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世通(VC)
icon
搜索文档
杀疯了!汽车供应链惊现“合作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9 10:04
刚刚过去的4月,汽车供应链领域的合资合作迎来一波新高潮。 从智能座舱跨领域技术融合,到自动驾驶全链条生态共建,再到核心零部件的资源整合,汽车供应链企业正打破传统边界,以"同行即伙伴"的姿态掀 起合作新高潮。 ■合作井喷供应链掀起"跨界联盟"风暴 近来,跨国与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一系列合作案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 汽车电子供应商伟世通与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共同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伟世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积 累,与火山引擎在 AI 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结合,有望为智能座舱带来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博世与地平线在车展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博世在汽车行业的丰富经验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芯片算法上的优势互补,将共同为车企开发辅助驾驶 系统,助力智能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 4月24日,均联智行与保隆科技签署战略协议,聚焦L2~L4级智能驾驶及座舱技术研发,双方将整合软硬件优势,联合开发行泊一体方案及城市NOA 预埋架构,目标在2025年落地3款量产车型,其中包含30万级高端电车。另在此前一日,保隆科技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签署 ...
上海车展丨伟世通全球副总裁:AI大模型正改变座舱交互方式
观察者网· 2025-04-28 14:4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4日伟世通与火山引擎在上海车展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随着AI技术迭代与生态资源整合 智能座舱将成连接人、车、生活的超级终端 [1] 合作双方表态 - 伟世通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韦巍称AI大模型正改变汽车座舱交互方式 未来将推动AI与汽车电子技术融合 助力车企打造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智能座舱 [3] - 火山引擎汽车总经理杨立伟表示未来双方将围绕端云协同、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方向深耕 以场景化创新驱动技术落地 [5] 解决方案优势 - 高算力、高带宽域控平台支持端侧多模态大模型部署 确保弱网或无网环境功能不中断 实现离线功能闭环 [5] - 端云协同架构设计 确保大模型在车端高效运行提升体验 依托云端实现场景拓展与功能升级 介入多内容生态 支持“千人千面”自适应设计 [5] - 融合多模态、多信源输入 根据车内外视觉大模型解析用户状态 调整智能场景设置 [5] - 拥有支持原子化服务调度的完整AI框架 支持车企基于豆包大模型与大数据驱动进行座舱AI场景共创 帮助主机厂集成AI大模型与服务生态 实现差异化设计 [5]
摩根大通:汽车估值对比表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中通用汽车(GM)、福特(Ford)评级为“增持”(OW),法拉利(Ferrari)评级为“增持”(OW),特斯拉(Tesla)、Rivian评级为“减持”(UW)[6] -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美国供应商Aptiv、Borg Warner、Dana Inc、Lear Corp、Magna评级为“增持”(OW),Adient、Autoliv、Gentex、Gentherm、Visteon评级为“中性”(N);欧洲供应商Continental、Faurecia、Valeo评级为“增持”(OW),Brembo评级为“未覆盖”(NC)[21] - 美国汽车拍卖公司中OPENLANE评级为“中性”(N),Copart Inc.评级为“中性”(N),ACV Auctions评级为“增持”(OW);美国汽车拍卖相关公司中LKQ评级为“增持”(OW),Ritchie Bros.评级为“未覆盖”(NC)[97] - 全球轮胎制造商中Goodyear Tire评级为“未评级”(NR),Continental、Bridgestone、Apollo评级为“增持”(OW),Michelin、Toyo评级为“中性”(N),Yokohama评级为“未覆盖”(NC)[99] - 全球汽车租赁公司中Avis Budget Group评级为“增持”(OW),Hertz Global Holdings评级为“减持”(UW)[102] - 全球汽车经销商中美国汽车经销商Asbury Automotive、AutoNation、CarGurus、Cars.Com评级为“中性”(N),Group 1 Automotive、Lithia Motors、Sonic Automotive、Carvana评级为“增持”(OW),Penske Automotive、Carmax、TrueCar评级为“减持”(UW)[10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提供全球汽车OEM、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拍卖服务提供商、轮胎制造商、汽车租赁和汽车经销商最新可比估值表和估值指标 为投资者提供各细分行业公司投资参考[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汽车OEM投资可比表 - 展示通用汽车、福特、法拉利、特斯拉、Rivian等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A、2025E、2026E的销售、EBITDA、EPS等指标[6]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Net