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SS直聘(BZ)
icon
搜索文档
KANZHUN LIMITED to Report First Quarter 2025 Results on May 22,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12 18:00
公司财务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2日美股开盘前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合并财务业绩 [1] - 业绩电话会议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5月22日晚上8点(美东时间上午8点)举行 [1] 投资者关系安排 - 会议参与需通过指定链接预先注册 注册后将通过邮件获取拨入号码和个人PIN码 [2] - 会议提供实时及存档网络直播 可通过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观看 [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运营中国领先的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 [4] - 平台通过高度互动的移动应用连接求职者与企业用户 提供双向沟通和智能推荐服务 [4] - 平台受益于庞大且多样化的用户基础 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提升招聘效率并推动快速扩张 [4] 联系信息 - 投资者和媒体可通过指定邮箱及电话联系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 [6] - 中国地区联系方为采宸金融通讯Helen Wu 电话+86-10-6508-0677 [6] - 美国地区联系方为采宸金融通讯Brandi Piacente 电话+1-212-481-2050 [6]
中概退市:这次“狼真会来”?别怕,不是末日!
海豚投研· 2025-04-24 17:56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概股风险 - 中美相互加征关税已达100%以上,贸易摩擦有向其他领域扩散风险 [3]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可能以中概股强制退市作为谈判筹码 [3] - 白宫发布"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备忘录提及限制美资投资中国公司的可能性 [3] 历史中概股退市危机回顾 - 2020-2022年美国政府以HFCAA法案为由推进中概股退市,最终中美达成审计监管协议化解危机 [9] - 危机期间150家中概公司被纳入"预摘牌清单",跟踪的19家公司股价平均下跌60% [12] - 中国移动等公司被强制退市,中国石油等公司在危机缓解后仍主动选择退市 [3] 当前中概股市场状况 - 27家跟踪的中概公司美资平均持股比例达39.9%,纯美股上市公司美资持股比例更高 [26] - 两地上市中概公司港股成交额占比从2022年3月的10%升至34%,但美股流动性仍是港股2倍 [18] - 拼多多、滴滴、瑞幸等仅美股上市公司受影响最大,腾讯、美团等港股为主公司受影响最小 [18][19] 潜在退市影响分析 - 极氪、滴滴、瑞幸因不满足上市年限要求无法立即取得港股主要上市地位 [24] - 已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可将在美股份直接转化为港股股份继续交易 [22] - 非主要上市公司需在被退市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地位转换 [22] 美资禁投风险分析 - NS-CMIC清单主要针对军工相关企业,但也包含华为、商汤等民营科技公司 [14] - 被纳入NS-CMIC清单的中芯国际等公司外资持股近乎清零 [26] - 中海油案例显示被禁投公司在外资密集抛售期股价下跌约25%,但中长期影响有限 [30][31][32] 行业敏感度分析 - AI、芯片半导体、自动驾驶、量子技术等领域公司被禁投风险较高 [16][38] - 百度、阿里、比亚迪等涉及敏感技术且美资持股高的公司风险最大 [38] - 美团、泡泡玛特、网易等公司风险相对较低 [38] 应对策略建议 - 仅退市情况下优质资产可承受短期流动性冲击 [40] - 被禁投情况下建议先清仓避险,待价格触底后再抄底优质资产 [40] - 净现金占比超过市值60%的公司防御性较强 [39]
BOSS ZHIPIN(BZ)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0 21:12
平均月活用户数据变化 - 2024年全年平均月活用户(MAU)为5300万,较2023年的4230万增长25.3%[2]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用户(MAU)为5270万,较2023年同期的4120万增长27.9%[4] 付费企业客户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付费企业客户总数为610万,较2023年同期的520万增长17.3%[4] 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为18.236亿元人民币(2.49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02亿元人民币增长15.4%;全年收入为73.557亿元人民币(10.077亿美元),较2023年的59.52亿元人民币增长23.6%[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总收入在19 - 19.2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11.5% - 12.7%[24] - 2024年全年总营收为73.56亿元人民币(10.08亿美元),较2023年的59.52亿元人民币增长23.58%[35]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8.24亿元人民币(2.50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0亿元人民币增长15.40%[35] 运营利润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运营利润率达到创纪录的31.5%[3] 运营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收入为3.806亿元人民币(521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2.223亿元人民币增长71.2%;全年运营收入为11.729亿元人民币(1.607亿美元),较2023年的5.81亿元人民币增长101.9%[4] 净利润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4.442亿元人民币(609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312亿元人民币增长34.1%;全年净利润为15.67亿元人民币(2.147亿美元),较2023年的10.992亿元人民币增长42.6%[4]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15.67亿元人民币(2.15亿美元),较2023年的10.99亿元人民币增长42.56%[35]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4.44亿元人民币(6086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的3.31亿元人民币增长34.05%[35] 股份回购情况 - 2024年公司已回购约2.29亿美元的股份,占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和流通股份的3.7%[23] 现金及等价物等余额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146.811亿元人民币(20.113亿美元)[13] 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93.11亿元人民币(26.46亿美元),较2023年的179.40亿元人民币增长7.64%[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43.48亿元人民币(5.96亿美元),较2023年的45.11亿元人民币下降3.61%[38] 在线招聘服务企业客户收入变化 - 2024年全年在线招聘服务企业客户收入为72.70亿元人民币(9.96亿美元),较2023年的58.89亿元人民币增长23.45%[35] 费用数据变化 - 2024年全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73亿元人民币(2.84亿美元),较2023年的19.91亿元人民币增长4.12%[35] - 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为18.16亿元人民币(2.49亿美元),较2023年的15.44亿元人民币增长17.61%[35] - 2024年全年所得税费用为2.66亿元人民币(3639万美元),较2023年的1.23亿元人民币增长115.45%[35] 经营活动净现金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956,108元人民币(130,986美元),2023年同期为926,837元人民币[40]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542,495元人民币(485,320美元),2023年为3,047,009元人民币[40] 投资活动净现金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723,128元人民币(99,068美元),2023年同期为489,496元人民币[40]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016,899元人民币(276,314美元),2023年为9,938,645元人民币[40] 融资活动净现金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520,351元人民币(71,288美元),2023年同期为442,151元人民币[40]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460,539元人民币(200,093美元),2023年为417,022元人民币[40] 调整后经营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经营收入为658,759元人民币(90,251美元),2023年同期为519,658元人民币[42] - 2024年全年调整后经营收入为2,316,631元人民币(317,375美元),2023年为1,637,938元人民币[42] 调整后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为727,806元人民币(99,709美元),2023年同期为628,656元人民币[42] - 2024年全年调整后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入为2,728,349元人民币(373,779美元),2023年为2,156,194元人民币[42]
KANZHUN LIMITED Releases 2024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Globenewswire· 2025-04-10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看准有限公司(BOSS直聘)发布2024年ESG报告,重申致力于打造负责任且可持续的在线招聘平台,为求职者、企业发展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1] 报告相关情况 - 报告概述公司在ESG治理、产品与服务优化等七个关键ESG维度的成就和影响,致力于构建机会、公平和创新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 [2] - 可访问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的可持续发展板块查看完整报告 [3] 公司介绍 - 看准有限公司运营中国领先的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通过高度互动的移动应用高效无缝连接求职者和企业用户,该应用促进双向沟通、注重智能推荐并创造新的招聘场景 [4] - 凭借庞大且多样化的用户基础,BOSS直聘形成强大网络效应,提高招聘效率并推动快速扩张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和媒体咨询可联系看准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邮箱为ir@kanzhun.com [5] - 也可联系PIACENTE FINANCIAL COMMUNICATIONS,邮箱为kanzhun@tpg-ir.com [5]
BOSS直聘(0207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20: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9.52亿元增至73.56亿元,增长23.6%[8] - 2023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从5.81亿元增至11.73亿元,增长101.9%[8] - 2023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从12.22亿元增至18.33亿元,增长50.0%[8] - 202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从10.99亿元增至15.67亿元,增长42.6%[8] - 2023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从21.56亿元增至27.11亿元,增长25.7%[8]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6%,从2023年的人民币5952.0百万元增至7355.7百万元[14][29] - 2024年经调整经营利润率创31.5%的历史新高[14] - 经营利润从2023年的5.81亿元增加101.9%至2024年的11.729亿元[34] - 净利润从2023年的10.992亿元增加42.6%至2024年的15.67亿元[36] - 2024年营业成本由人民币1059.9百万元增加17.0%至1239.7百万元[30] - 营销费用从2023年的19.912亿元增加4.1%至2024年的20.731亿元[31]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5.436亿元增加17.6%至2024年的18.158亿元[32]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3年的8.118亿元增加34.7%至2024年的10.939亿元[33]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1.226亿元增加116.6%至2024年的2.656亿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额为147亿元,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亿元[37]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对企业客户的线上招聘服务收入由人民币5889.1百万元增加23.4%至7270.0百万元[29] - 