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

搜索文档
“三夏”大忙已至,这份夏收指南请查收!
新华社· 2025-05-31 21:44
夏收气象与干旱缓解 - 北方主产区冬小麦将在6月上中旬进入集中机收阶段 [1] - 5月31日至6月2日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干旱区将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有利于旱情缓和 [1] - 未来10天陕西中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无显著降水,晴好天气利于加快麦收进度 [1] 农作物主要威胁与防范措施 - 干热风和烂场雨是"三夏"期间农作物的两大主要威胁 [3] - 防范干热风措施包括科学灌溉、叶面喷肥和选育抗性品种 [3] - 烂场雨应对方案包括及时抢收与晾晒烘干、穗发芽防控技术 [6] 病虫害防治重点 - 冬小麦灌浆成熟期多雨易引发条锈病流行,高温少雨易导致蚜虫、麦蜘蛛大量繁殖 [8] - 大豆产区需防治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及大豆蚜虫、食心虫等 [8] - 玉米产区需防范根腐病、地下害虫及黏虫、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 [8] - 长江流域一季稻需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 [8] 水利保障措施 - 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9] - 加强雨情、水情、墒情、农情和存量水资源滚动监测预报 [11] - 精准调度水库下泄流量,科学开展河道引水,精细做好灌溉保障 [11] - 水资源调配需全盘考虑避免"上游调水下游干"的连锁反应 [12]
进入“三夏”农忙时节 须防这些天气来搅局
新华网· 2025-05-26 10:50
夏收夏种天气总体情况 -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 利于开展夏收夏种 [3] - 5月下旬夏粮产区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 连阴雨风险较低 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 [4] - 6月上中旬夏粮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利于麦收 但需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 [5] - 华北东南部、黄淮大部气温略偏高 叠加土壤缺墒可能影响夏种 [5] - 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降水偏多1-2成 麦收期连阴雨风险高但利于后期夏种 [5] "烂场雨"影响及应对 - "烂场雨"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 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 [9][11] - 持续阴雨导致农机无法下地 已成熟小麦霉变、穗发芽 产量和品质下降 [13] - 应对措施包括:做好农机调度抢晴收割 加快排水降渍 科学摊晾通风储存 及时烘干 [15] 干热风危害与防范 - 干热风主要影响华北、黄淮小麦产区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高发区 [18] - 导致小麦籽粒不饱满甚至空粒 1961-2024年强度总体减弱但仍需防范 [17][19] - 防范建议:科学灌溉调节田间小气候 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能力 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 [21][23] 强对流天气影响 - 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 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 [24] - 雷暴大风致农作物倒伏 暴雨致被淹 冰雹可致绝收 [25] - 5月13日北京西城区出现冰雹天气 [27] 高温干旱影响及应对 - 黄淮海、华北、江淮、西南部分地区易发高温干旱 对夏玉米、水稻、大豆出苗造成挑战 [28][30] - 设施农业面临超40℃高温胁迫 易出现落花落果、日灼等问题 [32] - 应对措施:适时灌溉 加强水肥管理 设施安装遮阳网等降温设备 [32][33] 旱涝急转风险 - 旱涝急转指前期干旱后短期高强度降水 农作物难以适应 [38] - 导致农作物缺氧、根黄叶、病虫害滋生 土壤肥力下降 玉米拔节孕穗期最敏感 [39] - 防范措施:疏通沟渠防渍涝 雨后追肥促生长 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41] 夏收粮油生产保障 - 需密切监测干旱、干热风、烂场雨等灾害 做好物资技术准备和应急抢收抢烘 [42]
“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气象科技助力夏收夏种全面启动
央视网· 2025-05-21 12:10
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启动 - 2025年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 中央气象台发布首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 [1] - 夏收主要涉及冬小麦和油菜的收晒 夏种包括夏玉米、夏大豆的播种和水稻移栽 [3] 夏收夏种天气影响分析 - 5月下旬夏粮产区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 连阴雨风险较低 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 [3] - 21日至23日甘肃、宁夏、陕西、河北、安徽等地有小到中雨 陕西、山西、安徽局部有大到暴雨 降水缓解土壤缺墒但影响已成熟作物收晒 [3] - 27日至28日湖北、湖南、浙江有较强降雨 对油麦收晒不利 [3] - 6月上中旬华北大部和黄淮大部降水接近常年 利于麦收 但局地强降水、大风可能影响进度 京津冀及江苏气温偏高叠加土壤缺墒或影响夏种 [5] - 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降水偏多1-2成 甘肃东南部、陕西中部偏多2-5成 麦收连阴雨风险高但利于后期夏种 [5] 气象科技应用进展 - 中国气象局利用卫星遥感和雷达监测手段加密监测 应对干旱、干热风及烂场雨等灾害 [5]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发大范围作物分布遥感监测技术 制作冬小麦成熟期和收获进度监测产品 极轨气象卫星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土壤墒情及种类信息 [5] - 全国26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化运行 可探测云雨粒子变化 为农业气象预报提供支持 [7] 干热风灾害特征及影响 - 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期的高温低湿伴风灾害 具有突发性和短时性 会加剧蒸腾导致籽粒不饱满 [9] - 主要影响华北平原、西北和黄淮等小麦主产区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高发区 [9] - 1961-2024年数据显示干热风强度总体减弱 但近年因气候变暖灌浆期气温偏高 灾害有加重倾向 [9] - 河南干热风最早发生于5月16-20日 山东半岛东部和河北东北部最晚约5月31日-6月4日 [9]