Debt/EBITDA、EBITDA Margin等[6] 全球汽车OEM估值指标 - 包含2025E EV/EBITDAP、2025E EV/Sales、2025E P/E、2025E Price/Sales等指标图表 部分平均数据排除法拉利、福特等公司[10][11][14][17]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可比表 - 列出美国和欧洲供应商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A、2025E、2026E的销售、EBITDA、EPS等指标[21]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EBITDA Margin、FCF Yield等[21]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估值指标 - 包含NTM EV/EBITDAP、NTM P/E、2025E EV/Sales、2025E Price/Sales等指标图表[25][28][29][32] - 涉及2025E FCF to Market Cap、2025E FCF to Sales、2025E Dividend Yield等指标图表[37][43][49]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财务回报 - 展示2025E ROIC、2025E ROIC/WACC、2025E CROCI、2025E CROCI/WACC等指标图表 部分图表排除Visteon[54][57][58][61]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财务回报与估值 - 呈现2025E CROCI vs. NTM EV/EBITDAP、2025E ROIC vs. NTM EV/EBITDAP、2025E ROIC/WACC vs. NTM EV/EBITDAP等关系图表 排除Visteon[66][69][73]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绩效指标 - 包含2023 - 2025E Revenue CAGR、2023 - 2025E EBITDA CAGR、2025E EBITDA Margin、2025E FCF to Invested Capital等指标图表 部分图表排除Adient[74][77][82]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杠杆指标 - 展示Gross Debt-to-TTM EBITDA、Net Debt-to-TTM EBITDA、Pension Underfunding as % of Market Cap等指标图表[85][88][89] 美国汽车拍卖投资可比表 - 列出OPENLANE、Copart Inc.、ACV Auctions等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A、2025E、2026E的销售、EBITDA、EPS等指标[97]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EBITDA Margin、EV / Sales等[97] 全球轮胎制造商投资可比表 - 展示Goodyear Tire、Continental、Michelin等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A、2025E、2026E的销售、EBITDA、EPS等指标[99]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EBITDA Margin、EV/Sales等[99] 全球汽车租赁投资可比表 - 列出Avis Budget Group、Hertz Global Holdings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E、2025E、2026E的销售、EBITDA、EPS等指标[102]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EBITDA Margin、EV / Sales等[102] 全球汽车经销商投资可比表 - 展示Asbury Automotive、AutoNation、Group 1 Automotive等公司最新价格、市值、债务、现金等数据及2024A、2025E、2026E的销售、毛利、EBITDA、EPS等指标[104] - 给出各公司评级、目标价格、涨跌幅度及多项估值指标如Gross Debt/EBITDA、EBITDA Margin、EV / Gross Profit等[104]
2025上海车展:新人、老朋友、消失的面孔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4-25 23:43
身在高烈度竞争的战场,企业和高管们来来往往。 上海车展正在举办,这是全球汽车技术密集展示的舞台。 中国汽车产业日渐壮大,中外车企共生。一些企业和高管是第一次以展商身份参加车展,许多企业和高层则 已经是盛宴的常客,部分企业和高层则缺席了今年的车展。 企业和高管们来来往往,背后原因在于,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市场,他们身在高烈度竞争的战场。他们冲 向创新与技术的高地,也在汽车安全领域一决胜负。 新人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Jack Weast从2024年开始长居中国。 今年是英特尔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展会期间发布了第二代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系统级芯片(SDV SoC)。 这款SoC率先在汽车行业推出基于芯粒架构的设计,相比上一代产品,生成式和多模态AI性能最高可提升10 倍。同时,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与面壁智能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 "我搬到中国,是因为我们认为汽车业务是英特尔的增长机会之一,并且全球汽车行业的未来正在今天的中国 被创造。我们希望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Jack Weast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Momenta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 ...