2024年其他服务收入由人民币62.9百万元增加36.2%至85.7百万元[29] - 报告期内,合并联属实体收入为69亿元,占集团总合并收入的93.6%[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联属实体资产总额为81亿元,占集团合并资产总额约42.0%[76] 公司用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达5300万,较2023年的4230万增长25.3%[12] - 2024年公司平均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达24.8%[12]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董梦媛自2024年5月2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委员、企业管治委员会委员[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5688名雇员,其中销售和营销2894人(占50.9%)、研发1331人(占23.4%)、运营1008人(占17.7%)、一般行政455人(占8.0%)[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赵鹏先生、张宇先生、陈旭先生、张涛先生、王燮华女士[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余海洋先生[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孙永刚先生、李延先生、董梦媛女士(2024年5月21日起生效)、高尚毓女士(2024年5月21日辞任)[98] - 高级管理团队由赵先生、张宇先生、陈旭先生及张涛先生组成,他们均为公司执行董事[99] - 赵鹏先生54岁,在互联网行业拥有超20年经验,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逾26年经验[100] - 张宇先生47岁,自2019年9月起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技术、媒体和电信行业拥有超19年研究及投资经验[101] - 陈旭先生49岁,自2018年2月起担任首席营销官,在大中华区拥有超24年市场营销经验[102] - 张涛先生43岁,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技术官,在软件工程及互联网行业拥有超18年经验[102] - 董梦媛自2024年5月2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执行、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孙永刚于2022年12月14日与公司订立董事协议,李延和董梦媛分别于2023年10月18日及2024年5月21日订立,初始委任期均为三年,自动续期三年,终止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或相关实体在重大交易等中拥有重大权益[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等无参与使董事获购股或债权证利益的安排[115] - 董梦媛女士自2024年5月21日起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高尚毓女士自2024年5月21日起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报告期内,多位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比例均为100%,董梦媛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2/2),高尚毓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2/2)[150] - 董事会九名董事中有两名女性,性别多元化比例为22.22%[167] - 公司集团层面约48.3%为女性雇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41.7%以上管理职位由女性雇员担任,高级管理层均为男性[167] 公司技术与产品相关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南北阁”通过备案,成国内招聘行业首个合规落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13] - 公司推出包括AI助手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求职和招聘者的AI产品和服务[14]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董事会授权自2024年8月29日起生效,为期12个月的新股份回购计划,可额外回购不超150百万美元股份[23] - 此前2024年3月20日生效的为期12个月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司可回购不超200百万美元股份[23] 公司营销活动 - 2024年公司在巴黎奥运会和欧洲杯上进行广告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24]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关注业务增长、技术赋能与服务拓展[25] 公司关联交易与合约安排 - 北京华品博睿由赵先生及公司财务总监岳旭女士分别持有99.5%及0.5%权益[68] - 北京华品博睿、北京汉蓝沃夫与登记股东于2024年1月1日订立独家技术和服务合作协议[68] - 北京华品博睿应委聘北京汉蓝沃夫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及其他服务[68] - 服务费相当于北京华品博睿及其附属公司的合并利润总额(经扣除相关项)[71] - 北京汉蓝沃夫有权考虑多因素后调整服务费水平[71] - 北京华品博睿应在北京汉蓝沃夫发出付款指示后30个营业日内向其支付服务费[71] - 2024年1月1日,北京汉蓝沃夫、登记股东与北京华品博睿订立独家购买权协议,有效期十年,购买价为名义价或规定最低价且可退还[72] - 2024年1月1日,北京汉蓝沃夫、登记股东与北京华品博睿订立股权质押协议,为合约义务提供担保[74] - 登记股东根据授权委托协议,委任北京汉蓝沃夫为唯一及独家代理人处理北京华品博睿相关事宜[75] - 公司无法直接持有北京华品博睿股权,需通过合约安排控制[79] - 若中国政府认定协议不符法规或法规变动,公司可能受处罚或放弃业务利益[82] - 与可变利益实体的合约安排在运营控制权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82] - 公司承诺重整合约安排,遵守最新中国法规,如2022年5月1日生效的决定[85] - 可变利益实体或其股东未履行合约安排义务、存在利益冲突、合约安排面临税务审查、公司架构受《外商投资法》影响、可变利益实体破产等情况会对公司业务和财务造成不利影响[86] - 201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生效;2019年12月26日国务院颁布《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2020年1月1日生效,合约安排是否被视作外商投资存在不确定性[88] - 