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

搜索文档
这个夏天厦门最火爆的目的地,不是鼓浪屿
36氪· 2025-07-29 11:14
"去拍飞机吗?不在广州,在厦门。" 一个半月前,我认识的一位飞友同好发来一组信息,其中夹带着一张飞机和传统闽南古厝同框的照片——飞机机翼和古厝屋脊上的鎏金神兽似擦肩而过, 让人眼前一亮——这种独特的风景照,可太神奇了吧! 飞机和闽南古厝打个照面,这是厦门才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视觉奇观。(图/良豪摄) 真正神奇的地方则在照片之外。社交媒体上,"到厦门拍飞机"话题成了爆火的城市热搜。厦门机场所在的殿前街道更曾发布统计数据,光是去年就接待了 数十万名拍飞机的人。 原本自带文艺范儿和沙茶面香味的"海上花园"厦门,因为火爆的"拍飞机热潮",增加了几分赛博朋克的气质。不少人纷纷分享自己成功"追飞机"的经历, 让蹲守在评论区里的网友直呼羡慕和惊奇。有人发出"这是飞机模型吗"的提问,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这是厦门限定的城市魔幻奇景。" 之所以是"限定",是因为目前紧挨着厦门市中心的老机场,未来将迁至25公里外的翔安大嶝岛。换句话说,"闽南红瓦遇见钢铁机翼"的一幕,极可能将不 复存在。 每当有飞机即将降落时,陈老伯便用洪亮的声音提醒,此时叽叽喳喳的游客会迅速掏出手机或相机。不一会儿,远处就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一架硕大的飞 机霎 ...
中航西飞(000768) - 2025年7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19:20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7年6月18日,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中国航空制造业首家上市公司 [2] - 从事大中型飞机整机及航空零部件等研制、批产、维修及服务,承担C909、C919、AG600等机体部件业务,与多家航空公司有合作 [2][3] - 坚持体系化发展,拓展新技术,完善产品谱系,具备生产交付能力,有完整民机部件生产制造体系及先进研制能力 [3] 行业情况 -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知识与技术密集,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体现国家多方面实力 [4] 公司产品与业务 - 是我国主要军用大中型运输机等制造商,运20、轰6等产品表现出色,承担多种民用飞机机体部件业务 [5] - C919商业运营产能提升,空客A320系列翼盒项目第三条生产线首架下架、波音737MAX内襟翼项目1000架交付、多个新项目签约 [5] 未来展望与规划 - 以飞机整机研制等为发展定位,聚焦主业,强化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6] - “十五五”期间产品结构多元化,形成以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航空维修及服务保障三大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 [6] 无人机业务 - 具备无人机研制技术储备和运营能力,将根据国家需求研制,关注市场调整产业布局 [6] - 投资企业研制生产HH系列无人机系统,参与各型无人机研制 [6] 复合材料应用 - 复合材料业务设备、技术、人才全面跃升,产品等多方面在国内领先 [7] - 发挥优势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开拓军民用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反哺型号任务 [7]
新华时评丨创新驱动,激发增长新动能——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创新性
新华社· 2025-07-23 13:03
中国制造业创新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1] - 工业机器人上半年出口增长61.5% [3] 重大科技创新突破 -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 [1] -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1] - 国产大飞机C919按国际适航标准实现商业飞行 [1]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拥有最多百强科技创新集群 [1] 新质生产力与全球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DeepSeek)应用于沙特阿美数据中心提升运营效率 [2] - 移动支付技术在马来西亚推动旅游业便捷消费 [2] - 无人机技术助力南非、莫桑比克等国发展智慧农业 [2]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绿色技术突破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 [3] 绿色技术国际输出 - 札纳塔斯风电站、图尔古孙水电站等中国项目推动中亚绿色转型 [3]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转型 [3] - 雅万高铁提升东南亚交通连通性 [3] 全球创新合作生态 - 特斯拉、辉瑞等国际企业在中国布局创新业务 [4] - 2024年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达118个 [4] -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总数超70家 [4]
中航西飞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军工、石英电子布 - **公司**:中航西飞、菲利华、中航沈飞、中无人机、航天彩虹、洪都航空、中直股份、国睿科技、航天天湖、联创光电、四创电子、鸿远电子、火炬电子、高德红外、ST大力、航发动力、中航重机、712、海格通信、中航成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军工行业 - **板块业绩表现**:截至2025年7月20日,32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二季度同比增长公司18家,占比56.25%;环比增长16家,占比50%。元器件环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一季度增加,但权重股航发动力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1% - 84%,中航重机单二季度下滑28%,新装备方向712、海格通信预计亏损,板块仍筑底[4] - **军贸方向表现**:上周军贸方向表现亮眼,中航沈飞等市值较大股票涨停,核心逻辑是中国武器装备体系供给端改善及高端化、自主化程度提升,如中航成飞四代战机自主可控,歼10出口巴基斯坦,歼20有望出口,中航沈飞歼35有望成五代机出口主力[5][6] - **运输机及特种飞机竞争优势**:中航西飞在运输机和特种飞机领域优势显著,运20在最大起飞重量200吨级别中对标美国C17和俄罗斯伊尔76,C17停产,伊尔76低速生产,运20优势大,运油20有出口潜力[7] - **相关企业军贸优势**:洪都航空在教练机及导弹方面优势明显,教6等教练机多次出口,具备导弹总装能力;中直股份可出口直9等型号;无人机领域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和航天电子军贸业务显著;雷达领域国睿科技预计2025年关联交易2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14%[8] - **军贸订单对盈利能力影响**:军贸订单对主机场盈利能力刺激显著,内销毛利率受国内定价政策限制,军贸不受限,主机场仍能获较高毛利率。