2025上海车展:伟世通与火山引擎深度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4-25 10:56
4月23日,汽车电子技术供应商伟世通在上海车展期间,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联合举办 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方案深度融合伟世通与火山引 擎大模型的AI能力,重新定义人车交互体验,助力车企打造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未来座舱。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转向场景化、情感化的交互 体验。伟世通与火山引擎此次合作,聚焦端云协同计算与多模态交互两大核心技术,确保AI座舱在高 响应、低时延、全场景下的卓越表现以及有温度的智能关怀服务。 伟世通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韦巍表示:"AI大模型正在深刻改变汽车座舱的交互方式。我们与火山 引擎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更通过端云协同架构,让AI能力在车载环境稳定运行。 未来,伟世通将持续推动AI与汽车电子技术的融合,助力全球车企打造更具差异化竞争力的智能座 舱。" 火山引擎汽车总经理、智慧出行和具身研究院院长杨立伟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伟世通这样的行业 领导者合作。此次融合火山引擎领先的AI大模型能力与伟世通深厚的车载技术积淀,是推动汽车智能 化进程的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围绕端云协同 ...
Visteon and Qualcomm Redefine Next-Generation AI-based Intelligent Cockpit Experience
Prnewswire· 2025-04-25 08:00
文章核心观点 - 伟世通与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技术合作,将借助伟世通的高性能座舱系统为汽车行业带来突破性能力,该系统由伟世通的cognitoAI和高通骁龙座舱精英平台驱动,旨在提升车内交互体验 [1] 合作情况 - 伟世通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混合多模态AI架构,集成语音、摄像头输入和车辆数据,利用先进大语言模型实现主动、上下文感知交互,该端到端AI解决方案可处理复杂任务,提供高响应性和智能的车内体验 [3] - 双方合作标志着汽车技术的关键时刻,AI驱动的洞察将改变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辆的交互方式,为汽车技术设定新标准,推动汽车创新未来 [2][6] 技术平台 - 骁龙座舱精英平台具备高通Oryon™ CPU、用于多模态AI的高通Hexagon™神经处理单元(NPU)和最新一代高通Adreno™ GPU,支持丰富多媒体功能、设备端AI能力等,符合ASIL - B系统的汽车安全标准,可在单独虚拟机中运行多个界面并实现内容和数据共享 [4] - 伟世通的cognitoAI由其全球技术团队内部开发,基于基础语言学习模型,集成车辆知识和ECU数据,能在车内安全运行,实现实时决策和下一代人机交互,释放软件定义汽车的潜力 [5] 公司介绍 - 伟世通通过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出行发展,产品组合涵盖数字座舱创新、先进显示屏等,与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2024年公司年销售额约38.7亿美元,新业务获61亿美元 [8][9] - 高通不断创新,提供智能计算解决方案,拥有广泛产品组合,其子公司高通技术公司负责大部分工程、研发及产品服务业务 [10][11]
Visteon(VC)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6:2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3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但跑赢潜在客户产量,市场增长率达10% [6] -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29亿美元,利润率达13.8%,创历史新高;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3800万美元 [6] - 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率增长290个基点,尽管生产环境低迷 [9] - 第一季度新业务订单达19亿美元,开局良好 [8] - 销售同比增加100万美元,市场表现跑赢10%,但部分被客户产量下降4%、回收率降低、正常价格下调和外汇因素(2%)所抵消;剔除客户回收率,基础销售额增长约2% [41] - 调整后EBITDA因销量增加、商业项目时机有利、制造效率提高、工程和销售管理费用降低而改善,但部分被外汇因素抵消;净工程费用占销售额的5.6%,同比下降;调整后销售管理费用同比降低 [45] - 第一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3800万美元,EBITDA转化为现金流的比率约为30%;贸易营运资金有少量流入;现金税增加;净利息为正;资本支出为350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3.7%,略低于全年预期;季度末现金为6.58亿美元,净现金余额为3.43亿美元 [47][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显示产品线表现突出,销售额和新业务订单均有增长,尽管客户产量整体下降中个位数,但显示产品仍增长50% [6][43] - 第一季度数字座舱和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在全球16款车型上推出,其中10款为大众市场车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势头渐强 [26] - BMS业务方面,因北美客户库存充足和通用汽车工厂关闭,预计今年BMS销售额低于去年;获得第四家欧洲电动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客户,显示其产品具有竞争力和技术领先性 [245][24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第一季度产量增长1%,公司前几大客户的加权收入产量下降4%,北美和欧洲客户产量均下降约6% [17] - 美洲和欧洲市场表现强劲,得益于近期推出的显示和信息娱乐产品的量产,以及欧洲商用车业务的持续增长;亚洲市场中,印度业务因与马恒达的合作成功和两轮车业务的增长而扩张;中国市场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全球OEM市场份额下降和国内OEM出口量减少,且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也下降,但全球OEM市场份额在本季度未进一步下降,略有改善 [17][18][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基于产品和客户拓展,专注于汽车行业增长较快的技术领域,以行业领先的成本结构为支撑 [10] - 利用软件定义车辆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趋势,发展显示业务,扩大客户和市场覆盖范围,包括与丰田等客户的合作拓展、在中国与国内OEM的业务合作以及在两轮车市场的拓展 [11][12][13] - 面对关税不确定性,公司成立跨职能工作组与客户紧密合作,简化供应链,减少关税影响;评估生产的最佳地点,利用全球布局;将剩余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暂停股票回购活动,专注于现金储备和加强资产负债表;同时继续寻找技术增值收购机会 [30][61][63] - 