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enture Capital
icon
搜索文档
SuRo Capital Corp.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8-07 04: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每股净资产值(NAV)9.18美元 较2025年第一季度6.66美元增长35% 创历史最佳季度表现 [1][2][3] - 增长主要源于AI基础设施类投资组合增值 包括CoreWeave成功IPO及OpenAI创纪录的400亿美元融资 [3] - 公司宣布首次现金股息每股0.25美元 源于公开证券的成功退出 [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总净资产2.194亿美元 投资组合公允价值2.438亿美元 [5][9] - 前五大投资占组合总价值的53% 其中CW Opportunity 2 LP公允价值4090万美元 占比16.8% [6] - 季度运营成果:实现投资净收益2120万美元 未实现投资增值4480万美元 带动净资产增加6260万美元 [9] 投资组合动态 - 新增投资:2025年4月通过SPV向Plaid注资500万美元 该平台覆盖美国半数成年用户 [4] - 退出项目:季度内出售CoreWeave股票获2530万美元净收益 实现净收益1530万美元 [8] - 季度末持有36家组合公司投资 其中33家为非上市公司 3家为上市公司 [5] 行业趋势 - AI领域重大事件推动估值提升:OpenAI以300亿美元投后估值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创科技公司私募融资纪录 [3] - 设计平台Canva拟以370亿美元估值进行二次募资 显示数字创意工具持续受资本青睐 [3] - SPAC策略持续见效:Colombier Acquisition Corp II完成与GrabAGun合并 [3] 股东回报 - 2025年7月31日向股东支付每股0.25美元现金股息 总金额约600万美元 [11] - 基于当前组合活动 公司计划在2025年剩余时间宣布更多分配方案 [4] - 季度内基本每股净资产增长2.52美元 总回报率(按市值计)达65.19% [24]
Hudson Pacific Properties(HPP)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为1 9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2 18亿美元下降 主要由于资产出售和办公室入住率降低 [19] - 第二季度FFO(不包括特定项目)为800万美元或每股0 04美元 去年同期为2450万美元或每股0 17美元 [19] - 第二季度同店现金NOI为871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1 041亿美元 主要由于办公室入住率降低 [20] - 公司拥有10亿美元流动性 包括2 36亿美元无限制现金和7 75亿美元未提取的信贷额度 [21] - 预计第三季度FFO每股在0 01至0 05美元之间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办公室业务 - 第二季度签署了55 8万平方英尺办公室租约 60%为新租约 60%位于湾区 [12] - 办公室入住率稳定在75 1% 租赁率为76 2% [12] - 租金差幅GAAP基础上增长4 9% 现金基础上下降1 8% [13] - 参观活动增加8%至180万平方英尺 为两年多来最高水平 [13] - 科技公司占参观活动的比例从35%增至53% 核心AI租户占科技需求的比例从7%增至61% [13] 工作室业务 - 工作室收入季度增长3%至3420万美元 [16] - 工作室费用季度下降11%至3660万美元 [16] - 工作室NOI季度改善540万美元 [16] - 工作室入住率为63% 相关舞台为63 6% [15] - 预计第四季度工作室需求将增加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旧金山科技和租赁活动推动七年来最大季度入住率增长 [7] - 硅谷入住率连续第三个季度改善 科技行业推动超过100万平方英尺的正净吸收 [7] - 湾区占AI公司当前足迹的60% [8] - 核心AI租户目前占公司ABR的10% 全部位于湾区 [8] - 西雅图市场因Hill 7租户搬出约10万平方英尺而受到影响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租赁和运营执行 以推动未来现金流增长 [6] - 正在战略性地处置非核心资产 第二季度以2800万美元出售了625 Second [11] - AI和AI赋能企业被视为西海岸下一波经济增长浪潮 [7] - 公司看到扩大核心AI和AI赋能公司租户组合的相当大空间 [8] - 工作室业务正在精简以实现盈利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西海岸办公市场复苏正在形成 由新兴AI和科技公司引领 [6] - 预计随着办公室需求增加和到期显著减少 办公室入住率将保持稳定并开始增长 [14] - 加州电影和电视税收抵免计划显著扩大 预计将增加工作室业务活动 [10] - 公司认为在所有市场都已触底 某些市场出现显著转变 [35] - 预计2026年办公室租赁率将达到中80%水平 [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偿还了4 