合并联属实体被视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合约安排下拟进行的交易为公司持续关连交易,公司已获香港联交所多项豁免[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合约安排令集团获取经济利益,可在一定条件下续期或复制,且将持续披露详情[91] - 核数师获委聘就集团持续关连交易作出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92] - 核数师未发现持续关连交易未获董事会批准、未按相关协议订立、合并联属实体支付股息未转拨给集团等问题[94] 公司股权架构相关 - 公司设有同股不同权架构,A类普通股每股一票表决权,B类普通股每股十票表决权(保留事项相关决议案除外)[92] - 投资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存在潜在风险,同股不同权受益人利益未必与股东整体利益一致[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赵先生实益拥有并控制138,490,401股B类普通股,占已发行及流通在外股份15.4%,占公司与保留事项以外的事项有关的股东决议案的投票权约64.5%,占与保留事项有关的股东决议案的投票权约15.4%[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假设所有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B类普通股转换为A类普通股,公司将发行138,490,401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A类普通股总数约18.2%[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流通在外的A类普通股761,611,449股,B类普通股138,490,401股[199] - 赵先生持有138,490,401股B类普通股,占B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0.00%[198] - 张宇先生持有9,036,950股A类普通股,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19%[198] - 陈旭先生持有1,913,720股A类普通股,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0.25%[198] - 张涛先生持有3,023,258股A类普通股,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0.40%[198] - 王燮华女士持有1,189,304股A类普通股,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0.16%[198] - 摩根大通集团持有A类普通股82,918,656股(好仓),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89%[200] - 意像架构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A类普通股73,500,369股(好仓),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65%[200]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A类普通股73,500,369股(好仓),占A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9.65%[200] -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持有B类普通股138,490,401股(好仓),占B类普通股权益概约百分比为100.00%[200]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应区分的条文,因赵先生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133] - 公司组织开展两场商业道德专题培训,提升法务人员对商业道德风险的把控和识别能力[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高尚毓女士外,其他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2]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其均为独立人士[146]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146]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若董事人数并非三的倍数,则以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为准[147] - 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大约每季一次,常规董事会会议通知须至少提前14天发出,议程及文件须提前三天寄发[149]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49] - 九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52] - 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提名及企业管治四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5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四次会议[157][158]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核董事、CEO及其他管理人员薪酬[159] - 审计委员会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包括审阅2023年年报、2024年中期报告等多项报告及业绩,以及外聘核数师相关工作等[160]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建议等工作[161]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年薪及薪酬范围:零至700万元1人,1600万元至2400万元2人,2400万元以上1人[162]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负责董事提名等工作[164][165] - 董事会遵照上市规则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9] - 报告期内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72] - 企业管治委员会确认同股不同权受益人报告期内为董事会成员,无特定事项发生且遵守相关规则[172] - 薪酬委员会检讨并批准向高级管理层发放一次性绩效现金奖金[163] - 提名委员会认为现有董事会架构合理,并就重选轮值退任董事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66] - 董事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且不知悉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质疑的不确定因素[174] - 董事会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
BOSS ZHIPIN(BZ)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0 20:00