行业竞争方面,并非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墨西哥设厂,部分从亚洲发货的竞争对手在关税情况下可能处于劣势 [1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运营和财务表现强劲,为全年开了个好头,但关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不过公司曾经历类似挑战,有信心凭借全球制造布局、供应链管理能力、成本结构和资产负债表优势度过难关 [5][35][36] - 尽管当前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预计将受益于座舱内对数字内容的更高需求,有望实现长期营收增长、利润率提升和自由现金流生成 [67] - 由于关税不确定性,公司暂不重申全年指引,将根据关税和生产环境的清晰度提供定期更新 [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的新座舱技术,特别是行业首个座舱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受到客户广泛关注 [7] - 目前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合规零部件在穿越墨西哥-美国边境时无需缴纳关税,公司约97%从墨西哥运往美国的产品符合USMCA标准;4月3日生效的25%汽车关税和预计5月3日生效的对非美国产汽车零部件的25%关税,可能每周影响公司约1000万美元的产品进口,每周成本约250万美元,但政府正在评估减少对汽车行业干扰的选项 [29][30][3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能否将剩余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 公司尚未受到关税影响,已与客户就降低关税风险和成本回收进行建设性讨论,预计可通过合作降低风险,但仍需根据5月3日后的情况向客户回收额外关税成本,公司有信心转嫁这些成本 [73][74] 问题2: 当前新业务预订环境如何,客户是否仍积极开展新车辆设计和合作 - 公司与亚洲、欧洲和北美客户的合作环境稳定,Q1销售和新业务订单表现良好,预计新业务活动全年将保持强劲,有信心实现目标并超越过去几年的表现 [79][80][81] 问题3: 客户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有提前拉货现象 - 客户订单在Q1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提前拉货现象,经销商库存有所下降,可能消费者提前购买需求通过现有经销商库存消化;Q2订单情况目前也较为稳定 [87][88] 问题4: 供应链成本是否受到影响,与2021 - 2022年芯片危机时相比,应对能力如何 - 供应链成本未出现明显增加,供应商直接成本未受全球关税情况影响;公司从上次危机中吸取经验,多元化了供应基地,在应对供应相关问题上处于更有利地位 [91][92][93] 问题5: 若按S&P情景发展,公司如何达到原指引低端水平,对成本的抵消预期是多少 - S&P情景下,客户销售额将下降约1.3亿美元,公司假设能回收约8000万美元的关税影响,通过Q1的良好开端和适度调整支出,可达到全年原指引低端水平;目前有多种情景,公司将等待关税和生产计划更清晰后再做决策 [105][106] 问题6: 公司在中国的出口业务情况,是否有产品出口到美国 - 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很少出口到美国,仅有部分日产汽车搭载了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但占比很小 [110] 问题7: 公司在中国的战略以及业务何时能改善 - 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是与有规模和全球野心的国内OEM以及在未来几年仍有重要市场份额的全球OEM合作,如德国、日本和豪华OEM;预计今年是业务转型年,明年开始缓慢增长,2027 - 2028年有望恢复到2023 - 2024年的水平 [121][124] 问题8: 公司在当前不确定环境下的现金保存策略包括哪些 - 公司继续关注成本控制和现金生成,根据不同的产量变化情况制定不同计划,从减少可自由支配支出到进行更结构性的调整,但不会影响对资本支出和工程的未来投资,目前正在进行情景规划 [130][131] 问题9: 第一季度利润率中约1500万美元的一次性项目是什么 - 这些一次性项目主要是商业项目,是与客户协商的成本回收,大多与上一年相关,团队提前完成了这些项目的结算;这些项目对损益表的影响分布在销售、制造和工程回收等方面 [137][138][139] 问题10: 关税对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 并非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墨西哥设厂,部分从亚洲发货的竞争对手在关税情况下可能处于劣势,而公司在墨西哥的运营具有一定优势 [143] 问题11: 第一季度19亿美元的新业务订单是否超出内部预期,能否超过全年60亿美元的目标,以及这些订单是否会带来营收加速增长 - 公司认为新业务订单表现良好,年初看到的业务机会管道是过去五年中最强劲的,预计将在显示、CDC和仪表集群等领域有出色表现,有信心实现并超越目标;新业务订单表现越好,越有助于公司未来的营收增长 [151][154][156] 问题12: 与中国国内OEM的首次合作情况以及未来潜在机会 - 公司与奇瑞的首次合作是为其欧洲市场的车型提供大型显示屏,团队本周在上海车展与奇瑞及其他客户进行了后续讨论,预计首次合作将带来更多业务机会,但需先成功执行该项目 [160][161][162] 问题13: 公司对今年显示业务增长的预期,以及与中国国内OEM开展出口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差异 - 公司今年开局有16款新产品推出,计划全年还有约90款新产品推出,预计显示业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营收中的占比将提高;与国内业务相比,出口业务在质量要求上不同,公司在支持OEM出口方面具有优势,且在定价上更有话语权 [169][170][176] 问题14: 公司与OEM客户的合同如何应对生产削减情况,以及当前并购环境如何 - 合同通常会考虑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削减,若超出范围则需进行成本回收的讨论和协商;公司认为当前是寻找并购机会的好时机,但首要任务是应对关税不确定性,假设能在未来几个季度解决该问题,公司有能力通过并购实现增长,且有一系列潜在的附加收购项目 [186][202][205] 问题15: 第一季度商业回收项目是否与未来关税采购成本有关,以及10Q报表中3000万美元的顶线收益的驱动因素 - 商业回收项目与过去发生的成本有关,与未来关税采购成本无关;10Q报表中的顶线收益包括设计变更和工程回收等一次性项目,这些项目是非常规业务,因此进行了特别强调 [215][220][224] 问题16: 中国市场全球OEM市场份额稳定是新趋势还是偶然现象 - 公司认为2024年全球OEM市场份额的快速下降必然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转机,因为全球OEM也在推出新车型以应对中国市场;丰田的表现是一个积极信号,消费者注重品牌质量和服务;目前这只是一个季度的数据,未来可能会更明显 [228][229][230] 问题17: 公司在北美的设施情况以及是否会考虑搬迁工厂,BMS业务第一季度销售情况及新客户带来的收入机会 - 是否考虑在美国设立工厂取决于关税的最终确定和客户的生产计划,公司有能力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必要;BMS业务方面,由于北美客户库存充足和通用汽车工厂关闭,第一季度销售符合预期;新获得的欧洲客户订单表明公司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和技术领先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业务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很重要 [236][245][249]
