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派健康(00314)

搜索文档
思派健康(0031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19: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565434千元,较2023年的4712107千元同比下降3.1%[2] - 2024年总毛利386433千元,较2023年的414698千元同比下降6.8%,毛利率为8.5%,2023年为8.8%[2] - 2024年经营亏损238146千元,较2023年的271357千元同比下降12.2%[2] - 2024年正常化净亏损127076千元,较2023年的144107千元同比下降11.8%;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361832千元,较2023年的246707千元同比增长46.7%[3] - 2024年现金及特定金融资产1191944千元,较2023年的1452315千元同比下降17.9%[3] - 2024财年药物分销业务收入下降约58.4%至约1.618亿元,占总收入约3.5%[26] - 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收入约44.03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1.9%[26]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约4297.4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4179.0百万元,减少约2.8%[4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76.5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37.5百万元,减少约51.0%[4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约292.3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278.4百万元,减少约4.8%[4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347.8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324.0百万元,减少约6.8%[4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约45.9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22.3百万元,减少约51.4%[50] - 其他开支增加约62.3百万元至2024年约99.2百万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约943.5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7.0%,2023年12月31日约为42.1%[58] - 2024年资本开支总计1.0704亿元,较2023年的5749万元有所增加[61] - 集团抵押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712亿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0544亿元[6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565,43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712,107千元人民币下降3.11%[7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386,43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4,698千元人民币下降6.81%[7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60,64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45,666千元人民币增加46.80%[76]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361,8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46,707千元人民币增加46.66%[76]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85,1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72,566千元人民币下降23.46%[80]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980,12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442,474千元人民币下降19%[80]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036,6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41,934千元人民币下降9.22%[80]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201,58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31,151千元人民币下降26.34%[81]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51元人民币,2023年为0.40元人民币[78]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额4565434千元,2023年为4712107千元[101] - 2024年于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4157479千元,于某一时间段确认收入40795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350326千元和361781千元[101] - 2024年计入报告期初合约负债并确认的收入总计110428千元,2023年为122007千元[101]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832224千元,2023年为3992122千元[103] - 2024年其他开支总计99186千元,2023年为36912千元[10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360641千元,按适用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90160千元[111]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23736千元,2023年为255768千元[11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使用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39031588股,每股亏损0.51元[115] - 2024年存货账面净值为193525千元,2023年为246058千元[11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276048千元,2023年为329955千元[11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12,8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4,269千元人民币[118] - 2024年已发行764,182,114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股本为518千元人民币;2023年已发行761,500,114股,股本为516千元人民币[1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92958千元,较2023年的162246千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企业健康保收入68718千元,同比增长39.6%,惠民保收入124240千元,同比增长9.9%[2] - 2024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97610千元,较2023年的361781千元同比增长9.9%[2] - 2024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3974866千元,较2023年的4188080千元同比下降5.1%[2] - 2024年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92,958千元,同比增长18.9%[40] - 2024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97,610千元,同比增长9.9%[40] - 2024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3,974,866千元,同比下降5.1%,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3.1%[40]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从2023年约4188.1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3974.9百万元,减少约5.