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再谈AI+游戏
AIRPO· 2024-12-03 00:13
行业或公司 * AI公司XAI * 游戏工作室Make Games Great Again * A股商业公司 * 海外头部公司 * AI社交产品Character AI * AI社交陪伴产品EVE * AI音乐社交产品麦 * 电竞社交产品 * 昆仑万维 * 声音网络 * 海音网络 * 巨人网络 * 长驱科技 * 牛猪网络 * 汤姆猫 * 神州太岳 * 氧气科技 * 完美世界 * ST华通 * 点点互动 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应用在游戏领域的应用**: * AI应用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模型研发、独立AI游戏探索、现有游戏加入AI玩法等方面[2]。 * AI应用从去年的降本增效转向AI Agent方向,关注游戏公司与AI社交、AI音乐等应用方向的结合机会[3]。 * AI社交是相对热点的一个赛道,游戏公司有天然的优势切入AI社交应用场景[3]。 * AI社交陪伴产品EVE有望解决当前AI社交陪伴产品的痛点,成为男性向AI社交陪伴或恋爱产品[4]。 * AI音乐社交产品麦和电竞社交产品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6]。 * **游戏市场趋势**: * 小游戏市场持续增长,商业化程度加深[8]。 * 玩法创新推动长青品类增长,SLG玩法创新解决用户痛点,COK加X4玩法融合类SLG跑通国内市场[8]。 * 休闲放松轻度玩法需求持续验证[8]。 * 海外市场手游出海主要赛道为SLG,通过玩法和题材的创新推动出海加速[8]。 * **AI应用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前景**: * AI应用在游戏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降本增效、游戏研发、游戏发行营销、游戏玩法等方面[7]。 * A股游戏公司竞争格局有望改善,新品和IP储备丰富的个股值得关注[9]。 * AI的落地进度有望加快,尤其是agent这一块[9]。 * AI社交相关产品或场景有望受益于虚拟现实行情[10]。 其他重要内容 * 完美世界开启测试,铸铅世界定档公测,奥年也将上线[11]。 * ST华通旗下点点互动的《海上起诉录》海外流水超过1亿美元,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大[11]。 * 会议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国海证券无关[12]。
美股AI应用:本周•总结&展望
AIRPO· 2024-12-02 14:54
行业或公司 * 美国AI行业 * Workday * Autodesk * Zoom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AI行业变化**:美国AI行业在过去两三年一直在变化,股价已经涨了三个月,但行业本身也在不断演变。[1] * **AI应用关注度变化**:从2022年Q4到2024年Q4,大模型和应用的关注度有所变化,今年Q1关注度较低。[3] * **Workday AI进展**:Workday在AI上的进展较快,已有30%的老客户在使用其AI产品,AI商业化进展良好。[8] * **Autodesk AI产品**:Autodesk的AI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处于实验阶段。[13] * **Zoom AI商业化**:Zoom结合自身场景推出AI产品2.0,AI商业化进展良好。[16] * **AI商业化路径**:AI商业化路径包括将现有AI商业化、进入特定行业和企业处理领域。[19] * **AI商业化场景**:离大厂越近的场景或离程序员最近的场景,AI商业化实现起来更快。[24] * **AI商业化能力**:大模型能力不是最重要的,用户数据和产品数据更重要。[27] 其他重要内容 * **Synopsys EDA公司**:Synopsys在AI产业变化中的核心角色不强,但其在下一代以太网的IP授权上可能会发生变化。[4] * **Viva医药公司**:Viva是一家医药研发公司,关注度不高。[5] * **大模型进展**:O1模型预计在年底前后推出,Grok3和拉马斯模型也可能在年底前后推出。[29] * **Agent模型**:下一代Agent模型预计在明年推出,将解决更多复杂问题。[30]
产业专家+一二级AI投资人圆桌会
AIRPO· 2024-12-02 14:46
行业或公司 * **AI行业**:讨论的核心是AI行业,特别是AI大模型和Agent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 **具体公司**:提到了一些具体公司,如汉博、一平线、百川智能、网易、Meta等,但没有详细讨论。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大浪潮和范式转变**:当前正处于大模型驱动的新一轮AI大浪潮中,这是一个范式转变的过程,需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以新的认知体系看待环境。[1] 2. **全球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和政治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投资稳定性产生冲击。