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两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17
2024年,镇江市公安局联合相关单位成立江苏著作权保护联勤中心,以联勤共建、数据共享、风险共 处、联动共治、联动共赢为目标,建立动态预警、信息汇集、打击联动、案件支援、理论研究、快速维 权、便捷举报、质效评估等机制,着力构建"公安+行政+司法+企业"的著作权保护模式。 这两个案例创新性强、实施成效显著、具备广泛复制推广价值。省知识产权局表示,下一步将紧扣知识 产权强国建设,围绕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加快形成更多有创新亮点、 地方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获得感、满意度,推动知识产权 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蔡姝雯)记者从省知识产权局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知识 产权强国建设第四批共30个典型案例,我省2个案例入选,分别是"江苏省南京市搭建'互联网+知识产权 金融'平台,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和"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建立江苏著作权保护联勤中心,一站式联 动保护版权"。 近年来,南京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多部门共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互联网+知识产权 金融"数智化服务平台,将企业知识产权数据与工商、财经、人才 ...
青海省首次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3 15:57
紧抓知识产权赋能盐湖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扩面关键切入点,科学谋划发展路线,将盐湖产业知识产权赋 能行动作为知识产权"五个一"三年攻坚核心任务之一,大力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转化和协同运用。系统构 建工作载体,高标准建设盐湖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精准 研判产业前景,完成《青海盐湖资源开发与利用专利导航分析》,从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提出科 学建议和对策。 精准施策赋能,全链条擘画产业生态重构新"盐"色 蓄力构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赋能精准研发,设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联合实验 室,实施科技创新"揭榜挂帅",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让研发直指产业痛点。赋能高标布局,以专利 支撑标准,以标准引领行业,绿色循环开发"盐湖方案"得到示范应用。赋能产业贯通,推动更多专利技 术成果应用于盐湖产业中试生产实践,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结构,拓展延伸产业链条。赋能价值实现, 持续输出全套钾肥技术工艺包,获超千万元技术收益,多领域技术组合助力资源回收和污水减排成效斐 然,主营产品首获专利密集型产品认证。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总结推广此次盐湖案例的培育经验,把"盐湖案例"成功模式复制到清洁能源 ...
海口“全口径”整合知识产权资源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海南日报· 2025-10-27 08:44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朝峰 王赫)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 公室公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四批典型案例,"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海口市政府协同共建知识产权综 合服务示范区"从全国众多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该案例的入选,体现了海口市通过整合"全口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促进地 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同时,该案例也为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 鉴的经验。 2023年12月,海口市与海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该方案由海口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 产权局)统筹牵头,以海口国家高新区为试点,率先在全国将分散于各部门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 版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数据知识产权、商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域名等知 识产权服务职能进行"全口径"整合,推行"一窗口统办、一平台交易、一链条保护、一站式管理、一体 化服务" 模式,并组织市场监管、版权、公安、法院、检察、仲裁、公证等部门联合设立集中办公区。 同时,通过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南业务受理窗口、国家级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南自贸港知识 产权法院、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 ...
