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晋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两折转让不良资产、合作方变相高息惹投诉
消费日报网· 2025-09-15 15: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下降1.8% 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 [1][3]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8.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0.8%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大幅增长44.5% [4] - 营业支出下降2.2% 主要因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10.8%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1% [4][5] 资产质量与风险 - 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达54.4% 超出监管50%的红线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占资本净额6.8% [8][9] - 不良贷款总额36.8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4亿元 不良率保持1.77% 关注类贷款增加2.83亿元至94.64亿元 [10][11] - 个人贷款不良率由2.28%上升至2.71% 不良余额增加至9.42亿元 公司贷款不良率由2.19%下降至2.01% [11][12] 贷款业务结构 - 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20.81%)、采矿业(15.51%)、批发零售业(6.39%) 前五大行业占比合计51.72% [6][7] - 个人消费贷款达50.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 住房按揭贷款占比70.6%保持主导地位 [16][17] 特殊交易与计提 - 以3.1亿元对价转让14.21亿元不良资产 预计录得11.11亿元亏损 需额外计提3.66亿元减值准备 [14] - 2024年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达11.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核销仅610万元 [13][14] 消费者投诉与合作风险 - 晋商消金累计投诉量达3180条 涉及合作方违规催收、变相高息及额外收费等问题 [18][20] - 与已被立案侦查的P2P平台达飞云贷存在合作纠纷 引发"双重催收"和"两头还款"争议 [18][23] - 消费贷业务实际利率被投诉超过36% 涉及担保费、咨询费等多种附加费用 [20]
李氏大药厂午后涨超27% 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 机构称关注姑息治疗赛道
智通财经· 2025-09-15 15:09
股价表现 - 李氏大药厂午后涨幅最高达27% 收盘涨20.9%至2.43港元 成交额4490.21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 主要受产品组合稳健销售带动[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1] 产品研发进展 - 子公司兆科肿瘤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AZ003可有效控制癌痛爆发痛 2期临床结果于2024年ASCO发表[1] 行业趋势 - 双抗 ADC 小分子靶向药(TKI) 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推进肿瘤患者OS逐步延长[1] - 肿瘤恶病质和爆发性癌痛属于姑息治疗学科重要问题 过去较少药企针对性开发药物[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所在赛道预计将出现多个大单品[1]
港股异动 | 李氏大药厂(00950)午后涨超27% 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 机构称关注姑息治疗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5:08
股价表现 - 李氏大药厂午后股价涨幅超27% 收盘涨20.9%至2.43港元 成交额达4490.21万港元[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益6.95亿港元 同比增长5.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6718.5万港元 同比增长7.5%[1] 产品研发进展 - 抗PD-L1单克隆抗体索卡佐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1] - 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AZ003二期临床结果在2024年ASCO发表 可有效控制癌痛爆发痛[1] 行业趋势 - 双抗/ADC/小分子靶向药/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推进肿瘤患者OS延长[1] - 肿瘤恶病质与爆发性癌痛的姑息治疗领域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1] - 癌痛控制赛道未来预计出现多个大单品[1]
摩根大通下调评级,泡泡玛特应声大跌
深圳商报· 2025-09-15 15:03
股票评级与市场表现 - 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股票评级下调至"中性" [1] - 股价单日一度跌超8% 收盘跌超6%至259.2港元/股 [1] - 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 单日成交额超15亿港元 [1] - 自历史高点回落30% 但年内仍累计上涨1.9倍 [6] 评级下调原因 - 公司缺乏明显增长催化剂 [3] - 当前估值水平不具吸引力 [3] - 产品热潮消退引发资本市场担忧 [3] 核心产品价格走势 - 主力产品Labubu三代常规款二手均价区间90-130元 部分跌破原价99元 [3] - 限量隐藏款"本我"二手价格回落至700-800元 30天内呈明显降价趋势 [3] - 个别隐藏款成交价跌至200元区间 [3] 新品市场反应 - SKULLPANDA不眠剧场系列发售仅10人排队 与以往抢购盛况形成反差 [6] - 线上销量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单店销量从9.3万件骤降至809件 [6] - 销量波动可能源于高退货率 [6]
中银香港:料第10批银色债券认购火热 总认购额或超过700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4:53
