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31
国证国际· 2025-03-31 16:14
报告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短期主导投资情绪,投资者加大衰退交易力度,刺激黄金及美长债价格上升;决策层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并表态择时降息降准,可局部舒缓悲观情绪,但大市仍面临卖压,建议增加高息股比例避险;看好中化化肥生物 + 新型肥料发展,提升其目标价至 1.6 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5][9] 国证视点 港股表现 - 连涨两日后,上周五港股调整,恒指高开低走,收报 23426 点,全日跌 152 点或 0.65%,主板成交 2296 亿港元,较上日少 4.18% [2] - 内地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上周五北水全日净流入 82.42 亿港元,较上日多 99%;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阿里 9988.HK、中芯 981.HK、腾讯 700.HK;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小米 1810.HK、新华保险 1336.HK、泡泡玛特 9992.HK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4 个上扬 8 个下跌;上涨板块为医疗保健、电讯、材料及必需性消费,涨幅 0.82% - 0.001%;领跌板块为能源、资讯科技、综合企业及工业,跌幅 1.26% - 0.76% [2] 美股表现 - 美股连跌 3 日,上周五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跌 1.69%、1.97%及 2.70%,科技板领跌;美国通胀数据高过预期,叠加关税政策忧虑,打击投资情绪 [3] 黄金市场 - 贸易战忧虑升温,资金流入金市,纽约期金价格周五升 0.7% 再创新高,全周升 1.7%,连续 4 周上扬 [3]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 4 月 2 日起向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对进口汽车征收两成半关税;特朗普有意短期内公布向药业公司征收关税,促使美药厂返回本土生产,但未透露税率 [3] 中国应对措施 -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落地在即,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拟通过向财政部等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募资总额分别不超过 1050 亿、1650 亿、1200 亿及 1300 亿元,合共 5200 亿元,较 A 股周五收市价溢价 8.8% 至 21.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发行特别国债 5000 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4] - 人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立场明确,有足够空间,将根据国内外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4] 公司点评(中化化肥 297.HK)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2.7 亿元,同比减少 2.1%,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同比增长 69.5%;毛利率 12.0%,同比提升 1.6 个百分点,净利率 5%,同比提升 2.1 个百分点;每股盈利 0.15 元,每股派息 0.05 元 [7][8] 业务收入 - 2024 年基础业务、成长业务、生产业务收入达 108.7/80.2/23.8 亿,同比变化 -4%/+2%/-7%,占比为 51%/38%/11% [8] - 基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4.7 亿元,受钾肥市场价格全年两次震荡式下行影响,销售均价同比减少 16% [8] - 成长业务收入增加 1.8 亿元,利润同比增长 45%,因生物 + 战略取得良好成果,高端复合肥销量大幅增长 [8] - 生产业务分部收入下降 1.7 亿元,因中化长山的合成氨与尿素价格大幅下行 [8] 生物肥料 - 2024 年生物肥料收入 43 亿,同比增长 19%,占整体收入比例 22%,毛利占比 36%;销量达 135 万吨,同比增长 24%,推出生物复合肥、生物制剂、生物磷/钾肥等产品 [9] 投资建议 - 预计 25 - 27 年净利润将达 12.3/13.8/15.3 亿,同比提升 15.5%/12.4%/10.8%;看好生物 + 新型肥料发展,销量持续优化,利润率逐年提升;提升目标价至 1.6 港元,对应 25 年的 8.4 倍预测市盈率,买入评级 [7][9]
中广核矿业(01164):资源优势支撑长期价值,短期承压静待周期反转
国证国际· 2025-03-28 14: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广核矿业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坐拥低成本铀矿资源,贸易业务短期承压有弹性,全球核电扩张与铀价周期上行,公司作为中国铀资源龙头长期价值凸显,可逢低布局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6.24亿港元,同比增长17%;毛利亏损0.66亿港元;除税前利润8.14亿港元,同比上升48%;净利润3.42亿港元,同比下降31%;每股基本盈利4.50港仙,同比下降31%;拟派发股息每股0.7港仙,派息率23%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103.6亿/117.3亿/123.