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精神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革命的薪火,何以点燃青春的热血——体悟大学校园中的红色传承
新华社· 2025-09-22 19:19
革命的薪火,何以点燃青春的热血——体悟大学校园中的红色传承 新华社记者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北大红楼,前来参观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 秋日暖阳透过红木窗框,洒落红楼内。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 行走其间,可以真切感受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印记。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位于这里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面向不同学段学生,精心策划 了"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对小学生而言,红色教育重在感知和启发。 为此,纪念馆以"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主题,通过故事化、互动化的方式,追寻李大钊等革 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拂去历史的烟尘,踏出书本的世界,此次北大红楼之旅让那段壮阔历史得以鲜活再现。"来自北京大学 法学院的2025级本科生黎子墨参加活动后感慨万千,"这次研学经历,让信念的火种长存我们心中。" 救国、兴国、强国,岁月奔涌,山河巨变,激荡在青年心中的爱国之志始终不渝。 湖南长沙,湘江之滨,岳麓之南,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称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坐落于此。 近代以来,一大批进步青年在此立下报国之志,投身时代洪流,一时群星璀璨。 ...
白沙一小开展铭记“九一八”教育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9-19 10:08
海南日报牙叉9月18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符晓东)9月15日上午8时,白沙黎族 自治县第一小学组织开展铭记"九一八"教育活动,铭记民族苦难,致敬革命先烈。 活动当天,全体学生共同宣誓,展现"铭记历史、勤奋学习、强国有我"坚定决心,以青春之我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师生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教训,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习与工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白沙一小开展铭记"九一八"教育活动 致敬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现场,全校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倾听"国旗下的演讲",回顾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民族苦难。回 到教室后,各班级围绕"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主题开展班会,以图文、视频形式重现九一八事变经过, 揭露侵略者暴行,讲述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主题教育强化师生对和平的珍视, 激发爱国共鸣,弘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
校馆弦歌|沉淀的历史,何以激发青春力量——感悟大学校园蕴藏的理想信念
新华社· 2025-09-15 09:49
高校博物馆与校史资源的教育价值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商代刻辞卜骨、西周叔虞方鼎及元代卵白釉印花"太禧"铭盘等文物 展现中华文明独特魅力[2] - 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致敬马衡、向达、苏秉琦、宿白等学者 并记录周口店遗址、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宝鸡周原遗址及广汉三星堆遗址等重要考古贡献[2] - 校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李大钊像、蔡元培像、斯诺墓及博雅塔等标志物成为青年学子触摸历史印记的重要载体[2] 西南联大历史传承与精神象征 -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保留铁皮顶黄土墙教室 抗战期间培养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及170多位院士[3] - 西南联大博物馆通过50余件馆藏精品文物展示"刚毅坚卓"校训 体现战时空袭警报常态下学子步行赴滇求学的爱国精神[3] - 复原教室陈列兼具书桌与坐椅功能的"火腿椅" 反映当年为节约物资成本与校舍空间的设计智慧[4] 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陈列我国首架高校自行设计制造的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 1958年由师生团队1800余人耗时100天完成 其中学生占比76%[6] - 北航通过创新科教融通培养范式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利用大型综合项目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蓝天上[6] - 航空航天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空天事业发展 传承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6]
