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点评
国联证券· 2024-12-24 16:15
政策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3] - 中国结算发布《关于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3] 政策目标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规范央企开展市值管理[3] - 推动中央企业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表现,维护投资者权益[6] 具体措施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改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基础[6] - 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是提升市值的重要手段[6] - 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6] - 中国结算对沪、深市场 A 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 0.5‰收取,手续费金额超过 150 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6] 风险提示 - 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如消费、财政收入等经济数据出现波动[18]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如降息、降准等政策实际效果不及预期[18]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如财政支出等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不及预期[18]
微信小店灰测“送礼物”功能,关注新渠道潜在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国联证券· 2024-12-22 16: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 [10] 核心观点 - 微信小店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有望成为用户使用微信购物的切入口,建议关注新渠道潜在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8][10] - 美妆品类高度标准化,女性用户需求高频且相对刚性,送礼场景占比高,国货美妆品牌有望受益新渠道红利 [10] - 复盘历轮美妆品牌格局变化,背后多为渠道变革带来的新品牌突围机会 [8][10] 行业事件 - 12月19日微信小店开启"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除珠宝首饰、教育培训外,微信小店已在全类目开始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但仅支持原价1万元以下的商品 [10] - 2024年8月25日起,视频号小店正式升级为微信小店,微信小店进一步简化商家入驻流程,升级品牌认证和店铺命名体系,降低入驻门槛及保证金,并支持店铺及商品信息在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多微信场景内流转 [10] 美妆品类分析 - 礼赠场景在美妆市场已连续三年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的销售额增长超过美妆整体市场的增长 [10] - 2024年七夕活动期间,美妆GMV同比增长100%,年轻用户同比增长150% [10] 投资建议 - 关注新渠道潜在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珀莱雅、丸美生物、润本股份、水羊股份 [8][10] - "送礼物"功能倾向于高势能产品&强势能品牌的"变现",看好前瞻布局微信小店且旗下拥有高势能产品的美妆品牌 [8][10]
AI模组助力边缘AI发展
国联证券· 2024-12-22 14: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AI 的未来趋势是混合 AI,边缘 AI 作为云端 AI 的延伸和补充,具备降低成本、减低网络时延、保护隐私和安全等优势[12] - AI 模组助力边缘 AI 发展,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12] - 国内厂商争相布局边缘 AI,助力 AI 的发展[12] - 建议关注国内头部模组厂商: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12] 行业趋势 - 混合 AI 指端侧和云端协同工作,在适当的场景和时间下分配 AI 计算的工作负载,以提供更好的体验,节省成本是混合 AI 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19] - 边缘 AI 作为云端 AI 的延伸,具备降低成本、减低网络时延、保护隐私和安全等优势[19] - AI PC 作为边缘 AI 的重要应用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 2024 年 AI PC 的出货量为 1300 万台,渗透率为 7%;2027 年,AI PC 的出货量预计将增加到 1.5 亿台,渗透率有望提升到 79%[19][26][38] AI 模组发展 - AI 模组成为边缘 AI 所需算力的载体,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23 年支持 AI 功能的蜂窝物联网模组占比为 2%,预计到 2027 年这一比例将增至 9%,4 年出货量 CAGR 为 73%[28] - AI 模组按照计算能力可以分为低 AI 能力、中等 AI 能力、高 AI 能力三类,应用于不同的场景[39] - 全球蜂窝模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向国内头部厂商集中,东升西降和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2018 