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TXN)

搜索文档
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9:15
原本预估在复苏中的汽车芯片市场,在二季度再度显露出压力。 近期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国际芯片龙头相继发布财报,其中关于汽车芯片的表述都有所转 变。与上一个季度有好转迹象不同,在第二季度,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转而回落,为复苏进程蒙上一 层阴影。 这背后,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库存仍在调整过程中,大部分市场需求疲软,地缘政治等因素也在产生影 响。 记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倪雨晴 当然与此同时,伴随今年全球整车厂都在积极试水Robotaxi、Robobus等智能驾驶新业态落地,将一定 程度拉动汽车芯片的回暖进程。 整体看,群智咨询(Sigmaintell)半导体事业部资深分析师陶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汽车 芯片市场尚未走出下行周期,但复苏信号初现。头部厂商通过减产、清库存等手段推动渠道库存向健康 水位回归,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触底。"此外,头部车企对SiC(碳化硅)、智能化芯片的需求加速, 叠加欧洲车企下半年电动车型放量计划,订单出现回暖迹象,预示着需求边际改善。" 回暖摇摆 在上个季度表态出现回暖迹象后,这个季度的业绩会上,国际芯片大厂的态度出现了分化。 模拟芯片大厂德州仪器一贯被视作行业风向标。第 ...
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9:06
汽车芯片市场现状 - 二季度汽车芯片大厂业绩增速回落,复苏进程受阻 [1] - 全球汽车产业链库存仍在调整,市场需求疲软,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显著 [1] - 头部厂商通过减产、清库存推动渠道库存回归健康水位,预计2025年下半年触底 [1] - 头部车企对SiC、智能化芯片需求加速,叠加欧洲车企电动车型放量计划,订单出现回暖迹象 [1] 国际芯片大厂表现分化 - 德州仪器汽车市场同比增速5%,环比下滑低个位数,成为整体发展的拖累 [2] - 德州仪器CEO指出汽车订单均为急单,尚未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2] - 意法半导体汽车业务同比下降24%,环比增长14%,预计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4] - 意法半导体CEO认为汽车业务已接近拐点,亚太(不含中国)和美洲市场推动增长 [4][5] - 英飞凌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环比增加1%,客户去库存趋势放缓 [5] 汽车芯片市场复苏压力 - 2025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增长3.7%至9470万台,2026年可能出现同比下滑 [5] - 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传统燃油车需求低迷,导致终端车厂芯片采购量下滑 [5] - 低端通用芯片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形成供需失衡,引发价格战 [6] -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构不确定性延缓需求回升节奏 [6] - 欧洲市场纯电车型投入放缓,减少芯片采购总量,混动车型芯片用量显著低于纯电车型 [6] 汽车芯片品类复苏分化 - 功率芯片、高端智能化芯片将率先复苏,通用类芯片复苏延迟至2025年底或2026年初 [7] - MCU、PMIC等通用型芯片库存压力最大,复苏时间滞后 [7] - 功率芯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碳化硅芯片仍存供需缺口 [7] - 高端智能化芯片如激光雷达、大算力智驾SoC等需求持续,库存水位相对健康 [7] 智能化新业态对芯片需求的影响 - 高级别辅助驾驶能力推动VLA类大模型上车,拉动汽车AI芯片迭代升级 [8] - L4级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化运营将拉动车规级SoC芯片需求,但商业化落地多集中于2025年后 [8] - 短期受库存高水位和整车厂降本优先级限制,强拉动效应预计2025年底释放 [8] 国产汽车芯片发展现状 - 国产汽车芯片在MCU、PMIC等中低端通用芯片领域加速抢占海外厂商份额 [9] - 高端制程大算力智驾SoC方面,国内公司仍依赖台积电,在算力密度、工具链生态等方面需追赶 [9]
刚刚!美国宣布将对芯片征收100%关税!