Visteon(VC)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4-24 19: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34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9.33亿美元[1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7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400万美元[1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39美元,2024年同期为1.52美元[1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39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36美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2美元和1.50美元[77] - 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分别为9.34亿美元和9.33亿美元,归属于公司的净收入分别为6500万美元和4200万美元[10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3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00万美元;成本销售为7.9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800万美元;净利润为65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300万美元[117]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29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700万美元[1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29.97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28.62亿美元[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为6.55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6.23亿美元[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均为1000万美元[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德国收购交易总对价公允价值6200万美元,资产4700万美元,负债1900万美元,商誉3400万美元[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对非合并联营企业投资290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00万美元增加200万美元[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对延锋伟世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最大损失敞口为90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00万美元减少400万美元[4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向有限合伙企业投资约1300万美元,总承诺投资额为2000万美元[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重组储备为260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00万美元减少200万美元[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净额为3.1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3亿美元增加2700万美元[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商誉余额为800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100万美元减少100万美元[51] - 2025年3月31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890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9400万美元[53] - 2025年3月31日其他流动负债为2.4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7亿美元;其他非流动负债2025年3月31日为920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700万美元[54]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债务中流动部分长期债务为1800万美元,长期债务中定期债务工具净额为2.9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800万美元和3.01亿美元[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交叉货币互换累计名义金额为2亿美元,公允价值分别为非流动负债8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约400万美元收益将从累计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至收益[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利率互换累计名义金额为2.5亿美元,公允价值分别为非流动资产500万美元和800万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约400万美元损失将从累计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至收益[85] - 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利率互换计入AOCI的净损益分别为 - 500万美元和 - 200万美元,重分类至收益的金额均为 - 300万美元;净投资套期计入AOCI的净损益分别为 - 9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8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公允价值分别为3.15亿美元和3.19亿美元[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福特汽车、通用汽车、雷诺/日产、大众汽车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11%、11%、11%;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比例分别为12%、13%、10%、10%[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巴西为4400万美元索赔计提了600万美元准备金[91] - 