北方多地地面温度超70℃ 这份防暑指南快收下
央视新闻· 2025-05-21 06:56
高温天气现状 - 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 5月20日高温区地面温度普遍超过50℃ 其中山西永济达71 1℃ 平遥70 3℃ 宁夏同心站70 1℃ [1] - 永济午后地面温度达71 5℃ 刷新当地5月地温记录 为全年第二高纪录 仅次于2024年6月13日的71 9℃ [1] 高温成因分析 - 河南河北天气晴朗少云 太阳辐射增强 白天接收热量显著增加 引发快速升温 [3] - 太行山东麓气流下沉增温 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3] - 持续晴热少雨导致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 黄淮一带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 [3] 农业影响 - 河北南部 河南西部和北部 山西南部 陕西关中冬麦区将出现2至4天干热风天气 [3] - 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需采取"一喷三防"或微喷灌设备喷水降温增湿 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影响 [3] 高温持续时间 - 22日起北方大部气温将逐渐下降 高温范围明显缩减 [4] - 23日气温进一步下跌 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以上 [4] 防暑措施 - 做好防晒与补水 不渴也要适量喝水 避免午后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5] - 避免热射病需避开闷热环境 开车准备偏光墨镜 [5] - 居家注意作息 保证睡眠 清淡饮食 备好防暑降温药品 [5]
高温天气来袭!北方多地地面温度已超70℃,陕西、山西等局地气温可达40℃以上!陕西发布节水倡议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9:12
高温天气预警 - 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5月21日白天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苏 湖北 四川 重庆 海南 台湾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 陕西南部 山西南部 河南西北部 湖北西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1] - 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 山西 河南 宁夏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超70℃ 其中山西阳城72 9℃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地温纪录 河南孟州72 9℃ 祁县72 1℃ 永济71 5℃ 万荣70 1℃ 临猗70℃均打破当地5月最高地温纪录 [5] - 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其中运城 临汾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8] 气象干旱情况 - 陕西 河南 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其中陕西西南部 河南西部 甘肃东部等地特旱 [2] - 未来3天青海东部 甘肃南部 山西中西部 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匀 旱区部分地区旱情阶段缓和 大部地区仍将维持 [2] 高温成因分析 - 河南 河北天气晴朗少云 太阳辐射增强 白天接收的热量显著增加 引发快速升温 同时位于太行山东麓 气流翻过太行山产生下沉增温 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11] - 此次高温过程较常年开启时间偏早 具有影响范围广 强度强等特点 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等地是热力中心 陕西西安 河南焦作等地气温可能连续突破40℃大关 [11] 高温影响及应对 - 北方冬小麦区需警惕干热风 河北南部 河南西部和北部 山西南部 陕西关中等冬麦区还将有2至4天的干热风天气 建议开展"一喷三防"或采用微喷灌设备适时适量喷水 降温增湿 [14] - 陕西省发布节水倡议书 农业节水要"精打细算" 工业节水要走"集约化 循环化"之路 城市节水要打好"管网改造 全民参与"的"组合拳" [9][10] 高温持续时间 - 明后两天北方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 明天高温范围将达到最大 核心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 山西中南部 河北南部 河南西北部 山东北部等地 [13] - 22日起北方大部气温将逐渐下降 高温范围明显缩减 23日气温还会进一步下跌 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以上 [14]
干旱、高温、干热风,今年的夏粮如何夺丰收
新京报· 2025-05-19 06:56
干旱与干热风对小麦产业的影响 - 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持续无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达32℃以上,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1] - 干热风定义为气温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30%、风速≥3米/秒的气象过程,会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严重威胁产量[5] - 2024年小麦灌浆期干热风影响范围涵盖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达中度以上风险,属于典型极端天气事件[7] 抗旱措施与成效 -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农科院专家团覆盖100个单产提升县,山东调配黄河水灌溉,湖北实施"工程调水+人工增雨"双轨抗旱,四川组织灌溉设施抗旱,安徽投入600余台喷灌设备浇灌83.5万亩小麦[3] - 截至4月底,冬小麦主产区87%麦田已通过灌溉或降雨缓解旱情[4] - 中央及地方财政下拨专项资金用于"一喷三防",应对干旱、干热风及病虫灾害[5] 干热风应对技术方案 - 科学灌溉:灌浆初期补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干热风来临前3-5天微喷灌增湿降温[8] - 叶面喷肥: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干旱严重区域可增加喷肥次数与水量[8] - 品种选择:优先种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8] 小农户应对策略 - 选择耐旱耐热型品种以增强自身抗逆能力[9] - 利用政府支持的"一喷三防"技术及有限水源优先保障灌浆期供水[9]
2025年北方首场高温过程开启,局地气温或达40℃及以上
新华财经· 2025-05-18 09:10
