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易鑫集团(02858)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易鑫集团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金融、二手车 - 公司:易鑫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易鑫集团战略转向二手车业务 - 核心观点:战略重心转向二手车业务带来长期成长性和股东回报 - 论据:2024 年中国二手车总交易量 1961 万辆,同比增长 6%,优于新车市场;2023 年中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 38%,低于新车的 50.5%,有较大增长空间;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6%,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二手车融资规模占比达 60% [2][5] 易鑫集团业务表现与财务情况 - 核心观点:业务展现高成长性和高股东回报,财务状况良好 - 论据:业务模式分交易平台和自营融资两类;2024 年末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340 多个城市,合作经销商超 3.8 万家;2024 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从 21 年至 24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41%与 200%;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占比 2024 年底达 80%,其中贷款促成服务占 40%以上,SaaS 服务收入 18 亿元,占比 18%;2024 年股息率达 14.6%,发放末期股息加特别派息每股 0.12 元 [2][3][8][9][11] 易鑫集团金融科技应用 - 核心观点:金融科技提升风控和获客能力 - 论据:推出业内领先大模型“智心多维”,2024 年通过该平台促成融资交易规模达 211 亿元,同比增长 106%;AI 技术赋能全场景,预审环节自动通过率提升至 65%,180 天以上逾期率从 2022 年的 1.49%降至 2024 年的 1.39% [3][4][21] 易鑫集团管理层激励 - 核心观点:股权激励计划彰显管理层对未来业绩的信心 - 论据:2025 年提出第五次激励计划,涉及 216 人,若达成行权条件,2024 年至 2029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需达 23% [7] 汽车金融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增长,各参与主体有不同特点 - 论据:2018 年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 1.8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突破 3.5 万亿元;2023 年底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市占率分别为 46%、39%和 15%;银行资金成本低、服务能力强占主导,汽车金融公司靠主机厂合作但受其影响,融资租赁及第三方机构产品灵活、门槛低 [13][14] 二手车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二手车市场有增长空间,政策利好 - 论据:2012 - 2024 年二手车年复合增长率达 12%,2023 年底金融渗透率 38%,低于新车的 51%;2023 年以来发改委和财政部多次发文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和二手车交易优化 [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易鑫集团发展历程:前身是 2013 年易车汽车融资事业部,2014 年成立易鑫融资租赁公司,2016 年获腾讯、京东等轮融资,2017 年在港交所上市 [6] - 易鑫集团股权结构:截至 2024 年底,控股股东腾讯持股 53.88%,为公司提供大数据、媒体资源及征信数据支持 [6] - 易鑫集团渠道覆盖优势:线上通过官网及互联网合作伙伴获客,线下销售人员超 3000 人,与超 40 家主流主机厂总对总合作,经销商合作伙伴超 3.8 万家 [16] - 易鑫集团 SaaS 业务:24 年促成融资规模超 1 亿元客户数达 17 家,每名客户平均贡献收入 1 亿元;22 - 24 年 SaaS 融资额从 15 亿元增至 211 亿元,25Q1 同比增长 57%至 61 亿元;22 - 24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 280%,24 年收入达 18 亿元 [19][20] - 易鑫集团融资渠道和资金成本:截至 2024 年末,与超 100 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银行借款占融资渠道比例从 2021 年的 40%提升到 2024 年的 68%;平均资金成本由 2023 年的 4.9%降至 2024 年的 4.5%,预计未来继续下行 [23] - 易鑫集团估值:选取齐富科技、百融云及盛业作为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约 15 倍,公司目前 PE 低于可比公司估值,具有较高成长潜力 [25]
高盛: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康耐特、易鑫集团等调研纪要
智通财经· 2025-07-02 13:38