年全球前五名厂商中只有两家国内厂商,2023 年全球前五名国内厂商占了四家,其中移远通信以 34%的份额位列第一[55] 国内厂商布局 - 移远通信基于高通平台发布可集成边缘计算功能的 5G MBB 解决方案,移远 AI 算法平台"匠心"为寻求边缘计算开发支持的客户提供了稳健的算法模型能力[44] - 广和通与地瓜机器人打造了无埋线式割草机解决方案,方案的算力主控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地瓜机器人旭日 3,能够提供 5 TOPS 算力[45] - 美格智能建立了完善的高算力 AI 模组产品线,AI 算力覆盖 14 TOPS-48 TOPS,美格智能 SNM970 高算力 AI 模组成功运行 Llama2-7B 大模型[59] 投资建议 - AI 的未来趋势是混合 AI,边缘 AI 作为云端 AI 的补充,AI 模组具备较高的算力,支持端侧 AI 的发展,AI 模组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48] - 建议关注国内头部模组厂商: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48]
微信开测“送礼物”,关注微信电商产业链机会
国联证券· 2024-12-22 14: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 [13] 核心观点 - 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的测试及推出,有望满足用户请客、送礼等日常需求,依托微信庞大的社交生态,助力腾讯在电商领域进行快速渗透 [2][13] - 建议关注微信电商产业链相关机会,包括微信电商服务商,以及受益于微信渠道增量的电商企业:东方甄选、泡泡玛特 [2][13] - 关注腾讯和字节系 AI 模型的 toB、toC 产品化趋势及产业链机会 [2][13] 行业事件 - 微信小店开启"送礼物"功能灰度测试,用户可在商品页面中选择"送给朋友",选择款式、完成支付后可送出礼物 [13] - 聊天页面端设计了类似新年红包的交互消息,接收方收取礼物信息后,可填写收货地址并"收下礼物" [13] - 除珠宝首饰、教育类目,以及原价高于 1 万元的商品外,其余商品均可支持"送礼物"功能 [13] 市场规模与潜力 - 据艾媒数据,预计 2024 年中国礼物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13777 亿元,2027 年达 16197 亿元 [13] - 2023 年消费者访谈中,64.2% 会给家人送礼物,55.7% 会给亲友送礼物 [13] - 微信"送礼物"功能节省了传统送礼场景中询问地址、款式两个较为繁琐的环节,有望依托微信社交关系链满足用户日常送礼需求,快速切入实物电商市场 [13] 微信社交生态商业化潜力 - 2015 年春节,腾讯与央视春晚合作,发放 5 亿元"摇一摇"红包,超过 8 亿人参与春晚红包,实现超过 2 亿人的银行卡绑定 [13] - 微信支付用户数在接下来的 3 个月内增长至 3 亿,推动微信支付渗透率于 2015Q3 提升至 30.8%,同比增长 100% [13] - 2024 年,微信 MAU 已突破 10 亿,"送礼物"功能有望在即将到来的双旦、春节假期再次发力,依托相较 10 年前更为庞大的社交关系链广泛传播,进一步提高微信在电商领域的渗透率,打开商业化空间 [13] 视频号、小程序电商生态 - 据 QM 数据,截至 24 年 10 月,微信小程序月活达到 9.49 亿,同比增长 15%;月人均使用时长 1.7 小时,同比增长 5% [13] - 据腾讯 2024Q3 财报,微信小程序单季度 GMV 已超过 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主要得益于点餐、电动车充电、医疗服务等生活服务类电商场景 [13] - 据 QM 数据,微信视频号 2022Q2 MAU 达到 8.13 亿;同年,腾讯开始尝试视频号商业化 [13] - 据晚点 Latepost,2023 年视频号 GMV 约为 1 千亿元 [13] - 2024 年 5 月,腾讯将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团队并入微信开放平台(小程序、公众号等)团队 [13] - "送礼物"功能推出后,视频号直播电商、小程序电商有望更好地融入微信社交生态,推动商业化加速 [13]
新材料专题2:碳/碳复材专题及其他隔热材料的比较分析
国联证券· 2024-12-22 12: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的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碳/碳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耐高温性能方面,3000℃以上仍保有结构强度,是目前唯一具备此特性的材料 [8][42] - 碳/碳复合材料在军用端的应用场景包括导弹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片等,均具有工作温度高、工作时间短的特征 [10] -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且高温氧化烧蚀严重,限制了其在长航时服役中的应用 [16] -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中,下游应用端以国央企为主,竞争格局分散,中上游以民企为主,竞争格局集中,其中江苏天鸟在异形预制体领域竞争格局最优 [10][97] 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 - 碳/碳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应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抗氧化碳基复材、抗氧化碳/碳复材、涂层改性碳/碳复材、降热型碳基复合材料 [7] - 碳/碳复合材料在3000℃以上仍保有结构强度,理论最高使用温度高达3500℃,适用于极端苛刻条件下的航空航天领域 [8][42] 典型应用场景 - 碳/碳复合材料在军用端的应用包括导弹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片等,均具有工作温度高、工作时间短的特征 [10] - 飞机刹车片方面,碳/碳复材的使用寿命为粉末冶金刹车片的4倍,已广泛应用于军民用飞机 [23][47] - 火箭喷管喉衬需承受3000℃高温,碳/碳复材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的首选材料 [48][50] 碳/碳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比较 - 碳/碳复合材料与石英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碳/碳复材适用于无末制导的洲际导弹鼻锥,石英纤维更适用于雷达罩 [2][62] -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作温度比镍基高温合金更高,适用于发动机燃烧室、尾喷管等高温、长寿命工作环节 [65][67] - 碳/碳复合材料与碳纤维相比,含碳量更高、含氧量更低,抗高温能力更强 [94]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 - 碳/碳复合材料产业链中,下游应用端以国央企为主,竞争格局分散,中上游以民企为主,竞争格局集中,其中江苏天鸟在异形预制体领域竞争格局最优 [10][97] - 江苏天鸟为国内最大的碳/碳预制体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碳纤维预制件和特种纤维布,广泛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 [109] 代表性公司 - 江苏天鸟为国内最大的碳/碳预制体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碳纤维预制件和特种纤维布,广泛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领域 [109] - 航天一院703所为碳/碳复合材料下游核心客户之一,采购织物体量较大,累计节省成本1.8亿元 [75][108]
电子 12 月周报(12.16—12.20):从续航问题看AI眼镜迭代方向
国联证券· 2024-12-22 12: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 [25] 核心观点 - 续航是消费电子产品核心痛点之一,AI 眼镜的续航时间仍然较短,Ray Ban Meta 智能眼镜在适度使用情况下的续航最多 4 小时 [2] - AI 眼镜亟需提升续航能力,未来或将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或降低应用功耗来实现续航升级 [9] - 增加电池容量有两种路径:增加电池体积和重量,或采用新型电池材料技术如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 [26] - 降低应用功耗的路径包括优化主控 SoC,未来芯片厂商或专门打造针对 AI 眼镜的 SoC,以降低功耗和成本 [26] 续航能力与 AI 眼镜发展 - 续航能力或将成为 AI 眼镜放量关键因素,智能手机的强劲续航能力是其年销量十数亿的重要原因 [14] - AI 眼镜续航时间较短,Ray Ban Meta 智能眼镜在适度使用情况下续航最多 4 小时,充电盒可提供 32 小时续航能力 [24] - 续航时间短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大,尤其是户外场景下的近视眼用户,每隔 4 小时需充电,带来极大不便 [57] 续航提升路径 - 增加电池容量可通过增加电池体积和重量,或采用新型电池材料技术如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 [26] - 降低应用功耗可通过优化主控 SoC,未来芯片厂商或专门打造针对 AI 眼镜的 SoC,以降低功耗和成本 [26] - 闪极 AI 眼镜提供增程环设计,容量达 6500mAh,通过磁吸充电触点为眼镜充电,同时可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 [3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布局消费电子新型电池技术的产业链公司,如欣旺达 [26] -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端侧芯片产业链,如兆易创新 [26] - 建议关注算力产业链,如工业富联、通富微电、雅克科技 [72] - 建议关注 AI 硬件产业链,如立讯精密、水晶光电、维信诺 [72]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点评:鹰派降息,明年降息节奏或调整
国联证券· 2024-12-21 16:45
美联储政策调整 - 12月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15][47][48] - 美联储2025年降息次数预期从9月的4次降至12月的2次[19][76] - 美联储缩表速度从6月开始调整为每月25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MBS[169][137] 经济预期与市场反应 - 2024年实际GDP预期中位数从2%上调至2.5%,失业率下调至4.2%[15][120] - 美股当日下跌,纳斯达克下跌3.56%,标普下跌2.95%,道琼斯下跌2.58%[55] - 美债利率上行,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0个基点[34] 通胀与就业 - 11月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上涨3.3%,通胀回落基本符合预期[82][120] - 11月失业率微升至4.2%,就业市场降温持续[80][81] - 2025年核心PCE通胀预期从2.2%上调至2.5%,PCE通胀预期从2.1%上调至2.5%[131]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降温超预期,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放缓[176] - 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影响经济体[162]
明年市场展望
国联证券· 2024-12-19 16:40