[2] 3. **科技领域离散化趋势**:科技领域出现离散化趋势,挑战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链投资机会。[2] 4. **AI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正在从认知智能向生成智能转变,生成式智能正在渗入各个领域。[3] 5. **硬件投资转向应用**:硬件投资开始向应用或软件方向转变,关注点从大模型参数转向应用场景。[4] 6. **Agent领域快速增长**:Agent领域预计到2028年之前年增速超过70%,产业链正在重构。[8] 7. **算力、数据和算法是关键**:算力、数据和算法是AI发展的关键,其中GPU算力、数据加工和深度挖掘、AI工具链等都有很大发展空间。[13] 8. **投资框架**:投资分为基础设施、模型层和应用层,重点关注GPU、推理芯片、大模型、AI芯片、服务器等。[14] 9. **算力持续增长**:算力增长持续,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依然存在。[17] 其他重要内容 * **嘉宾介绍**:介绍了多位嘉宾,包括投资专家、创业者、学者等,他们分享了各自对AI投资的看法和经验。[10] * **投资策略**:提出了“筛、调、优”的投资策略,强调识别分母端投资机会、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关注Beta和Alpha机会。[7] * **投资机会**:提到了多个投资机会,包括算力、数据、算法、AI工具链、AI芯片、服务器、软件、机器人等。[13-14]
Greater China Semiconductors_ AI Is Hot, But Any Clouds_
AIRPO· 2024-12-02 14:36
行业分析 * **行业观点**: 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AI 热潮持续,但需关注潜在风险。 * **核心观点**: * AI 半导体需求强劲,但整体半导体行业增长放缓。 * 技术降价预期将刺激技术产品需求。 * 中国晶圆厂资本支出增强,成熟节点晶圆厂利用率恢复较慢。 * 长期需求驱动因素: * 技术扩散:AI 半导体需求加速,受益于生成式 AI 的普及。 * 技术降价:预计“价格弹性”将刺激技术产品需求。 * 中国晶圆厂资本支出:中国资本支出增强,成熟节点晶圆厂利用率恢复较慢。 * **其他重要内容**: * 历史上,半导体库存天数上升对半导体股价上涨是一个负面信号。 * 长期需求驱动因素: * 技术扩散:AI 半导体需求加速,受益于生成式 AI 的普及。 * 技术降价:预计“价格弹性”将刺激技术产品需求。 * 中国晶圆厂资本支出:中国资本支出增强,成熟节点晶圆厂利用率恢复较慢。 公司分析 * **TSMC**: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新台币 1,330.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31.2% * 2024 年收入增长 22.5% * 2025 年收入增长 17.6% * 风险因素:AI 竞争、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 **MediaTek**: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新台币 1,588.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26.5% * 2024 年收入增长 19.6% * 2025 年收入增长 27% * 风险因素: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 **ASMedia**: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新台币 1,600.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51.1% * 2024 年收入增长 33.5% * 2025 年收入增长 27% * 风险因素:PC 市场竞争、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 **Naura**: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新台币 510.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54.4% * 2024 年收入增长 38.9% * 2025 年收入增长 29.5% * 风险因素: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 **AMEC**: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人民币 240.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71.1% * 2024 年收入增长 9.7% * 2025 年收入增长 18.5% * 风险因素: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 **GlobalWafers**: * 评级:增持 * 目标价:新台币 430.00 * 预测: * 2023 年收入增长 17.658 亿美元 * 2024 年收入增长 5.928 亿美元 * 2025 年收入增长 18.5 亿美元 * 风险因素: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技术降价、中国资本支出放缓。 其他重要内容 * **AI 半导体供应链**: * TSMC 是 AI 半导体生产的关键推动者。 * AI 半导体收入占 TSMC 收入的 25%。 * 台湾半导体供应链对 AI 的收入敞口为 80%。 * **CoWoS**: * TSMC 将在 2025 年将 CoWoS 产能翻倍。 * NVIDIA 可能会占用 TSMC 2025 年 CoWoS 供应的一半以上。 * **ASIC**: * ASIC 设计比通用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成本。 * Google、AWS、Tesla、Microsoft 和 Meta 等互联网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 AI 专用芯片。 * **边缘 AI**: * 边缘 AI 计算将在设备上进行,以减轻云端的 AI 任务。 * 预计到 2028 年,AI PC 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95%。 总结 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正处于转型期,AI 热潮持续,但需关注潜在风险。TSMC、MediaTek、ASMedia、Naura 和 AMEC 等公司有望受益于 AI 半导体需求的增长。
AI产业的全球创新与中国创新
AIRPO· 2024-12-02 14:3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I产业、半导体、消费电子、面板、PCB - 公司:苹果、小米、高通、英伟达、微软、Salesforce、ServiceNow、Workday、北方华创、中微、中科飞测、新元威、拓荆、汇顶、百度、rocket、影目、立讯、比亚迪电子、Tata、上红科技、生意电子、LGD、提效科技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全球AI产业节奏**: - 全球AI产业从Chatbot向Agent过渡,预计2024年Q1-Q2进入Agent商业化阶段[10][11] - 中国AI产业节奏比全球慢2-4个季度,目前处于Chatbot商业化阶段,预计2024年进入Agent产品化阶段[11] - 美股AI应用公司从8月初到11月涨幅达50%,主要因宏观经济预期修复、美联储降息、业绩超预期等因素[12][13] 2. **中国AI产业特色**: - 中国AI产业与国产化结合,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如半导体设备、晶圆代工、基础软件)有望成为估值溢价最突出的环节[4][7] - AI与国产化交叉的环节将是科技行情中估值溢价最充分的点[8][21] 3. **AI产业链关注点**: - 算力和网络通信是AI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未来关注点将向应用环节转移,特别是智能终端和软件应用[4][5] - 2024年2月是AI产业链重要时间点,美国大厂资本开支信息将更清晰,下一代AI大模型更新也将发布[5][6] 4. **国产化与半导体**: - 国产化率提升速度较慢,但外部环境压力(如制裁)将加速国产化进程,北方华创、中微等公司受益[22][25] - 芯片设计板块预计2024年收入增长20%,手机产业链受益于换新补贴政策,预计国内智能手机消费将达到3亿台[27][28] 5. **消费电子与AI硬件**: - AI眼镜和AI手机是智能终端的重要方向,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新品发布,小米、百度等公司已进入AI眼镜市场[31][33] - 苹果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预计2024年4月推广至更多国家,iPhone 16系列销量受砍单担忧影响[35][36] 6. **PCB与面板行业**: - PCB板块自9月23日以来上涨16%,上红科技和生意电子表现突出,AI服务器需求推动PCB公司业绩增长[40][43] - 大尺寸LCD面板价格在10月结束下跌,国内家电补贴政策推动TV出货量改善,中国企业市占率进一步提升[44][45] 其他重要内容 - **美股AI应用上涨的三个阶段**:2022年Q2-Q4为第一阶段(AI产业倍差),2023年Q1-Q2为第二阶段(横盘震荡),2023年8月至今为第三阶段(涨幅50%)[12] - **AI商业化关键因素**:用户群体属性、特定场景、数据壁垒,模型能力差距将被拉平[14][15] - **制裁对国产化的影响**:美国制裁可能涉及120-200家中国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公司,国产化率提升将加速[22][23] 总结 - 全球AI产业正从Chatbot向Agent过渡,中国AI产业节奏稍慢,但国产化与AI结合将带来估值溢价 - 半导体、消费电子、PCB、面板等行业在AI和国产化推动下,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 美股AI应用公司涨幅显著,主要因宏观经济修复和业绩超预期,A股AI产业链关注点集中在算力、应用和国产化交叉环节
Hesai Group (HSAI.O)_ 4Q24_2025E Sales and Earnings Outlook
AIRPO· 2024-12-02 14:35