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特药药房业务收入3974866千元、业绩142643千元;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97610千元、业绩121519千元;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92958千元、业绩122271千元;集团除税前亏损360641千元[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特药药房业务收入4188080千元、业绩195958千元;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61781千元、业绩114617千元;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62246千元、业绩104123千元;集团除税前亏损245666千元[97]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为全国476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覆盖会员人数超110万人,保费续保率高达约103.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914个SMO项目,另有807个正在进行,前十大SMO客户留存率达100%;在中国内地经营53家特药药房[9] - 企业商业医疗保险约110万会员,城市惠民保险约1400万会员[1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为476家企业提供服务,覆盖雇员和家人超110万人,较2023年末增长约45%[25] - 2024年公司运营39家企业医务室,全年就诊量超12万人次,较2023年末增长超3倍[25] - 2024年保费续保率达约103.5%[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经营53家特药药房,覆盖40个省会和经济中心城市[27][28] 公司战略规划与业务重组 - 公司决定全面战略升级为领先的商业医疗支付体系与服务平台,以数据和AI赋能实现规模化盈利目标[11] - 公司2024年末启动特药药房业务线重组,持续至2025年,2025年开展惠民保业务重组[12] - 公司完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一站式“医药健保”服务模型[15] - 2025年公司将继续推进药房和惠民保业务重组,计划搭建药品供应链支撑网络,实现集团整体扭亏为盈[30] - 公司拟深化“保险 + 医疗”融合,开发更多融合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产品[32] - 公司拟强化药品供应链网络,聚焦核心城市和区域,提升服务能力和可及性[33] - 公司将持续推进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统一数据平台[36] - 公司拟与保险公司、医疗机构、药企、科技公司合作,共创行业生态[37] 公司财务相关其他事项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多次向建设银行认购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理财产品公平值约3.046亿元,占集团总资产13.4%,未赎回本金总额3亿元,2025年1月赎回3亿元[59] - 报告期后,公司于联交所购回381.06万股股份,总代价约1894.246万港元[68] - 2025年2月24日,公司认购汇丰银行理财产品,本金4950万美元,截至业绩公告日,未赎回总额594.522203万美元[69]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204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70][7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73]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7 - 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其他计划[64][67] 公司会计政策与准则 - 2024年1月1日生效的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88]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92] - 香港合资格公司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税率征税[109]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除非获得税务优惠[110] 公司股份相关事项 - 2023年公司以10,117,000元人民币购回并注销1,525,200股每股面值为0.0001美元的普通股[121] - 2024年因购股权获行使发行2,682,000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总代价为1,455,000元人民币[122] - 2024年3月19日,2023年计划授予股份总数上限由3%增至5%;10月21日,进一步增至8%[125] - 2023年10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受托人根据2023年计划购买34,147,400股股份,总代价约221,194,294港元[125] - 本年度业绩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25%最低公众持股量[128] - 2024年10月14日起,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更改[129] - 2023年8月30日采纳的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在市场上共购买25,682,200股股份,总代价为154,374,068港元[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且无就2023年计划预留的股份获授出[138] 公司治理与公告事项 - 2024年5月21日起,CHANG Stanley Yi先生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30] - 2024年3月19日及5月23日,董事会建议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6月20日获股东批准并采纳[136] - 审核委员会连同董事会及外聘核数师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以及2024年度业绩[139]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4年度年报将适时分发并刊于两网站[141]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43] - 公司于2015年5月19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2022年12月23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3]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4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各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137] - 公司拟保留资金用于业务发展,未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将定期检讨并适时考虑[133]
思派健康20241213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4-12-16 00:04
行业或公司 * **行业**:医药、健康险 * **公司**:斯派健康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健康险发展前景**:医保局频繁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医保数据要素释放,健康险有望迎来改革式变化,成为医药支付的重要力量,重塑医药板块[1]。 * **斯派健康业务介绍**:斯派健康提供SMO、药房和企业健康险三大业务,分别对应医改三次主要改革契机,业务发展迅速[3][4][5]。 * **企业健康险市场**:企业健康险市场规模约2000亿,斯派健康已获取460家头部企业客户,会员数超过100万,预计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17][19]。 * **医保数据赋能**:医保数据赋能对健康险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精准定价、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赔付效率[22][24]。 * **竞争优势**:斯派健康提供全平台服务,包括保险方案设计、理赔服务、医疗管理等,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25][26]。 * **财务状况**:斯派健康上半年核心业务收入超过22亿,营收增长5.3%,毛利率结构不同,健康险业务占比提升空间大[12][13][14]。 其他重要内容 * **SMO业务**:斯派健康SMO业务是国内领先,项目数量超过840项,服务于各大创新药企[4]。 * **药房业务**:斯派健康是全国最大的特药药房平台之一,在全国66个城市运营超过90家特药药房[5]。 * **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斯派健康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医疗保险方案、药品目录清单、优质诊所网络等服务[10][11][11]。 * **健康小屋**:斯派健康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1个健康小屋和医务室,为会员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7]。 * **续保率**:斯派健康续保率超过100%,服务能力和服务制度得到印证[36]。
