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社会化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到2024年底超110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21:30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会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近日在湖北省随县举办丰收季·农业社 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活动,期间发布了上述信息。据介绍,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政 策引导和工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类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小农户能力持续提升。到 2024年底,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其中服务粮油作物面积17.8亿亩次。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成 效。活动现场,随县2个服务主体代表分享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的农服故事,河北、山西、江苏等8 个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代表交流经验做法。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邱海峰)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到2024年底,全国有 111.1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 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超110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9-30 03:48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记者邱海峰)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到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 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成效。 活动现场,随县2个服务主体代表分享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的农服故事,河北、山西、江苏等8个省 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代表交流经验做法。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会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近日在湖北省随县举办丰收季.农业社会化 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活动,期间发布了上述信息。据介绍,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政策引 导和工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类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小农户能力持续提升。到2024 年底,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其中服务粮油作物面积17.8亿亩次。 ...
丰收节里看“丰”景 供销力量促“收”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4:58
金秋时节,沃野流金,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从东南沿海到东北平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庆丰收·供 销合作社助农增收"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领域优势,搭建产销对接"快车道",助力农民把"田 间丰收"转化为"手中收成",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农服务初心。 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搭建全国农特产品展销平台,内蒙古文旅资源进京推介。 沃野机声隆 服务促丰产 正值丰收季,稻谷飘香,农机轰鸣。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穿梭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填涂农民丰收节的喜悦底色。从提供全程机械化托 管,到创新土地"三方共耕"经营模式,再到送农资农技下乡,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正让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广袤田野上的玉米褪去青绿、染上金黄,一场特殊的玉米单产提升观摩会在此拉开帷幕。在中国农资・(赤峰)为农 服务中心农技团队的全程指导下,2000亩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示范田,在遭遇前期不利气候影响下,仍实现湿粮平均亩产1200公斤的好成 绩。 "多亏了服务中心推广的新技术!" 五星村党支部书 ...
滨州市市供销社销售总额与合作发展基金均列全省系统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09-21 11:39
打造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围绕完善农资保供稳价机制,建成县域集配中心6个、乡镇农资服务站64个,改造村级农资服务社218个,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2 万吨,1-8月,全资控股企业农资销售额实现11.4亿元,3家企业入选省农资保供重点单位。培育壮大山供农服滨州公司,在阳信县试点标准化网络建设, 打造"供销直供"品牌专用肥。实施"绿色农资"提升行动,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亩均增产70-100公斤,综合效益提升160-240元/亩,为保障粮食安 全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农业强市建设生力军。高标准提升5处为农服务中心,实施土地托管152万亩,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559万亩次,培育具有掌控力的农服企业19家。"三 夏"期间投入农机具900台(套),为65万余亩耕地提供"一条龙"服务。"1+5""五级联动""支部联盟、社社联合"等服务模式,累计助农增收超7500万元,新华 社《高管信息》专题报道。市及5个县区承接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任务13.3万亩、1261万元,有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打造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立足提升供销品牌影响力,开展农产品"进社区"活动11场次,销售额实现730万元。组织19家企业加入省 ...
“田保姆”让种地更轻松
经济日报· 2025-09-20 06:23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 通过市镇村三级综合平台整合服务资源 包括11处镇级服务中心和111个村级服务站点 提供土地托管 农机服务 农资配送等全方位农业服务 [1] - 服务模式提供单环节 多环节和全程托管等多种菜单式选择 农户按需缴纳服务费并获得最终收益 销售权可自主选择 [2] - 采用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提升效率 例如53台无人机5天内可完成15.7万亩农田作业 单户13亩地施药时间从2天缩短至5分钟 [1] 运营效益与成本优势 - 全程机械化作业使每亩农机服务成本降低40元 通过秸秆回收利用每亩额外增收270元 综合提升农户每亩收益20%以上 [3] - 粮食银行模式实现免费存储 落价保底和存粮获利 收获粮食4小时内可完成收割入库并即时结算款项 降低农户存储成本和风险 [2] - 服务组织已达924家 覆盖20.68万个农业经营主体 完成30.97万亩土地托管服务 大田作物全环节托管率达65% [3] 行业发展规模 - 莱西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148个村庄 服务面积达15.7万亩 形成规模化运营网络 [1] - 通过政策支持破解小农户生产困境 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提升农业经营质效 [3]
四川蓬安: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水稻收割