行业或公司 * **公司**: Hesai Group (HSAI.O) * **行业**: 激光雷达 (LiDAR) 领域,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自动驾驶汽车 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展望**: * 预计 2024 年第四季度 GAAP 净利润为 2000 万美元。 * 预计 2024 财年非 GAAP 净利润为正。 * 预计 2025 年交付量超过 10 万辆,主要来自 Li Auto 和 Xiaomi,其次是客户 B(国内高端电动汽车品牌)、GWM/Changan 和 4 家全球合资企业。 * 预计 2025 年 ATP 系列的平均售价将同比下降 10%。 * 预计 2024 财年 AM 部门将贡献约 40% 的总收入。 * **交付量**: * 重申 2025 年的交付目标为 10 万辆,这是一个保守的目标。 * Li Auto 和 Xiaomi 预计将在 2025 年显著增加其激光雷达的采用率,总交付量接近 10 万辆。 * 客户 B 将从单一供应商转变为双供应商,将 Hesai 纳入其激光雷达供应商基地。 * 国内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计划从 2025 年开始将其两款最畅销的高端大型车型过渡到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作为独家供应商。 * GWM 和 Changan 正在加速 ADAS 的采用,2025 年激光雷达的产量将增加。 * 4 家全球合资企业将于 2025 年开始量产。 * 一家领先的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计划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开始采用 Hesai 激光雷达,首先应用于高端车型,然后扩展到所有平台。 * **非经常性收入**: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会有持续的贡献,因为新项目和客户合作不断发展。 * **价格表现**: * 买入评级,目标价 7.50 美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 9.3%。 * **估值**: * 目标价基于 2025 年 1.8 倍的销售收入对价,相当于 22 倍/10 倍 2025/26 财年的市盈率。 * **风险**: * 竞争加剧、潜在的产品缺陷、原材料成本增加、激光雷达/ADAS 渗透率低于预期、潜在的价格战、技术和知识产权风险以及监管风险。 其他重要内容 * ASP:ATP 系列的平均售价从 2023 年的 500 美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2.8 千元人民币,预计 2025 年将下降 10%。 * AM 部门:预计 2024 财年 AM 部门将贡献约 40% 的总收入,并保持高利润率业务。 * 竞争格局:国内竞争有限,包括 RoboSense、华为和公司自身。全球范围内,Valeo 是主要竞争对手,但 ASP 高达 1000 美元(与 AT 系列相当的产品)。 * 海外工厂:不立即建设。海外生产将取决于具体客户需求和足够的订单量。自动化生产线确保在需要扩张时资本支出较低。 * 收入贡献:截至 2024 年 12 月,12 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和近 30 款车型将为 Hesai 的收入做出贡献。主要贡献者包括 Li Auto、Xiaomi 和 GWM。12 月 24 日后,还将有 8 家其他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始量产,包括主要全球品牌。
AI智能眼镜最新观点分享
AIRPO· 2024-12-02 14:34
行业概述 * **市场规模与增长**: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预计为300万副,2025年预计增长至500万至1000万副,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万副以上[2]。 * **产业链**: 主要环节包括光学显示、组装、SOC和品牌厂商,其中国光天健等公司在光学显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组装和SOC环节成本占比最高,竞争也最为激烈[2]。 * **关键成功要素**: 重磅厂商参与数量、市场关注度、AI与AR设备的差异化、产品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以及技术迭代经验[2]。 市场动态 * **产品发布**: 2024年11月,梅塔投资依视路集团5%的股份,带动了整个板块的行情。百度、Ok等品牌也纷纷发布了各自的智能眼镜产品[3]。 * **销量预期**: 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约为300万副,2025年出货量将在500万至1000万副之间[4]。 * **技术发展**: 各环节技术方案日趋成熟,为未来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6]。 消费者分析 * **全球框架眼镜出货量**: 2023年全球框架眼镜出货量约为15.6亿副,近视人群约27亿[7]。 * **价格敏感度**: 中国消费者对眼镜价格敏感,2000元以上价位段销量仅占1%[8]。 * **消费习惯**: 海外消费者对墨镜的佩戴较为普遍,而国内则主要以近视眼镜为主[7]。 投资机会 * **时间节点**: 明年前四个月主要是相关产品发布及行业催化剂事件,从明年4月份开始,将进入主线环节[16]。 * **产业链环节**: 组装和SOC环节值得关注,品牌厂商将在明年下半年受益更明显[20]。 * **细分领域**: 小品牌或白牌产品在主题交易中可能更具弹性[34]。 其他要点 * **成本与重量**: 不带显示的轻量化AI智能眼镜重量大约在40克左右,不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终端售价大约在1500元左右[21]。 * **技术难点**: 带显示与不带显示AI智能眼镜在技术难点上的主要区别集中于迈克 LED 及数字光波导技术[22]。 * **AI芯片**: AI芯片是当前AR/VR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主流厂商如小米、三星等普遍使用高通AR1芯片[23]。 * **苹果AR眼镜**: 苹果目前在AR眼镜方面有两个并行的项目:一个是AI智能眼镜,另一个是以MR和AR为主的设备[26]。 * **光学方案**: 带显示的AR眼镜主要涉及几种不同的光学和显示方案,全彩MicroLED与衍射光波导是终局方案[27]。