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6.6亿/11.6亿/13.1亿港元,EPS为0.088/0.152/0.172港元,对应PB为2.59/2.15/1.80倍 [5] 铀矿资源板块 - 2024年海外铀矿投资收益同比上涨71%达10.16亿港元 [3] - 谢矿及伊矿2024年产量964吨,单位成本28美元/磅,贡献合营利润3.99亿港元,同比增加46%,合计剩余储量7700吨铀,按当前产量可持续开采5 - 6年 [3] - 奥矿及扎矿2024年产量1739吨,同比增加12%,单位成本24美元/磅,联营业绩6.17亿港元,同比增加93%,扎矿2025年产能或提升至2000吨铀/年 [3] 已终止业务影响 - 联营公司Fission Uranium被收购,股权转换造成一次性1.7亿港元账面亏损,投资物业出售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476万港元,2025年预计不拖累利润 [4] 行业趋势 - 截止2024年底,全球核电在运营核电站417台,装机容量377GW,中国在运营机组57台,装机容量59.4GW,全球核电需求预计稳健增长 [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28
国证国际· 2025-03-28 13:30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部分板块表现活跃,同时中国和美国有宏观政策及数据变化,美股走势延续弱势,敏实集团业绩符合预期且新兴业务发展被看好 [2][5][7][9] 国证视点 - 人行月内多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央行副行长表示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2][5] - 港股昨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升 0.41%,国企指数升 0.27%,恒生科指升 0.29%,大市成交 2396.41 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 395.97 亿元,卖空金额占大市成交 16.524% [2] - 南向资金港股通资金保持净流入但金额连续两天下行,昨日流入 41.43 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泡泡玛特、阿里巴巴、美团,净卖出最多的是盈富基金、小米集团、中芯国际 [2] - 北向资金成交 1578.57 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 13.26%,沪股通成交前三是招商银行、紫金矿业、贵州茅台,深股通成交前三是比亚迪、宁德时代、三花智控 [2] - 板块方面,医药股、芯片股、油气股、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相关、汽车经销商等板块回调 [3][4] - 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 1 - 2 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 124873.4 亿元,同比下降 0.3%,利润总额 6255.0 亿元,同比增长 0.1% [5] - 美国去年第四季 GDP 终值年增率为 2.4%,高于修正值和预估,通胀率小幅下修,最新一周失业金请领人数大致持平,但市场认为数据可能未反映裁员浪潮,失业率或上升 [5] - 美股昨晚延续前天弱势但跌幅收窄,三大股指均收跌,标指 500 跌 0.3%、纳指 100 跌 0.6%、罗素 2000 跌 0.4%,市场忧虑汽车关税,整体黄金价格破顶创新高,美债、股市走弱,偏向滞涨交易逻辑 [7] 公司点评 - 2024 年敏实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231.5 亿元,同比增长 12.8%,归母净利润 23.2 亿元,同比增长 21.9%,毛利率达 28.9%,同比提升 1.5 个百分点,净利率达 10%,增长 0.7 个百分点,每股派息 0.44 港元 [9][10] - 敏实集团电池盒成为业绩增长主驱动力,2024 年电池盒业务收入 53.4 亿,同比增长 51%,在收入中比重为 23%,公司在多地建立电池盒工厂,具备全球同步设计开发能力 [10] - 敏实集团布局机器人、低空飞行、无线充电等新兴业务,机器人产品预计 27 年产生收入贡献,低空飞行器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预计 26 年无线充电行业爆发式发展 [11] - 预计敏实集团 25 - 27 年净利润将达到 27.4/33.2/40.4 亿,同比提升 18.3%/21.1%/21.6%,提升目标价至 32.0 港元,对应 25 年的 12.3 倍预测市盈率,买入评级 [11]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27
国证国际· 2025-03-27 14:47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持续推动,看好消费板块后市表现;拼多多商户及生态投入加码,利润率短期承压 [2][3][4] 国证视点 - 港股昨日反弹但力度不足,恒指高开 116 点至 23460 点,最高升 252 点,最低升 6 点,收报 23483 点,升 139 点或 0.60%,主板成交 1998 亿港,较上日减少 3 成 [2] - 北水继续流入港股市场,昨日净流入 83.68 亿港元,较上日少 39.8%,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招行、美团、紫金,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小米、阿里巴巴、小鹏汽车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8 个上扬 4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可选消费、资讯科技及地产建筑,涨幅为 1.50%-1.00%,领跌板块为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及能源,跌幅为 1.09%-0.43% [2] - 美股重回跌轨,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涨 0.31%、1.12%及 2.14%,科技股领跌,特朗普宣布对所有非美国制造汽车征收 25%关税,4 月 2 日生效,4 月 3 日实施,车股盘后下挫 [3]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通知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提到办好精品消费月,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打造“人工智能 + 消费”场景 [3] 公司点评 拼多多 - 4 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总收入 1106 亿元,同比增 24%,较 3 季度放缓,低于彭博一致预期 5%,经调整经营利润 280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6%,同比增 14%,经调整经营利润率 25.3%,同比/环比降 2.3 个/1.6 个百分点,营销/研发/行政费用同比增 18%/32%/9%,营销费用占收入比同比及环比下降 2 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 299 亿元,同比增 17%,超市场预期 4%,经调整利润率 27%,同比降 2 个百分点 [5] - 2024 年拼多多国内主站 GMV 增速约为 16%,市占率约为 36%,展望 2025 年,国补对公司 GMV 提振影响小于竞对,与竞对 GMV 增速差距或进一步缩小,广告侧产品及模式创新对收入或有提振,商户侧及产业带投入加码,国内主站利润率短期有压力 [6] - 据晚点报道,TEMU2024 年 GMV 约为 520 亿美元,为目标 GMV 的 87%,同比增约 190%,2024 年 TEMU 对拼多多总收入贡献占比约为 40%-45%,经营亏损率降至 8%-10%,预计 2025 年公司通过提升半托管模式占比、尝试 3P 模式、拓展东南亚等市场应对关税风险,半托管及 3P 模式占比提升将使收入增速放缓,亏损率或同比扩大 [6] - 预计 2025 年总收入同比增 17%,国内主站/TEMU 收入同比增 13%/23%,经调整净利润 1300 亿元,利润率同比降 3 个百分点至 28.1%,给予 2025 年 10 倍市盈率,目标价 145 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7]
赤子城科技(09911):业绩高速增长,收购少数股权效果即将显现
国证国际· 2025-03-2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7.20港元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财年赤子城科技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53.9%,社交业务收入46.3亿元,占比91%,创新业务收入4.6亿元;毛利率51.2%,同比降0.9pct;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降6.3%,剔除一次性影响后同比增速达36%;2025年北京米可完全并表将增厚归母净利润 [1] - 社交业务中SUGO与TopTop接力增长,SUGO收入同比增超200%,TopTop全年收入同比增超100%,中东北非市场核心社交产品收入同比增超60%;多元人群社交业务中HeeSay体验和品牌效应提升,Blued等在传统优势市场领先 [2] - 创新业务方面,2024年精品游戏总流水同比增长80.4%达7.0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旗舰游戏《Alice's Dream:Merge Games》流水同比增超60%;社交电商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 [2] - 公司加大AI投入,自主研发的多模态算法模型Boomiix提高用户行为识别和推荐效率,SUGO 2024年末ARPU值较年初提升超20% [3] - 2024年末完成收购北京米可少数股东权益,2025年少数股东占比降低,将增厚归母净利润 [3]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结构优化与区域市场突破,精品游戏扭亏为盈,全球化布局下并购整合成效显著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08|5,092|6,434|7,089|7,528| |增长率(%)|18.1%|53.9%|26.4%|10.2%|6.2%| |毛利率(%)|52.1%|51.2%|51.3%|49.9%|4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12.8|480.3|939.0|1,182.5|1,449.1| |增长率(%)|293.5%|-6.3%|95.5%|25.9%|22.5%| |每股收益|0.36|0.34|0.67|0.84|1.03| |每股净资产|1.38|1.17|3.35|4.23|5.29| |市盈率|15.2|16.2|8.3|6.6|5.4| |净资产收益率(%)|40.6%|56.0%|23.8%|23.2%|21.9%| [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涵盖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指标及不同年份预测 [13] - 资产负债表包含物业及设备、无形资产等项目及各年份数据 [13] - 主要财务比率有P/E、P/B、毛利率等不同年份数据 [13] - 现金流量表涉及税前利润、财务费用等各年份情况 [13] 股东结构 - 刘春河、李平一致行动人持股22.1%,JJZT Ltd持股10.7%,王新明持股8.9%,李英明持股5.7%,JJQJ Partners持股3.1%,其他持股49.5% [7] 股价表现 |时间范围|相对收益(%)|绝对收益(%)| | ---- | ---- | ---- | |一个月|7.4|6.8| |三个月|26.2|42.4| |十二个月|87.9|129.6| [10]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26