思派健康(0031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6:3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有机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保持数字化与协同发展投资[7] - 公司初步建立“健康保险 + 医疗健康管理”的“双轮驱动”体系[16][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特药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和健康保险服务业务,主要经营地在中国[120][122]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20][122] 核心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核心业务收入约22.8亿元,增长约5.5%[7][9] - 2024年上半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2363780元,同比下降3.0%;特药药房收入1982898元,同比增长5.3%;药物分销收入83863元,同比下降69.6%[11] - 2024年上半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187371元,同比增长9.9%[11] - 2024年上半年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09648元,同比增长0.9%;其中惠民保收入70808元,同比下降13.3%;企业健康保收入38840元,同比增长43.6%[11] - 2024年上半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约20.6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1.59亿元减少约4.3%[19][20] - 2024年上半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约1.8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71亿元增长约9.9%[19][20] - 2024年上半年,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约1.1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09亿元增长约0.9%[19][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3.6378亿元,其中特药药房业务20.66761亿元、医生研究协助业务1.87371亿元、健康保险服务业务1.09648亿元[131][1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4.37956亿元,其中特药药房业务21.58757亿元、医生研究协助业务1.70506亿元、健康保险服务业务1.08693亿元[132][139] 企业健康保险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企业健康保险参保个人超93.3万[8] - 2024年上半年企业健康保险收入增长约43.6%,增长势头将延续至下半年[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企业健康保在保个人会员超933,000人,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长约43.6%[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企业健康保收入约3880万元,较之前飙升约43.6%[2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调整后亏损收窄约47.4%至约2970万元[9] - 报告期经调整亏损收窄约47.4%至约人民币2970万元[10] - 销售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219.87百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约2134.85百万元,减少约3.8%[22][23] - 总毛利为约228.9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0%,主要因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毛利增加约21.6%[24][25] - 报告期内总毛利率增加约0.8个百分点至约9.7%[24][25]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约9.4%至约137.82百万元[25][26] - 行政开支减少约7.7%至约161.89百万元[27][31] - 研发开支较2023年同期大幅减少约37.1%至约15.01百万元[28][32] - 报告期内所得税抵免约为0.5百万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0.6百万元[29][3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4651千元,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薪酬45857千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28794千元;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7307千元,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薪酬54118千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33189千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128万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约1120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8.2%;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2.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38百万元,连同相关金融资产合计约为1338.73百万元[3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概无任何银行贷款或其他借款,2023年12月31日为2百万元[38]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3637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243795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04%[10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289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2180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97%[10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51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86698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13.31%[10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7465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87307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14.49%[10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3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1144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97.05%[10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30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7256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5.65%[10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48575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44247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77%[10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6582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14193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9.61%[10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1192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63115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7.29%[106]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12元,2023年上半年为0.14元[102] - 