公司与子公司资本贡献及贷款情况 - 2022 - 2024年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资本贡献分别为3940万元、710万元和0元[35] - 2022 - 2024年香港子公司向中国大陆子公司提供的资本贡献分别为1970万元、70万元和0元[35] - 2022 - 2024年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贷款融资分别为6.335亿元、97亿元和2.498亿元(3420万美元)[35] - 2022 - 2024年公司从子公司收到的贷款还款分别为0元、50亿元和17亿元(2.396亿美元)[35] - 2022 - 2024年VIE向香港子公司偿还的贷款融资分别为3510万元、0元和0元[35] VIE与公司WFOE业务往来 - 2024年VIE记录应付给公司WFOE的服务费为4.065亿元(557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结算3.509亿元(4810万美元)[36] - 2024年VIE以4600万元(630万美元)的对价向公司WFOE转让固定资产[36] 税收相关情况 - VIE在中国大陆符合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该税率具有临时性[39]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投资企业向中国大陆以外的直接控股公司分配股息征收10%的预扣所得税,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等有税收协定的地区,可适用5%的较低税率[39] - 中国公司向非内地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需缴纳10%的预提税,除非根据相关条约或安排降低税率[193] - 中国大陆子公司向外国企业投资者支付股息,现行预扣税率为10%,若香港居民企业持有中国大陆企业不少于25%股份,预扣税率可降至5%[219]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大陆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可能需缴纳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现行税率为10%,除非有税收协定减免[221]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将按25%的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非中国大陆股东出售股份收益可能按10%(非居民企业)或20%(非居民个人)缴纳中国税[216][217] - 中国政府可能修订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税收要求或税率,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218] 业务资质相关情况 - 公司未获得在线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通过该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微不足道[31] - 公司未获得网络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且未完成国家网络视听平台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备案,因日活跃用户数和节目审核人员数量未达阈值,未来可能面临处罚[99] - 公司已获得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但无法保证按时成功续签,监管机构可能认为其范围不足以开展所有业务[100] - 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公司可能需申请额外的许可证、许可或批准,无法保证能及时满足这些要求,否则可能面临处罚[10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三方收入为73.5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9.52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45.11亿元人民币[40][41] - 2024年净收入为15.67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10.99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0.72亿元人民币[40][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53亿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短期定期存款为54.89亿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为66.39亿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93.11亿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43.48亿元人民币[41] - 2024年第三方运营成本及费用为62.2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4.06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46.58亿元人民币[40][41] - 2024年其他非运营收入净额为6.60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6.41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47亿元人民币[40][41]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2656.34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225.71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975.1万元人民币[40][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7,940,048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542,495千元人民币[4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047,009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003,042千元人民币[4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 - 2,016,899千元人民币[44]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 - 9,938,645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 - 2,816,581千元人民币[47] - 2024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 - 1,460,539千元人民币[44] - 2023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 - 417,022千元人民币[46] - 