国证国际· 2025-03-26 11:0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2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行,南向资金净流入,部分板块有不同表现;中国商务部计划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果,国务院副总理强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美国消费者信心崩跌但三大股指上扬;安踏体育2024年收入利润增长且Amer扭亏,维持“买入”评级 [2][5][6][1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2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行,恒生指数跌2.35%、国企指数跌2.65%、恒生科技指数跌3.82%,大市成交2852.6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416.79亿元,卖空金额占大市成交回落至14.610%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38.96亿元,为3月12日以来高位,港股通10大成交活跃股中,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依次是小米集团、紫金矿业、美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比亚迪电子 [2] - 北向资金成交共1622.73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2.90%,沪股通成交前三为寒武纪、紫金矿业、贵州茅台;深股通成交前三为比亚迪、宁德时代、胜宏科技 [3] 板块表现 - 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舜宇光学跌10.05%、比亚迪电子跌9.58%、瑞声科技跌8.3%等 [4] - 汽车板块纷纷走弱,小鹏汽车跌7.48%、长城汽车跌7.24%、小米集团跌6.32%等 [4] - 建材板块走弱,山水水泥跌7.55%、海螺水泥跌3.76%、华新水泥跌3.99%等 [4] - 多家有色金属股逆市上涨,紫金矿业涨2.21%、中铝国际涨2.07% [4] - 部分风电股、绿电概念、光伏概念等电力股走强,东方电气涨5.89%、京能清洁能源涨4.62%、瑞风新能源涨3.85%等 [4] - 航空股集体拉升,6家航空公司2月客座率均超过80%,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涨3.85%、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涨3.37%、中国国航涨1.5% [4] 宏观动态 - 中国商务部计划提升离境退税政策效果,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扩大入境消费;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强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5] - 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7.2点至92.9,现状指数下降3.6点至134.5,预期指数下降9.6点至65.2,为12年以来最低水平,平均12个月通胀预期从2月份的5.8%上升至3月份的6.2%,但昨晚美国三大股指上扬 [6] 个股动态 - 苹果公司计划在6月9日当周举行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届时料将宣布重新设计的iPhone、iPad和Mac操作系统,AI不太可能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要焦点 [8] 安踏体育点评 - 2024年集团实现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13.6%,股东应占溢利156亿元(包含Amer Sports上市一次性利得15.7亿元及配售一次性利得20.9亿元),剔除影响后股东应占溢利为119亿元,同比增长16.5%,Amer实现扭亏,为集团报表贡献约2亿合营公司溢利,毛利率同比下降0.4pp至62.2%,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2pp至23.4% [10] - 安踏主品牌2024年实现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3.5%,持续打造多店型,精准服务不同消费群体,因线上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下降0.4pp至54.5% [10] - FILA 2024年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江艳接任CEO,未来聚焦高质量增长,因时尚运动竞争激烈,产品和品牌投入较大,毛利率下滑1.2pp至67.8% [11] - 其他品牌2024年规模破百亿,整体收入同比增长53.7%至107亿元,迪桑特/可隆店铺数分别同比增长21%/16%,迪桑特线下高端零售模式持续迭代,可隆加大南方市场布局,毛利率同比下降0.7pp至72.2% [11] - 预测2025 - 2027年EPS为4.78/5.35/5.97元,给予2025年25倍PE,目标价12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12]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25
国证国际· 2025-03-25 13:56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虽进入调整期,但适当调整后有望再创新高,基本面能支持后续上涨行情;吉利汽车处在强劲产品周期,未来销量与业绩将快速增长 [2][5][7] 国证视点 - 连跌两日后,港股于新一周首日反弹,恒指收报 23905 点,全日升 215 点或 0.91%,恒生科指涨幅达 1.72%,主板成交额报 2331 亿港元,较上日少 31% [2] - 港股通交易方面,北水昨日净流入 25.32 亿港元,较上周五增加 11.7%,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美团、比亚迪、快手,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小米、比亚迪电子、中移动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9 个上扬 3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材料、综合企业、资讯科技及可选消费,涨幅为 3.20%-1.06%,下跌板块为电讯、医疗保健及地产建筑,跌幅分别为 1.03%、0.55%及 0.53% [2] - 