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国主义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国航C919载旗首飞香港 开启重飞“两航起义”北飞光辉航程系列活动
北京商报· 2025-11-07 19:38
11月9日是"两航起义"纪念日,以C919首次载旗执飞北京至香港航线为契机,中航集团策划举办"翼展爱 国光辉 载旗荣耀北飞——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北飞光辉航程"系列主题活动,计划于11月9日"两航 起义"76周年纪念日当天,以C919飞机执飞香港—天津航线,重飞当年"两航起义"北飞航程,以致敬"两 航起义"爱国壮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中国民航从筚路蓝缕到展翼高飞的光辉历程,对凝聚爱国 爱港力量提供助力。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庄严热烈,香港特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香港爱国主义教育工 作小组组长李慧琼、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崔晓峰、"两航"联谊会代表等先后致辞,共同回顾76年 前"两航起义"的历史性时刻,深切缅怀老一辈民航人对祖国的赤子情怀,致敬"两航精神",共话中国民 航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展望中国民航事业的美好未来。 仪式同时宣布,重飞"两航起义"北飞航线的C919飞机抵达天津后,我国目前唯一完整保存原址、原 貌,以实地、实物、实证形式展现"两航起义"的主题展馆将在天津举行首展。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 下,香港"两航"联谊会与"两航起义"展馆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深度携手,整合资源,打造"两 航起义 ...
第二届情系中华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诵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港举行
新华网· 2025-11-02 10:10
新华社香港11月1日电(奚天麒)由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情系中华香港青少年 作文暨朗诵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1日在香港举行。 本次大赛今年4月启动,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和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为契机,旨在进一步深化香港青 少年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命运的认识,吸引全港167所中小学逾650名学生参与。 获得小学中文组总冠军的张梓琳同学说,这一代香港学生是幸运的,既可以在香港的课堂上保留国际化 的学习环境,又能随时走进祖国的广阔天地。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致辞表示,同学们通过文字与声音表达了对香港与祖国的深厚感情,展 现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国家发展的担当。特区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年轻一代树 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念。 "香港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主席陈鸿道表示,抗日战争期间香 港同胞与祖国共命运的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弘扬。 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会长谭锦球出席活动并致辞表示,本届大赛以"回归"和"抗战胜利"为主 题,旨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国家历史,增强对香港与国家血脉相连的认同感。赛前基金会组织的抗战 主题游 ...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蔡奇参观展览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4:50
展览核心内容 - 展览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1]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1]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脉 [1] 行业战略方向 - 行业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1] - 行业应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1] - 行业目标是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读懂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1]
习近平参观
新华网· 2025-10-27 18:59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举办 [2][3] - 展览地点位于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正楼展厅、东雁翅楼展厅 [3]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3] 展览内容与意义 - 展览通过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赓续绵延的文脉 [3] - 故宫博物院被定位为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 - 保护好故宫并发挥其作用被强调为国家大事和故宫人的光荣使命 [3] 未来发展方向 - 故宫博物院需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 [3] - 未来将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并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3] - 目标是让故宫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世界读懂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3]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33
展览核心事件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27日上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一同参观展览 [1][2] - 李书磊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观展览 [3] 展览具体内容 - 展览位于故宫博物院午门的西雁翅楼展厅、正楼展厅、东雁翅楼展厅 [2]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2]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2]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2] 行业战略方向 - 行业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 [2] - 行业应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加强文物保护修复 [2] - 行业需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 行业应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2]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蔡奇参观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25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1]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1]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1] 公司使命与战略方向 - 公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 [1] - 保护好公司,发挥好公司的作用,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是公司员工的光荣使命 [1] - 新起点上,公司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 [1] - 公司将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1] 公司发展定位 - 公司将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 公司将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1]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05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2]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2]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2] 高层领导活动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27日上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展览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一同参观展览 [1][2] - 李书磊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观展览 [3] 行业战略方向 - 故宫博物院被定位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 - 行业需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2] - 发展方向是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让故宫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读懂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2]
