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IPO数量和并购交易量同比均增长约50%[321] - 截至2025年8月4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4.19%,三个月期SOFR降至4.33%[319] 薪酬与费用调整 - 2025年6月30日止的三个月和六个月内,已实现绩效薪酬分别增加2580万美元和4710万美元,同时费用相关薪酬分别减少2560万美元和4690万美元[334] - 上述薪酬调整导致2025年中期净实现收益减少,但对2025全年及2024全年的税前收入和可分配收益无影响[334] 财务指标定义 - 可分配收益(Distributable Earnings)由分部可分配收益加净利息和股息收入(亏损)减去税款及相关应付款组成,不包括未实现活动[328] - 分部可分配收益(Segment Distributable Earnings)是公司各业务分部的净实现收益,包括费用相关收益和净实现收益[331] - 费用相关收益(Fee Related Earnings)衡量公司从经常性收入中产生利润的能力,不包括未来实现事件的影响[335] - 总管理资产规模(Total Assets Under Management)包括已投资资本和未动用承诺资本,按管理资产的业务分部报告[343][344] - 费用收益资产规模(Fee-Earning Assets Under Management)是总管理资产规模中可产生管理费和绩效收入的部分[346][347] - 永久资本(Perpetual Capital)指具有无限期限且无需在正常业务过程中返还给投资者的资本[351][352] - 干火药(Dry Powder)代表可用于未来投资的资本,包括普通合伙人和员工资本[353] 政策影响 - 2025年7月4日生效的《一揽子美丽法案》(OBBBA)延长了关键税收条款,但公司认为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355]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9.155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投资收入增长13.1亿美元(131%)[357][35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0亿美元,同比增长8%(5.171亿美元),其中投资收入增长4.404亿美元(19%)[365] - 2025年第二季度有效税率从去年同期的21.5%降至15.1%,主要由于合并实体非控股权益的影响[372][373] - 2025年上半年有效税率为15.8%,较去年同期的17.6%有所下降[374] - 黑石集团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有效税率下降,主要归因于合并实体中的非控制性权益影响及对运营合伙企业的递延税影响[375]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黑石集团根据《通胀削减法案》计算的企业替代性最低税(CAMT)负债,目前对税收准备金无显著影响,因当年支付的CAMT税款可结转至未来年度抵免[376]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黑石集团总资产管理规模(AUM)为1.211万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384] - 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产部门资产管理规模为3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4] - 私募股权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为3889.1亿美元,同比增长5%[384] - 信贷与保险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为4072.9亿美元,同比增长5%[384] - 多资产投资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为900.1亿美元,同比增长3%[384] - 2025年上半年,黑石集团净流入资金890.8亿美元,其中信贷与保险部门净流入452.5亿美元[38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末管理费资产总额达8871.1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总资产达1,211.2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7.2亿美元增加84.0亿美元[391] - 收费资产管理规模从2024年12月31日的8,307亿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871亿美元,净增564亿美元[394] 基金表现 - BREP Asia I基金总投资价值为88.79亿美元,MOIC为1.9倍,净IRR为12%[413] - BREP Asia II基金已实现投资价值23.87亿美元,MOIC为1.8倍,净IRR为4%[413] - BREP Asia III基金已实现投资价值7097.6万美元,MOIC为2.3倍,净IRR为-2%[413] - BREP Co-Investment基金总投资价值164.2亿美元,MOIC为2.1倍,净IRR为16%[413] - BCP VII基金未实现投资价值171.09亿美元,MOIC为1.7倍,净IRR为13%[413] - BCP VIII基金总投资价值321.92亿美元,MOIC为1.5倍,净IRR为10%[413] - Energy III基金总投资价值75.04亿美元,MOIC为2.2倍,净IRR为25%[413] - BCP Asia II基金总投资价值53.54亿美元,MOIC为2.4倍,净IRR为41%[413] - Core Private Equity I基金已实现投资价值30.86亿美元,MOIC为5.5倍,净IRR为16%[413] - 公司企业私募股权总投资价值2333.81亿美元,MOIC为2.0倍,净IRR为15%[413] - Tactical Opportunities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58,104,968美元,MOIC为1.6倍,净IRR为12%[415] - BXG I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4,672,145美元,MOIC为1.1倍,净IRR为-1%[415] - Strategic Partners VIII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15,009,601美元,MOIC为1.8倍,净IRR为21%[415] - BXLS V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5,793,647美元,MOIC为2.0倍,净IRR为20%[415] - Mezzanine / Opportunistic III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10,786,488美元,MOIC为1.5倍,净IRR为12%[416] - Energy II基金的总投资价值为3,835,598美元,MOIC为1.3倍,净IRR为15%[416] - BREIT管理的总资产为53,050,569美元,净回报率为9%[417] - BIP管理的总资产为51,540,327美元,净回报率为17%[417] - BCRED管理的总资产为83,511,801美元,净回报率为10%[417] - ECRED管理的总资产为2,613,129欧元,净回报率为10%[417] 部门表现 - 房地产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可分配收益为5.659亿美元,同比增长4940万美元[424][423] - 房地产部门管理费净收入为7.113亿美元,同比下降6%[423] - 房地产部门费用相关绩效收入为896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898万美元[429][423] - 私募股权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可分配收益为7.514亿美元,同比增加2.656亿美元(54.7%),主要因费用相关收益增长2.414亿美元[445] - Credit & Insurance部门2025年第二季度Segment Distributable Earnings为3.9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70万美元(12%),主要由于Fee Related Earnings增长3600万美元和Net Realizations增长570万美元[471][472] 排除项说明 - 非投资级基础设施和资产信贷策略被排除在统计范围外[493] - 单独管理账户、有限合伙人数量有限且未广泛营销的基金被排除[493] - 非活跃投资策略以及策略中指定的无杠杆基金被排除[493] - 多资产信贷策略被排除在统计范围外[493] - 流动性信贷回报包括CLO、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和单独管理账户[493] - 仅包括每季度初公允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收费基金[493] - 清算中的基金、主要投资于投资级公司信贷和资产融资的基金被排除[493] - 2008年3月收购Blackstone Credit(前称GSO)时贡献给BXCI的Blackstone基金被排除[493] - 2008年3月后由BXCI收购的基金和工具的收购前业绩被排除[493]
黑石35亿美元促成日本最大收购,“全球资本之王”打什么算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9:34
黑石集团收购TechnoPro的交易分析 - 黑石集团宣布以5070亿日元(约35亿美元)溢价25%收购日本IT巨头TechnoPro,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1][2] - TechnoPro是日本领先的IT服务供应商,拥有28000多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服务2500多家客户,涵盖汽车、IT服务、半导体等行业[2] - 收购双方认为交易高度契合,黑石看重TechnoPro在数字化和AI领域的发展潜力,TechnoPro则希望借助黑石的全球资源和专业能力加速增长[4] 黑石集团的投资战略 - 黑石遵循"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哲学,擅长在市场低迷时期发现被低估的资产[1] - 公司积极布局AI领域,近五年频繁收购AI数据运营中心,将数据视为"新时代的石油"[5] - 在日本市场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从传统不动产扩展到"AI+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生命科学+体验经济"的全方位布局[8][9] 日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 日本股市稳步上涨,外资持续加仓,形成"日本资产热"[1] - 东京证券交易所推动企业治理改革,为私募股权投资创造机会,许多企业选择退市或私有化[5][6][7] - 日本政府放宽外资持股限制,鼓励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高净值个人持有约13万亿美元金融资产,其中50%为低收益存款[11] 行业发展趋势 - 日本企业进入技术更新换代阶段,对IT服务和人工智能的需求增长[3] -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日本政府加强战略投资[5] - 医疗健康领域因少子老龄化而具有长期增长潜力,日本在该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与临床资源[9] 交易背后的战略考量 - 黑石看中亚洲市场被低估的价值,寻求多元化投资以应对美国市场可能出现的萎缩[3] - 通过收购TechnoPro整合全球资源,形成"技术加资本"的组合方式[5] - 计划2025年底推出专注于日元资产的基金,利用日本低融资成本优势[10][11]
香港知名地产融资传闻再起!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19:01
公司动态 - 新世界发展与黑石集团就高达25亿美元的潜在融资协议进行谈判,讨论形式包括优先股或普通股投资[2] - 传闻称交易可能以郑氏家族与黑石集团联合提出的私有化要约为主,但谈判尚处初期阶段[3] - 公司否认私有化要约传闻,澄清未与任何人士就收购要约接触[4] - 后续传闻称公司正与黑石集团、凯德集团洽谈资产处置,黑石可能考虑私有化但未提出具体方案[6][7]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借贷总额超1510亿港元,其中短债超320亿港元,净负债率达57.5%(2018财年不足30%)[10] - 公司持有现金218亿港元,资金缺口超百亿[10] - 2024财年股东应占亏损196.83亿港元,2025财年中期亏损超66亿港元[11] 融资与资产处置 - 公司与银行签订882亿港元境外无抵押债务再融资协议,覆盖近3年到期贷款[12] - 新融资协议要求债务延期至2028年并以核心资产抵押[13] - 加速出售内地地产项目包括杭州、深圳、上海K11大楼等地标[13] - 2024年以40.2亿港元向华懋出售荃湾愉景新城商场及停车场权益[14] 市场反应 - 传闻推动股价罕见上涨:8月7日盘中涨超20%收盘涨10%,8月8日收盘再涨约10%[8]
F&G Annuities & Life Announces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New Reinsurer Backed by Blackstone Managed Funds