申长雨: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人民日报· 2025-09-27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是未来十五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大顶层设计和宏伟蓝图,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关系国家治理、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对外开放大局和国家安全 [3] - 纲要明确了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的总体目标 [6] 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基础 - 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从2013年的第35位显著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2] -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2]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意义 -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3] -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发展专利支撑的创新型经济、商标支撑的品牌经济等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3] -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以知识产权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稳定,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4]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 工作原则包括坚持法治保障严格保护、改革驱动质量引领、聚焦重点统筹协调、科学治理合作共赢 [5] - 指导思想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和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 [5]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重点任务 - 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 [7] - 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体制,实施保护体系建设工程 [7] - 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完善高质量创造机制,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商标品牌建设 [8] - 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实施公共服务智能化建设工程 [8] - 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塑造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8] - 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国际合作网络,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 [8]
四部门发文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促进资源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1
政策核心目标 - 联合发布通知旨在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强化规范管理,以提升资产评估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能力[1] - 政策目标是推动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释放,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1] - 强调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全链条中的专业作用,促进知识产权资源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1] 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要求 - 资产评估机构承接和执行相关业务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1] - 机构从事业务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在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特点[1] - 要求评估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估价值,禁止直接以预先设定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1] - 机构应加强对评估专业人员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1] 监管与支持机制 - 四部门将按职责分工指导和规范相关工作,并建立协同机制,依法实施监督管理[2] - 监管部门将及时统计、披露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业务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2] - 计划构建开放、透明、高效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业务数据服务平台[2]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7
"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在稳进中提质、在创新中突破,多项核心指标提前达成,为知识产权 强国建设夯实根基、拓宽路径。 制度筑基,筑牢创新屏障。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压舱石"。我国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订,同步推 进商标法修订,为创新主体撑起"防护网"。专利商标审查效能持续跃升,国际领先的智能审查系统全面 启用,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跻身全球同制 度下最快行列。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2.36分,从制度条文到实践效能,保护水平实现质 的飞跃。 转化赋能,激活产业动能。知识产权的生命力在于转化应用。在专利转化专项行动牵引下,企业发明专 利产业化率攀升至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04%,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从实验室奔赴生产线。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实现突 破,既夯实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知识产权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呼应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记录下过去5年走过的坚实足迹。展望 未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将更贴近实践、助推创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多项数据创新高!“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华网· 2025-08-12 14:38
知识产权保护进展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80.05分提升至2024年82.36分 整体步入良好阶段[3] - 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 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 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3] - 累计向出海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 咨询服务6885次 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 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3]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5]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11.97%提升至2023年13.04%[5]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3194.4亿元提升至2024年3987.1亿元[5] 知识产权储备增长 -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同比增长13.2%[5]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再创新高[5] - 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 同比增长6.6% 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5] 国际创新地位提升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 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6] - 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6]
中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升至53.3%
新华网· 2025-08-12 14:37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 [1]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3194.4亿元增至2024年3987.1亿元 [1] - 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年均增速达5.7% [1]
中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
新华网· 2025-08-12 14:3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7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中国国内拥有有效发 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 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跑出成长“加速度” 知识产权“浙”样实践(人民网)
人民网· 2025-07-31 16:30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浙江实践成果 -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和数字经济高地 在知识产权创造 保护 运用等领域持续突破 为全国提供鲜活样本 [1] - 全省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增长至15.4万家 有效发明专利达45.1万件 商标有效注册量达491.6万件 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年攀升 连续4年获中央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优秀等次 [2] 创新生态建设与制度创新 - 通过"五个一"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编制发展路线图 颁布综合性地方法规 推进全链条集成改革(9项创新获评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设立覆盖所有门类的省政府知识产权奖 建立省市县三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网 [3] - 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五年实现翻番 [3] - 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 唤醒8777件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专利 [4] 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57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20% 高于全国近7个百分点 [4] - 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 累计登记2.2万件 运用金额近77亿元 [4] - 2024年专利商标质押授信5197亿元 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使1.17万家中小企业受益 [4] - 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125件 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37家浙企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4]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建成21家国家级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24.6%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 平均获权周期缩至3个月内 [5] - 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县级 实行"简案快办" 办案周期压减50%以上 [5] - 创新"枫桥式"纠纷化解机制 2024年化解纠纷1.8万余件 查办侵权假冒案件7256件 [5] - 司法审判审限内结案率达99.4% 2019年实施"三合一"审判 2022年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试点 累计受理693件 审结644件 [5] 国际化与对外开放支撑 - 实现PCT国际专利 马德里国际商标等工业产权三大服务体系保险全覆盖 [6] - 建成9家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和19家海外工作站 2023年重点案件指导率100% 挽回损失4亿多元 [6][7] - 行政执法"浙江方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作专题介绍 国际影响力提升 [7] 区域特色产业与融合发展 - 义乌市拥有有效商标22.2万件(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有效专利超3.9万件 设立集成34个事项的"一件事"平台 累计办理业务超9万件 减负超5000万元 [8] - 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 年产值破千亿元 打造"丽水山耕"等区域农业品牌 认定1500多家"非遗工坊"带动近600万人就业 [8] - 杭州市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 占GDP28.8% 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12.1万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9] - 建设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累计完成专利快速预审1.7万件 电商维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至1.5天 助力390家平台企业营收1.16万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