2024年1月1日期内(亏损)╱溢利为78,202千元,权益总额为1,631,151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517千元,库存股份为153,024千元,权益总额为1,511,923千元[108] - 2023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1,834,132千元,2023年6月30日为1,811,577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5,159千元,2023年同期为86,698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51千元,利息收入为10,212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824千元和19,759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829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5,926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798千元和17,889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4,098千元,2023年同期为4,223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薪酬为45,857千元,2023年同期为54,118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就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为3,291千元,2023年同期为1,829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就存货确认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197千元,2023年同期为2,023千元[11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为57.4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4440.3万元[11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43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86676.2万元[11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207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929万元[11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1638.2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03203万元[117] - 2024年上半年汇率变动的影响净额为49542.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45545.4万元[117]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38.3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43475.1万元[117]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973097千元,2023年同期为2061172千元[144]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不含董高薪酬)中工资及薪金为281012千元,2023年同期为282763千元[14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税项(抵免)/开支为-508千元,2023年同期为609千元[154]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8202千元,2023年同期为92321千元[159]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使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44308040股,2023年同期为645494859股[15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12元,2023年同期为0.14元[15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买资产成本为6625000元,2023年同期为4005000元[161][16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出售账面净值791000元资产,产生出售净亏损656000元;2023年同期出售账面净值155000元资产,产生出售净亏损34000元[161][162] 业务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的66个城市经营92家特药药房,其中85家为国家医保定点药房,56家获大病医保双通道资质[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完成733个SMO项目,840个项目正在进行[14] - 公司实现27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及5个国家级癌症治疗中心的全覆盖[14] - 报告期内,公司前十大SMO客户留存率达100%,超95%的SMO客户从事肿瘤药物研发[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肿瘤SMO项目约占报告期内新开展项目的20%[14] - 公司服务于中国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所有前十大上市制药公司[14] 理财产品情况 - 2023年10月7日公司子公司认购180百万元理财产品已赎回,2024年4月16日及24日分别认购100百万元理财产品,2024年7月2日认购100百万元理财产品,截至报告日未赎回本金总额为300百万元[39][4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建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约200.9百万元,占总资产约6.9%,报告期公允价值收益约94万元[40][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汇丰理财产品公允价值约47.9百万元,占总资产约1.6%,报告期公允价值收益约440万元,未赎回本金额为610万美元[43] - 2024年7月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认购本金额1亿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49] 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情况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12040万港元[49]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业务扩张的比例为87%,金额为104800千港元,已动用91004千港元,未动用13796千港元[51]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技术研发的比例为13%,金额为15600千港元,已动用11909千港元,未动用3691千港元[51] - 进一步扩展特药药房业务占所得款项净额的35%,金额为42200千港元,已动用38411千港元,未动用3789千港元[51] - 进一步扩展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8%,金额为33700千港元,已动用27579千港元,未动用6121千港元[51] - 进一步扩展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4%,金额为28900千港元,已动用25014千港元,未动用3886千港元[51] 股息政策与企业管治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除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外,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54] - 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由董事会作出的决定须经至少大多数董事批准[54] - 公司拟保留大部分甚至全部可用资金及未来收益用于业务发展,尚未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将定期检讨并适时考虑采纳[5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规定标准,可能拥有内幕消息的雇员也须遵守[56][57] 董事变动与权益情况 - CHANG Stanley Yi(张翊,别名张翌轩)先生于2024年5月2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8] - 除上述披露外,自2023年年报发布日起,无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资料变动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披露[58]