美股昨晚延续反弹势头,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涨 1.42%、1.76%及 2.27%,特斯拉大涨近 12%,英伟达涨逾 3% [3] - 美国三月采购经理人指数综合指数从 2 月的 51.6 上升至 53.5(初值),制造业 PMI 从 52.7 下滑至 49.8,服务业 PMI 从 51 升至 54.3,制造业活动下行因新订单增长放缓,服务业活动扩张可维持美国短期经济增长动力,舒缓 GDP 下行幅度,据预测美国第一季度 GDP 预期为下跌 1.8%,美国企业面临显著成本压力,服务业通胀率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4] - 港股进入调整期,企业趁高位增发,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但调整后有力再创新高,企业业绩整体表现良好,基本面能支持后续上涨行情 [5] 公司点评 - 吉利汽车 2024 年实现总营业收入 2401.9 亿元,同比增长 34.0%,归母净利润 166.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85 亿,同比增长 52%,Q4 收入 725.1 亿元,同比增长 29.7%,环比增长 20.1%,归母净利润 35.8 亿元,同比增长 45.4%,环比增长 45.8%,业绩增长得益于销量增长和规模效应提升 [7] - 2025 年吉利汽车处在强劲新品周期,银河升级为独立品牌,年内将推出星耀 8 及四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极氪将于 4 月推出极氪 007GT,Q3 推出极氪 9X,Q4 推出中大型豪华超级电混 SUV,领克将于 Q2 推出领克 900EM - P,另一款中大型 EM - P 轿车将于年内上市 [7] - 千里浩瀚涵盖五级智驾方案,极氪 9X 会搭载千里浩瀚 H9,预计 4 月上海车展亮相,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8] - 上调吉利汽车目标价至 24.0 港元,对应 25 年的 17.2 倍预测市盈率,给予买入评级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3-20
国证国际· 2025-03-20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股延续涨势实现4连胜,恒指收市创新高但恒生科指逆市下跌,大市交投回软;个股表现分化,部分上涨部分下跌;行业表现有升有跌;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下调经济预测并预示降息;腾讯Q4业绩亮眼各业务表现良好;南山铝业国际业绩增长快未来产能将扩大但受氧化铝价格影响大,给予IPO评分“5.1” [2][3][4][7][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证视点 - 港股延续涨势,恒指低开后回升收市报24771点涨0.12%,恒生科指逆市下跌1.05%,主板成交额2712亿港元较上日少4.92% [2] - 个股方面,百度、阿里巴巴等上涨,港股通昨日恢复净流入,北水净买入盈富基金等,净卖出美团等 [3] - 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8个上升4个下跌,领涨板块涨幅1.12%-0.55%,领跌板块跌幅0.95%-0.05% [4] - 美股昨晚反弹,科技股领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预计今年减息两次 [4][5][7] - 腾讯Q4收入1720亿元人民币超预期2%,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幅30%,各业务表现良好 [7][9] 公司点评(南山铝业国际2610.HK - IPO点评报告) - 公司概览:是东南亚氧化铝制造商,为三大生产商之一,拥有两百万吨设计产能,控股股东为南山铝业,新生产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下半年分别实现一百万吨年产量 [10] - 公司业绩:2021 - 2024年9月收入分别为172.8/466.8/677.8/683.0百万美元,前三年CAGR为98%;毛利率分别为25.9%/24%/29.2%/46.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67.7/122.7/215.4百万美元 [11] - 行业状况及前景:全球铝主要用于建筑等行业,预计未来下游行业强劲增长,东南亚和印尼氧化铝及电解铝设计产能将增加 [12] - 优势与机遇:能从地区需求及投资势头中获益,有稳定原材料供应等优势,自建设施提高效率,坚持ESG标准,有经验丰富管理团队 [13] - 弱项与风险:受铝业市场、政策、客户集中度、竞争、生产运营等因素影响 [14] - 集资用途:所得款项净额约90%用于氧化铝生产项目开发建设,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16] -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增长未来产能增加,但业务单一受氧化铝价格影响大,估值性价比不高,给予IPO评分“5.1” [17]
理想汽车-W(02015):业绩符合预期,纯电新车即将推出
国证国际· 2025-03-19 2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132港元,对应25年的27.1倍预测市盈率,距离现价有26%上涨空间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是理想汽车的关键时期,主要关注I8、I6纯电新品上市以及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 VLA的应用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1444.6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下降31%;2024Q4季度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3%,净利润为35亿元,环比增长25.3%,同比下降38.6% [1][2] - 公司预计2025Q1实现销量8.8 - 9.3万辆,同比增长9.5% - 15.7%,对应收入234 - 247亿元,同比减少8.7% - 3.5% [2] 销量与服务网络 - 