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州仪器(TXN)
icon
搜索文档
工业、汽车芯片市场,出现复苏信号
36氪· 2025-05-09 19:36
全球功率芯片厂商排名变动 - 2024年功率芯片大厂掉出全球前十 美光和联发科替代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进入TOP10 [1] - 排名变动主因是汽车和工业市场销售疲软 但下半年行业复苏信号显现 [1] 四大半导体巨头财报表现 德州仪器 - Q1营收40.7亿美元(同比+11%) 净利润11.8亿美元 模拟芯片业务营收32.1亿美元(同比+13%)成主要驱动力 [2] - 嵌入式处理业务营收6.47亿美元(同比-1%) 其他业务营收2.12亿美元(同比+23%) [2] - Q2营收指引41.7-45.3亿美元超市场预期 财报公布当日股价上涨5% [2] 意法半导体 - Q1营收25.17亿美元(同比-27.3% 环比-24.2%) 降幅超行业平均 [2] - APMS产品组营收14.66亿美元(同比-28%) 功率与离散产品收入暴跌37.1%至3.97亿美元 [3] - 模拟/MEMS/传感器收入10.69亿美元(同比-23.9%) 智能手机MEMS出货量降18% [3] 恩智浦 - Q1营收28.4亿美元(同比-9% 环比-9%) 汽车市场营收16.74亿美元(同比-7%) [5] - 工业与物联网市场营收5.08亿美元(同比-11%) [5] 瑞萨 - Q1销售额3088亿日元(同比-12.2%) 车用市场营收1553亿日元(同比-12.8%) [8] - 毛利率56.7%(同比+0.1pct) 汽车业务仍处观望状态 [8] 汽车与工业市场复苏信号 - 德州仪器观察到工业市场加入复苏行列 24Q4已现迹象 [9] - 意法半导体订单出货比>1 汽车MCU成中期增长驱动力 [9] - IDC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15.9% 车用/工业领域H2触底 [10] - 工业芯片市场复苏主因中国"新基建"和欧美制造业回流 [14] 细分市场动态 - 通用型芯片(MCU/PMIC)库存压力持续至25Q2末 SiC供需缺口收窄 [12] - NXP车规MCU现货价环比涨10-15% ST通用料3月较年初涨价 [13] - 德州仪器工业领域收入结束七季度下滑 实现高个位数环比增长 [15] 关税影响 - 美国关税或导致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萎缩34% [16] - TI中国客户占营收20% 采取寄售库存等方式应对 [16] - 意法半导体计划全球裁员2800人(占比6%) [16]
特价出售!TI、ADI、Melexis优势供应
芯世相· 2025-05-07 13:36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100个品牌 [1] - 库存芯片总量达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对每颗物料进行QC质检 [1] 库存与销售策略 - 提供优势物料特价出售,涉及ADI、TI、ISSI、Melexis等品牌 [2] - 具体型号包括ADR366WAUJZ-REEL7(库存1500021+)、LM5180QNGURQ1(库存200022+)、IS46LQ32256EA 062B2LA3(库存65019+)、MLX91220KDC-ABR 050-RE(库存900021+) [2] 用户与服务 - 累计服务8000+用户,提供库存发布、需求匹配、买卖呆料等服务 [3] - 重点推广工厂呆料业务,强调变现机会 [4] 行业动态关联 - 往期内容涉及芯片行业热点:包括厂商暂停接单、原产地判定争议、ST/ADI/瑞芯微等品牌涨价、TI裁员事件、ADI市场动态、ST MCU需求激增等 [7]
30多家半导体大厂Q1财报:谁开始好起来了?