思派健康(0031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18:05
收入与亏损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363.7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363,7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5][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74,651千元,同比减少14.5%[3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75,159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3%[43][47] - 公司经调整亏损收窄47.4%至29.69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业务有机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人民币28,79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3,189千元有所减少[21]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8,202千元,每股亏损为0.12元[57] 特药药房业务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为2,066.7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其中药物分销业务收入下降69.6%至83.86百万元人民币[3]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至20.67亿元,主要由于战略性精简药物分销业务[13]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为2,066,7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45][47] - 公司在中国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的66个城市经营92家特药药房,其中85家为国家医保定点药房,56家获得大病医保双通道资质[7]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 - 企业健康保险业务在保个人会员超过933,000人,收入增长43.6%至38.84百万元人民币[2][3] -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增长0.9%至109.65百万元人民币,其中惠民保收入下降13.3%至70.81百万元人民币[3] -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9%至1.10亿元,其中企业健康保收入飙升43.6%至3880万元[13] -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为109,6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45][47]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增长9.9%至187.37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增长21.6%至57.67百万元人民币[3]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至1.87亿元,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增长[13]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为187,3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45][47] 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9.4%至1.38亿元,主要由于效率提升举措[16] - 行政开支减少7.7%至1.62亿元,主要由于组织优化及行政效率提升[17] - 研发开支大幅减少37.1%至1501万元,主要由于前期投入已见成效[18] - 研发开支为15,01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1%[43][4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7,81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43][46] - 行政开支为161,8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43][46] 财务状况与资产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人民币1.28百万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120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8.2%[2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79.38百万元,连同其他金融资产合计约为人民币1,338.73百万元[24] - 公司持有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公平值约为人民币200.9百万元,占总资产的6.9%[25] - 公司持有汇丰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公平值约为人民币47.9百万元,占总资产的1.6%[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总计为人民币8,81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617千元有所增加[2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30,895千元,同比增长15.66%[3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485,752千元,同比增长1.77%[3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365,823千元,同比增长19.6%[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即期所得税为1,257千元,递延所得税为(1,765)千元[5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363,72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3,773千元[5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675,00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10,739千元[58] 业务扩展与投资 - 公司已完成733个SMO项目,另有840个SMO项目正在进行中,覆盖27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及五个国家级癌症治疗中心[8] - 非肿瘤SMO项目占新开展项目的20%[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31]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比逊(广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日认购人民币1亿元理财产品[31]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120.4百万港元[32] - 业务扩张占所得款项净额87%,其中特药药房业务占35%,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占28%,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占24%[33] - 技术研发占所得款项净额13%,其中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团队能力提升占10%,技术基础设施及新解决方案投资占3%[33]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250名雇员,主要驻扎在中国[30] - 公司于2022年12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40] - 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5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62,690,714股,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190,600股[6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购回并注销1,525,2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10,117千元[6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因行使购股权发行1,190,6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588千元[62]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于联交所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65] - 审核委员会已与董事会及外聘核数师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65] - 独立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66] - 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以电子方式寄发予股东并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7] 中国市场与收入来源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中国市场,几乎全部收入来自中国[48]