智能座舱行业解读:AI赋能智能座舱,舱驾一体快速融合
AIRPO· 2024-11-29 00:10
行业概述 1. **行业背景**:汽车行业对智能化重视,消费者对高科技配置需求增长,智能座舱功能配置率上升。[1] 2. **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约807.4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1626.9亿。[3] 3. **增长趋势**:2020-2023年,智能座舱行业年复合增长率24.2%,2024-2023年预计为9.5%。[3] 投资与融资 1. **投融资事件**:2022年智能座舱行业投融资事件数翻倍上升,但2024年上半年仅达到7件。[2] 2. **融资规模**: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融资轮次整体处于早期阶段。[2] 技术发展 1. **架构演变**:从独立的系统和SoC到集成于同一SoC,计算、给予人共享以及传感器的多系统附庸可以实现。[8] 2. **OneBox方案**:特斯拉在2019年率先实现,通过将多个系统集成于同一SoC,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角色能力。[12] 3. **OneChip方案**:座舱域和居家域的数据处理和计算由同一块SoC芯片进行,节省成本,提升系统互联速度。[10] AI赋能 1. **个性化服务**:提供关于车辆、技能、能源利用和驾驶行为的可视化数据。[14] 2. **环境感知**: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其他AI算法对传感性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14] 3. **安全性能**:分析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识别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不良驾驶行为。[14] 交互方案 1. **多模态交互**:结合不同模态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交互体验。[15] 2. **语音交互**:识别率已达到98%,可甄别驾驶人员与乘坐人员的语音指令。[16] 竞争格局 1. **品牌类型**: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势力品牌。 2. **智能座舱功能搭载率**:新势力品牌水平远高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21] 3. **竞争格局演变**:新势力车企凭借高智能化产品占据领先地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销量上占据传统地位。[22] 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AI赋能和交互方案的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竞争格局不断演变,新势力车企在智能化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传统车企需要加快转型步伐。
从“AI+”到“+AI”的思路变化
AIRPO· 2024-11-29 00:10
行业或公司 * 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内容类互联网平台 * 营销公司 * 游戏公司 * 影视内容公司 * AI模型和引擎公司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对产业的影响**:AI对2B端产业的影响显著,能够提升利润率、收入和利润。[1] 2. **AI加与AI的区别**:AI加是指将AI技术应用于现有业务,提升效率;AI则是指寻找新的AI应用场景。[2] 3. **AI应用现状**:目前AI在2C端的应用场景尚未出现重大突破,但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2B端,如营销、游戏、影视等。[3] 4. **AI技术对广告转化率的影响**:AI技术已使大量互联网平台广告转化率和ROI提升。[7] 5. **AI技术对内容制作的影响**:AI技术已应用于内容制作,如自动生成剧本、脚本等,推动内容丰富和细分。[9] 6. **AI技术对营销的影响**:AI技术已应用于营销,如精准营销、降低成本等,推动营销公司增长。[16] 7. **AI技术对游戏行业的影响**:AI技术将推动游戏行业增长,尤其是AR眼镜和VR设备的应用。[19] 8. **AI技术对影视行业的影响**:AI技术将推动影视行业增长,尤其是微短剧和长视频的结合。[20] 9. **AI技术对版权行业的影响**:AI技术将推动版权行业增长,尤其是微短剧等新兴内容的需求。[21] 其他重要内容 1. **AI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优势**:国内AI技术在算力和算法方面不落后于海外,且应用场景丰富。[17] 2. **AI技术对传统业务的影响**:AI技术对传统业务短期内可能产生影响,但长期来看将推动新业务增长和高毛率。[23] 3. **AI技术对传媒板块的影响**:AI技术将推动传媒板块增长,尤其是内容类互联网平台、营销公司和内容公司。[24]
