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融

搜索文档
听,黄土高原上的“红色金融”传奇
新华社· 2025-08-03 18:06
0:00 图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为2000元。新华社记者 原勋 摄 讲解员张英介绍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当时八路军120师的主力(部 队)挺进了晋西北,创建了晋西北的抗日根据地。"当时我们这个根据地的经济比较繁杂,在当时不仅 有伪钞、法币还有银元,以及阎锡山的晋钞,所以为了有一个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当时就创 建了兴县农民银行。1937年12月份的时候,开明士绅刘少白专门从太原返回到兴县筹备资金,筹备了6 万银元以及700石粮食,其中蔡家崖的开明士绅牛友兰献出了总价值2.3万银元、物资和150石粮食,后 期还有杨家坡的杨邦汉献出了价值1.5万元的房地产。"张英表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华社记者前往革命老区山西省吕梁市兴 县进行采访。兴县,这个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小县城,却在中国金融事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因为这里,正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西北农民银行的诞生地。 图为西北农民银行旧址外景。新华社记者 原勋 摄 西北农民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的名称,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的成立,为当时的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提供了重 ...
解码山东红色金融基因 传承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记《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主体内容
齐鲁晚报· 2025-07-23 15:16
深入挖掘红色金融历史,传承红色金融精神,对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由齐鲁工业大 学(山东省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华担任主编,刘德军教授主审,经济科学出版社 正式出版发行的《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首部系统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历史的学术专 著,开创了地方红色金融史研究的新范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有着深厚的红色金融文脉,该校金融学院前身为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的山东银行学校,始建于1948年,被誉为山东 "金融黄埔军校"和"银行行长摇篮",70年来为山东金 融机构输送了上万名优秀人才。这部著作的问世,为深入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历史、传承红色金融文化提 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作为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科普读物,在普及社会公众红色金融文化方面也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该书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山东红色金融? 红色金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巩固红色政权而创 建和领导的一种特殊金融形态,是作为人类社会普遍性经济形式的金融与作为阶级斗争特殊性形式的无 产阶级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山东红色金融作为红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 ...
首部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史的开创性著作——解读《山东红色金融概论》
齐鲁晚报· 2025-07-20 20:23
红色金融文化 - 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1] - 红色金融文化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丰富历史资源和思想滋养,并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1]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内容概述 - 该书系统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红色金融的创建、发展与壮大的全过程 [2] - 该书由"绪论-五章主体-尾论"七部分组成,涵盖山东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货币政策与货币发行、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货币统一与壮大、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 [4] - 该书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4] 山东红色金融历史发展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山东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早期的金融探索,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2]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北海银行于1938年12月1日成立并发行"北海币",鲁西银行于1940年3月成立并发行"鲁西币",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金融工作 [2] -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山东解放区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基石之一 [2] 齐鲁工业大学红色金融文化建设 - 该校通过"三位一体"模式推进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编写研究丛书、建设博物馆、建立研究组织 [3] - 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于2023年12月19日建成开馆,是山东省首家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 [3] - 除《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外,该校还编写了《中国红色金融概论》《山东红色金融史研究丛书》等研究成果 [3] 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贡献与经验 - 历史贡献:支持革命战争、促进经济发展、奠定金融体系基础 [8] - 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货币主权 [8] - 革命精神:包括白手起家大胆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不惧挑战敢于斗争精神等六大精神 [8] 学界评价 - 该书被评价为兼具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红色文化科普读物,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8] - 该书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部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学术专著,研究基础扎实、框架设计科学 [8] - 该书将成为党史教育和金融史学习的重要读物,展示山东红色金融的光辉历史和精神价值 [8]