美联储利率预测调整 - 高盛将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测上调至三次(此前为一次),预计9月、10月、12月各降息一次,2026年再降息两次,终端利率下调至3%-3.25%(原3.5%-3.75%)[1] - 降息时间提前因夏季关税对通胀影响低于预期,且劳动力市场短期面临下行风险(移民政策变化、季节性因素)[1] 标普500历史表现 - 7月是标普500指数历史表现最强月份(1928年以来数据),平均回报率达1.67%[4] 中国制造业PMI数据 - 6月财新制造业PMI从48.3升至50.4,超出预期,主要因产出分项指数从47.5跃升至52.1,新订单分项指数从47.4升至50.2[6] - 外部需求疲软导致新出口订单连续三个月收缩(6月49.4 vs 5月46.2),通缩压力持续(产出价格指数微降至48.5)[7] - 财新PMI与国家统计局PMI差异反映覆盖范围不同(财新侧重出口导向型行业,统计局侧重上游行业)[7] 康耐特光学业务进展 - 公司从传统镜片拓展至AI/AR眼镜镜片市场,1.74高折射率镜片比1.50材料厚度减少43%、重量减轻32%,平均售价更高[8][9] - 已与全球科技公司合作研发,3天内可交付定制镜片,泰国工厂2026年投产以扩大产能[9][15] - 预计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2024-2030年CAGR达56%,2030年达700万台[8] - 2024年收入结构:标准化镜片44%、功能型镜片37%、定制化镜片19%(毛利率更高)[15] 易鑫集团战略规划 - 业务聚焦二手车(收益率是新车4倍)和金融科技,2025年金融科技GMV目标300-350亿元(占总GMV750亿元的40%)[20][23] - 汽车金融市场中第三方份额20%,公司在第三方占比10%-15%(整体市场2%-3%),依托3000-3500名直销人员和千万级数据点强化风控[21][22] - 政策利好:国有银行高利率限制促进行业合作,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发展[26][27] - 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率200%),股息政策维持50%基本支付率[16][29]
创新科技大咖说|专访易鑫集团首席AI科学家、高级副总裁张磊:垂直领域AI技术应用开发需注意透明度与“数据不出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1: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AI与汽车金融深度融合 数据积累 场景理解与算法创新成为行业破局关键[1] - 行业面临"数据不出域"合规要求与决策透明度双重挑战 推动联邦机器学习 数据脱敏等技术方案探索[1][4] - 垂直领域AI应用需兼顾高质量效果与决策透明性 在强监管环境下实现理想效果存在挑战[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联邦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多方协同训练模型而不共享原始数据 数据脱敏与严格审批制度保障隐私安全[4] - 汽车金融领域AI大模型需依托领域数据积累 业务场景理解及算法工程创新 实现低成本高效能[7] - 公司开源YiXin-Distill-Qwen-72B推理大模型 为汽车金融行业首个开源大尺寸推理模型 性能对标DeepSeek-r1[7]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公司AI智能体产品聚焦复杂场景判断与长链路决策 目标实现汽车金融全自动化流程[8] - AI全面重塑业务模式 资管智能体大模型使逾期修复率提升一倍[8] - 核心优势包括垂直领域数据资产 AI技术深耕经验 以及人才-算力-数据三要素完备体系[8] 市场机遇与区域角色 - 未来3-5年机遇在于AI赋能汽车金融科技及服务出海企业 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成重点[6] - 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望成为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的关键节点[1][6]
易鑫集团25Q1点评:高利润二手车业务增长超预期,金科业务高增
中泰证券· 2025-05-16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鑫集团25年一季报体现出公司二手车的规模化、金融科技的高增长性、新能源的战略前瞻性 考虑到高利润的二手车业务占比超预期提升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至11.4亿元、14.4亿元、17.9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1.2%、26.2%、24.3% 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6757.68百万股 流通股本6757.68百万股 市价2.22港元 市值15002.05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15002.05百万港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85.97|9887.73|11475.40|12979.49|14547.06| |增长率yoy%|28.5%|47.9%|16.1%|13.1%|1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54.96|809.94|1143.99|1443.70|1794.39| |增长率yoy%|49.7%|45.9%|41.2%|26.2%|24.3%| |每股收益(元)|0.08|0.12|0.17|0.21|0.27| |P/E|24.95|17.09|12.10|9.59|7.72| |P/B|0.88|0.84|0.79|0.73|0.66| [4] 业务结构优化 - 2025年一季度 易鑫汽车融资交易总量保持稳定 为172千笔 同比+0.5% 其中二手车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交易笔数同比大增31.9%至104千笔 占总交易量比例提升至60.5% 2024年同期为46.2% 预计二手车业务的持续增长得益于易鑫通过金融科技优化风控模型 从而提升下沉市场渗透 [6] 金融科技(SaaS)业务 - 金融科技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 