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延安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延安精神润初心 革命圣地换新颜
金融时报· 2025-11-11 09:05
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革命的印记,那些见证了峥嵘岁月的金融探索,如今已成为滋养发展的 精神源泉。1937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在烽火中诞生,面对法币垄断、物资匮乏的困境,首任行长曹菊如 带领团队创造性地以光华商店名义发行代价券,从1分到7角5分的巧妙面额设计,既破解了当时主币短 缺的难题,更彰显了"精打细算为人民"的金融智慧。如今,这些红色金融印记正通过"文旅融合"的新形 式焕发新生。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里,复原的窑洞记账场景与互动式展陈装置相映成趣,游客可以通 过数字技术伸手"触摸"那张独特的7角5分代价券,感受革命年代的金融创新。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延安市分行积极利用红色资源活教材,联合当地文旅部门,将陕甘宁边区银 行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20余个红色旅游景点串联成了一条"红色金融研学路线",支持金融机构创新 打造宝塔山、二道街夜市等多元化实地金融服务场景近700个,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便民服务。同时, 根据商户资金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延安市分行指导延安农商银行研发推出"惠民乡村贷""惠民文旅贷"等 信贷资金支持计划,有效解决了商户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80多年前,这里的窑洞 ...
【铜川】200名学子赴革命圣地开展铸魂之旅
陕西日报· 2025-11-11 07:33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现实相融合"的模式。参加研学的学生纷纷表示,书 本上的延安历史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一定会珍惜这次旅程,认真看、仔细听、用心悟,将延安精神转化 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据了解,在线上,铜川市中小学生通过相关平台实现"云参观";在 线下,800名学生将分批次赴延安开展深度研学。(记者:赵杨博) 11月4日,"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铜川市启动仪式在铜川市王益区举行。 首批200名中学生代表通过走进革命旧址、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演艺、聆听专题报告、 参与劳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
让延安革命旧址焕发时代光彩(迈向“十五五”的文化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运营与文物保护 - 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守护者,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加强与革命先辈亲属沟通,新增3000余件珍贵文物入馆珍藏[3] - 公司制定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为文物库房添置恒温、恒湿和监测系统,通过数字化动态微环境改造保护文物[3] - 公司对37件版画进行修复,形成修复档案、病害评估报告及病害图,有效提高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并强化人才队伍[3] 数字化与科技应用 - 公司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加快对革命旧址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档[3] - 数字化模型为文物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并为后续数字化展陈奠定基础[3] - 文物不出库房即可完成“体检和治疗”,避免了纸质文物在转移修复中的损耗[3] 展陈创新与教育功能 - 公司深入挖掘旧址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创新采用“编年体+专题”展陈方式,设计突出人物、事件、文物及精神启示的序列性[4] - 馆内陈列珍贵革命文物,搭配多媒体展示和沉浸式场景还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革命岁月[4] - “十四五”时期,全国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接待6亿人次观众,革命文物红色故事走红网络,教育功能充分彰显[5] 行业政策与资源管理 -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加强对革命文物保护,23个省份、43个市出台革命文物相关地方性法规[5]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文物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新发现一批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底数基本摸清[5] -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完成,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抗战文物保护行动深入推进,革命纪念馆建设质量和展陈水平显著提升[5] 未来发展规划 - 展望“十五五”,公司计划以更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技术体系、创新传播方式,守护红色资源[4] - “十五五”时期,随着革命文物整体保护不断加强,其研究阐释、展示方式、教育功能等也将继续优化[6]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不断交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优异答卷
陕西日报· 2025-11-02 08:54
核心政治方向与精神传承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二十大后宣示赓续红色血脉和传承奋斗精神的坚定信念 [1] - 强调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内容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 - 要求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3] 区域发展战略与重点任务 - 陕西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2] - 省内活动以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科技强省 人才强省 文化强省 [2] - 省内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 开放型经济 数字经济 聚力打好"八场硬仗" [2] -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抓好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 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 [4] 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定为总体性要求 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 [4] - 工作要求下气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持续缩小区域 城乡 收入差距 [4] 长期规划与现代化建设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2]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明确12个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 [4] - 目标要求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4]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自陕西延安报道 面壁黄土,一盏油灯,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思索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毛泽东选集》4卷共收入文章159 篇,包括《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在内的112篇,都写于延安的窑洞里,仅在杨家岭窑洞中就有40 篇——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 思想的光芒伴着窑洞的灯火,照亮前行之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党中央没有放松对干部的教育培 训,专门设立了"干部学习节"。"吃小米饭,攻理论山",成为延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学习教育,加上革命斗争的实践锻炼,许多人在延安这座熔炉里冶炼锻造、祛除思想的杂质,在政治 上日益成熟起来。 "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运筹帷 幄,决胜千里,就中国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我们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 辟了正确道路。 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在延安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
全省第36个延安精神纪念日专题报告会举办
陕西日报· 2025-10-26 08:06