探寻红色足迹 重温金融初心
中国发展网· 2025-07-17 15:14
红色金融教育活动 - 广东华兴银行汕头分行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前往揭阳市揭西县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 - 活动采用"沉浸式"学习方式,让党员深刻感悟红色金融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2] - 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史料展示解放前潮汕地区金融状况与当代金融发展对比,生动诠释红色金融精神的传承 [3] 南方人民银行历史 - 南方人民银行纪念馆建成于2017年7月,是华南红色金融记忆的重要阵地 [3] - 纪念馆重点展示南方人民银行印制发行南方券的重要贡献,体现"金融报国、实干担当"精神 [3] - 南方人民银行在短时间内完成金融统一的壮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工作的强大生命力 [4] 党建与金融工作结合 - 活动期间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明确新时代金融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实体经济"的奋斗方向 [3] - 党委书记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4] - 公司表示将通过"三严三主动"专题教育,提高责任担当,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5]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山东红色金融概论》面世
齐鲁晚报· 2025-07-17 10:20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出版 -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历时两年编写完成 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机构创建发展与壮大历程 [1] - 该书明确研究对象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金融活动 深入阐释历史贡献和实践经验 [1] - 填补学界对山东红色金融系统研究的空白 是首部聚焦山东红色金融发展历史的专著 [8][10] 山东红色金融机构历史 - 北海银行1938年12月1日在掖县开业 1940年10月在沂南县成立总行 发行北海银行币 [6] - 鲁西银行1940年3月成立 发行鲁西银行币 印钞工作转入地下进行 [6] - 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 成为央行建立的三大基石之一 [7] 齐鲁工业大学红色金融研究 - 学校前身为1948年成立的山东银行学校 70年来培养1万名金融人才 [8] - 通过编写丛书、建设博物馆、建立研究组织三位一体模式传承红色基因 [9] - 2023年建成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 是全国高校唯一地方红色金融专题博物馆 [9] 书籍编写过程 - 编写组查阅350多篇论文和500多部著作 整理基础资料 [10] - 明确研究对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根据地金融业创建发展历程 [10] - 反复核对历史细节 在保持专业性同时提升可读性 [10] 学术价值与社会评价 - 是兼具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红色文化科普读物 具有突出创新性 [14] - 史料翔实脉络清晰 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发展历程 [14] - 学校还将出版《中国红色金融概论》等系列丛书 [18]
承古启“金”——共话时代使命,聆听山东声音
齐鲁晚报· 2025-07-09 23:17
儒家金融文化溯源 - 儒家文明以仁爱平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奠定中国古代金融文化的道义追求[2] - 管子"轻重论"提出宏观调控强国富民思想 子贡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范蠡实践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2] - 中国古代金融创新如飞钱、交子、票号等或开创世界先河 或为近现代金融工具提供镜鉴[2] 红色金融历史传承 - 北海银行在抗战时期通过存贷款、汇兑、信托等业务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 培养新中国金融人才[3] - 革命时期金融实践为山东地区积累城市金融业务经验 奠定新中国金融事业基础[3] 现代金融文化实践 - 山东金融系统贯彻"五要五不"要求 推出直达基层、直连企业等机制 覆盖民企1.1万家[4][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非国有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5][6] - 5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25万亿元(同比+10.29%) 本外币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9.4%)[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重点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建设济南科创等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6] - 强化金融支持重大战略领域 保持政策长效稳健与精准滴灌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6] 金融监管与合规建设 - 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 推进行业准入、风险评价等规制 打造监管"山东样板"[7] - 实施金融机构内控风控提升专项行动 强化依法合规经营理念[7] 金融文化国际传播 - 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 深化"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促进跨文化金融价值共鸣[8] - 将中华传统经济伦理与现代金融理念融合 打造"厚道山东·好品金融"品牌[8]
红色金融赋能老区振兴 抗战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融系统多措并举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新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7-09 09:55