促成融资额61亿元 同比+56.5% 占融资总额比重提升至39.9% 2024年同期为24.3% 该业务通过深化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 扩大资金渠道 并依托SaaS系统为中小汽车经销商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持续提升客户粘性 2025年一季度新增4个合作项目上线 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6]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汽车融资中 二手电动车交易占比从2024年的12.5%提升至23.2% 2025年一季度电池GAP交易达13千笔 同比+38.0% 成为新能源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6]
易鑫集团(02858.HK)1Q25运营资料点评:二手车销量承压拖累融资额表现 金科业务快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5-15 18:08
总量表现 - 1Q25易鑫集团总融资交易量17.2万笔/yoy+0.5%,融资总额153亿元/yoy-5.0% [1] - 行业新车及二手车总销量yoy+7.5%,但公司融资额增速弱于行业,主因二手车销量增速放缓(1Q25全国二手车交易量460.7万辆/yoy+0.15%)及单均融资额下降 [1] - 单均融资金额下降推测因二手车业务首付比例较高且二手车融资额占比提升 [1] 业务结构 - 1Q25二手车融资交易量10.4万笔/yoy+31.9%,占比60.5%/yoy+14.3pct,反映策略向高利润二手车倾斜 [2] - 二手电车融资交易量9000笔,占新能源车融资交易量的23.2%/yoy+10.7pct [2] - 金融科技平台促成融资总额61亿元/yoy+56.5%,占比39.9%/yoy+15.6pct,显示金科业务快速扩张 [2] 战略合作 - 1Q25新增4个汽车金融产业链合作项目,深化与国有大行(如工行)合作以扩大业务规模 [2] 财务预期 - 2025-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0.9亿元/yoy+34%、13.0亿元/yoy+20%、14.9亿元/yoy+14% [2] - 动态PE估值25-27E为12.1x、10.1x、8.8x [2] - 24年派息0.13港币,分红率超100%,对应25/5/14股息率6% [2]
易鑫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2.2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4-29 16:49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9日收盘,易鑫集团报2.15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3.37%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2.2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流入8344.617万港元,流出5915.775万港元,净流入2428.84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成立于2014年8月,201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 - 业务遍及中国340多个城市,与80家以上的AI及互联网企业、100家以上的汽车厂商、100家以上的金融机构及超过39000家的经销商合作 [2] - 已服务超千万客户,累计交易量超过440万台,累计交易规模超4000亿元 [2] 科技创新 - 研发投入超20亿元 [2] - 2024年成为中国汽车金融领域首个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的企业 [2] - 2025年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本地化部署和应用DeepSeek大模型,并开源高性能推理模型YiXin-Distill-Qwen-72B [2] 战略发展 - 2023年海外总部在新加坡成立,加快"走出去"步伐 [2] - 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精准高效服务全球汽车金融产业链 [2] - 通过AI构建出行生态,帮助更多人实现"喜欢,就开回家" [2]
易鑫集团(02858):深耕汽车金融,平台+自营驱动
东北证券· 2025-04-09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鑫集团专注汽车金融领域,平台业务与自营业务协同发展,2024 年营收净利双增,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和自身优势实现持续增长 [2][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腾讯集团控股+深耕汽车金融+平台和自营双轮驱动 - 易鑫集团前身为易车网旗下汽车融资事业部,2014 年成立,2017 年上市,2023 年布局全球业务,2024 年末总资产 485.91 亿元,累计交易量超 450 万台,资管规模达千亿元 [16] - 大股东为腾讯,穿透持股 53.88%,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17 年以来实施 4 次股权激励计划 [16] - 2024 年营收 98.88 亿元,同比增 47.9%,期内利润 8.1 亿元,同比增 45.9%,主营交易平台和自营融资业务 [17] - 2024 年整体、交易平台、自营融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6.9%、46.7%、47.5%,分别同比降 1.7、1.9、0.7 个百分点 [17] 盈利模式:规模、定价、风控是核心驱动因素 - 净利润=平台汽车融资规模×(服务费率 - 佣金成本率)+其他平台业务收入+自营融资租赁规模×(应收融资租赁款收益率 - 融资成本率)- 信用成本×整体汽车融资规模 - 销售费率×整体汽车融资规模 - 其他成本 - 所得税 [36] - 2024 年交易平台业务服务费率同比增 2.93 个百分点至 8.85%,佣金费率同比增 2.13 个百分点至 5.98%,净服务费率上行带动业务收入增长 [36] - 2024 年自营融资业务应收融资租赁款收益率及融资成本率均同比降 0.4 个百分点,净息差持平 [37] - 2024 年信用成本率同比升 0.8 个百分点至 1.6%,销售及营销成本率同比降 0.2 个百分点至 1.0%,净利润率同比降 0.1 个百分点至 8.2% [38] 整体市占率提升,交易平台业务占比高 汽车融资市场:新车需求放缓,二手车成交额增速高,公司市占率提升 - 我国新车销量增速 2016 年后放缓,2024 年新车销量 3143.6 万辆,同比增 4.46%,二手车 2023、2024 年交易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14.88%、6.52%,新能车 2024 年销量同比增 35.5%至 1286.6 万辆 [46] - 2024 年新能车保有量同比增 53.8%至 3140 万辆,增速远高于整体的 5.1% [46] - 2025 年多部门发文支持汽车消费,促进销量提升 [47] - 2024 年公司二手车市占率为 1.78%,同比升 0.26 个百分点,新车市占率为 1.2%,同比降 0.13 个百分点,新能车市占率为 1.36%,同比升 0.14 个百分点 [47] 公司交易平台业务:二手车融资规模高速增长;服务费率整体上行;SaaS 业务成为新动力 - 扩容长尾客户,2024 年二手车成交量 35 万笔,同比增 25.4%,融资规模 304.45 亿元,同比增 18.3% [57] - 本地化+电动化,2024 年新车成交量 37.6 万笔,同比降 5.8%,融资规模同比降 3.7%至 386.98 亿元 [57] - SaaS 业务收入、客户数量快速增长,2024 年核心客户数量同比增 70%至 17 家,项目数同比增 32.56%至 57 个,业务总收入同比增 289.63%至 18.04 亿元 [62] - 其他平台业务 2024 年实现收入 17.73 亿元,同比增 49.2% [62] 公司自营融资租赁业务:融资规模增速仍高,息差保持稳定 - 2024 年应收融资租赁款增速同比降 53.72 个百分点至 17.9%,规模增至 290.5 亿元,借款规模增速同比降 68.68 个百分点至 16.4%,规模为 269.49 亿元 [70] - 2024 年银行贷款及其他机构借款占比为 75.3%,同比升 1.9 个百分点 [70] - 2024 年应收融资租赁款收益率为 9.4%,同比降 0.4 个百分点,净息差同比持平为 4.9% [70] 信用风险管理:搭建完善的风控管理体系,资产质量逐步提升 - 风控管理体系包括渠道管理、准入预审、反欺诈、信用评估、贷中监控和贷后催收等六大环节 [82] - 2024 年末 90 日以上、180 日以上逾期率分别为 1.39%、1.86%,分别同比降 0.1、0.03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升 0.15 个百分点至 3.21% [82] - 2019 年以来,新车和二手车 30 天以上历史逾期率均明显好转 [83] 流动性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久期拉长,但缺口维持低水平 - 2024 年应收融资租赁款平均久期为 1.77 年,借款为 1.42 年,2022 年后资产负债久期均小幅拉长,但缺口维持在 0.3 年左右 [9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汽车融资规模分别为 729.92 亿元、806.28 亿元和 885.2 亿元,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分别为 314.92 亿元、346.41 亿元和 374.13 亿元,营收分别为 122.09 亿元、147.02 亿元和 171.59 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 10.81 亿元、12.13 亿元和 14.1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3.42%、12.23%和 16.69% [99] - 绝对估值 RI 模型下公司为 2.2 港元,相对估值可比公司平均 PB 为 0.58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9]
易鑫集团20250317
2025-03-18 09:3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易鑫集团,脱胎于易车网,2017 年 11 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主营汽车金融业务,包括自营融资和交易平台业务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现状与趋势**:新车市场增速自 2018 年以来趋缓甚至负增长,二手车市场增长强劲,2014 - 2024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5%,但二手车零售交易量占比仅 3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易鑫集团因此调整策略加大二手车业务投入 [6] - **公司业务表现**:2024 年新车交易量同比下降 5.76%,因市场增速放缓和投入减少;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 25.4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7%,得益于差异化竞争策略和精准定价 [7] - **公司财务数据**:2024 年营收达 98.8 亿,同比增长 48%;净利润达 8.1 亿,同比增长 46%;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56%降至 2024 年的 47%,因成本增加 [4][8] - **公司商业模式**:主要有自营融资租赁、提供担保的助贷业务、不提供担保的助贷业务三类,正逐步向轻资产业务转型,不提供担保的助贷业务(SRS 