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成效 - 四川省蓬安县在19个乡镇全面实施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1] - 通过公开遴选确定15家服务组织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企业、家庭农场和基层供销合作社 [1] - 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采用"整村推进、连片作业"方式开展作业 [1] 机械化作业规模 -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5万亩 其中社会化服务收割面积达12.29万亩 占比约49% [1] - 各服务主体共投入60余台现代化收割机械组建专业服务队 [1] - 机械化收割效率显著提升 十几亩地个把小时即可完成 相比传统人工收割节省数天时间 [1] 农业生产模式转型 - 通过托管服务模式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2] - 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的标准化生产流程 [2] - 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既解放劳动力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山东供发集团新投资一家农业企业
齐鲁晚报· 2025-08-28 13:24
公司投资动态 - 山东供发集团与山东农业发展集团合资成立山东鲁蒙供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1] - 公司2023年2月投资成立供发智慧农业服务(淄博)有限公司并持股51% 4月投资山东省供销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1% 认缴出资额410万元 [1] - 7月31日将山东鲁供峄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从60%提升至77.778% 8月19日实现对山东鲁供瑞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 [1] 公司资本结构 - 山东供发集团2023年7月完成增资 注册资本从1.85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959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系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板块龙头企业 通过股权投资和业务合作提升系统经营服务能力 [1] 行业战略定位 - 公司按照"扶优扶强、以强带弱"发展思路 突出"强龙头、抓联合、做产业"的战略方向 [1] - 致力于打造农业社会化骨干服务力量 带动供销系统整体服务能力提升 [1]
乡合农服与五得利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优质小麦产销对接
搜狐网· 2025-08-25 17:28
合作概况 - 中和农信旗下乡合农服与五得利集团禹城分公司于8月1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推进优质麦订单种植和普麦回收业务 [1] - 首批签约优质小麦订单量为2万吨 后续将拓展至山东青岛 菏泽 临沂及河北邯郸等产区 [1] - 合作模式包括订单种植 定向收储和直达加工 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化对接 [3][4] 合作动因与行业背景 - 中国小麦产业长期面临产销脱节 中间成本高和优质粮源供应不稳定等挑战 [3] - 农业产后服务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 - 合作响应国家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的政策导向 [3] 公司优势与协同效应 - 五得利集团拥有年加工2700万吨的产能规模及辐射六省十六地的供应链布局 [3] - 乡合农服作为全产业链农服平台 致力于打通农业服务最后一百米 为规模化种植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双方通过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既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收益 又保障小麦品质稳定性 [3][4]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合作推动形成好品种 好产量 好品质的产业链协同机制 [3] - 乡合农服将强化耕种管收售一体化服务能力 整合金融及产业链资源向全链条价值闭环迈进 [3][6][7] - 合作提供了可复制 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提供样本 [6][7]
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9:21
公司发展历程 - 成都井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由龙井村主导成立[3] - 2021年公司获得1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补贴并投入400多万元自有资金建设养殖基地[5] - 2023年养殖基地正式建成并开展工厂化高密度养殖业务[5] - 2024年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9000多亩农田实现收益60多万元[7] - 2024年盘活村集体资源带来收益200多万元[8] 主营业务运营 -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用直径12米深度1米多的养殖池配备液氧罐和微滤机设备[5] - 单个养殖大棚年利润可达近200万元[5] - 2024年鲈鱼养殖实现10多万元收益南美白对虾盈亏平衡[6] - 冷库项目预计年收益40万元[8] - 农业社会化服务拥有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等设备并培养2名农机手和2名飞手[7] 技术升级与创新 - 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替代传统土塘养殖(传统亩产1000多斤/年价值5000-6000元)[4][5] - 实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实现作物优势互补[7] -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7] - 通过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推进养殖技术升级[6] 资源整合与利用 - 有效利用6000多亩土地资源其中3000多亩为基本农田[3] - 盘活闲置厂房和集体建设用地新建设施用房[8] - 将闲置房屋资源出租给外来租户[7] - 与区属平台公司合作开展1800多亩农田的社会化服务[7] 资金投入与规划 - 初期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养殖大棚和设备[5] - 计划下半年再投资几百万元建设养殖项目二期[6] - 拟利用自有资金购置蔬菜移栽机收割机等高效设备[7] - 获得市级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6]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
新华网· 2025-08-25 08:00
公司业务发展 - 成都井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龙井村主导成立,专注于农业开发和集体经济运营[8] - 公司2021年获得1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补贴,加上自有资金共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养殖大棚和设备[10] - 2024年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9000多亩农田,收益60多万元,并与区属平台公司合作服务1800多亩农田[12]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投资数百万元建设养殖项目二期,已获得市级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11] 养殖业务运营 - 公司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单个养殖池直径12米、深1米多,配备液氧罐和微滤机等设备[9] - 2023年养殖基地正式建成,拥有16个养殖池,一个大棚年利润近200万元[9][10] - 2024年养殖季鲈鱼盈利10多万元,南美白对虾盈亏平衡;2025年养殖季调整策略,预计10月出栏[11] - 公司掌握鲈鱼养殖技术,组织人员到广州学习7天,并采用提前下卵延长养殖期的策略[10][11]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公司2023年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旋耕机、播种机和无人机等设备,培养2名农机手和2名无人机飞手[11] -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效率[12] - 计划购买蔬菜移栽机和收割机,预计投用后带来更大收益[12] 资产与资源利用 - 公司盘活村集体资源,出租闲置房屋,在集体建设用地上规划设施用房,2024年收益200多万元[12] - 2024年5月建成冷库,预计年收益40万元,村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12] 行业技术应用 -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成为行业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养殖效益,减少水体污染[9] - 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小农户机械化率低的问题,通过科技力量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生产效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