65亿美元的私募票据 解决了2025-2027年的重要到期问题 [21] - 通过普通股发行筹集了6 9亿美元 用于偿还信贷额度和一般公司用途 [21] - 预计将成功为1918大楼贷款再融资 [22] - 预计全年利息支出在1 68亿至1 78亿美元之间 G&A支出在5750万至6350万美元之间 [23] - 全年同店现金NOI预计为负11 5%至12 5% [2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办公室业务 - 公司确认没有未来年份的重大搬出或租户信用问题 [26][28] - 预计2026年办公室租赁率将达到中80%水平 [31] - 湾区市场活动强劲 特别是科技和AI公司需求 [56][57] - 西雅图市场看到OpenAI Anthropic NVIDIA等公司开始进驻 [58] 关于工作室业务 - 工作室业务盈亏平衡点已降至约90场演出 [37] - 如果演出数量达到110-120场 预计可产生3000-4000万美元现金NOI [38] - 不计划剥离工作室业务 专注于精简运营 [103] - 预计Pier 94工作室将在年底按时按预算交付 [17] 关于资本和资产 - 公司认为已具备未来36个月运营所需资本 [34] - 将继续战略性地处置非核心资产 但时间表更为宽松 [47] - 湾区资产估值有所改善 但尚未出现大幅资本率下降 [75] 关于财务指导 - 第三季度指导范围主要取决于工作室业务表现 [62][63] - 全年同店NOI指导基本保持不变 主要调整是纳入Metro Center物业 [23] - 预计华盛顿1000大楼将在2027年稳定 现金支付入住率达到92% [129]
Citigroup Ups Focus on Privately-Held AI Startups
PYMNTS.com· 2025-07-24 01:33
花旗集团加强私有公司研究 - 花旗集团正在增加对私有公司的研究投入[1] - 聘请Heath Terry领导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并指导其他分析师研究其他领域的私有公司[2] 私有公司市场结构变化 - 私有公司数量增加而上市公司数量减少[3] - 私有公司在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3] - 全球市场金融数据透明度下降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集团受到更多关注[3] - 过去10-15年市场最大的结构性变化之一[4] 独角兽企业与投资趋势 - 全球近1500家初创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4] -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支持的公司数量远超上市公司[5] - 研究重点为不同利润池的变革以及公私企业的成败[5] 人工智能并购活动激增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并购交易额同比增长288%至499亿美元[6] - 交易数量增长53%至454笔[6] - 相比2019年 交易数量增长130% 交易额飙升730%[6] - 大公司倾向于收购技术而非自主开发[6] 风险投资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融资1043亿美元[7] - 同期风险投资退出金额为360亿美元[7]
五年一阶 崛起青岛金融“强引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10:13
金家岭金融区发展概况 - 2025年底金家岭金融区内机构数量预计突破1500家,较2020年增加50% [2] - "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7.78%,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203.15亿元(增长5%),税收81.13亿元(占全市金融业税收40.7%) [2][5] - 已聚集24类金融业态、近1.5万名金融人才,形成机构/人才/资金自由流动的生态 [5] 财富管理领域进展 - 落户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末管理规模近2万亿元(全国第五) [3] - 新增3家家族办公室,陆家嘴国际信托增资超百亿元(规模全国前十) [3] - 形成银行理财子公司/私人银行/证券财富管理/保险资管/私募基金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3] 创投风投领域成果 - 2025年1月备案基金管理人112家(全市占比30%+),在管基金733只(规模892亿元) [3] - 形成外资QFLP基金/百亿国新债转股基金/50亿国企综改基金/AIC股权投资基金等多样化资本格局 [4] - 参股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1250个,投资规模近500亿元 [4] 数字金融创新突破 - 集聚80余家数字金融企业,打造全省首个数字金融产业联盟 [5] - 实现全国首次数字人民币轨道交通无网无电支付,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5] - 连续举办三届数字金融创新大赛,落地40余项先行先试成果 [5][6] 产融协作与服务实体 - 银行机构存贷款规模超万亿元(贷款突破6000亿元),"金企通"平台累计融资19.72亿元 [7] - 创新案例包括:全国首笔碳排放披露支持贷款、山东首单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贷款、城投债ESG评估标准等 [7] - "十四五"新增5家上市企业(总数达15家),形成从创投到上市服务的全链条支持 [8][9]