类)2024 年收入达 18 亿,同比增长 289% [9][10]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拥有庞大直营渠道,覆盖 340 个城市和 38,000 多家汽车经销商,防范欺诈风险;AI 技术赋能传统业务场景,避免超 3 亿人民币潜在欺诈损失;资金成本持续下行,自营平均资金成本从 2022 年的 5.3%降至 2024 年的 4.5%,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4][11] - **公司未来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达 11.3 亿、53.2 亿和 55.64 亿,同比增长率为 17%和 18% [12] - **公司估值及风险提示**:基于 10 倍 PE 估值,目标价 1.82 元,需关注平台类业务不及预期或不良率大幅提升的风险 [4][13] - **公司未来增长空间**:整体收入和利润将持续高增长,得益于二手车交易需求旺盛、公司在二手车领域布局、渠道优势、AI 能力以及资金成本下行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历程**:2013 年易车网成立汽车融资事业部,2014 年 8 月独立为易鑫集团 [3] - **公司股东结构**:第一大股东腾讯,持股约 52%;第二大股东曾俊奇,通过黑马资本持股约 10.29%;第三大股东张学安,也是公司 CEO [5] - **公司管理层情况**:CEO 张学安自 2013 年主导公司经营,联席总裁江东 2015 年加入,有广汇汽车和神州租车从业经验,管理层对汽车及汽车金融有深厚理解 [5] - **AI 技术应用成果**:累计外呼 8,200 万次,总时长超 12 万小时;智能面审月订单 1 万家,每月节约十人的工作量;智能审批累计 800 万次风险审核,月均 22 万次 [11]
易鑫集团(0285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13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达人民币99亿元,同比增长48%,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人民币10亿元,同比增长19%[9] - 2024年经调整营业利润为14.38亿元,2023年为10.91亿元,同比增加32%[44][48]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0.79亿元,2023年为9.10亿元,同比增加19%[45][48] - 2024年总收入为98.88亿元,2023年为66.86亿元,同比增长48%[48][50] - 2024年信用减值亏损为15.65亿元,2023年为7.29亿元,同比增加115%[48] - 集团收入成本为52.51亿元,较2023年的34.39亿元增加53%,平均成本率由4.9%下降至4.5%[58] - 集团毛利为46.36亿元,较2023年的32.47亿元增加43%,2024年和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47%和49%[59] - 2024年集团净服务费率较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至3.7%[63] - 2024年集团净息差维持稳定,为4.9%[65] - 销售及营销费用由2023年的10.51亿元同比减少3%至10.20亿元,若撇除非现金项目影响,由7.83亿元同比减少2%至7.67亿元[67] - 行政费用由2023年的3.52亿元同比增加26%至4.43亿元,若撇除非现金项目影响,由3.20亿元同比增加29%至4.12亿元[69] - 研发费用由2023年的1.94亿元同比增加20%至2.33亿元,若撇除非现金项目影响,由1.76亿元同比增加27%至2.23亿元[71] - 信用减值亏损由2023年的7.29亿元同比增长约115%至15.65亿元[72] - 其他收入及其他利得净额从2023年的4600万元降至2024年的4500万元,同比减少1%[75] - 营业利润从2023年的6.89亿元增至2024年的11.34亿元[76]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3年的1500万元增至2024年的2800万元[77]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的1.54亿元增至2024年的2.80亿元[78] - 期内利润从2023年的5.55亿元增至2024年的8.10亿元[79] - 2024年末拟派末期及特别股息总金额约为8.78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109亿元),2023年末期股息总金额约为1.957亿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融资租赁款账面价值增至281亿元,2023年为239亿元[83] - 2024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未偿还贷款余额提供资金为739亿元,集团风险保证负债为23亿元[86] - 2024年12月31日所有融资交易180日以上逾期率为1.39%,90日以上逾期率为1.86%,2023年分别为1.49%和1.89%[87][8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80亿元,增加因盈利能力及营运资金管理改善[104] - 2024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列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4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15亿元[104] - 