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分行牵头建立"红色金融服务联盟",联合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保险机构和4家证券经营机构制定《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 - 截至2025年6月末,牡丹江市革命老区贷款余额达298亿元,同比增长15.7%[2] - 累计投放红色旅游产业贷款13.4亿元,支持开发红色研学线路23条[2] - 为老区特色农业提供信贷支持64亿元,助力黑木耳、石板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2] 金融产品创新 - 邮储银行牡丹江市分行推出"红色文旅贷",提供50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3] - 农业银行牡丹江分行创新"稻花香"供应链金融模式,累计发放贷款8000万元,支持建设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2万亩,使"响水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5亿元[4] - 交通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黑木耳产业贷",采用"存货质押+保险增信"模式支持东宁市黑木耳产业[4] 普惠金融服务 - 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在革命老区设立"裕农通"服务点,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已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136个,布设助农取款机具582台[5] - 龙江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创业担保贷",为返乡创业人员等提供最高300万元贴息贷款,累计扶持创业项目1200余个,带动就业5000余人[5] - 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对15个老区村授信总额达2.3亿元[5] 党建引领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牡丹江分行建立"红色金融宣讲团",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惠及群众两万余人次[6] - 中国银行牡丹江分行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为宁安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8亿元[6] - 农发行牡丹江分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保障农民收益,各金融机构为老区小微企业减免费用800余万元[6]
寻迹中原红色金融
河南日报· 2025-07-01 07: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发展历程 - 红色金融在革命战争时期构筑了支持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石,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要地,红色金融事业蓬勃发展 [1] - 中原地区在革命战争时期银行分支机构超200家,发行流通货币约230种,为军事斗争提供物质基础和民心支持 [1] - 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对当下金融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 中州农民银行的建立与作用 - 1947年中原解放区经济形势岌岌可危,国民党法币恶性通胀肆虐,市场流通货币杂乱,急需建立统一银行和货币体系 [2] - 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发行中州币,实施统一货币体系、建立金融秩序、支持战争需求三大任务 [3] - 中州币发行后3个多月内在62个县约1320万人口地区排除100万亿至120万亿蒋币,群众认可度极高 [5] 中州农民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创新 - 中州农民银行开展存款、贷款、活存透支、区内汇兑、企业投资、代收款项等六大类业务,加强对工厂、手工业等领域的扶持 [6] - 创新设计"折实存贷"机制,将贷款金额折算为实物数量,还款时按实物价值结算,有效规避通胀扭曲 [6] - 至1948年底中州农民银行辖116个县级以上机构,形成覆盖河南及周边四省的高效金融服务体系 [5] 中原地区其他红色金融机构 -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发行货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在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中发挥重要作用 [9][10] - 抗日战争时期冀南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执行党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抗战供给 [10] - 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州农民银行为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发挥奠基立业作用 [11] 红色金融文化的现代启示 - 红色金融将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现代金融系统需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2] - 河南金融系统持续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92196.7亿元,同比增长6.6% [13] - 金融事业需高举创新大旗,河南推出"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升级 [13]
星火忆征程 投教践初心 江西辖区“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1:43
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 - 江西证监局联合多方开展"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系列投教活动,主题为"多彩江西缤纷投教",聚焦投资者保护、理性投资和依法维权 [1] - 主会场活动在井冈山南山公园火炬广场举办,设置投教知识互动问答、金融机构展台咨询等环节,普及新入市投资者教育、多元纠纷化解、先行赔付、退市规则等金融知识 [1] - 南昌、赣州等10个设区市设立分会场,采取"省级统筹、地市联动、机构协同"三级推进机制,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投教打卡"、"长征剧院健步行"等 [1] 红色金融教育 - 江西证监局联合赣州市政府指导江西理工大学举办"AI智创红色薪火青春赓续金融初心"创意作品大赛,通过AI技术与红色金融文化融合引导青年学子传承金融报国初心 [2] - 联合井冈山大学举办"红色金融薪火传投教护航青春梦"主题证券展,通过图文、实物展现中国百年红色金融事业发展历程和江西资本市场状况 [2] - 开展校园金融知识普及系列讲座,重点面向大学生群体,通过专业授课、案例教学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2] 投教能力建设 - 行业协会启动江西辖区证券行业投资顾问技能大赛,推动证券经营机构加强投顾核心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财富管理水平 [3] - 指导国盛证券联合中国交通广播推出"红色金融"主题系列访谈节目,邀请专家分享红色金融故事和时代价值 [3] - 指导举办江西辖区2025年投教作品、投教活动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在中国投资者网、省协会公众号集中展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