618,苏创投正回答
投中网· 2025-06-20 15:58
苏创投集团发展概况 - 公司管理基金总规模从1600亿元跃升至超26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31] - 累计新设母基金8支,总规模380亿元,投资子基金超100支,总规模近800亿元 [31] - 累计直投项目243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200亿元 [31] - 子基金投资项目1948个,投资总额577.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500亿元 [31] - 引进科创项目近250个,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集群效应 [31] 投资策略与专项布局 - 70%新增管理和合作基金为专项产业基金,专注苏州30条重点产业链中的硬科技细分领域 [32] - 天使轮及A轮项目投资占比超60%,实践"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 [32] -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33家 [32] - 首创"科创指数"融资模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32] 资本合作与投资矩阵 - 新增管理基金规模10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33] - 与国机基金、国家中小基金、AIC基金等"国家队"及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 [33] - 与十大板块合作设立13只基金,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车联网等领域 [33] 重点领域投资案例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思必驰(智能语音)、登临科技(高功效计算平台) [35] - 生物医药领域布局映恩生物(ADC药物)、心擎医疗(体外人工心脏) [35] - 智能车联网领域投资润芯微(软件定义汽车)、盟固利(钴酸锂产品) [35] - 新能源领域注资正力新能(动力电池)、亨通高压(海上风电) [35] - 半导体领域押注英诺赛科(氮化镓晶圆)、艾森科技(半导体制造工艺) [35] 退出渠道与上市成果 - 推动13家企业上市(如映恩生物、浩辰软件),累计助推6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36] - 在管基金中10支MOIC大于2,8支TVPI大于2,11支DPI大于1,14支IRR大于15% [36] - 并购退出成为有效手段,如艾森股份收购棓诺新材、奥普迈生物收购澎立生物 [36] 科技成果转化与生态构建 - 累计布局成果转化项目44个,其中省市共建项目12个 [37] - 孵化引进衍生企业166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逾10亿元 [37] - 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深度对接 [37] 品牌建设与行业影响力 - 打造七大品牌如"伙伴计划"、"向创始人报到"、"大家讲堂"等 [38] - 获投中榜"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第31名"、"最佳国资投资机构TOP30"等荣誉 [40]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并购前景(英)2025
PitchBook· 2025-06-09 14: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风投支持的并购活动在2025年剩余时间和2026年上半年将保持稳定,大规模收购仍将稀缺,小规模交易将增加 [4][11][13] - 并购成为关键退出途径,软件是主导行业,收购活动与股市波动无必然关联,行业存在特定机会 [4][37][53] - 风投对流动性需求迫切,收购是更可行的流动性解决方案,收购活动有所增加但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4][62][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要点 - 大规模并购因利率上升、经济增长不确定、监管审查增加和股市波动而罕见,公共收购方数量从2021年的1423家降至2024年的815家 [4] - 小规模收购因初创企业估值降低、流动性需求和资金短缺而相对增长,未来季度有望保持或略有增长 [4] - 并购成为关键退出途径,2025年第一季度自上一轮融资以来的中位时间达到创纪录的2.4年,创始人与普通合伙人转向并购 [4] - 反垄断担忧仍是障碍,但大型交易仍有可能,如谷歌以320亿美元收购Wiz [4] - 