扎根“西陲第一乡” 护边使命代代传
新华社· 2025-09-14 16:06
地理位置与边境特征 -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中国最西端 边境线总长度达1133.7公里 [1] - 乌恰县吉根乡作为克州最西端区域 被称作西陲第一乡 [1] 护边员事迹与精神传承 - 布茹玛汗·毛勒朵数十年来持续巡逻边境 在帕米尔高原山石刻制超过10万块中国石 [1] - 护边员群体通过代际传承方式 长期坚守边境区域并弘扬爱国精神 [1] - 高原护边行动通过日常实践持续践行爱国誓言 [1]
爱国侨领梁金山后人:强大祖国带来安全感
中国新闻网· 2025-09-06 16:06
爱国侨领梁金山历史贡献 - 梁金山早年于南洋经营实业获得成功 在抗战期间慷慨捐资并积极认购救国公债[3] - 1932年在中缅边境捐款建造钢缆吊桥"惠通桥" 该桥成为滇缅公路咽喉要道[4] - 调配自家公司车队抢运国际援华物资 捐献80辆卡车和一架飞机支援抗战[4] - 认购超过一半云南发行的救国公债 并坚持每月捐款直至抗战胜利[4] 抗战时期华侨支援行动 - 梁金山组织海外华侨支援抗战 动员侨胞捐款捐物乃至回国参战[3] - 响应陈嘉庚号召参与滇缅公路物资运输 打破交通封锁援助抗战[4][5] - 因捐赠大量物资被日本人列为追杀对象 晚年表示"捐款从来不记账"[4] 爱国精神传承与文化活动 - 后人董蓉蓉策划舞台剧《赤子青春》 讲述南洋华侨机工和滇西民众抗战故事[5] - 该剧将于9月8日在云南上演 旨在挖掘侨乡文化传承爱国精神[5] - 通过文化活动讲好南侨机工故事 弘扬先辈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5]
听遗迹“讲述”香港抗战故事
新华社· 2025-09-01 17:01
香港抗战历史遗迹与纪念设施 - 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向祖国和盟军运送物资的重要渠道和交通动脉 1941年12月沦陷后抗日志士和民众与日军展开艰苦斗争 [1] -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港唯一成建制坚持抵抗的抗日武装力量由以香港同胞为主体的中华儿女组成 [2] - 日占期间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共有115名烈士为保卫香港献出宝贵生命 [5] 罗家大屋与沙头角抗战纪念馆 - 罗家大屋是香港新界沙头角石涌凹村的罗氏宗族祖屋日占时期成为港九大队活动基地和交通站罗家有多达11位成员投身抗日游击队 [2] - 罗家大屋于2022年9月3日改建为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是香港首个集中介绍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历史贡献的纪念馆及首个长期展示港九大队历史的国民教育基地 [3] - 馆内展览呈现东江纵队及港九大队抗战历史和罗氏家族举家抗敌事迹开馆以来已有近10万人次观众参观 [3] 龙鼓洲战斗与英雄纪念碑 - 1942年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中队长刘春祥带领6名成员在沙洲龙鼓洲海域遭日军炮艇伏击木船被击沉刘春祥等指战员和船家梁克一家五口壮烈牺牲 [4] - 2020年刘春祥等12名龙鼓洲战斗牺牲英烈被列入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4] - 2023年5月9日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在龙鼓滩揭幕是香港第三座大型抗战纪念设施 [4] 乌蛟腾村抗日事迹与纪念设施 - 大埔乌蛟腾村是港九大队重要基地很多村民参加游击队直接参与抗日斗争不少村民为保障游击队安全遭日军严刑拷打村长李世藩和多名村民牺牲 [6] -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于201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7] - 港九大队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克敌制胜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指战员英勇无畏及香港民众大力支持包括提供物质支援传递情报借出住所等 [6] 其他抗战遗迹保护与教育意义 - 西贡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于2020年9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塘福村一段抵抗日寇的古围墙于2024年1月修复完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电台遗址于2024年5月设立标志牌 [8] - 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抗战遗迹被发现和保护勾勒出更丰富立体的香港抗战图景 [8] - 抗战遗迹教育年轻人明白如今生活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必须努力为香港和国家贡献力量 [8]
抗战时期,海内外侨胞勠力同心、共御外侮——重洋难阻报国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10:27