2022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 - 669,232千元人民币[47] - 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在2022、2023和2024财年分别占收入的44.4%、33.5%和28.2%,未来可能需增加此类费用以维护和提升品牌[63] - 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1.072亿元人民币、11亿元人民币和16亿元人民币(2.147亿美元)[89] - 2022 - 2024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6.922亿元、11亿元和11亿元(1.567亿美元)[154] 业务风险相关情况 - 若无法实施新技术、开发创新服务、响应客户偏好等,可能影响用户增长和留存,对业务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54][58] - 公司业务依赖品牌成功,若无法有效维护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或受到负面宣传影响,声誉和经营业绩可能受损[54][63] - 中国在线招聘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若无法有效竞争,市场份额、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54][66] - 若技术能力无法取得满意结果或无法提升,招聘平台可能无法有效匹配用户,影响用户增长和业务前景[54][68] - 中国或全球经济放缓可能降低企业用户招聘意愿和预算,影响公司服务需求和业务[54][69] - 用户在平台上的不当行为可能损害公司品牌形象、声誉和经营业绩[54] - 公司面临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披露方面的担忧,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监管审查,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54] - 公司业务受中国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约束,违规可能导致处罚和业务受损[54] - 国际关系紧张,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限制,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4] - 若被认定为受规管外国人士,公司筹集资金的能力将受显著负面影响,股份和/或美国存托股票交易价格或受不利影响[70] - 若未能审查雇主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司可能被责令整改,甚至面临最高3万元人民币的非法所得没收和罚款[75] - 用户可能在招聘平台上进行不当或非法活动,公司可能因此面临侵权、诽谤等索赔及政府处罚[71][72][73] - 公司面临招聘过程相关潜在法律责任,且未对雇主、员工等索赔产生的负债投保[74] - 若求职者或雇主资料过时、不准确等,公司声誉和业务前景可能受不利影响[75] - 若无法吸引更多企业用户或现有企业客户减少购买服务,公司收入可能停滞或下降[76] - 公司面临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方面的担忧,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监管审查[77][78][79][80] - 公司业务受中国复杂且不断演变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约束,违规可能导致处罚等后果[81] - 在线招聘平台用户流量若停滞或下降,公司经营和财务前景将受损害[106] - 员工、业务伙伴不当行为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导致用户流失和法律财务风险[108][109][110] - 金融服务行业不利发展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111] - 在线招聘平台依赖外部操作系统、硬件等,其变化可能影响用户留存和增长[112][113][114] - 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运营商服务影响平台服务速度和可用性,费用增加可能致收入下降[115] - 公司面临法律诉讼,可能产生高额费用、负面宣传并影响业务[116] - 公司可能需额外资本,但获取存在不确定性,无法获取将影响业务[118][119] - 公司运营指标测量存在挑战,不准确可能影响业务决策和声誉[120][121] - 计算机和移动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可能影响公司在线招聘平台用户体验,损害声誉和业务[123] - 垃圾邮件发送者可能利用在线招聘平台发送垃圾信息,影响用户体验,增加运营成本[124] - 若未履行数据安全相关义务,公司可能面临整改、罚款、暂停业务等处罚[125] - 在线招聘平台和技术系统软件的错误或漏洞可能导致用户体验变差、服务中断,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26] - 公司依赖应用商店分发移动应用,应用商店政策变化或终止合作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9] - 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安全漏洞、计费软件错误或支付系统停止服务、提高收费比例,可能影响公司业务[132][133] - 公司运营结果受季节性影响,季度营收和销售营销费用波动,增加预测难度[134] - 公司可能无法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面临第三方侵权指控,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35][139] - 公司允许用户上传内容,可能因版权或商标侵权等面临索赔,影响业务和声誉[141] - 公司广告内容若违反中国广告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处罚,损害声誉和业务[143] - 公司面临ESG相关风险,可能增加合规成本并影响声誉和股价[144] - 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可能对公司业务、声誉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45][146] - 公司业务依赖高管和关键员工,人员流失或继任规划不当可能影响业务[147][148][149] - 招聘、培训和留住人才竞争激烈,人力成本增加可能影响财务表现[150] - 公司可能没有足够保险覆盖业务风险,业务中断会带来成本和资源转移[151] - 公司租赁物业存在风险,可能无法继续使用或面临法律挑战[156][157] - 公司面临自然灾害、疫情等风险,可能严重扰乱运营[158][159] 法律法规相关情况 - 202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生效,规定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审查,若公司被认定收集“重要数据”或“国家关键数据”,可能增加运营成本[84] - 2024年9月24日,CAC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遵守相关法规可能使公司产生额外费用[85] - 