芯世相· 2025-05-07 13:36
全球半导体行业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但芯片大厂业绩分化严重[1] - AI与存储相关企业业绩总体更好,汽车芯片大厂业绩仍惨淡[1] - 4月关税风波影响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多家大厂针对关税给出预测[1] 芯片设计(IDM)企业表现 国际厂商 - TI第一季度收入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中国市场占年收入约五分之一[2][3] - 意法半导体第一季度净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营业利润暴跌99.5%[4][5] - 恩智浦第一季度营收28.4亿美元,同比下降9%,汽车市场营收同比下滑7%[6] - 高通第一季度营收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手机业务两位数增长[7][8] - 联发科第一季度营收1533.1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4.9%,AI/5G/WiFi 7需求提升[9] - AMD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数据中心部门增长57%[27][28] - 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126.7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8亿美元,计划裁员2万人[29][30][31] - 博通第一季度营收149.2亿美元创纪录,同比增长25%,软件业务增长47%[32][33] 国内厂商 - 国内A股半导体公司超7成营收同比增长,60.63%公司净利润增长[34][35]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230.22%,ST铖昌增长365.26%,芯动联科增长291.77%[36] - 韦尔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14.72%,2025Q1营收增长14.68%[37][38] - 兆易创新2025Q1营收19.09亿元,同比增长17.32%[39][40] - 瑞芯微2025Q1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62.95%,净利润增长209.65%[41][42] 晶圆制造与封测 - 台积电第一季度收入255.3亿美元,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占比73%[42][43] - 联电22/28nm制程营收占比达37%,22nm营收季增46%[45][46] - 世界先进第一季度营收119.49亿新台币,净利创9季新高[47][48] - 日月光第一季度营收1481.5亿新台币,先进封装需求推升[51][52] - Amkor第一季度净销售额13.2亿美元,同比下降3.2%[49][50] 半导体设备与分销 - ASML第一季度营收7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增92%,EUV设备需求强劲[53][54] - 泛林集团第一季度营收47.2亿美元,31%来自中国大陆[55][56] - 大联大第一季度营收2488.3亿新台币,创单季历史次高[57][58] - 文晔第一季度营收247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8%[59][60] - 艾睿第一季度全球元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8%[61][62] - 安富利销售额同比下滑6.0%,环比下滑6.1%[63][64] - 益登第一季度营收285.8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5.65%[65][66] - 至上第一季度营收463.17亿新台币,存储价格走跌致营收下滑[67][68]
Top Wall Street analysts are bullish on these 3 dividend stocks for stable returns
CNBC· 2025-05-04 19:18
核心观点 - 投资者可通过股息股票为投资组合增加稳定收入 [1] - 华尔街专家推荐了三支具有持续派息能力的股息股票 [2] AT&T (T) - 公司一季度业绩强劲 受后付费电话和光纤净用户增长推动 [3] - 维持全年指引 计划在二季度启动股票回购 净杠杆目标为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在2.5倍左右 [3] - 季度股息为每股0.2775美元 年化股息1.11美元 股息收益率为4.0% [4] - RBC Capital分析师将目标价从28美元上调至30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 一季度收入超预期 无线和有线业务表现强劲 后付费电话净增324,000户 新增用户增长13% [5] - 管理层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表现出对执行的信心 [6] 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PM) - 公司专注于从香烟向无烟产品转型 一季度业绩强劲 受无烟产品需求推动 [7] - 季度股息为每股1.35美元 年化股息5.40美元 股息收益率为3.2% [7] - Stifel分析师将目标价从168美元上调至186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8] - 三大增长引擎推动一季度业绩:无烟产品组合、定价和销量增长 有机收入增长10% 毛利率扩大340个基点 营业利润率提高200个基点 [8] - 无烟产品占公司收入和毛利的40%以上 [9] - 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率将扩大170个基点 受Iqos和Zyn等无烟产品推动 [11] - Zyn一季度美国销量受益于强劲需求和供应链能力改善 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8.24亿罐 增长42% [11] Texas Instruments (TXN) - 半导体公司一季度业绩和收入远超华尔街预期 受模拟芯片需求推动 [13] - 季度股息为每股1.36美元 年化股息5.44美元 股息收益率为3.3% [14] - Evercore分析师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48美元 [14] - 分析师认为公司库存已在供应链中过度修正 许多供应链实体的库存已远低于正常水平 [15] - 预计公司将进入向上修正周期 2025年至2026年业绩可能超预期 [16] - 预计自由现金流每股将从过去12个月的1美元增至2027年的10.30美元 [16]
Geopolitics, AI Drive Prospects in Semiconductors: 2 Stocks
ZACKS· 2025-05-03 04:26
行业概述 - 半导体行业处于技术革命前沿 涵盖HPC AI 电动汽车 自动驾驶和IoT等领域 其产品支撑云计算并帮助企业将数据转化为可操作洞察 [1] - 行业涵盖广泛半导体设备 包括微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 嵌入式处理器 芯片组 主板及模拟芯片等 服务于多元终端市场 代表企业包括NVIDIA 德州仪器 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4年增长19% 2025年预计增长11.2% WSTS和SIA数据印证行业强劲势头 [2] - 行业过去一年股价上涨22.5% 远超科技板块(8.1%)和标普500指数(10%) 当前远期市盈率27.1倍 高于标普500(20.68倍)和科技板块(23.7倍) [16][19] - Zacks半导体行业排名第92位(前37%) 2026年行业整体盈利预期同比提升35.1% 2027年预期再增55.5% [10][12] 增长驱动因素 - AI成为最大单一驱动力 推动高效能逻辑芯片和HBM需求 20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预计增长12% 利用率维持90%以上 [3][9] - 成熟制程利用率从2024年70%升至75% 晶圆产量增长7% Gartner预测2025年半导体销售增13.8% 主要受AI需求反弹和电子生产复苏推动 [4] - 工业IoT(IIoT)领域2025-2033年CAGR达12.7% 25%工业公司将在2025年前投资IIoT平台 AI与IoT协同推动工业变革 [6]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 - 美国通过CHIPS法案推动半导体制造回流 德州仪器获16亿美元政府资助建设300mm晶圆厂 目标2030年实现95%内部晶圆供应 [30][31] - 地缘紧张加剧芯片需求 尤其国防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但中国占德州仪器营收近20% 构成潜在风险 [15][29] - 供应链正从"准时制"转向多元化 企业减少对中国依赖 但调整需数年时间 [15] 重点公司分析 NVIDIA(NVDA) - GPU在游戏 数据中心 云和汽车领域领先 生成式AI推动加速计算需求 客户包括AWS 微软Azure等云服务商及丰田 奔驰等车企 [23][24][26] - 2026年营收和盈利预期分别增长48.2%和41.8% 但30天内2026年盈利共识下调3.9% 股价过去一年上涨30.1% [27] 德州仪器(TXN) - 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主导工业(70%营收) 正转型300mm晶圆制造 2024年80%营收来自直接客户 [29][32] - 2025年营收和盈利预期分别增长11%和6.7% 但过去一年股价下跌10% 中国营收占比约20%构成风险 [33][34]
汽车芯片巨头一季度成绩单:订单现复苏信号,短期仍面临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1:01