市场展望 - 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因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升温快速反弹[2][7] - 2025年上半年经济逐步修复,上市公司盈利或逐渐好转,市场表现相对强势[2][7] - 2025年下半年海外风险因素可能累积,再通胀和加征关税等风险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2][7] 政策与流动性 - 2025年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经济或将持续复苏,预计超长期国债增发、降准降息等政策出台[14] - 2025年地产有望"止跌回稳",对经济的拖累减弱,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中枢在4%-6%区间[15] - 2025年资本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M1增速有望持续上行,社融存量增速企稳回升[15] 海外风险 - 全球处于降息进程中,但特朗普胜选后可能采取减税和加征关税政策,引发再通胀风险[18] - 2025年下半年美国降息速率可能放缓,影响全球流动性和国内市场风险偏好[23] 投资策略 - 2025年上半年核心资产表现相对较好,下半年市场波动加剧,建议均衡配置"小盘风格"+"红利资产"[24][27]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风险逐步释放,经营修复可期
国联证券· 2024-12-18 17:55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2024年基本面磨底,主动型基金仓位下降,股息率视角下投资价值不断提升,Q3可能是短期动销低点,基本面有望边际向好。长期来看,白酒行业驱动由需求端逐步向供给端倾斜,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8] - 大众品板块2024年需求疲弱,但原材料成本降幅超预期,竞争稳定的重点企业利润先行修复。2025年随着消费政策落地,收入端拐点可期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板块 - 2024年白酒板块跑输大盘,五粮液表现亮眼,截至12月10日涨幅10.21%,茅台股价下滑8.54% [22][23][24][25][26] - 2024年茅台批价多次异动,中秋国庆节点负反馈明显,批价整体下行持续77天,跌幅635元,为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 [30][31][32][33][34][35][36][37][38][39] - 2024Q3白酒板块报表压力加速释放,现金流同比增速趋势向下,销售收现同比增长1.50% [41][42][43][44][45] - 2024Q3主动型基金减配,被动型基金白酒持仓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型,主要被动型基金持仓白酒占比首次超过主要主动型基金 [46][47][48][49][50][51][52][53][54][55] - 白酒板块周期可划为五个阶段:估值下行期、戴维斯双杀期、磨底期、估值修复期、戴维斯双击期。当前调整期与2012-2015年调整期存在相似之处,政策传导需求改善,新周期或将至 [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 大众品板块 - 2024年大众品需求疲弱,高线城市弱于低线城市,餐饮人均消费较2022年下滑1.1元。2025年下调贷款利率、消费券刺激下,高线城市需求有望企稳,低线城市消费有望改善 [5][8] - 2024年大众品原材料成本降幅超预期,大豆、生鲜乳价格环比下行,白砂糖价格仍处历史低位,棕榈油价格虽环比上涨但仍处相对低位,企业端成本压力趋缓 [5][8] - 2025年随着消费刺激政策落地,大众餐饮和送礼场景有望修复,大众品企业收入侧有望迎来拐点 [5][8] 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关注两条主线:1)高端与次高端价格带,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2)区域龙头市占率提升,推荐古井贡酒、老白干酒、迎驾贡酒、今世缘等 [5] - 大众品板块推荐需求端改善、基本面优质的大众品龙头,如调味品推荐海天味业、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啤酒推荐重庆啤酒、青岛啤酒;乳制品推荐伊利股份、蒙牛乳业;零食板块推荐盐津铺子,饮料板块推荐东鹏饮料、农夫山泉等 [5]
11月经济数据点评:生产保持韧性,需求有所分化
国联证券· 2024-12-18 13:55
需求端 -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2.0%,其中餐饮消费环比下降1.1%,商品消费环比下降2.1%[10] - 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保持平稳,环比增长0.1%,其中制造业投资环比增长0.4%,广义基建投资环比增长0.5%,但狭义基建投资环比下降0.3%[10] - 地产销售继续边际改善,11月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增长2.1%[10] 生产端 - 11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7%,发电量环比增长0.7%[1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与上月基本持平[59] 失业率 - 1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与上月持平[12] - 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12] 未来展望 - 中国经济有望在新旧动能转换和政策发力的支持下,重新回到复苏轨道,GDP当季环比预计超过1.2%-1.3%[13] - 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加码,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