2022年7月7日,CAC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9月1日生效;2024年3月22日,CAC发布《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同日生效,目前在线招聘行业“重要数据”的确切范围仍不明确[86] - 2018年5月25日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虽公司未在欧洲经济区开展业务,但欧洲经济区居民访问平台输入受保护信息时,公司可能受该条例约束[88] - 2019年12月15日,CAC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2020年3月1日生效,公司需采取措施防止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产生和传播[94] - 201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批准《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生效,其解释和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61]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五项配套指引,5月16日又发布一项配套指引[161] VIE结构相关情况 - 可变利益实体(VIE)在2022、2023和2024年贡献了公司几乎全部的收入[162] - 若公司因VIE结构未能及时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可能需解除VIE或调整业务运营,融资能力会受重大不利影响[161] - 若中国政府认定VIE结构的合同安排不符合规定,公司A类普通股或美国存托股票可能贬值或变得一文不值[163] - 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及其股东可能违反合同安排[165]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实际或潜在利益冲突,公司目前除行使购买选择权外无其他解决安排[169][170] - VIE股东可能卷入个人纠纷,影响其在VIE的股权及合同安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171] - 与VIE相关的合同安排可能受到中国税务机关审查,若被认定不符合规定,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可能受负面影响[173] - 《外商投资法》未明确通过合同安排控制的VIE是否被视为外商投资企业,未来存在不确定性[174] - 若公司合并可变利益实体(VIE)被视为外资投资,且VIE业务在负面清单中受限或禁止外资进入,可能违反中国外商投资法,影响业务运营[175] - 若未来法律法规要求公司对现有合同安排采取进一步行动,公司能否及时完成存在不确定性,否则将影响公司结构和业务运营[176] - 若VIE破产、解散或清算,公司可能无法使用其关键资产,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77] 中国市场环境相关情况 - 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且增速放缓,经济、政策和法规的不利变化会影响公司业务、运营结果和竞争地位[180] - 中国法律法规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行政和法院程序结果难评估,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和运营能力[181][182] - 中国政府对公司业务有监督和裁量权,未来可能出台影响公司行业的政策,导致业务和股价不利变化[183] - 公司海外发行可能需获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批准或备案,存在不确定性,未获批或完成备案将受制裁[185] -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法规加强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和盈利能力[194] - 公司若违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整改命令、行政罚款等[197] - 中国对境外控股公司向内地实体贷款和直接投资的监管以及货币兑换控制,可能影响公司资金流动性和业务扩张[201] - 外汇管理局相关通知可能限制公司向内地子公司转移外汇资金的能力,影响公司在华业务的资金和扩张[204] - 公司未来向中国大陆子公司贷款或注资,可能无法及时完成政府注册或获得批准,影响资金使用和业务扩张[206]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收入的能力,影响投资价值,公司可能无法向股东支付外币股息[207] - 中国大陆居民参与境外投资活动需按SAFE Circular 3
Kanzhun: Very Positive Outlook For FY 2025 And Beyond
Seeking Alpha· 2025-03-25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 此前给予看准公司(NASDAQ: BZ)买入评级,认为鉴于其坚实基本面和增长前景,股价下跌是有吸引力的切入点 [1] 分析师投资背景及写作目的 - 分析师是个人投资者,专注管理多年积蓄资金,投资背景广泛,涵盖基本面投资、技术投资和一定程度的动量投资,多年来结合各方法优点完善投资流程 [1] - 分析师在Seeking Alpha写作,目的是将该平台作为投资想法表现的跟踪器,并与有相同投资兴趣的投资者交流 [1]
BOSS直聘:招聘需求企稳回升,关注AI产品进展-20250318
国信证券· 2025-03-18 2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AI应用端侧落地元年,虽公司AI产品研发费用增加略下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但中长期或提升B/C端用户体验与潜在收入贡献,且国内提振经济政策出台企业招聘意愿改善,看好公司作为人服行业平台型龙头的α属性上的β弹性 [3][13] 业绩概览 - 24Q4公司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15%,环比-5%,略高于24Q3业绩会同比指引;现金账单收入18.4亿元,同比+3%,环比+2%;毛利率83%,同比+0pct,环比-1pct;销售费用4.3亿元,销售费率23%,同比-4pct,环比-4pct;经调整净利润7.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40%,同比+0pct,环比+1pct [1][8] - 业绩会上公司预计25年Non - GAAP营业利润为30亿,同比增长约30%;仍处于用户快速增长阶段但无大规模营销活动,用户增长目标超3500万(24年新增完善用户近4950万人);股权激励费用将逐季下降 [1][8] 商业化 - 2024Q4平台MAU 5270万,同比+28%,环比-9%;累计12个月付费企业数610万,同比+17%,环比+2%;ARRPU值(累计12个月)为1192元,同比增长5% [2][11] - 24Q4白领跟大企业招聘需求企稳,1万人以上超大型企业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速最快;25年春节后招聘市场延续2024年底以来筑底稳步回升趋势,2月公司活跃用户数、活跃职位数、新发布职位数等数据创新高,与2024年春节比,今年春节后职业数环比增幅强劲(环比涨173%,2024年为141%) [2][11] AI Agent领域拓展 - C端求职者职位搜索交互增加向AI提问题搜索方式,部署机器人辅助面试训练;招聘者可与agent交流,理解诉求找人才并给出推荐理由,按时间窗口交流;AI辅助安全审核可提升30%以上审核效率 [12] - 面向招聘者的AI产品灰度1年左右,双边达成效应提高达60%,招聘者时间节约40%,灰测对大量开聊领域效果好;未来推出AI账户有代开聊等功能,对ARPPU提升明显 [12] 投资建议 - 略下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33.5亿(下调幅度为-4.9%),维持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43.1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50.7亿元,对应增速为23.6%/28.8%/22.1%,对应收盘价PE估值19.1/14.9/12.2x [3][13]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356|8,315|9,552|10,891| |(+/-%)|23.6%|13.0%|14.9%|14.0%| |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2710|3350|4314|5267| |(+/-%)|25.7%|23.6%|28.8%|22.1%| |每ADS收益(元)|5.98|7.39|9.52|11.62| |EBIT Margin|30.1%|15.8%|30.4%|32.5%| |净资产收益率(ROE)|10.6%|7.9%|14.7%|15.3%| |市盈率(PE) - 调整后|23.7|19.1|14.9|12.2| |EV/EBITDA|--|8.4|4.8|4.5| |市净率(PB)|4.28|3.95|3.37|2.85| [4][17]
BOSS直聘(BZ):招聘需求企稳回升,关注AI产品进展
国信证券· 2025-03-18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AI应用端侧落地元年,虽公司AI产品研发费用增加略下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但中长期或提升B/C端用户体验与潜在收入贡献;国内提振经济政策出台,企业招聘意愿改善,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3][13] 业绩概览 - 24Q4公司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15%,环比-5%,略高于24Q3业绩会同比指引;现金账单收入18.4亿元,同比+3%,环比+2%;毛利率83%,同比+0pct,环比-1pct;销售费用4.3亿元,销售费率23%,同比-4pct,环比-4pct;经调整净利润7.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40%,同比+0pct,环比+1pct [1][8] - 业绩会预计25年Non - GAAP营业利润30亿,同比增长约30%;仍处用户快速增长阶段但无大规模营销活动,用户增长目标超3500万(24年新增完善用户近4950万人);股权激励费用将逐季下降 [1][8] - 预计25Q1总收入介于19.0至19.2亿元之间,同比增加11.5%至12.7% [1] 商业化 - 2024Q4平台MAU 5270万,同比+28%,环比-9%;累计12个月付费企业数610万,同比+17%,环比+2%;ARRPU值(累计12个月)为1192元,同比增长5% [2][11] - 24Q4白领跟大企业招聘需求企稳,1万人以上超大型企业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速最快;25年春节后招聘市场延续2024年底以来筑底回升趋势,2月活跃用户数、活跃职位数、新发布职位数等数据创新高,与2024年春节比,今年春节后职业数环比增幅强劲(环比涨173%,2024年为141%) [2][11] AI Agent领域拓展 - C端求职者职位搜索交互增加向AI提问题搜索方式,部署机器人辅助面试训练;招聘者可与agent交流,理解诉求、推荐人才并按时间窗口交流;AI辅助安全审核,提升30%以上审核效率 [12] - 面向招聘者的AI产品灰度1年左右,双边达成效应提高达60%,招聘者时间节约40%,灰测对大量开聊领域效果好;未来推出AI账户,有代开聊等功能,对ARPPU提升明显 [2][12] 投资建议 - 略下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33.5亿(下调幅度为-4.9%),维持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43.1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50.7亿元,对应增速为23.6%/28.8%/22.1%,对应收盘价PE估值19.1/14.9/12.2x [3][13]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356|8,315|9,552|10,891| |(+/-%)|23.6%|13.0%|14.9%|14.0%| |调整后净利润(百万元)|2710|3350|4314|5267| |(+/-%)|25.7%|23.6%|28.8%|22.1%| |每ADS收益(元)|5.98|7.39|9.52|11.62| |EBIT Margin|30.1%|15.8%|30.4%|32.5%| |净资产收益率(ROE)|10.6%|7.9%|14.7%|15.3%| |市盈率(PE) - 调整后|23.7|19.1|14.9|12.2| |EV/EBITDA|--|8.4|4.8|4.5| |市净率(PB)|4.28|3.95|3.37|2.85| [4]
BOSS直聘:付费企业数再创新高,AI布局持续深化-20250318
国信证券· 2025-03-18 1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BOSS直聘招聘市场活跃,收入业绩增长良好,付费企业用户数创新高,经营利润率提升;2025年春节后招聘需求增长,AI布局推进,虽AI研发费用短期影响利润,但中长期或提升用户体验和收入贡献,结合政策利好,看好公司发展 [1][3][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23.6%,经调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6.5%;2024Q4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5.4%,略超管理层指引,经调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5.8%,优于彭博一致预期 [1] - 预计2025Q1收入同比增加11.5 - 12.7%,2025 - 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5亿、43.1亿、52.7亿元,对应增速为23.6%、28.8%、22.1% [3][16] 用户情况 - 2024Q4求职者端DAU同比增长28%达5270万,企业端2024年付费企业用户数同比增长17%达610万并创新高,2024年全年ARPU值为1192元,同比增长5.2% [2] 业务结构 - 2024年蓝领业务收入占38%,四季度制造业、物流等行业增长较快,春节后AI技术进步带动互联网产品、技术岗位招聘需求增长,新增AI相关岗位同比增长64% [1] 经营指标 - 2024Q4毛利率为82.8%,同比提升0.2pct;经营利润率20.9%,同比提升6.8pct;销售、研发、管理费率分别为23.4%、24.1%、15.1%,同比 - 4pct、 - 3cpt、 + 1pct;经调整净利率39.9%,同比提升0.1pct [2] AI布局 - 已有AI产品灰测,助力招聘双边成交效率提升60%,时间节约40%,运营层面借助AI在信息安全审查方面提升了30%的效率 [3] 股份回购 - 2024年公司累计回购约2.29亿美元股份,约占流通股本的3.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