报告期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87亿元,因收款措施加强及自营租赁活动减少[104]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2亿元,增加因业务规模扩大[10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支持证券及资产支持票据为66亿元,银行贷款及其他机构借款为203亿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支持证券及资产支持票据占借款总额百分比为25%[10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6.44亿元,较2023年减少12%[10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增加至165亿元,2023年为158亿元[10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降至1.25,2023年为1.33[110][11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55%,2023年为53%[110][11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率升至1.64,2023年为1.47[110][115] -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总计451,853千元,2023年为695,585千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Yusheng投资公允价值为25.79亿元,占总资产5.3%[122] - 报告期内公司薪酬成本(包括股权激励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0.1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9.45亿元[12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13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18672568000元(2023年:人民币18513710000元)[1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款为人民币2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232亿元),包括资产支持证券及票据人民币66亿元和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人民币203亿元[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作出慈善捐款人民币164400元(2023年:无)[17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共处理融资交易72.6万笔,同比增长7%,融资总额达人民币691亿元,同比增长5%[1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融资交易量总计17.5万辆,同比增长51%[11] - 报告期内,公司增值服务收入达人民币249百万元,同比增长11%[12] - 2024年,电池GAP产品交易量达57千笔,同比增长728%[12] - 2024年金融科技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290%[13] - 2024年金融科技平台促成融资交易金额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07%[13] - 2024年公司融资交易总数为726千笔,较上年同期的678千笔增长7%,融资总额为人民币6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659亿元增长5%[30] - 2024年公司新车融资交易数量为37.6万笔,较上年同期的39.9万笔下降6%,融资金额为人民币38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02亿元下降4%[30][31] - 2024年公司二手车融资交易数量为350千笔,较上年同期的279千笔增长25%,融资金额为人民币30.4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5.74亿元增长18%[30]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融资交易数量为175千笔,较上年同期的116千笔增长51%,融资金额为人民币17.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2.41亿元增长44%[30] - 报告期二手车融资交易数量为35.0万笔,较上年同期的27.9万笔增长25%,业务占汽车融资交易总额比例增至48%[32] - 2024年金融科技平台促成融资总额达211亿元,业务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90%[35] - 2024年纯技术模式融资18亿元,“流量 + 技术”模式融资192亿元[35] - 2024年来自每位核心客户的平均收入为1.04亿元,2023年为45百万元,同比增长132%[36] - 2024年来自核心客户的收入百分比为98%,2023年为97%[36] - 报告期内连接金融科技平台的核心客户数目由2023年的10名增加至17名[36] - 2024年交易平台业务收入为78.94亿元,2023年为50.97亿元,同比增加55%[51][53] - 2024年贷款促成服务收入为43.18亿元,2023年为34.45亿元,同比增加25%[51][53] - 2024年SaaS服务收入为18.04亿元,2023年为4.63亿元,同比增长290%,促成交易规模扩大107%,服务费率从4.5%升至8.6%[51][53] - 2024年其他平台服务收入为17.73亿元,2023年为11.89亿元,同比增加49%[51][54] - 2024年担保服务收入为15.24亿元,2023年为9.63亿元,同比增加58%[51][54] - 2024年自营融资业务收入为19.93亿元,2023年为15.89亿元,同比增加25%[51] - 自营融资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15.89亿元同比增加25%至19.93亿元[55] - 