思派健康20240524
2024-05-26 20:4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介绍了三大业务板块:健康保险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和特药药房业务 [1][2][3][4][5] - 公司在新的医保体制下,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联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障 [5][6][10] - 公司健康保险业务聚焦于企业商业团体险,并提供全科诊疗、药品管理等增值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 [9][10][11][12][13] - 公司医生研究协助业务专注于肿瘤和非肿瘤领域的临床试验支持,保持良好增长 [2][8][9] - 公司特药药房业务专注于治疗肿瘤及其他危重疾病的特药,提供专业的药剂师服务 [2][3][6] -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17][18][19][2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关注公司特药药房业务,询问政策环境和长期影响 [14][15][16] **朱利亚回答** 公司特药药房业务顺应处方外流趋势,专注于专病特药,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差异化来保持竞争优势,未来不会有大的政策变化 [15][16]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关注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 [17][18] **朱利亚回答** 公司正在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联动,发挥各自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形成协同效应 [17][18][19][20]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关注公司人员规模和管理费用情况 [29][30] **朱利亚回答** 公司人员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主要通过提升人效来控制管理费用,未来会根据业务发展适当增加人员 [29][30]
思派健康(00314.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5 13:5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介绍了三大业务板块:健康保险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和特药药房业务 [1][2][3][4][5][6]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各业务板块的良好增长,并预计在2024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6][7] - 公司重点介绍了企业健康保险业务,包括业务模式、客户群体、发展情况等 [9][10][11][12][13] - 公司提到三大业务板块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协同优势 [17][18][1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询问特药药房业务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情况 [14][15][16] **公司回答** 公司表示特药药房业务顺应了处方外流的行业趋势,未来政策环境较为稳定,公司将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来推动业务发展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 [17][18][19] **公司回答** 公司表示三大业务板块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协同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询问公司2024年的财务指引情况 [26][27][28] **公司回答** 公司表示2024年将重点关注毛利率和利润的提升,预计SMO和药房业务将保持良好增长,并力争在年内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思派健康(0031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2 17: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4,712,10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119,478千元人民币增长14.39%[18]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14,69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37,352千元人民币增长22.93%[18]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46,70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371,764千元人民币减少82.01%[18]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55,76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370,572千元人民币减少81.34%[18] - 2023年公司年内经调整亏损为150,09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58,682千元人民币减少42.00%[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815,04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929,554千元人民币减少4.08%[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183,8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95,422千元人民币增长8.08%[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18,85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36,901千元人民币减少11.87%[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亏绌)总额为1,631,15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834,132千元人民币减少11.06%[20] - 2023年公司收入不断增长,亏损快速收窄[38][39] - 2023年公司总收入4712107千元,较2022年的4119478千元增加592629千元,同比增长14.4%[83] - 2023年销售成本4297409千元,较2022年的3782126千元增加515283千元,同比增长13.6%[91] - 2022年和2023年毛利分别约为3.374亿元和4.147亿元,同比增长约22.9%,毛利率从约8.2%增至约8.8%[94][9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约6020万元增加约27.1%至2023年约7650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96][10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约3.329亿元减少约12.2%至2023年约2.923亿元[97][101]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5.75亿元减少约39.5%至2023年约3.478亿元,因股份支付薪酬减少和上市开支停止[98][102]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约6270万元减少约26.7%至2023年约4590万元,因前期研发投入取得回报[99][103]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平值亏损从2022年约7.753亿元降至2023年零,2022年底已按1:1转换为普通股[105][111] - 