Prnewswire· 2025-08-07 04:2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Blackstone管理的基金支持的新再保险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预计资本承诺约10亿美元[1] - 再保险公司将通过定额分保协议为公司的固定指数年金产品提供长期按需增长资本 协议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1] - 该结构有助于公司高效管理负债 对部分固定指数年金销售进行再保险 并强化轻资本模式[2] 业务影响 - 合作使公司能够利用私人长期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支持部分业务增长[3] - 交易有助于公司把握市场增长机会 为更多分销伙伴提供寿险和年金解决方案[3] - 合作推动公司向更多收费型 更高利润率 更低资本密集度的业务模式转型 预计将逐步提升股本回报率[3] 公司背景 - 公司是零售年金 寿险客户和机构客户保险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 总部位于爱荷华州得梅因[4] 交易顾问 - Jefferies担任公司财务顾问 Sidley Austin LLP担任法律顾问[3]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8-02 07:01
政策与监管 - 财政部、税务总局恢复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8月8日前已发行债券利息继续免税[1] - 央行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支持"两重""两新"领域融资[2]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25年10月施行,聚焦业务监管与风险管理[2] - 香港联交所优化IPO定价规则,建簿配售最低分配比例从50%降至40%[5] 宏观经济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失业率升至4.2%[1][15] - 中国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20.6%),花费3.15万亿元(+15.2%)[10] -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第一财季投资收益10.2万亿日元(678亿美元),回报率4.09%[16] 行业动态 -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2027年50%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二级以上,建成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 - 光伏硅料行业41家企业被列入节能监察清单,包括通威、协鑫等头部企业[10] - 新能源车企7月交付量分化:零跑首破5万辆,小鹏3.67万辆创新高,比亚迪34.43万辆同比微增[9] 资本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周跌0.37%-1.58%,成交1.62万亿元,创新药、中药题材强势[4][23] - 港股恒指连跌4日累计跌1.07%,南向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5] - 美国三大股指周跌2.17%-2.92%,纳指单日跌2.24%[15] 公司公告 - 英伟达与英诺赛科合作开发800V数据中心电源方案,后者股价单日涨31%[6] - 比亚迪7月销量34.43万辆环比降8.8%,理想、蔚来交付量环比下滑[9] - 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润56.57亿元(+11.71%),九号公司净利润12.42亿元(+108%)[8] 科技与创新 -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黑石集团参与投资[12] - 华为金融网络标准发布,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参与制定[11]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战略投资,布局具身智能领域[18] 商品与期货 - COMEX黄金涨2.01%至3416美元/盎司,原油库存大增致美油跌2.89%[19] - 国内商品期市黑色系普跌,焦炭、焦煤分别跌2.75%和2.42%[19] - LME基本金属多数上涨,锡、镍分别涨1.54%和0.56%[20]
黑石女高管惨死背后,是美国国球的百年血泪阴影
虎嗅APP· 2025-08-01 22:26
文章核心观点 - 曼哈顿枪击案暴露了美式足球运动背后的健康风险,尤其是慢性创伤性脑病(CTE)对运动员的长期影响 [4][21] - NFL作为全球最赚钱的体育联盟(年收入230亿美元),长期隐瞒美式足球与脑损伤的关联,直到面临法律诉讼和舆论压力才采取改革措施 [23][30][32] - CTE在NFL退役球员中的患病率高达91.75%,远高于普通人群的0.6%,这种退行性脑病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抑郁、冲动控制障碍等症状 [36] 曼哈顿枪击案 - 枪手肖恩·塔木拉从拉斯维加斯驾车4000公里到纽约,携带M4冲锋步枪(价值1400美元)袭击NFL总部,造成5死6伤 [15][17] - 枪手曾是高中美式足球明星,因CTE导致精神问题,将人生失败归咎于NFL隐瞒运动风险 [17][18] - 枪手遗愿是希望尸检证明自己患有CTE,模仿了多名NFL球员自杀后保留大脑研究的做法 [20] NFL行业现状 - NFL是全球最赚钱体育联盟,2023年总收入230亿美元,32支球队平均分红超4亿美元 [23] - 超级碗平均观众1.28亿,转播权年收入超100亿美元,30秒广告售价700万美元 [23] - 达拉斯牛仔队估值103亿美元,远超足球豪门皇马和曼联(65-70亿美元) [23] 美式足球健康风险 - 运动诞生初期30年造成100多名球员死亡,1905年单年19人死于头部损伤 [25] - 1970年代聚碳酸酯头盔使脑震荡发生率从每100场10次降至6次 [27] - 2002年NFL球星迈克·韦伯斯特死后确诊CTE,首次证实美式足球与脑损伤关联 [30] NFL应对措施 - 2015年与退役球员达成10亿美元和解协议,但拒绝承认过错 [32] - 2016年首次承认美式足球与CTE关联,并改革比赛规则和安全措施 [34] - 推广旗帜橄榄球作为青少年替代方案,但球员脑震荡事故仍频发 [34][36] CTE研究数据 - 376名前NFL球员尸检显示345人确诊CTE,患病率91.75% [36] - 2023赛季NFL脑震荡182次,虽同比下降17%但仍高于其他运动 [36] - 多名退役球员因CTE实施暴力犯罪,包括阿隆·赫南德斯和菲利普·亚当斯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