银色债券发行情况 - 香港政府第10批银色债券于9月15日开始接受认购 总发行额可能加码至550亿港元[1] - 预计总认购额超过700亿港元 认购人数可能超过上次的30万人[1] - 保证息率为3.85% 较去年4%下降0.15% 但仍较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出超过1%[1] 市场环境分析 -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重启减息周期 预计本周减息0.25% 年底前再减0.25%[1] - 香港银行可能跟随减息 货币政策呈现宽松预期[1] - 2022年银债到期资金可能投入新债发行[1] 产品特性比较 - 银色债券防守性较强 提供稳定现金流 未来3年保证3.85%回报率[1] - 与股票相比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属于不同风险特征产品[1] - 建议认购25至30手以增加中签机会 预计中签率与上次相近[1]
顺丰同城“SoFast” 澳门上线!与当地最大外卖平台“澳觅App”战略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4:52
业务拓展 - 公司以"SoFast"品牌进入澳门特区市场 [1] - 公司去年7月已登陆香港特区市场 [1] - 公司初期配送范围覆盖澳门半岛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澳门最大生活服务平台"澳觅App"达成战略合作 [1] - 此次合作是公司境外业务的又一布局 [1]
吉利汽车集团:积极响应中汽协倡议 将在支付与结算等重点环节贯彻落实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4:44
行业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1] - 倡议涉及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重点环节[1] 公司响应 - 吉利汽车集团积极响应行业倡议[1] - 公司将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不合理结算方式[1] - 公司承诺高质量践行供应商账期承诺[1]
MIRXES-B盘中涨超35%创新高 公司为新加坡癌症早筛企业 近期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智通财经· 2025-09-15 14:43
股价表现 - 盘中涨幅超过35% 最高触及59.5港元创历史新高 较招股价23.3港元累计涨幅超过150%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24.43% 报54.75港元 成交额达5.66亿港元 [1] 指数纳入与市场准入 - 公司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相关变动于9月8日起正式生效 [1] - 成为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 提升内地投资者准入渠道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总部位于新加坡 专注于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领域 [1] - 拥有一种核心产品GASTROClearTM 该产品为基于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的胃癌血液检测组 于2019年5月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C类体外诊断证书 [1] - 另有两种商业化产品LUNGClearTM及FortitudeTM 以及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 [1] 市场定位 - 致力于使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在亚洲关键市场实现可及性 [1]
瑞银:升中国财险目标价至21.8港元 新能源车保费上升推动盈利能力
智通财经· 2025-09-15 14:40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瑞银重申中国财险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20.7港元上调至21.8港元 [1] - 中国财险2025至2029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3%至8% [1] 公司竞争优势 - 中国财险凭借强大定价和理赔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受益者 [1] - 预计2025年公司比同行更快实现业务转机 [1] 新能源车保险市场前景 - 2024至2030年内地新能源车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7% [1] - 2030年新能源车保费规模预计达到5920亿元人民币 [1] - 新能源车承保利润预计2030年达170亿元人民币 [1] 行业综合成本率趋势 - 2024年新能源车行业综合成本率为107% [1] - 预计2027年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率将实现转机 [1] 市场驱动因素 - 新能源车保费增长主要由车队规模扩张推动 [1]
方舟健客:AI赋能慢病管理的破局者
观察者网· 2025-09-15 14:40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方舟健客发布杏石医疗大模型 标志中国慢性病管理进入AI驱动、系统化协同新阶段 [1] - 公司定位为AI慢病管理第一股 依托技术自研与生态协同构建H2H智慧医疗模式 [2] - 国务院政策明确AI将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0万元 首次扭亏为盈 [2] - 经调整净利润1760万元 同比增长16.8% [2] - 平台注册用户达5280万 月活用户1190万 付费用户复购率85.4% [2]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杏石医疗大模型聚合知识、导诊、预问诊、医生、电子病历五大智能体形成数智服务团队 [3] - AI辅助问诊累计节省医生时间超6万小时 [3] - 推出五大AI核心产品:用药助手、健康管家、医生助手、学术助手和AI搜索 [4] - AI学术助手基于中华医学会文献库 可实时更新医学文献并提供精准引用 [4] 市场机遇与行业前景 - 中国在线慢病管理市场总交易额将从2023年455亿元跃升至2030年600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4.5% [1] - 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全面攀升 需通过技术突破医疗资源不均等结构性瓶颈 [1] - 减重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49亿美元(约1062亿元人民币) [6] 战略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信达生物战略合作聚焦减重管理市场 结合AI技术与创新药物 [6]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入选2025年全球十大期待药物 具显著减重效果 [6] - 与浙江大冢制药合作聚焦全品类药事服务、数智化营销和健康科普 [7] - AI用药助手为肥胖症患者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找药及用药问答服务 [6] 技术应用案例 - AI助手帮助65岁用户48小时内完成慢性病用药购买 转化率2% [3] - 43岁用户通过AI问诊发现咖啡摄入导致眼睑跳动 调整后症状改善 [3] - AI学术助手可语音解读高血压指南版本差异并生成对比报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