(校馆弦歌)拉贝旧居的青年守护者:一场跨越时空的和平接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20:06
拉贝旧居的历史与现状 - 拉贝旧居位于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是一座青砖木构西式小楼,作为跨越国界的人文地标吸引世界各地访客 [2] - 1932年至1938年间,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此居住,南京沦陷后他带头建立约4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保护了25万多名中国人,并写下《拉贝日记》记录日军暴行 [5] - 2006年,拉贝旧居正式成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暨“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 [7] 纪念馆的运营与教育功能 - 馆方协同中德双方设立拉贝发展基金,每年在拉贝诞辰日举办“拉贝年会”,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7] - 南京大学将新生开学第一课设在该纪念馆,众多大中小学将其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其角色从“历史遗产”转型为“教育创新平台” [8] - 统计数据显示,拉贝旧居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2025年暑期访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 [8] 青年守护者的和平接力 - 南京大学学生火愈承作为“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成员,已在纪念馆志愿服务三年,向参观者讲解该院落曾在1937年冬天庇护600多位难民的历史 [2] - 2025年8月,火愈承和同学们将“拉贝故事”带到德国汉堡举办展览,拉贝的“数字分身”亮相,获得拉贝曾外孙克里斯托弗·莱因哈特的积极评价 [5] - 火愈承通过参与“重走安全区”活动徒步8.7公里走完当年安全区范围,对历史产生新理解,认识到和平需要众人携手守护 [5]
抗战馆展出台湾同胞抗日史实
人民网· 2025-10-26 09:20
展览核心内容 - 展览“不屈的宝岛 丹心向祖国——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通过387张历史图片和453件文物全景式再现台湾同胞长达50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历史 [1] 展览主旨与历史叙事 - 展览注重展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历代对台湾进行了有效治理和管辖 [1] - 展览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台湾前途命运,支持和推动台湾革命斗争,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使台湾抗日斗争汇入全民族抗战洪流,两岸同胞携手抗击日本侵略 [1] - 史书《临海水土志》中关于“夷州”的记载是史书和文献中关于台湾最早的记录,表明两岸同根同源 [1] 学术研究与证据支持 -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联合全球43家单位开展的东亚地区最大规模古人基因组研究首次公开台湾岛内古代人群DNA数据,表明台湾古代人群与大陆侗傣语人群有紧密遗传关系,直接证明台湾少数民族所属的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 [1] 重点展品与历史人物 - 一件创作于1902年的十六联屏由爱国士绅丘逢甲撰文,丘逢甲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组建抗日临时政府,失败后内渡大陆,其家族命名及联屏内容均体现对台湾回归祖国的信念 [2] 展览定位与未来规划 - 该展览将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展出,旨在成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 [2]
“这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3 06:5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17日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举办,主题为“鉴往知来·复兴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史料展 [1] - 活动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指导,香港江苏青年总会、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等联合主办 [1][2] - 活动展映了37分钟版《马吉影像》核心片段,这是该版本在香港的首次展映 [2] 《马吉影像》历史与意义 - 《马吉影像》由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用16毫米摄影机秘密拍摄,是揭露日军暴行的唯一动态影像 [2] - 影像真实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暴罪行,例如12月16日上海路妇女跪求日本士兵不要杀害其儿子和丈夫,以及成千上万平民被捆绑驱赶到江边、池塘边遭机枪扫射、刺刀砍杀等暴行 [3] - 1991年,马吉影片被发现并公之于世,日本每日放送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国内第一部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纪录片《验证南京大屠杀》,片中使用了马吉影片镜头超过10分钟 [5] - 1991年,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创会会长邵子平在大卫·马吉家中挑选出13个装有相关胶片的纸盒,剪辑制成一套时长37分5秒的“一吋盘”影像 [7] - 2019年,37分钟版《马吉影像》在美国被寻获,后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7] - 《马吉影像》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8] 活动反响与教育意义 -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这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课,应从中吸取力量,扛起复兴中华的担当 [3] - 江苏省政协委员、香港江苏青年总会会长李荔认为《马吉影像》为香港青年提供了鲜活的教材,帮助青年理解民族苦难并汲取力量 [3] - 江苏省委统战部一级巡视员李卫华指出铭记历史是为了守护真相、汲取教训,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4] - 日本记者加登英成强调南京大屠杀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要把真实的历史留给下一代 [5][7] 其他爱国教育活动 - 9月18日,香港理工大学举办“致敬国家丰碑”国情教育宣讲活动,通过讲述大国重器故事(如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深中通道、蛟龙号完成300次深潜)和展示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等内容,激发香港青年爱国热情 [9][10] - 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和演唱《狮子山下》、《歌唱祖国》等环节,现场观众挥舞国旗,气氛热烈 [9][10] - 活动期间举行了《南京条约》史实展主题征文比赛颁奖仪式,该史实展已在香港107所中学巡展,今年征文比赛收到有效文稿1057篇 [11] - 香港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和全国政协委员、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均表示此类活动是对青少年的生动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家国情怀,鼓励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