如中无人机制品国内毛利率约5%,军贸可达27%;中航西飞、中航沈飞规模化军贸后毛利率或提至30%以上,净利率可达22%左右,是国内水平十倍左右[9] - **反无人机装备领域**:现代战争中反无人机装备重要性凸显,美国构建系列装备,中国各大军工央企广泛布局,2024年航展展示多种反无人系统,到2027年市场需求约19.18亿美元,中国上市公司如联创光电等布局并实现一定出口[15] 中航西飞 - **管理层变动**:上周换届,韩晓军当选董事长,杨峰任副总经理,左峰任董事会秘书,新班子或推动公司发展,增强竞争力[10] - **对外交流变化**:自2023年12月韩晓军任总经理,公司对外交流频次显著提升,2024年对外交流公告同比增长9倍,预计未来市值管理进一步提升[10][11] - **国产大飞机业务**:是C919核心供应商,负责生产核心部件,价值近八九千万人民币,美国恢复向中国商飞运送发动机,C919交付有望加速,带动业务增长[2][12] - **国内运输机业务**:负责运8、运9生产,可改装成特种飞机,是空军装备量最大运输机型号和军贸核心产品,中航系与陕飞讨论军贸合作,有望拓展新市场[13] - **运20国际市场竞争力**:虽有性能过剩担忧,但小国也有需求,竞争对手产能受限,运20有稀缺性优势,规模化出口后毛利率可达27%,净利率约22%,每架净利润3亿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30%,每年出口四架可实现120%业绩拉动[14] 石英电子布行业 - **菲利华布局趋势**:菲利华布局石英电子布用于高端PCB,满足224G高速传输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扩展规划具备竞争优势,有望推动产业发展[16] - **覆铜板材料升级**:MA9级别覆铜板材料升级为满足224G高速传输需求,需采用石英纤维,其DKDF等参数优于玻纤[17] 菲利华公司 - **竞争优势**:原材料环节,自1979年起与客户共同研发,是杭康天石纤维主导供应商,产品品质国内领先,积累百余项专利;织布环节,子公司中芯材核心团队来自宏和科技,专注特种领域,研发下一代高频高速封板,成功研发符合MA9标准新电子布[18][19] - **扩展规划**:计划大规模扩展新电子布生产能力,织布机年底扩至30台,2026年中旬达100台,2027年中旬达200台,2028年中旬达300台,有序展开形纤维生产扩产,落实场地建设[20] - **项目进展**:2025年上半年成功研发符合MA9标准新电子布,向松下等企业送样上线测试,多家头部核心CL企业已实现偏供货[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航西飞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年龄,董事长韩晓军1980年出生,副总经理杨峰1985年出生,董秘左峰1981年出生[10] - 中无人机制品国内毛利率约5%,军贸毛利率可达27%;航天彩虹国内毛利率约40%[9]
云端的责任:三位东航飞行员眼中的2025暑运
中国民航网· 2025-07-18 09:10
暑运旺季表现 - 公司暑运期间日均运输旅客超45万人次 [1] - 国际长航线激增成为最大特点 飞行员人均月飞行90小时 平均每人每月执飞3班国际长航线 [3][4] - 国际航班客座率超过95% 公务舱全满 [4] 国际航线拓展 - 公司近期新增"南京—巴黎""上海—马德里"等国际航线 [4] - 波音777机队承担新增国际航班任务 [4] C919运营进展 - C919机队规模增至11架 执飞14条精品航线 覆盖12座城市 形成"东西贯通、南北联动"格局 [7] - 机队日执飞达46个航段 运营率已与传统单通道机型持平 [7] - 149名飞行员全员投入暑运 旅客对国产大飞机关注度显著提升 [7][8] 飞行员团队动态 - 资深飞行员除航班任务外还需承担管理会议、模拟机带教等工作 [4] - 首批C919副驾驶完成转机型训练 旅客飞行日志互动成为特色体验 [7][8] - "00后"新飞行员首次参与暑运 通过实战提升复杂天气应对能力 [10] - 新飞行员执飞最长航线为"上海—伊宁" 单次飞行记录详细总结成为职业习惯 [10][11]
“十四五”成绩单彰显中国治理效能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00:31
治理效能提升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后30分钟启动核心区域救援,数小时内救援飞机抵达,当晚受灾群众安置完毕[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提出到颁布仅用18个月[1][3]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1][4] - 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1] 科技创新突破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运营[5] - 大型LNG运输船技术全球领先,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5] -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5] - 国产大飞机C919按国际适航标准完成研制并商业飞行[5] 经济发展成果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5] - 经济增量规模与日本全年GDP总量相当[5] 制度优势体现 - 全面从严治党显著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解决多项历史遗留问题[7][8] - 全国一盘棋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应急响应中持续强化[1][6]
城记丨锻造“大国重器” 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正待“鲲鹏展翅”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19:13