其他开支增加约2590万元至2023年约3690万元,主要因2023年产生商誉减值亏损约3130万元[106][112]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330万元减少约68.7%至2023年约100万元[107][113] - 2023年年内亏损246,70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71,764千元人民币;2023年经调整亏损150,09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58,682千元人民币[117]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33.5百万元人民币[118][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值约1,300.5百万元人民币[121][12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2.1%,2022年12月31日约为37.4%[121][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特定金融资产约为1,452.3百万元人民币[122][125] - 2023年公司子公司向浦发银行认购本金500百万元和300百万元人民币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已全部赎回,公平值收益约5.6百万元人民币[123][126] - 2023年公司向汇丰认购本金5.5百万美元、16百万美元和70百万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截至年报日期,公平值约117百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约4.2%,公平值收益约3.2百万元人民币,未赎回本金总额为16百万美元[124][127] - 2023年公司子公司向建设银行认购本金340百万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已赎回,公平值收益约2.0百万元人民币;认购本金180百万元人民币的理财产品,截至年报日期,公平值约181.1百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约6.4%,公平值收益约1.1百万元人民币,未赎回本金总额为180百万元人民币[128][129][132]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5361千元,2022年为3957千元;2023年购买其他无形资产支出388千元,2022年为7846千元;2023年资本开支总计5749千元,2022年为11803千元[142] - 公司就信用证抵押及应付票据的已抵押存款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7617万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712万元[146][15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经营三条业务线,包括专科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和健康保险服务[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经营95家特药药房[24][26] - 公司已实现27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及5个国家级癌症治疗中心的全覆盖[28][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644个SMO项目,另有756个SMO项目正在进行[28][31] - 公司服务307名生物技术及制药客户,包括中国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全部前十大上市制药公司[28][31] - 报告期内,公司前十大SMO客户留存率达100%[28][31] - 公司超95%的SMO客户从事肿瘤药物研发,且通常签订三至五年服务合约[28][31] - 公司健康保险服务业务线提供惠民保和企业健康保险两类健康计划解决方案[29][32] - 公司初步建立“健康保险 + 医疗健康管理”的“双轮驱动”体系[34][35] - 2023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4188080千元,同比增长14.4%;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61781千元,同比增长13.3%;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62246千元,同比增长17.4%;总收入4712107千元,同比增长14.4%[40] - 2023年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4.7%,较2022年的5.0%有所下降;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毛利率31.7%,较2022年的20.7%上升;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毛利率64.2%,较2022年的63.5%上升;总毛利率8.8%,较2022年的8.2%上升[40] - 2023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4188080千元,较2022年的3661809千元增加526271千元,同比增长14.4%[83] - 2023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收入361781千元,较2022年的319449千元增加42332千元,同比增长13.3%[83] - 2023年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162246千元,较2022年的138220千元增加24026千元,同比增长17.4%[83] - 2023年特药药房业务销售成本3992122千元,较2022年的3478464千元增加513658千元,同比增长14.8%[91] - 2023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销售成本247164千元,较2022年的253211千元减少6047千元,同比下降2.4%[91] 员工规模变化 - 员工规模从2022年12月31日的3210人优化至2023年12月31日的3096人[40][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096名雇员[148][154]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23年8月30日采纳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44][49][55] - 2024年3月19日,2023年计划授予股份总数上限由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3%增至5%,授予一名参与者股份数12个月内不超已发行股本1%[50][55] - 2023年10月31日至2024年1月18日,受托人按2023年计划购12715200股股份,总价约94884012港元,每股6.37 - 8.97港元[51][55] - 2023年计划旨在认可合资格参与者贡献,提供奖励以挽留和吸引人才[44][47] - 2023年计划合资格参与者包括公司或附属公司董事及雇员等[45][47] - 2024年1月1日至1月18日,受托人根据2023年计划于市场上购买425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28063786港元,每股价格介乎约6.48港元至约6.83港元[159][162] - 2024年3月19日,根据2023年计划授予的股份总数上限由采纳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增加至5%[159][162] 公司股权及合约安排相关 - 补充协议执行后,Wise Approach、Creative Pioneer和Sail Far不再受一致行动协议约束,马旭光和李骥继续受约束[53][54] - 2023年12月7日现有合约安排终止,过渡合约安排生效[64][68] - 北京思派健康向思派北京网络注资约人民币108万元,取得其增加后注册资本的50%[64][68] - 思派北京网络分别由马先生、李先生及北京思派健康拥有约27.69%、22.31%及50%权益[65][68] - 公司透过思派健康产业投资于思派北京网络的股权拥有综合联属实体50%股权权益,通过合约权利取得余下50%股权控制权[65][68] - 新合约安排拟进行的交易属可变利益实体豁免范围,获多项规定豁免[66][69] 公司人员任职变动相关 - 自2023年3月13日起,联交所就任女士担任联席公司秘书资格给予新豁免[71] - 2023年3月13日起,联交所豁免公司就任女士担任联席公司秘书资格严格遵守上市规则规定,豁免期至2025年12月22日[73] - 2023年曾颖雯女士辞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等职务,李菁怡女士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等,任娜女士继续担任另一联席公司秘书;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变更为香港德辅道中188号金龙中心14楼,2023年12月21日进一步变更为19楼[74] - 2023年5月10日起,张自权先生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樊欣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及审核委员会成员[75][76][77][78] 