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变化 - 2024年功率芯片大厂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掉出全球前十半导体厂商阵营,被美光科技和联发科替代 [1] - 英伟达首次超越三星电子和英特尔,跃居全球半导体收入首位 [1] - 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持续低迷是功率芯片厂商排名下滑的主因 [1] 汽车芯片市场现状 - 恩智浦2025年Q1汽车业务收入16.74亿美元(环比-6%,同比-7%),拖累公司总收入28.35亿美元(环比-9%,同比-9%) [2] - 意法半导体Q1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9%、环比下滑34%,总裁指出汽车和工业业务营收低于预期 [3] - 德州仪器汽车业务环比增长低个位数百分比,成为少数逆势增长案例 [3] - Counterpoint将汽车半导体需求复苏预测从2026Q1推迟至2026Q2,近期行业大规模裁员印证调整 [1] 行业复苏迹象与策略 - 意法半导体订单出货比高于1,订单量环比显著增长,碳化硅、车载充电器及牵引逆变器设计取得进展 [4] - 汽车微控制器(MCU)成为中期增长驱动力,中国/欧洲/美洲OEM厂商产品导入强劲 [4] - 德州仪器观察到汽车需求环比增长,预计周期性波动幅度较小,增长率维持中高个位数百分比 [5] - 工业领域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后,德州仪器实现高个位数环比增长,通信设备环比增长约10% [6] 工业与通信市场动态 - 意法半导体工业领域Q1订单环比增长,亚洲库存改善但欧美尚未显著恢复,订单出货比高于1 [7] - 工业MCU仍存在库存过剩问题,调整速度慢于预期,智能电力领域库存下降幅度较小 [7][8] - 中国工业智能化部署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复苏迹象,华东华南企业加速转型 [8] - TrendForce指出2025年汽车芯片需求仅温和复苏,晶圆代工除AI外主要依赖库存回补 [8] 外部环境挑战 - 贸易关税政策导致整车产量预测不确定性,意法半导体下调全年业绩展望 [3] - 联电指出汽车电子市场因MCU、显示驱动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疲软下滑,Q2预计持平 [6]
Texas Instruments Inc.: Not Keen To Invest At The Current Valuation
Seeking Alpha· 2025-04-29 17:48
投资理念与方法 - 投资策略以基本面分析和估值为核心 专注于识别具有长期规模扩张潜力和巨大终值的企业 [1] - 研究重点包括企业核心经济要素:竞争壁垒 单位经济效益 再投资空间 管理层质量等 [1] - 投资目标是通过分析上述要素转化为长期自由现金流和股东价值创造的能力 [1] - 主要关注具有强劲长期顺风趋势的行业领域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研究经验积累达10年 目前管理来自亲友的自有资金 [1] - 研究目标是通过平台分享投资见解 同时获取其他投资者的反馈 [1] - 研究内容旨在帮助读者聚焦真正驱动长期股权价值的核心因素 [1] - 研究风格追求分析深度与表达通俗性的平衡 [1]
风口浪尖上的TI和ADI,怎么样了?
是说芯语· 2025-04-29 14:05
关税政策对TI和ADI芯片市场的影响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于4月10日生效,初始税率为84%,4月11日提高至125%,导致TI和ADI芯片分销商暂停报价[2] - 4月14日起分销商重新报价,美系品牌普遍加价,TI和ADI涨幅最为显著,市场进入混乱期[2] - 进入4月21日后市场逐渐冷静,报价虽维持高位但出现可谈空间[2] 价格波动情况 - TI通用料TL074IDR从2-3月的0.4元涨至4月的0.7元,LM339DR从2月0.25元涨至4月0.6元,目前回落至0.3元未税[8] - ADI的AD7606芯片关税前成交价低于70元,4月14日后最低80元,涨幅超过10%[10] - 通用料涨幅最为明显,因客户出于"储备"心理抢购[7] 市场交易动态 - 关税后首周ADI分销商日销量达平时一周水平[5] - 初期出现恐慌性备货,客户"报个价格就让送货,谈都不谈了"[12] - 近期转为"谨慎拉货,要货就出"模式,实际成交价上不来[12] - 部分分销商借机清理积压库存,出货旧年份产品[14] 公司基本面分析 - TI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1%至156亿美元,但2025年Q1同比增长11.1%,为2022年Q4以来首次正增长[15] - ADI 2025财年Q1营收24.23亿美元,同比下降3.6%,但订单出货比转正,工业和汽车市场推动复苏[19] - TI业绩回升源于个人电子、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市场复苏,工业市场加入复苏行列[17] 市场情绪变化原因 - 初期涨价主要由关税引发的情绪驱动,导致恐慌性备货和捂盘惜售[13] - 近期情绪降温因:急单需求减少、海关陆续放行美国产芯片、部分产品未被征收高关税[14] - 国产替代芯片跟涨,客户能换国产的已更换,未换的短期内不会更换[14] 行业长期影响 - TI认为下季度增长将来自行业周期复苏,而非关税影响[23] - 现货市场视此为短期机会,部分人预期价格将回落,也有人认为整体价格水平会永久性提升[23] - ADI部分通用料价格从亏本状态回归正常利润水平,倒挂现象减少[20]
风口浪尖上的TI和ADI,怎么样了?