会议概况 - 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在西安举办全省第36个延安精神纪念日专题报告会 [1] - 会议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原副主任、研究员李蓉作专题报告 [1] - 参会人员包括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等百余人 [1] 会议背景与核心内容 - 会议背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及毛泽东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复电76周年纪念日 [1] - 报告主题为《纪念抗战伟大胜利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1] - 报告从延安精神的形成与抗日战争历史的关联、延安精神对抗战胜利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以及新时代如何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等方面进行阐释 [1] 会议要求与未来工作方向 - 要求全省各级研究会深化理论研究阐释,深挖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2] - 要求强化宣传教育实效,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运用好各类媒体平台讲好延安故事 [2] - 要求在落实践行上出成果,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造新时代业绩 [2]
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理论研讨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10-25 06:1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于10月24日上午在西安召开 [1] - 会议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 [1] - 会议主题为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 [1] 会议核心内容与讨论 - 深切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 [1] - 深入探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重大意义 [1] - 深刻阐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1] - 来自省内外的10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就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两点一存"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的历程及意义作了交流发言 [1] 与会人员与发言 - 宁夏、甘肃、河南等省区党史和文献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学者就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长征精神作了发言 [1] - 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相关负责同志致辞 [1] 会议后续方向与要求 - 强调要进一步总结运用好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经验,自觉做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 - 要求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研究好宣传好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 [2] - 提出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着力挖掘新史料、提出新观点,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说服力的观点 [2] - 要求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方式,让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
央广时评·红星照耀中国|赓续延安精神 读懂奋进的密码
央广网· 2025-10-23 09:39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期间接连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大关,今年预计突破140万亿元 [2] - 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科技创新与产业成就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2] - 船舶工业“三颗明珠”相继问世 [2] - 国家级绿色工厂已达6430家 [2]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人才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2] - 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迈进 [2]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 - 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2] - 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2]
好评中国|漫评:青春赋能,延安精神闪耀时代光芒
环球网· 2025-10-21 16:28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延安精神作为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和历久弥新的精神之钙,在新时代被赓续与传承 [3] - 年轻一代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解码崇高理想,让延安精神在创意展示和多元化传播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4] - 青年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播者和赋能者,例如红领巾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艺术学生在鲁艺纪念馆汲取灵感 [4] 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 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转化,如延安革命纪念馆使用3D数字技术将革命文物转化为可触摸的记忆,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堂” [4] - 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等文化产品,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 [4] - 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地的红色歌舞剧,是红色基因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的体现 [3]
好评中国|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熠熠生辉
环球网· 2025-10-20 16:00
活动概况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10月18日在陕西延安举行,主题为“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1] -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化表达再现光辉历程,展现新时代延安儿女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1] 爱国情怀与历史传承 -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深厚爱国情结 [1] - 活动中通过《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等作品再现全民抗战的斗志和将士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 [1] - 音乐家冼星海于窑洞中创作,以艺术为武器谱写民族救亡诗篇 [1] 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体现 - 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育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 - 路生梅医生数十年扎根基层践行医者仁心承诺 [2] - “西迁精神”展现了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建设的崇高选择 [2] - 郝家桥村跨越70余年的故事印证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鱼水深情 [2] 新时代延安的发展实践 - 今日延安立足红色底蕴,坚持绿色发展,绘就多彩纷呈的时代画卷 [3] - 南沟村分享了延安苹果“飞”上太空的佳话,展现科技创新与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 [3] - 枣园革命旧址工作者、梁家河村第一书记、能源化工工程师等汇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扎实成效 [3] - 外国记者走进延安记录下土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3]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歌曲《爱青山爱绿水》演绎生动实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