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6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下降12%,同比增速表现良好,环比受春节假期交付周期缩短影响 [3] - 截止2月底,理想汽车在全国有500家零售中心,覆盖150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488家,覆盖224个城市;已投入使用1874座理想超充站,拥有1万个充电桩 [3] 新车计划 - 理想L系列智驾焕新版将于5月推出,AD Pro芯片由J5切换为J6M、新增激光雷达,AD Max芯片由双Orin - x切换为单Thor - U [3] - 理想重磅新车I8将会在4月底上海车展亮相,7月上市,I6计划在四季度发布;I8为6座中大型SUV,轴距3005mm,主打家庭用户全周期场景,搭载宁德时代102.7kWh麒麟电池,支持5C超充技术,10分钟补能500km,配合理想自建超充网络,缓解纯电续航焦虑;公司研发的Mind VLA智驾有望在I8上应用,提升智驾系统对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 [4] 股价与市值 - 6个月目标价132.0港元,2025年3月17日股价105.1港元,总市值2230.24亿港元,流通市值2230.24亿港元,总股本21.22亿股,流通股本17.66亿股,12个月低/高为84.3/138.3港元,平均成交1816.65百万港元 [6] 股东结构 - 李想持股21.9%,其他股东持股78.1% [6]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 - 3.30%,绝对收益3.44%;三个月相对收益1.02%,绝对收益23.00%;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 73.05%,绝对收益 - 28.65%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70667|226662|284226| |增长率(%)|173|17|18|33|25| |净利润(百万元)|11703|8032|8799|11305|15773| |增长率(%)|N/A|-31|10|28|40| |毛利率(%)|22|21|20|19|20| |净利润率(%)|9|6|5|5|6| |ROE,平均(%)|22|12|12|13|16| |每股盈利(元)|6.03|4.14|4.53|5.82|8.13| |每股净资产(元)|31.0|36.7|41.3|47.1|55.3| |市盈率(x)|16.2|23.6|21.5|16.8|12.0| |市净率(x)|3.2|2.7|2.4|2.1|1.8|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8]
丘钛科技(01478):业绩增长释放积极信号,智能视觉赛道迎机遇
国证国际· 2025-03-19 14: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6个月目标价9.3港元,较最近收市价有25.9%的上升空间 [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产品需求提升、结构优化,2024年业绩增长释放积极信号,智能视觉赛道迎机遇 [1] - 行业需求旺盛驱动营收增长,经营策略奏效使毛利率显著提升,多领域协同发展成果显著,2025年公司设定了业务指引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约161.51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约9.85亿元,毛利率升至6.1%;归母净利润约2.79亿元,同比增长234.1%,超出预期2.56亿元 [1] 行业需求与产品销售 - 受益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行业发展,2024年公司摄像头模组需求大增且规格提高,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6.2%,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6.0%,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经营策略与毛利率 - 公司坚持中高端手机摄像头模组为主并拓展其他领域业务的策略,高端产品占比达约51.5%,产能利用率改善,推动毛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至6.1% [2] 多领域发展成果 - 智能手机领域中高端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占比提升;IoT智能终端方面产品销售数量稳健增长;智能汽车领域业务增长强劲;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025年公司设定了业务指引 [3] 财务及估值摘要 | 截止12月31日财政年度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 | 12,531 | 16,151 | 18,613 | 20,463 | 22,044 | | 变动 (%) | -8.9% | 28.9% | 15.2% | 9.9% | 7.7% | | 毛利率% | 4.1% | 6.1% | 6.5% | 6.6% | 6.5% | |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 | 81.9 | 279.1 | 529.1 | 629.7 | 723.1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74 | 0.253 | 0.480 | 0.572 | 0.656 | | 变动 (%) | -51.8% | 240.7% | 89.6% | 19.0% | 14.8% | | 市盈率@7.63港元(倍) | 95.4 | 28.0 | 14.8 | 12.4 | 10.8 | [5]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9.8%,绝对收益-3.0%;三个月相对收益0.3%,绝对收益22.9%;十二个月相对收益89.6%,绝对收益134.0% [8] 股东结构 - 何宁宁持股63.6%,其他股东持股36.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