端侧AI应用普及:智能终端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创新
AIRPO· 2024-11-29 00:10
行业概述 1. **行业定义**:端测AI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实现方式,侧重于将AI的能力下沉到设备端,减少对云服务的依赖,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隐私保护和更低的网络需求。[doc id='1'] 2. **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端测AI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人民币,预计将进一步扩张。[doc id='1'] 3. **应用层面**:端测AI涵盖四个应用层面:AI驱动系统融合、AI加速操作系统、实用功能(如图像处理、文档摘要)以及端测与云端同步协作。[doc id='2'] 4. **分类**:端测AI行业可以分为五大类: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全模态处理和科学计算端测AI。[doc id='2'] 行业发展 1. **发展历程**:2019年阿里集团多数移动应用端已融入端测AI技术,2023年华为在鸿蒙系统中集成了盘古大模型,2023年至2024年间,多个手机和电脑品牌推出搭载端测AI功能的设备。[doc id='3'] 2. **市场规模增长**:2023年中国端测AI市场规模达到1939亿人民币,年均负荷增长率为116.3%。[doc id='3'] 3. **应用领域**:智能安防和智能车载设备是端测AI的重要应用领域。[doc id='3'] 4. **新兴市场**:AI手机和AI PC的兴起将支撑端测AI行业迅速发展。[doc id='4'] 产业链分析 1. **上游产业链**:核心技术和硬件的提供。[doc id='5'] 2. **中游产业链**:端测AI的系统提成与软性开发。[doc id='5'] 3. **下游产业链**:应用领域和服务。[doc id='5'] 4. **算力规模**:2022年中国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分别同比增长25.7%和41.4%,中国在全球算力规模中份额分别为27%和39%。[doc id='5'] 5. **AI框架**:开发者最看重框架的易用性,其次为性能。[doc id='5']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1. **商业模式**:端测AI企业的商业模式包括硬件设备集成销售、咨询服务、产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招标项目、技术授权和订阅服务。[doc id='6'] 2. **主要参与者**: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和端测AI终端应用企业。[doc id='6'] 3. **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互联网头部企业和QB的龙头企业,第二梯队为AI先行的企业,第三梯队为端测应用领域的企业。[doc id='15'] 代表性企业 1. **华为**:拥有先进的5G通信技术和AI运算能力,通过开放式平台鼓励开发者创建更多基于端测AI的应用和服务。[doc id='16'] 2. **商汤科技**:凭借全球尖端的车内视觉解决方案和卓越的融合创新能力,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车内视觉软件中占据领导地位。[doc id='17'] 3. **中科创达**: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拥有全站式的产品线和AI端测的落地经验。[doc id='19'] 限制因素与未来展望 1. **限制因素**:端测大模型的参数量小,主要原因是设备芯片的功耗高、存储设备不足以及算力不足。[doc id='12'] 2. **未来展望**:端测AI技术将允许开发者和提供商利用端测设备的计算资源,降低成本,同时混合式AI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性能、个性化、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等优势。[doc id='14'] 3. **政策支持**:端测AI将在国家层面得到更明确的发展路径、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加速AI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产业生态的构建。[doc 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