融资租赁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15.70亿元同比增加25%至19.60亿元,2024年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经调整平均收益率为9.4%,2023年为9.8%[55] - 2024年通过自营融资业务促成融资交易约16.2万笔[84] 公司业务发展与合作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汽车金融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081亿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近60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3][34] - 2024年11月,公司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优先级票面利率为2.3%,创历史新低[12] - 2024年11月,公司发行国内首笔ESG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团贷款[15] - 2024年11月,公司与多方合作发布“2024年汽车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自律公约”[15] - 2024年公司成功开发行业首个汽车领域多模态大模型“智鑫多维”并注册[39] - 人工智能呼叫服务完成超8200万次呼叫,人工智能质检代理每月节省约70人月工作量[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63项标准化产品,合计金额达585亿元[107] - 2024年11月,公司获首单境内人民币ESG挂钩银团贷款,金额为3亿元,期限2年[107] - 2024年12月,公司发行首笔境外日圆债券,初始发行规模40亿日圆,期限3年[107] 公司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6.5港仙,约占报告期每股净利润的50.1%[16] - 董事会建议支付特别股息每股6.5港仙,约占报告期每股净利润的50.1%[16] - 预计末期及特别股息于2025年6月26日派发给2025年5月27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16]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6.5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6.5港仙,拟派股息总金额约为8.785亿港元(约等于人民币8.109亿元)[163]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新乘用车销量达2760万辆,同比增长5.8%[19] - 2024年二手乘用车交易量为1570万辆,同比增长6.1%[19] 公司经营策略 - 2024年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复杂、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仍保持稳定发展,金融科技(SaaS)业务为核心动力,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出色[28] - 公司深化聚焦增值服务,完善服务体系覆盖客户生命周期,提升整体客户体验[28] - 2024年公司应对宏观经济转变及市场波动,及时调整增长策略确保可持续发展[31] - 新车融资方面,公司顺应行业本地化和电动化趋势,专注与主流品牌及销售网络合作保持盈利能力[31] 公司风险管理措施 - 信用评估及审批程序含自动初步评估、筛选及人工评估,反欺诈及信用评分系统含40多套模型[99] - 融后管理团队在结算后15日内致电回访新消费者,每日监察汽车GPS状态,还款到期日前三天短信提醒[102] - 应收融资租赁款逾期180日,公司会考虑根据租赁资产减值政策核销相关应收款[103] - 客户服务或外包呼叫中心团队在到期日10日内发催收通知,外包催收人员上门催收,严重拖欠时公司收回汽车并保留法律行动权利[105]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张序安49岁,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34] - 曾令祺53岁,自2025年2月27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34] - 姜东53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135] - 谢晴华46岁,自2022年4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38] - 朱芷欣43岁,自2021年5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138] - 袁天凡72岁,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兼审核委员会成员[139] - 郭淳浩先生于2024年11月6日获委任为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41] - 缪钦先生于2025年1月1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52] - 曾令祺先生于2025年2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和董事会副主席[152] - 严志雄先生于2025年2月27日成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46][152] - 高先生自2022年3月24日起获委任为联席总裁,负责汽车融资业务[147] - 宋睿先生自2022年3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