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支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生育支持政策多维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8-06 23:37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 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 学习需求。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 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 时受助,做到应助尽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也是我国生育支 持政策体系框架完善的一部分,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教育成本,这对全社会构建生育友好型 社会、育儿友好型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生育支持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策。当前,生育 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 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 ...
发放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生育支持政策多维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8-06 20:00
生育支持体系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育儿补贴、教育、托育等多个方面,需要长期综合施策。当前,生育 支持体系正持续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从2025年秋季 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 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 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各省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坚持保基本、保普惠,进一步健全学 前教育投入机制,明确省以下分担责任,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 足额发放;制定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 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 给机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努力满 ...
幼儿园大班免费,只是开始
盐财经· 2025-08-06 17:52
作者 | 乔悦 孙月(实习生) 编辑 | 江江 在两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解释道,0到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 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国家希望通过财政投入,在这个阶段给予直接支持。 政策发布当晚,人们就沸腾了。 满足条件的家长纷纷涌入发放补贴的小程序,把领钱入口一度挤到瘫痪。不仅如此,甚至领取育儿补贴 的"骗局"也已经出现。比如8月4日,云南昭阳警方就接到群众反映,通过社交平台接到领取补贴通知, 要求限时办理,通知内含有"网址链接",登录后发现异常。 尽管补贴金额不高,折算下来每月约300元,但它所释放的信号,却远不止钱数本身。 视觉 | 顾芗 一项备受瞩目的"投资于人"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终于靴子落地。 为了进一步减轻家庭的育儿压力,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 施方案》。 该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现金补 贴,直到年满三岁为止。不论是一孩、二孩、三孩,不论家庭收入高低,只要符合条件,都能领取。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 ...
科学认知辅助生殖技术 为生育支持提供助力
人民网· 2025-08-04 14:11
政策支持与医保覆盖 - 多地陆续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2] - 医保覆盖释放积极信号 提升患者诊疗意愿和配合度 [2] - 政策推动下 辅助生殖技术成为生育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1][2] 技术发展与分类 - 辅助生殖技术已迭代至第三代 分别针对女性输卵管不孕 男性少精弱精 胚胎遗传疾病筛查 [4] - 三代技术无优劣之分 需根据患者具体病症选择适配方案 [4][5] - 冷冻胚胎技术为各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必要支撑环节 [5] 患者认知与健康管理 - 需消除对试管婴儿技术的误解 其新生儿健康水平与自然受孕无差异 [3] - 肥胖患者需优先科学减重 否则影响促排卵效果并增加孕期风险 [6][7] - 人工智能应用于卵巢功能预测 药物剂量定制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等领域 [7][8] 行业创新与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整合多维度数据 辅助胚胎筛选和遗传学诊断 提高临床决策准确性 [7][8] - 北医三院开发卵巢功能预测软件 结合治疗结果数据优化个体化方案 [7] - 医院与DeepSeek合作 通过AI导诊和咨询提升服务效率并加强科普 [7]
提额度、扩场景、优服务——优化公积金政策精准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04 08:28
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 - 多地通过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扩大使用范围等措施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1] - 深圳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231万元 可贷额度从账户余额14倍提高至16倍 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调整为20% [2] - 深圳推出夫妻"冲还贷"业务 新政出台后累计办理还款18.22亿元 [2] - 江苏多地调整公积金政策 淮安单方缴存贷款额度由70万提至84万 双方缴存由100万提至120万 [3] - 盐城统一全市公积金贷款限额 家庭最高120万 个人最高80万 [3] - 扬州、常州等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扬州降至20% 常州降至15% [3] 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 - 青岛将首付款提取范围扩展至二手房市场 购房人父母及子女也可提取 [5] - 青岛新增"更新电梯"提取情形 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或更新电梯 [6] - 南京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范围从南京都市圈扩展至江苏全省 存量房贷最长年限从20年延长至30年 [6] - 深圳与广东省内10个城市建立协同发展机制 解决异地业务办理问题 [6] - 青岛创新"住房公积金支付"平台 支持实时划转公积金用于交首付、还房贷、付房租等 [8] 公积金服务效能提升 - 深圳应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提取"先到账、再验证" [7] - 深圳上线"深小i"政务服务大模型 实现高频业务"边聊边办"新模式 [7] - 截至6月底深圳公积金累计归集资金9636.23亿元 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654.92亿元 [7] - 青岛推进贷款购房"一件事"改革 线上接入政务平台 线下设立11个联办专区 [8] - 青岛购房贷款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减至6个工作日 效率提升70% [8] 政策效果与专家观点 - 青岛放宽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 可按首套房享受利率优惠 [4] - 专家表示拓宽公积金使用场景可提升使用效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 - 深圳公积金中心表示将持续深化制度改革创新 拓展制度惠民广度深度 [7]
经观社论|用真金白银传递生育友好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2:23