国芯网· 2025-08-07 22:03
美国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但在美国制造的产品将豁免 [2] - 特朗普政府最早可能在下周宣布对所有含有半导体芯片的产品征收单独征税细则 [4] - 征收关税的目的是追责那些违背在美国建厂承诺的公司,但对计划在美国制造的公司豁免 [4] - 特朗普认为美国芯片公司会回归,并以英特尔为例说明政策效果 [5] 苹果公司的投资计划 - 苹果公司CEO库克宣布将在美国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加上此前承诺的5000亿美元,总投资达6000亿美元 [4] - 库克通过增加投资换取关税豁免,此前特朗普威胁对不迁回iPhone制造业务的苹果征收至少25%的关税 [4] 受影响的芯片企业 - 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德州仪器、美光科技、格芯等承诺在美国投资或建厂的芯片巨头可能不受此次关税影响 [5] - 但这些公司的非本土产品可能被加征关税,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5]
美股异动|半导体板块拉升,AMD、美光科技均涨超3%
格隆汇· 2025-08-07 21:47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拉升,Wolfspeed股价上涨超过11% [1] - 纳微半导体股价上涨接近9% [1] - AMD、安森美半导体、美光科技股价均上涨超过3% [1] - 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2% [1] - 德州仪器、博通股价上涨超过1.8% [1] 行业政策动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到美国的半导体芯片征收100%关税 [1] - 关税政策不适用于在美国设厂的企业 [1]
10份料单更新!出售ST、ADI、INTEL等芯片
芯世相· 2025-08-07 16:06
公司业务规模 - 拥有1600平米芯片智能仓储基地,现货库存型号1000+,覆盖品牌100种 [1] - 现货库存芯片5000万颗,总重量10吨,库存价值超1亿元 [1] - 在深圳设立独立实验室,每颗物料均进行QC质检 [1] - 累计服务用户达2万,交易效率高,最快半天完成交易 [4] 供应链能力 - 提供求购服务,覆盖MINI、ST、E-SWITCH、QORVO等品牌,需求数量从1600至50K不等 [2] - 特价出售优势物料,包括ST、TI、ADI、MAXIM、INTEL等品牌,库存数量从480至200K,年份跨度18+至24+ [3] - 提供清库存服务,通过【工厂呆料】小程序及网页版(dl.icsuperman.com)优化库存周转 [6] 行业动态关联 - 行业头部芯片分销商排名变动频繁,反映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7] - 芯片供应链受原产地判定等因素影响,行业面临运营压力 [7] - 消费电子领域如Switch 2的芯片需求激增,4天销量达350万台 [7] - 日本芯片分销商启动并购重组,行业整合加速 [7] - 模拟芯片大厂业绩持续增长,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7]
德州仪器上调价格国产替代迎重磅利好,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07 13:58
德州仪器价格调整 - 德州仪器启动大规模价格调整 涉及超过6万款产品型号 较6月调整的3300款激增近20倍 [1] - 整体价格区间上移10%-30% 其中超四成产品涨幅超过30% [1] - 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受影响最大 关键器件价格普遍上涨25%以上 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涨幅在5%-15% [1] 市场竞争格局 -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处于中期阶段 国内厂商市场份额40% 海外大厂市场份额60% [1] - 模拟芯片技术迭代较慢 对制造制程要求不高 国内企业追赶速度远快于数字芯片领域 [1] - 德州仪器2022-2024年在华竞争策略为降价保份额 通过价格战维持市场地位 [1] 本土企业机遇 - 德州仪器涨价为圣邦股份 思瑞浦等本土企业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加速替代国际品牌创造窗口期 [1] - 相关公司有望借机提升市场份额 尤其在工控和车规级芯片领域 [1] 科创板芯片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000685)强势上涨1.04% 成分股东芯股份上涨20.00% 南芯科技上涨8.04% 寒武纪上涨3.53% [2] - 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上涨1.05% 冲击4连涨 最新价报1.06元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包括寒武纪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等龙头企业 [2]
德州仪器大规模调价国产品牌迎来窗口器,半导体ETF(159813)多股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8-07 11:14
半导体ETF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为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丰 富指数化投资工具,编制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芯国际(688981)、 寒武纪(688256)、海光信息(688041)、北方华创(002371)、豪威集团(603501)、中微公司(688012)、澜起 科技(688008)、兆易创新(603986)、长电科技(600584)、紫光国微(00204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 67.23%。 消息面上,德州仪器(TI)启动了一轮大规模价格调整,涉及超过6万款产品型号,较6月调整的3300款 激增近20倍。此次涨价覆盖全系产品,整体价格区间上移10%-30%,其中超四成产品涨幅超过30%。工 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受影响最大,数字隔离器、隔离驱动芯片等关键器件价格普遍上涨25%以上。消 费电子和通信设备则温和调价,涨幅在5%-15%。 机构指出,模拟芯片目前处于一个国产替代的中期阶段,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在40%,海外大厂像德州 仪器的市场份额在60%。模拟芯片整体技术迭代比较慢,对芯片 ...