公司投资及资产相关 - 2023年1月6日,公司以3,218,000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湖北思维特大药房45.00%股权,完成后持股80.0%;7月15日,公司再收购20.0%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131] - 2023年1月6日公司以321.8万元收购湖北思維特大藥房45.00%股权,完成后持股80.0%;7月15日收购余下20.0%股权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其他计划[151][155] 公司风险相关 - 于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在中国经营,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但因部分现金及银行结余以非功能货币计值面临外汇风险,目前无外汇对冲政策[143][144] 公司或然负债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47][153] 公司报告期后事项相关 - 除已披露事项外,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于报告期后并无发生需作补充披露或调整的重大事项[160][162] 公司董事信息相关 - 马旭广53岁,2014年3月参与创办思派北京网络,2015年5月参与创办公司,2021年7月调任执行董事,有超20年医疗行业经验[164][169] - 李继46岁,2014年3月与马旭广共同创办思派北京网络,2015年5月参与创办公司,2021年7月调任执行董事,2020年3月起任总裁[166][170] - 姚磊文42岁,2019年10月加入集团,2021年7月调任非执行董事,自2022年8月起任金山软件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0月起任途虎养车非执行董事[172][173][177] - 张翊65岁,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3月起任农夫山泉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4月起任合富中国独立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175][176][178] - 樊欣45岁,自2017年9月起任哔哩哔哩首席财务官,自2016年4月起任哔哩哔哩财务副总裁,2011 - 2016年任网易财务总监[181] - 何海建42岁,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3]
2023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亏损大幅收窄,看好24年健康保险业务发展
海通国际·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思派健康2023年全年收入为47.12亿元,毛利率为8.8%[1] - 特药药房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全年收入为41.88亿元,毛利率为4.7%[2]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至31.7%,全年收入为3.62亿元[3] - 健康保险业务收入迅速增长至1.62亿元,毛利率为64.2%[4] 未来展望 - 思派健康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54.68、62.93、71.85亿元,净利润预测为-0.73、0.42、1.06亿元[6] 股票评级 - 思派健康的目标价为11.71港币,给予“优于大市”评级[8] - 分析师股票评级分布显示,优于大市占89.4%,中性占9.6%,弱于大市占1.0%[36][39] 风险提示 - 风险包括健康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DTP药房扩张速度不及预期等[9] ESG表现 - 公司的ESG表现良好,包括节能减排、劳工管理符合标准、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等[23] 投资者提示 - 用户在使用数据时应独立判断,数据仅反映发布日的判断,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回报[54]
思派健康(0031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9 20:15
公司业绩 - 思派健康科技2023年收入达到47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 - 思派健康科技2023年毛利为4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2] - 思派健康科技2023年經調整淨虧損为负1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2%[3] - 思派健康科技2023年现金及特定金融资产为14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6%[3] 业务表现 - 特藥藥房业务收入为4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 - 醫生研究協助业务收入为3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2] - 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为1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2] 毛利率 - 特藥藥房业务毛利为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2] - 醫生研究協助业务毛利为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 业务拓展 - 公司在中国内地经营95家特药药房,专门提供治疗癌症及其他危重疾病的处方药[8] - 公司已完成644个SMO项目,另有756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服务307名生物技术及制药客户[9] 健康保险服务 - 公司的健康保险服务业务主要提供两类健康计划解决方案,分别是惠民保和企业健康保险[10] - 公司的健康管理能力融入健康保险产品中,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11]
思派健康(0031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7:05
公司业务表现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9.2%至2,437,956千元[3] - 特藥藥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1%至2,158,757千元[3] - 醫生研究協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至170,506千元[3] - 健康保險服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0%至108,693千元[3] 毛利表现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同比增长23.3%至218,090千元[3] - 特藥藥房业务毛利同比增长10.0%至97,585千元[3] - 醫生研究協助业务毛利同比增长79.1%至47,408千元[3] - 健康保險服務业务毛利同比增长18.4%至73,097千元[3] 财务状况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調整淨虧損同比减少76.8%至33,189千元[3] - 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現金及特定金融資產为1,492,344千元[3] - 公司的企业健康保在保个人会员超过570,000人,同比增长约122.5%[12] - 公司的毛利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76.94百万元增长约23.3%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18.09百万元[20] 资产负债情况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441.59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38.5%[33]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43.4751亿人民币[51]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流动资产净额为1.441591亿人民币[52]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1169亿人民币[52] 股份及交易 - 公司股份在2022年12月23日以全球发售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04亿港元[46] - 公司已发行763,025,314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78]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发行股份为9,919,400股,每股价格为18.60港元[79] - 公司自两家特殊目的公司股东购回2,668,776股每股面值为0.0001美元的普通股[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