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热解读|亚太拉手 链接未来
央视网· 2025-11-03 17:35
亚太区域合作核心主张 -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延链”而不是“断链”,支持供应链开放发展 [1][2][3] - 倡导构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让“开放包容”成为亚太合作的主旋律 [4] - 提出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4] 中国对亚太及全球经济的贡献 - 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5] -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5] 具体合作项目与成果 -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为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提供超过2.3万个就业机会 [6] - 印尼雅万高铁成为东南亚“最快速度” [6] - 秘鲁钱凯港今年前五个月进出口总额突破7.77亿美元 [6] 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减至29项,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6] - 中国对全球7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促进“中国游”和“中国购” [7] -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规则 [6] 未来发展方向与倡议 - 深化技术开源开放合作,创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9] - 提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9] - 中国将持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9]
立足APEC,六大维度梳理中国如何成为亚太增长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6:15
APEC会议与中国角色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 [1] - APEC以37%的全球人口占比,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 [1] - APEC成员在全球经济的占比从1989年的57%提升到2024年的61% [1] 中国对全球及APEC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 - 中国对APEC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半 [2] - 中国的货物贸易占到APEC对外贸易的29.2%,服务贸易占到APEC的14.3% [2] - 中国是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更是13个APEC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 中国制造业与贸易地位 - 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达到28% [2]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 [2] - 中国是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2] 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行动 - 中国制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3] - 中国推动190多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 [3] - 中国于2019年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3] - 中国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电等新能源,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3] 中国对外投资与产业升级 - 近五年来,中国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 [4] - 中国连续多年对外直接投资位于世界前三位 [4] - 2024年,中国对APEC 20个伙伴的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85% [4] - 截至2024年,中国对20个APEC伙伴的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71.9% [4] - 中国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4] - 中国连续多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4] 中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中国与至少七个APEC伙伴签署了双边自贸区协定,包括中国-韩国、中国-新加坡、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等 [6] - 中国推动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历时8年 [6]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中日韩自贸区正在重启谈判 [6] - 中国积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致力于建设亚太自贸区 [6] “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互通 - 中国与东盟及APEC多个成员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合作 [7] - 通过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马铁路等连接成泛亚铁路网的骨干网络,将东盟与中国连接为2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 [7] - 中国与越南进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与泰国“4.0”政策对接,与新加坡加快建设陆海新通道 [7] - 中欧班列连接东南亚与欧洲各国 [7]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坚持主权平等、国际法治、以人为本、多边主义、务实行动等核心理念 [8] -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8]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加强各国的减贫、工业化、数字化、互联互通合作 [8] -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8]
共赴深圳之约 共创美好明天——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
新华社· 2025-11-01 23:02
会议基本信息 - 中国将于2026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 - 这是中国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此前分别于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举办 [2] 会议预期与意义 - 会议预期将推动构建亚太共同体,为亚太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1] - 会议被视为推动亚太合作发展新的里程碑,将凝聚各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5][8] - 会议将为各方提供共商区域发展大计的平台,推动亚太各经济体提升互信,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7] 深圳作为举办地的象征意义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特区设立时的2.7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人民币 [2] - 深圳是中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其发展历程是亚太与中国相互成就的写照 [2] - 会议选址深圳彰显了中国坚持在开放发展中与亚太分享机遇、合作共赢的决心 [2]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贸关系 -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1277亿美元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73万亿美元 [2] -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0多年来,已从区域合作的参与者成为推动者和引领者 [3] 国际工商界与学者的观点 - 泰国正大集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对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之一,受益于中国的无限机遇与开放胸怀 [2] - 新加坡星展银行扎根中国30余载,见证了中国扩大开放与亚太协同发展的双向奔赴 [5] - 国际学者期待会议在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推进务实合作 [5][6] 亚太地区经济背景 - 亚太地区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6] - 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预测,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2026年平均经济增速将从2025年的3.1%下滑至2.9% [6]
共赴深圳之约共创美好明天——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1 20:46
会议基本信息 - 中方将于2026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 - 这将是中国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此前分别于2001年在上海和2014年在北京举办 [2] 深圳的经济背景与象征意义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特区设立时的2.7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人民币 [2] - 深圳是中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 - 正大集团于1981年获得深圳"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是最早对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之一 [2]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贸关系 - 中国自1991年11月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与成员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1277亿美元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73万亿美元 [2] - 中国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6] 国际工商界与学者的观点 -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副总裁黄伟伟表示,深圳成为举办地彰显了中国坚持在开放发展中与亚太分享机遇、合作共赢的决心 [1][2] -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郑思祯认为,中国是拉动全球增长的强劲引擎,是区域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深度参与者 [5] - 居住在北京的美国企业家盖瑞·德沃切克认为,在当前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背景下,中国再次成为东道主向亚太和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 [5] - 印度尼西亚大学学者克里斯蒂娜·鲁特对中方着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务实合作感到振奋 [6] 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与挑战 -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6] - 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预测,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2026年平均经济增速将从2025年的3.1%下滑至2.9% [6] 对会议成果的预期 - 各方期待中国作为东道主提出更多推动地区协同发展的新理念,展现更多促进亚太共同繁荣的领导力 [3] - 会议预期将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凝聚各方共识,为促进亚太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7][8]
共赴深圳之约 共创美好明天——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
新华社· 2025-11-01 20:40