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产品保修和召回索赔负债期末余额分别为79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企业信用评级为BB级[1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附属公司营运资金额度可用余额为1.49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可用余额为4亿美元[1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6.58亿美元,其中受限现金为300万美元,若公司选择发放现金股息,合资伙伴应占现金为9200万美元[1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5.69亿美元现金余额位于美国境外司法管辖区,其中约2.15亿美元被视为永久性再投资[1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货币衍生金融工具因汇率10%有利或不利变动的假设税前公允价值损益分别为21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1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70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6900万美元[1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3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3700万美元[15]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8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3100万美元[15] - 公司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收到1600万美元现金报销款,2026年1800万美元,2027年200万美元,2028年和2029年及以后各100万美元[5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为7000万美元和6900万美元[14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33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00万美元[14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融资活动现金使用量为18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300万美元[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未记录重组费用,2024年同期记录200万美元净重组费用[4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定期福利成本中美国计划为200万美元,2024年为300万美元;非美国计划2025年为0,2024年为 - 100万美元[6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所得税拨备2800万美元,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无法确认所得税利益的税前亏损分别为7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6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47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200万美元有所减少[12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向非美国设定受益计划现金缴款100万美元,预计2025年美国和非美国设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现金缴款分别为4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13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支付重组活动相关费用300万美元,预计2025年现金重组支付总额约1900万美元[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确认的税收利益(含利息和罚款)预计导致现金支出1600万美元[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权益 - 2025年3月31日非控股股东权益为840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100万美元[72] - 2025年3月31日累计其他综合收益(损失)期末余额为 - 2.87亿美元,2024年为 - 2.68亿美元[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票回购 - 2023年3月2日公司董事会授权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回购1505379股,平均价格116.86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回购74334股,平均价格88.04美元[75] - 公司于2023年3月宣布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截至目前已回购1.76亿美元公司普通股[109] - 2023年3月2日董事会授权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回购1505379股,均价116.86美元[14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共回购74334股普通股,均价88.04美元,剩余可回购金额1.24亿美元[166] 业务收购与投资 - 2024年8月29日,公司以5400万美元现金收购德国先进设计和研发服务公司,最高1300万美元或有对价将在三年内支付[31]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以300万美元现金收购另一业务,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增加100万美元,商誉减少100万美元[36][37] - 2024年全年,公司为无机增长净支出54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先进设计与研发服务公司和一家软件公司[109] - 公司承诺向汽车领域实体投资2000万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出资约1300万美元[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地区净销售额 - 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美洲、中国国内、中国出口、其他亚太地区净销售额分别为3.26亿美元、3.15亿美元、7900万美元、5700万美元、1.93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该数据分别为3.13亿美元、2.96亿美元、1.14亿美元、7000万美元、1.73亿美元[103]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轻型汽车产量略有增加,公司客户产量下降中个位数百分比;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产量下降,公司客户车辆产量预计下降高个位数百分比[114][115] 公司诉讼与赔偿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两期向密歇根州范布伦特许镇支付1200万美元以解决诉讼[90] 公司高管与合规 - 高级副总裁Robert R. Vallance计划于2025年3月5日开始出售8000股股票,截止日期为2026年5月1日[169] - 首席执行官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于2025年4月24日进行Rule 13a - 14(a)认证[172] - 首席执行官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于2025年4月24日进行Section 1350认证[172] - 公司提交了多份XBRL相关文档,包括实例文档、分类扩展模式文档等[172] - 公司同意应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提供长期债务相关文件副本[174] - 公司代表Colleen E. Myers于2025年4月24日签署报告[177] 其他财务事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赎回了3000万美元的中国银行票据[23]