Applied Materials Joins Apple and Texas Instruments in Strengthening U.S. Chip Manufacturing
Globenewswire· 2025-08-07 04:55
合作与供应链强化 - 公司与苹果及德州仪器合作 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供应链 提供德州奥斯汀工厂生产的美制芯片制造设备[1] - 奥斯汀工厂是公司最大的制造和物流设施 配备先进自动化机器人存储系统 支持全球制造网络[2][4] - 德州仪器将利用合作扩大300mm晶圆制造规模 生产基础模拟和嵌入式处理半导体[2] 投资与产能扩张 - 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超2亿美元建设尖端设施 生产半导体设备关键组件 此前五年已在美国设备制造基础设施投入超4亿美元[1][9] - 亚利桑那州新工厂预计五年内创造200个制造业、研发及服务岗位 强化当地半导体生态系统[5][3] - 公司在美国半导体设备商中拥有最大制造规模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德州、马萨诸塞州、蒙大拿州 亚利桑那州新厂正在开发中[2] 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60年来持续推动芯片制造创新 强调在AI时代强化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重要性[2] - 苹果通过"美国制造计划"参与合作 未来四年将在美投入600亿美元 此次合作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2] - 亚利桑那州政府高度评价公司对供应链韧性的贡献 认可其在设备、研发及人才培训领域的行业领导力[3][5] 公司背景与技术地位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和先进显示领域提供材料工程解决方案 其技术对AI发展及下一代芯片商业化至关重要[10] - 奥斯汀基地自1992年建立 在加速芯片商产品商业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服务全球领先芯片制造商[2]
TI 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6 万余款产品全面调价!
是说芯语· 2025-08-05 13:00
德州仪器新一轮大规模涨价 - 公司于8月4日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调价,涉及料号超6万个,较6月3300款增长近20倍,覆盖几乎所有客户,仅极少数超级大客户除外 [1] - 涨幅集中在10%-30%,其中41.3%料号涨幅超30%,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高涨幅产品占比显著 [2] - 结构性调价策略明显,通过提高老料号价格(如2018年款DCDC转换器涨22%)推动客户转向新款(替代型号仅微调5%) [2] 涨价产品分类特征 - **工业控制领域**:占比超40%的工控类产品重点调价,如PLC用模拟前端芯片、工业通信接口芯片,16位ADC芯片单价从3.2美元涨至4.1美元(涨幅28%) [3] - **汽车电子领域**:车规级产品涨幅普遍高于消费级,车载PMIC涨18%-25%,新能源汽车BMS专用隔离芯片涨22%,Q2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中个位数 [3] - **消费电子与通信设备**:手机快充IC等电源管理芯片涨5%-15%,通信设备射频前端芯片同步调价,Q2通信设备业务营收同比激增50% [3] 涨价背景与行业影响 - 成本压力驱动:中国区毛利率长期低于全球水平,叠加高纯度硅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5] - 市场窗口期:2025年Q1-Q2营收连续两季同比增长(11%、16%),工业与个人电子需求回暖 [5] - 战略转型: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利润率",可能短期影响市场份额但为国产替代(如圣邦股份、思瑞浦)创造机会 [6] - 潜在连锁反应:下游企业或加速库存消化,国际大厂(ADI、英飞凌)可能跟进,反映半导体行业向"质升"转型趋势 [6]
传TI又要涨价了!什么情况?
芯世相· 2025-08-04 15:35
TI涨价传闻 - 6月初和8月初TI两次传出涨价消息,8月传闻涨幅更大,主要涉及工控类和算力产品,受影响零件超6万个 [3][5] - 分销商证实涨价属实,8月4日生效,以工业和车载类为主,但部分分销商未感受到涨价 [8][9] - 与6月类似,本次涨价无官方函件,市场信息混乱,现货价格暂未明显波动 [10][12] TI业绩复苏 - 2025年Q1/Q2营收同比增11%和16%,上半年累计85.2亿美元,工业、个人电子、企业系统、通信设备四大市场连续增长,仅汽车市场环比下滑 [16][17][19] - Q2营收44.48亿美元(同比+16%),营业利润15.63亿美元(+25%),净利润12.95亿美元(+15%),毛利率58% [18]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20%,Q2环比增19%、同比增32%,工业为主要驱动力,但部分应用存在过热迹象 [19] 行业背景 - 2023-2024年TI营收持续下滑,从200亿跌至150亿美元区间,2025年恢复增长,涨价或为利润率修复策略 [14] - 库存天数231天(环比降9天),运营现金流64.4亿美元(同比持平),自由现金流17.63亿美元(同比+18%) [18] - 关税风波后客户补库存需求短暂推升报价,目前市场回归周期性复苏主导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