芯世相· 2025-04-28 14:08
关税政策对芯片市场的影响 -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于4月10日生效,初始税率为84%,4月11日提高至125%,导致TI和ADI等美系芯片品牌暂停报价并全线涨价 [4] - 4月14日起分销商重新报价,非美系品牌正常报价,美系品牌加价,TI和ADI涨幅最显著,通用料涨幅尤为明显 [4][6][9] - 市场初期出现恐慌性备货,华强北出现扫货现象,部分分销商单日销量达平时一周的量 [6][7] TI和ADI的价格波动 - TI通用料TL074IDR从2月的0.4元涨至4月的0.7元,LM339DR从0.25元涨至0.6元后回落至0.3元 [9] - ADI的AD7606芯片从关税前的70元涨至80元以上,涨幅超10% [11] - 4月下旬市场情绪趋稳,报价虽维持高位但可谈空间增大,实际成交价未明显下跌 [13][14] 市场情绪与供需变化 - 涨价主要由关税引发的情绪驱动,客户因担忧短缺而接受高价,分销商出现捂盘惜售现象 [15] - 部分客户转向国产替代,但国产芯片价格亦随进口芯片上涨 [15] - 近期海关陆续放行部分未征税的美产芯片,叠加恐慌情绪消退,市场供需趋于冷静 [15]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TI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1%至156亿美元,但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1.1%,显示工业、通信等领域复苏 [16][17][20] - ADI 2025财年Q1营收24.23亿美元,同比降3.6%,但订单出货比转正,工业和汽车市场推动复苏 [21][24] - ADI通用料价格回升至正常水平,部分此前亏本清库存的料号恢复利润空间 [24] 行业展望 - TI预计下季度增长源于行业周期复苏而非关税影响 [25] - 现货市场对涨价持续性分歧,部分认为短期机会,部分预期价格整体回升 [25] - 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关税实际执行情况及国产替代进展 [15][25]
Texas Instruments: Earnings Beat, Upbeat Guidance Fuel Recovery
MarketBeat· 2025-04-27 20:0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达40.7亿美元,每股收益1.28美元,均显著超出市场预期[1][2][4] - 营收同比增长11.1%,超出市场共识39.1亿美元4.1%,每股收益超出分析师预期20.2%[4] - 模拟芯片部门营收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嵌入式处理部门营收6.47亿美元,同比微降1%[5] 季度展望 -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区间41.7亿至45.3亿美元,中值43.5亿美元较市场预期41.4亿美元高5.1%,隐含同比增长13.8%[7]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指引1.21至1.47美元,中值1.34美元较分析师预期1.24美元高11.9%[8] - 管理层认为半导体周期可能已触底,客户库存水平较低预示补库存需求[9][10]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上涨约6%,成交量达三个月均值的近两倍[12] - 投资者情绪从看空急剧转向极度看涨,缓解了年内此前18%的跌幅[13] 战略投资 - 公司正投入47亿美元建设300毫米晶圆厂,以强化长期成本优势和市场地位[14] -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17亿美元(利润率10.7%),显著低于历史30%的水平,反映战略投资对短期财务指标的压制[15] 行业背景 - 半导体行业2025年初面临周期性下行,工业与汽车领域需求疲软[2] - 地缘政治风险未对第二季度产生直接影响,公司通过全球制造布局缓解潜在冲击[11] 长期定位 - 业绩改善强化市场对行业复苏的预期,验证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16][17] - 资本开支周期虽影响短期现金流,但为工业与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奠定基础[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