北方高温天气 - 北方首场高温过程已开启 5月18日至22日将进入核心影响时段 西北 华北 黄淮多地或经历40℃高温酷热天气 [1] - 19日至22日高温范围大 强度强 宁夏中北部 陕西中北部 河南 山东中南部 山西中南部 湖北北部等地将出现35℃以上高温 山西南部 河南中北部 山东西部 陕西关中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至40℃ 局地超过40℃ [2] - 陕西为高温过程核心影响区域 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可达3至4天 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 西安今起或迎高温"四连击" 明后天最高气温39℃ [2] 气象干旱与农业影响 - 陕西 河南 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未来三天旱区仍将少雨 高温天气增多 气象干旱将维持或发展 [2] - 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 干热风天气易导致小麦灌浆受阻 甚至造成早衰 建议开展"一喷三防"或采用微喷灌设备喷水降温增湿 [2] 南方持续降雨 - 南方未来一周仍维持多雨模式 江南 华南部分地区需警惕降雨叠加致灾风险 [1] - 今明天西南地区东部 江南中南部 华南大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并伴有短时强降水 [3] - 预计浙江南部 江西东南部 福建中北部 云南东南部 广西中部和东北部 广东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浙江东南部 福建东北部 广西中东部 广东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3]
未来一周陕西高温持续
陕西日报· 2025-05-18 07:43
天气与森林火险 - 预计5月17日至21日全省大部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中北部有6至7级阵风,局地可达8级以上 [1] - 18日至21日陕北局地、关中大部和陕南大部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7℃以上 [1] - 22日至23日以阴天天气为主,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中北部和商洛有6至7级偏北风 [1] - 18日至21日森林火险等级为4级(高危险)至5级(极高危险),22日至25日为3级(较高危险)至4级(高危险) [1] 电力负荷与新能源发电 - 5月17日至18日、22日至23日关中大部和陕南大部地区电力负荷气象条件较高,用电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8%—16% [1] - 5月19日至21日全省大部用电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12%—16% [1] - 未来一周风光新能源发电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建议高效利用风电和光伏有利气象条件发电 [1] 农业与干热风预警 - 5月19日至21日关中大部、陕南东北部部分地方日最高气温将普遍超过35℃,局地可达37℃以上 [2] - 午后相对湿度将低于25%、风速在3米/秒以上,冬小麦干热风风险高(橙色预警) [2] - 渭南大部、铜川南部、咸阳南部、宝鸡东部、西安北部干热风风险很高(红色预警) [2] - 干热风天气易导致小麦灌浆受阻,甚至造成小麦早衰 [2]
前方炎热警告!北方今年来首轮高温过程来袭 南方三轮降水过程无缝衔接
央视网· 2025-05-17 19:16
北方高温天气 - 华北南部、黄淮及陕西关中等地将遭遇今年首轮高温,19日至20日最为突出 [2] - 宁夏中北部、陕西中北部、河南、山东中西部等地将出现35℃以上高温,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可达37℃至40℃,局地超过40℃ [4] - 陕西关中、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将出现40℃高温,郑州、安阳等地将达或超过40℃ [4] - 西安、济南持续高温日数将达到3天或4天 [4] - 高温过程期间,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等冬麦区将有2至4天干热风天气,易导致小麦灌浆受阻 [5] 南方强降雨 - 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出现1小时2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雨 [7] - 今天夜间至19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华南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8] - 17日至19日、20日至21日、22日至24日三轮降水过程无缝衔接 [9] - 20日至21日,四川南部、贵州及江南等地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10] - 22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等地将有一次小到中雨或阵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11] - 未来10天降水重心维持在江南到华南北部一带,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强降水重叠度高 [12] 天气变化趋势 - 22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将有一次小到中雨或阵雨天气过程,高温迅速消减 [6]
华北黄淮将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科技日报· 2025-05-16 16:31
高温天气影响 - 5月12日以来华北南部、黄淮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 预计16日起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将持续高温 局部最高气温或达40℃ [1] - 本次高温过程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范围较大 主要影响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 局部气温35℃至37℃ [1] - 19日至20日高温范围扩大、强度增强 河南西部局部最高气温可能超过40℃ 高温过程预计持续到22日前后 [1] 干热风对小麦影响 - 干热风天气影响冬小麦灌浆 部分麦区叠加缺墒影响可能导致小麦早衰 [1] - 河南受干热风影响的小麦面积占比21.6% 陕西占比19.8% [1] - 干热风与墒情偏差叠加易使冬小麦叶片卷曲 千粒重下降 若不采取防范措施 小麦千粒重可能损失2.2%至4.4% [1] 防范措施建议 - 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建议根据天气预报持续优化叶面肥、生长调节剂配方 [2] - 采用喷施叶面肥或搭配有机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一喷三防"措施 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 [2] - 对土壤墒情较差、有微喷灌设备的地块 可在干热风来临前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降低冠层温度 减轻干热风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