育儿补贴政策 - 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婴幼儿也可按月折算领取补贴 [2] - 中央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今年中央财政对此项转移支付的初步安排预算是900亿元左右 [2] -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财政状况"提标",在发放国家基础标准的补贴之外进行灵活调节 [3] 政策影响与意义 - 育儿补贴传递出国家与民众共担生育成本的强烈信号,每月300元虽不能覆盖全部育儿成本,但考虑到长期性和覆盖广度,财政整体支出不小 [2] - 在农村地区,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相当于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的18.4%,能解决诸多实际问题 [2] - 在城市家庭,这笔钱差不多够解决半年的奶粉费用 [2] 政策配套与建议 - 建议地方"提标"补贴的部分以常住人口为标准发放,公共福利去户籍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4] - 生育支持政策是一套组合拳,需要围绕全生育链条、全生命周期,从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构建系统性的支持体系 [4] - 在就业领域,需保障女性职业权益,通过政策引导男女共担育儿成本,降低母职惩罚的可能 [4] 社会氛围与长期效果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出台有助于推动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但离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差距 [5] - 社会上"厌童"情绪有所滋长,对婴童不宽容的氛围与低生育意愿之间彼此关联,互为因果 [5] -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建立常态化效果评估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5]
生育补贴、生育休假、住房支持……打好生育支持政策“组合拳”
央视网· 2025-08-02 11:27
在加强生育服务支持方面,措施提出,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提高生育保险产前检查费用报销 标准,实现医保实时结算。研究完善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等人员、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未就业人员生 育医疗费用保障措施。 央视网消息:7月31日,《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发布,涉及生育补贴、生育 休假、住房支持等一系列措施。 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方面规定,在幼儿园及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学位实际,统筹考虑同一家庭子女"长幼随学"。加大对多 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 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在以家庭为单位配置小客车指标时,加强对多子女无车家庭的倾斜支持。 在强化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措施明确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全覆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 科服务能力。全市具有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可调剂使用本市儿童专科医院院内制剂。 ...
用真金白银传递生育友好信号 | 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8:49
从2021年四川攀枝花市率先出台生育补贴政策算起,迄今至少有23个城市陆续"发钱"鼓励生娃。但这一次,是国家第一次在制度层面明确育儿补贴的发放。 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将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乎有所滋长,在公共场所因孩子而起的矛盾时有发生——去年8月,吉祥航空航班上,1岁幼童哭闹被陌生旅客带进机舱厕所 "立规矩";今年6月,一位找不 到母婴室的父亲在展览馆给10月龄孩子喂奶,被工作人员以禁止饮食为由制止并驱赶。对婴童不宽容的氛围与低生育意愿之间彼此关联,互为因果。重塑社 会观念需要时间,也需要政策持续且长期地渗透和发力。 我们乐见这样真金白银补贴于人的政策。每月300元当然不能覆盖育儿的全部成本,但考虑到这项支出的长期性及其覆盖广度,财政整体支出不小,传递出 国家与民众共担生育成本的强烈信号。今年中央财政对此项转移支付的初步安排预算是900亿元左右。中国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不尽相同,在农 村,以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看,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能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即便在城市家庭,有人已经算过账,这笔钱差不多够 解决半年的奶粉了。 ...
为育儿减负 给未来投资(新视野)
人民日报· 2025-08-01 04:42
当然,育儿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哪项举措能"一招见效",一份育儿补贴也不可能完全覆盖育儿支出。 想让年轻人乐意生娃,还需要托育服务、教育、住房等政策协同发力。只有真正免除更多家庭生养孩子 的后顾之忧,年轻人才能愿意生、也敢要娃,您说是吗? 显而易见的是,这笔钱能够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孩子呱呱坠地 起,奶粉、纸尿裤、医疗、教育等开支便接踵而至,让许多年轻人"想生却不敢生"。有了育儿补贴制 度,通过财政资金的精准发放,可以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现金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育孩子的经 济压力,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这份补贴的分量格外不同——它切实补贴了部分家庭的基本开支, 让养育孩子的压力有所减轻。 发放育儿补贴,也有助于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这笔"真金白银"的投入,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清晰 信号:养育孩子不再仅是家庭独自承担成本的内部事务,更是需要国家支持的社会工程。作为一项强化 生育支持的激励政策,育儿补贴直接回应了家庭最现实的育儿成本焦虑,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了社会对 生育价值的认可,传递出鼓励生育、尊重养育劳动的鲜明政策导向。 发放育儿补贴,还是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北京商报· 2025-08-01 01:28
在完善生育友好多元支持政策方面,《工作措施》提出,健全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 效供给,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 顾。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子女父母同时申请保障性住房的,优先考虑就近配租配售。加大对多子女 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并备案 的,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月缴存额限制。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在加强生育服务支持方面,《工作措施》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 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加强 生殖健康服务。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 计划。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孕 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 格水平,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时调整相关医保支付政策。加 强青少年青春期与性健康教育,预防非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