会议基本信息 - 中国将于2026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 - 这将是中国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此前分别于2001年在上海和2014年在北京举办 [2] 深圳的经济背景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特区设立时的2.7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人民币 [2] -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从1992年的1277亿美元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73万亿美元 [2] 国际社会的期待与评价 - 国际社会期待中国以此为契机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为亚太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1] - 中国从区域合作的参与者成为推动者和引领者,其发展理念获得亚太经济体高度认同 [3] - 中国第三次担任东道主被视为向亚太和世界发出的积极信号,表明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多边合作 [5]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举措 - 中国积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 [2] - 中国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 - 中国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并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6] 会议预期议程与影响 - 会议预期将着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务实合作 [6] - 会议将为各方提供共商区域发展大计的平台,有效推动亚太各经济体提升互信,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7] - 会议被视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契机,有望为亚太和世界照亮前行方向 [8] 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 -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6] - 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预测,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2026年平均经济增速将从2025年的3.1%下滑至2.9% [6]
马来西亚学者展望APEC:中国方案助推深化亚太地区合作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3:26
会议核心观点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为主题 旨在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1] - 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 APEC为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非对抗 非结盟的平台 [1][2] - 中国的开放共赢理念 绿色转型实践和数字合作思路为APEC未来议程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2] 区域合作与互联互通 - 各方深刻认识到在动荡分化的世界中唯有加强区域合作与互联互通才能维持开放与稳定的经济增长 [1] - 马来西亚可借助APEC推动供应链韧性与贸易便利化议题 强化与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的产业衔接 [2] - 创新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APEC成员在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 人工智能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共同追求 [1] 中国提出的方案与主张 - 中国提出数字丝绸之路与智慧互联互通等倡议 可助力推动数字贸易 跨境电商和人工智能合作 [2] - 中国倡导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强调共同发展 互利共赢 特别关注中小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与数字普惠 [2] - 中国在推动亚太区域合作深化方面提出了诸多成效显著的方案和可供借鉴的理念主张 [1][2]
APEC重要性凸显 全球关注中国声音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07:13
APEC会议与多边主义平台 - APEC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载体之一 [1] - 作为中美两大经济体都参与的机制 APEC的重要性凸显 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1] - APEC成为先行先试的平台 中美两国能否在人工智能治理模式 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达成共识至关重要 [1] 中美关系与全球经济影响 - 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不仅在传统贸易投资规则方面有影响力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也最具独立性和引领能力 [1] - 全球高度关注中美关系及发展方向 [1] - 中美关系有望取得一些积极成果 实现阶段性的稳定 减少全球在关税 供应链等方面频繁出现的困扰 [1] 中国在数字领域的开放与发展 - 中国聚焦于跨境数据流动 跨境电商等新的数字领域 [1] - 中国已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1] - 自"十五五"规划建议公布后 中国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路径和目标 [2] 全球关注与中国声音 - 全球高度关注本次APEC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2] - 关注点包括全球治理倡议如何在亚太地区落实 以及如何推进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2]
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金句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 - 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大方向,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充分激活亚太经合组织作为全球经贸规则"孵化器"的作用 [3] - 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拆除割裂贸易、投资、技术、服务流通的高墙,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 [3] - 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各国经济联动融通 [3] - 各方要敞开胸怀,把握大势,积极主动扩大开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 [4] - 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是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构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 [4] - 走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老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5] 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 - 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 [6] -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清洁美丽的亚太 [6] - 着力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6]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 -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8] - 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 [9] -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亚太经济腾飞的翅膀,应充分发挥本地区人力资源广、技术底子好、市场潜力大的特点 [10] - 科技创新成果不应该被封锁起来,不应该成为只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11] 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 用好亚太经合组织平台,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 [12] - 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障民生,培育包容普惠的发展环境,走以人为本、发展更加平衡、机会更加均等的经济全球化之路 [12] - 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解决全球发展赤字 [12] - 过去30年,亚太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十亿人口成功脱贫,为人类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2] -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3] - 致力于加强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让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14]
学而时习之|书写亚太发展新愿景
新华社· 2025-10-30 16:44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愿景 -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起持续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 - 通过生动比喻阐述亚太合作愿景 [2] - 展现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 [2]
共绘亚太合作新蓝图 共谱中韩关系新篇章——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人民日报· 2025-10-30 15:19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与中国主张 -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各方期待其有关推进亚太区域合作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主张为亚太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1] - 中国理念与实践展现出日益强大的感召力,连续多年引领亚太合作向正确方向前行,期待中方提出更多促进包容性增长、深化互联互通的理念主张 [2] - 中国在2014年主办会议时展现出卓越的协调与组织能力,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平等对话、开展合作 [3] - 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 [4] 中国对亚太区域发展的贡献 - 中国正以绿色转型、数字合作和科技共享为纽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通过倡导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法规与标准对接协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 - 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和自由贸易的有力推动者,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亚太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5] - 在推动绿色转型、数字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5] -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各方持续深化在绿色能源、清洁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 - 通过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包容发展,中国为亚太区域合作提供稳定支撑,期待中方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作出表率 [6] 中韩关系与访问意义 - 习近平主席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是时隔11年再次进行,各界期待此访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1] - 此访被视为稳定韩中关系、重建互信合作的重要契机,期待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加稳定、合作共赢的未来 [7] - 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此访对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维护多边主义贡献关键力量 [7] - 此访对于韩中增进互信理解、深化各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贸领域将促进韩中供应链合作和新兴产业发展 [7] - 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为契机,韩国高附加值制造业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可以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为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 [7] - 期待未来韩中双方通过文化展览、学术交流、民间艺术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