Visteon(VC) - 2025 Q1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4-24 19:00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3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3亿美元,跑赢客户汽车产量10%[2] - 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38亿美元,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65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36美元[3]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29亿美元[3] - 2025年前三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700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3500万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3800万美元[4] - 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为6.58亿美元,债务为3.15亿美元,净现金头寸为3.43亿美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为29.97亿美元,总负债和权益为29.97亿美元[18] - 2025年3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公司净收入为67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400万美元[20] 2025年与2024年财务数据对比关键指标 - 2025年调整后EBITDA为1.29亿美元,2024年为1.02亿美元[22] - 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3500万美元,2024年为3200万美元[24] - 2025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3800万美元,2024年为3400万美元[24] - 2025年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6500万美元,2024年为4200万美元[22][26] - 2025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36美元,2024年为1.50美元[26] - 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为6600万美元,2024年为4500万美元[26] - 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40美元,2024年为1.61美元[26] - 2025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7000万美元,2024年为6900万美元[20][24] - 2025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300万美元,2024年为3700万美元[20] 业务拓展情况 - 第一季度获得19亿美元新业务,包括近10亿美元与亚洲(不包括中国)OEM的合作以及多个两轮车市场的订单[5] - 第一季度推出16款新产品,主要受数字座舱产品和灵活BMS技术推动[6] - 2024年公司年度销售额约为38.7亿美元,获得61亿美元新业务[9] 业绩指引相关 - 因关税相关动态,汽车行业前景更不确定,公司不重申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8]
Visteon Announces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4-24 18:5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表现良好,新产品需求强劲,新业务拓展成果显著,但受关税等因素影响行业前景不确定,暂不重申全年业绩指引 [1][6] 第一季度财务结果 - 净销售额9.34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33亿美元,产品表现较客户车辆生产高出10%,但部分被客户回款减少、年度定价和汇率因素抵消 [1] - 毛利润1.38亿美元,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65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2.36美元 [2] - 调整后EBITDA为1.29亿美元,反映了对运营执行和成本控制的关注,以及资源优化和一次性商业项目的积极影响 [2] - 运营现金流7000万美元,资本支出3500万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3800万美元,季度末现金6.58亿美元,债务3.15亿美元,净现金头寸3.43亿美元 [3] 新业务与产品发布 - 第一季度获得19亿美元新业务,包括亚洲(除中国)OEM近10亿美元订单和两轮车市场多个订单,还有中国国内OEM、日本OEM和全球OEM的项目 [4] - 推出16款新产品,主要受数字座舱产品大众市场采用和灵活BMS技术推动,涵盖福特、大众等多个品牌车型 [5] 财务展望 - 由于关税相关动态,汽车行业前景更不确定,公司暂不重申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待能见度改善后更新 [6] 公司简介 - 公司通过创新技术推动出行发展,产品组合涵盖数字座舱、先进显示、AI软件和集成EV架构解决方案,与全球OEM合作,业务覆盖18个国家 [7][8] 会议安排 - 4月24日上午9点ET,公司将举行电话会议讨论季度业绩,公众可通过网络直播收听,提供了拨号号码和会议ID [9] 非GAAP财务信息说明 - 调整后EBITDA、调整后净利润、调整后每股收益、自由现金流和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等非GAAP指标计算方式可能与其他公司不同,有一定局限性 [10][20][22] 财务报表数据 综合收益表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9.34亿美元,成本销售7.96亿美元,毛利润1.38亿美元,净利润6700万美元 [13] 资产负债表 - 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29.97亿美元,总负债16亿美元,股东权益13.97亿美元 [15][17] 现金流量表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活动提供净现金7000万美元,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3300万美元,融资活动使用净现金1800万美元,期末现金及等价物6.58亿美元 [18] 非GAAP财务指标调节表 - 调整后EBITDA:2025年第一季度为1.29亿美元,较2024年的1.02亿美元有所增长 [21] - 自由现金流和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3500万美元和3800万美元 [23] - 调整后净利润和调整后每股收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6600万美元和2.40美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