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发展 - 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推动产业集群从"入围认定"到"框架确立" [1] - 产业集群定位为突出"创新经济"而非"规模经济",目标是通过四大高端产业子链(结构大部段及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制造装备)实现技术全球竞争力 [2] - 长三角(含江西)已集聚全国超1/3的大飞机装机配套供应商,产业链相关企业近千家,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3] 区域产业布局与优势 - 上海作为龙头汇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等链主企业及国际供应商总部,主导总装制造与系统集成 [3] - 浙江省拥有200余家航空制造业企业,包括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西子势必锐获得344项国际航空制造商认证 [3] - 江苏省集聚超700家航空航天企业,南京、苏州、镇江分别以规上企业、三大体系配套能力及复合材料结构件(占C919的50%)见长 [4] 全国协同与市场潜力 - 全国20多个省市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大飞机产业链,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主机厂承担C919超95%机体结构件研发制造 [5] - 中国商飞累计获得C919订单近1500架(确认订单近1000架),供应链动员会频繁召开以提升配套产能 [6] - 数字化供应商雪浪云通过与中国商飞合作,大飞机业务占比从10%提升至60%,累计签约商业合同6352万元 [7] 技术与市场前景 - 大飞机制造业覆盖所有工业门类,技术难度与组织复杂度极高,但中国航空市场预计2043年拥有10061架客机(占全球20.6%),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7] - 长三角凭借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和科研成果转化活力(科学-技术-科技中心协同),成为整合全国资源的核心区域 [5][6]
(和音)点燃创新引擎 引领高质量发展——读懂中国经济何以破浪前行②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49
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2] - 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 [2]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2] 高铁与交通技术 -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全球行业领袖探讨高铁发展未来 [1] - 雅万高铁圆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高铁梦",匈塞铁路改变了塞尔维亚的交通面貌 [3] - 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走出去",极大便利当地民众出行,助力地区发展 [3] 绿色技术与出口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 [3] - 中国绿色产品和技术加速出口,引领全球绿色转型潮流 [3] - 杂交水稻、菌草种植等技术加快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 [3] 航天与国际合作 - 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成立 [1] - 中埃联合设计研制的埃及二号卫星在中国酒泉成功发射,巴基斯坦第二颗通信卫星在中国西昌成功发射 [4] - 中国牵头发起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多边合作项目 [4] - 中国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4] - 嫦娥七号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 [4] 人工智能技术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加可及 [3]
欧美9国名校青年代表乘坐C919,体验中国制造新高度
环球网资讯· 2025-07-14 13:47
C919客机首航体验 - 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执飞国际青年代表团航班,展示国产大飞机商业化运营能力 [1][8] - 航班从起飞到降落全程平稳,客舱噪音控制优异,座椅空间宽敞舒适 [6][8] - 东航机组服务获多国代表高度评价,机上安全指引采用视频演示创新形式 [6] 航空服务创新 - 东航提供特色"一碗面"餐食及辣酱定制服务,获美国代表Jorge特别称赞 [3] - 机上餐食质量打破传统认知,法国代表Alexandre Sellerian评价为"飞行史上最佳" [4] - 航空公司设计C919主题纪念章互动环节,增强乘客参与感与品牌记忆度 [4] 国际品牌影响力 - 德国代表Jerrik Bödefeld专程体验C919,反映国际市场对国产大飞机的技术好奇心 [4][6] - 多国青年代表通过实际飞行建立对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直观认知 [8] - 服务细节(如多语言沟通、文化适应性餐食)体现国际化服务能力 [3][4][6]
央广时评·成就十四五|从“第一”涌现 读懂中国创新突破的“必然”
央广网· 2025-07-12 19:06
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多项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包括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C919实现商业飞行等[1] - 创新成果得益于体系化布局、全社会协同发力以及人才梯队持续供给[3][4][6]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持续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7] 科技创新成果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突破[1]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1] -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营[3] -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算力跃升百万倍[3] - 特高压技术成为国际标准[3] 创新体系构建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3]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基础研究占比提升至12.3%[3] - "揭榜挂帅"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攻克核心技术[4] - 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车规级芯片等技术突破[4]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4] 人才支撑 - 中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均居世界第一[6] -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每年超过500万[6] - 人才梯队化布局支撑创新可持续性[6] 未来发展展望 - 创新将持续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7] - 需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强化创新协同、完善人才梯队[7] - 科技创新将深度融入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