华侨抗战贡献 - 江门五邑籍侨胞捐款占抗战侨捐总额的半壁江山 [8] - 南洋华侨郑潮炯通过义卖瓜子筹得18万元捐款 相当于购买40万斤大米 [8][17] - 郑潮炯将全部捐款交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17] 飞虎队华人参与 - 美国飞虎队2000多名队员中95%为美籍华裔 其中多数为江门台山籍青年 [8] - 约1600名精通中英文的华人加入飞虎队第14空勤大队和第987特别通讯连 [9][10] - 余新贤带领公司24名员工参军并动员3名堂弟加入 形成"一门四飞虎"佳话 [9][10] 军事抵抗行动 - 南楼七烈士坚守碉楼10天 射杀日军16人 成功拖延日军撤退计划 [13][14] - 七烈士最终遭日军毒瓦斯攻击被俘 英勇就义时年龄最大38岁最小18岁 [14] - 日军动用3000兵力围攻南楼 七烈士在墙上留下"尽忠为国为乡"誓言 [13][14] 抗日组织建设 - 谢创1937年组建中共开平县特别支部并任书记 恢复地方组织活动 [22][23] - 通过建立以敬小学作为阵地 组织青年进德社等团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22] - 谢创在失去组织联系情况下仍坚持动员知识青年和农民参与抗日 [22] 精神传承影响 - 台山石花山公园1991年建立飞虎队纪念亭 收藏军装等历史物件 [12] - 南楼七烈士后人司徒荣炎受祖父影响参军报国 后进入公安部门工作 [14][16] - 郑潮炯为五个儿子取名社群社心社明社义社立 体现家国情怀传承 [20][21]
重洋难阻报国心(抗战烽火中的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06:55
华侨爱国行动 - 飞虎队中95%为美籍华裔且多数为江门台山籍 约1600名华人加入第14空勤大队和第987特别通讯连 承担维修通讯运输等后勤保障任务 [7][8][9] - 江门五邑籍侨胞捐款占抗战侨捐总额半壁江山 南洋华侨郑潮炯通过义卖瓜子筹得18万元 可购买40万斤大米 全部捐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7][16] - 南楼七烈士为侨乡自卫队员 在无援军情况下坚守碉楼10天 射杀日军16人 最终遭毒瓦斯攻击牺牲 最大38岁最小18岁 [12][13] 代表人物事迹 - 台山籍余新贤带领公司24名员工加入飞虎队 动员3名堂弟共同参战 形成一门四飞虎传奇 战后低调隐忍事迹通过纪念馆留存 [8][9][11] - 开平司徒浓等七烈士在碉楼内书写尽忠为国为乡誓言 掩护乡亲转移并拖延日军水路撤退计划 其孙子受精神感召参军入伍 [12][13][15] - 新会籍郑潮炯在南洋义卖瓜子支援抗战 家乡沦陷后30多名亲人遇难仍坚持募捐 为儿子取名社群社心等体现家国情怀 [16][17][19] - 开平籍谢创从美国归国后自发组织抗日救亡活动 建立以敬小学作为宣传阵地 1937年重建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并任书记 [21][22] 历史传承与纪念 - 台山石花山公园设立飞虎队纪念亭 刻有部队番号及老兵姓名 余氏家族捐赠军装用具予江门博物馆收藏 [11] - 南楼遗址保留弹痕作为抗战见证 司徒家族每年清明固定凭吊 事迹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12][15] - 谢创故居修缮为江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后人赴美俄等国档案馆搜集历史资料完善历史记录 [24]
香港上空,1200架无人机重现“日本投降矣”
观察者网· 2025-08-31 19:03
活动概述 - 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 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 共呈现13幕历史场景包括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东江纵队、文化名人大营救及《大公报》报道"日本投降矣"等历史场景 [1] 技术执行 - 汇演出动1200架无人机 采用毫米级定位技术及升级RGBW全色域灯珠打造视觉效果 具备一键中止功能保障安全 [2] - 无人机编队通过夜空变换呈现沉浸式多维观演体验 串联历史节点与城市记忆 [2] 社会反响 - 现场吸引大批香港市民提前等候 观演过程中频繁拍照记录 [2] - 活动通过科技与艺术结合形式弘扬爱国精神 激发社会各界守护和平的共同力量 [1]
专题展览、红色舞台剧……各地多种形式铭记历史、缅怀英烈 汲取奋进力量
央视网· 2025-08-30 19:24
纪念活动开展情况 - 浙江各地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包括专题展览和电影放映等方式[1] - 宁波奉化区博物馆举办"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特展 展出109件文物和百余幅影像图表 其中近四分之一文物首次亮相[1] 展览内容特色 - 奉化博物馆展示抗战期间地方慈善组织 包括奉化孤儿院和国际灾童教养院 后者部分学生后期参加新四军抗战训练[3] -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出《抗战长歌—浙江著名抗日英烈颂》专题展览 包含近200张图片和72个视频 展示20多位浙江著名抗日英烈事迹[5] 观众反响与教育意义 - 观众认为年轻人应多参加此类活动 体会先烈壮志豪情 增强爱国精神[5] - 高中生通过参观了解到校友郁达夫烈士事迹 表示要铭记历史并传承精神[7] - 学生表达参军保家卫国意愿 认为应承担起传承下来的责任使命[9] 沉浸式体验活动 - 湖州长兴县百余名学生观看红色舞台剧《竹海惊雷》 以新四军苏浙皖军区抗战真实事件为基础[11] - 舞台剧采用模拟空袭特效和竹林战场实景布置 提供沉浸式观演体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