行业趋势显示并购韧性存在差异,软件是主导行业,生物技术和制药仍吸引大额收购,数字健康和供应链技术受贸易政策风险影响较小 [4] - 收购虽传统上在风投退出中占比小,但现在超过公开上市,私募股权公司对软件、医疗服务和商业产品的附加收购兴趣增加,但受利率波动影响 [4] 引言 - 预计美国风投支持的并购活动在2025年剩余时间和2026年上半年保持稳定,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205笔风投支持的收购,年化数字将略超2023年水平 [11] - 2025年第一季度风投支持的收购总额达227亿美元,年化退出价值有望略超2024年,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2022 - 2024年每年产生600 - 900亿美元,远低于2021年的1512亿美元 [12] - 未来大型收购方可能因监管审查、政策方向不明、经济增长不确定、生产成本上升、政策快速变化和股市波动而观望,小规模收购市场条件更有利,私募股权支持的收购有望稳定或温和增长 [13] 大型并购仍将稀缺 - 美国上市公司收购意愿降低,活跃公共收购方从2021年的1423家降至2024年的815家,占比从23.7%降至16.9%,可能受疫情干扰、融资成本上升和监管审查增加影响 [23] - 上市公司在风投支持的并购中占比下降,私人收购方占比更高且差距扩大,大型收购数量减少 [24] - 若宏观经济逆风持续,大型并购交易将稀少,大型上市公司高管因风险规避减少资本支出,借贷成本增加也是障碍,降息可能刺激交易但受通胀和经济增长影响 [25] - 过去十年大型科技公司收购放缓,新政府下监管压力仍大,特朗普政府继续关注反垄断调查,谷歌和Meta面临反垄断诉讼,但仍有大型交易发生 [28][29] 在宏观不确定性中寻找亮点 - 收购活动与股市波动无必然关联,过去十年收购活动与VIX指数对比显示,监管压力等其他因素可能对收购节奏起关键作用 [37] - 交易数据显示大型科技公司自2015年以来减少收购,非科技公司并购活动波动,行业特定战略决策是影响因素 [44] - 某些行业如包装食品和大型制药历史上更倾向于收购,大型制药仍在进行收购,资金流向已通过后期临床试验的初创企业 [45][46] - 软件在过去十年一直主导美国风投支持的并购,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达51.2%,商业产品与服务和消费品与服务按交易数量排名第二和第三,按交易价值排名第二的是制药与生物技术 [53] - 并购势头受行业特定战略和对宏观压力的不同韧性支持,国内业务受全球干扰影响较小,农业科技、游戏和移动性等细分行业受关税影响大,供应链技术和数字健康受贸易政策变化影响小 [54] 风投对流动性的迫切需求 - 过去15年美国私人市场迅速扩张,风投和私募股权支持的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18188家增至2024年的71208家,而上市公司数量仅从4279家略增至4386家,私人公司占比达94.2% [61] - 2024年有59400家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是上市公司数量的13.4倍,公共市场无法满足大多数私人公司的退出需求,大部分依赖并购 [62] - 2025年第一季度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自上次融资以来的中位时间达2.4年,反映出融资环境的高度选择性和流动性压力增加 [67] - 流动性压力和成本控制促使更多创始人考虑并购,买卖双方的出价预期差距缩小,普通合伙人也面临向有限合伙人返还资本的压力,现金收购是更可取的退出途径 [68] - 交易环境严峻,资产出售和关闭现象增多,普通合伙人积极筛选投资组合,获得后续资金的门槛提高,现金充裕的买家具有优势 [69] 收购 - 近期私募股权公司对特定行业的附加收购机会咨询增加,历史上软件、商业产品与服务和医疗服务与系统是美国风投收购退出的前三大行业 [77] - 收购虽在风投退出中占比小,但数量超过公开上市,为风投生态系统提供重要流动性,宏观不确定性是收购活动增长的限制因素,私募股权公司对利率敏感 [78]
福建:打造1300亿母基金,设立100亿并购基金、100亿S基金
FOFWEEKLY· 2025-05-13 18:08
核心观点 - 2025年并购与S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地方国资、险资巨头及产业资本竞相入局,为市场注入多元化活力[2] - 募资和退出困境成为VC/PE核心痛点,并购基金和S基金成为解决退出困境的探索方向[4] - 福建设立1300亿母基金矩阵,包括100亿省级并购基金和100亿省级S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6][7] - 一级市场退出需求激增,并购基金和S基金呈现井喷式增长,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并设立相关基金[11][12][13] - 政策层面中央与地方形成"组合拳",支持S基金发展和拓宽基金退出渠道[14][15] 福建政策举措 - 福建设立100亿省级并购基金,加强并购重组服务和投后赋能,对成功落地项目给予重点服务保障[6][7] - 设立100亿省级S基金,旨在为优质科技型企业持续赋能[7] - 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和省产业基金2支省级母基金资金放大倍数均不低于3倍,打造总规模超1300亿的政府引导基金矩阵[7] - 优化私募基金落地保障服务,提升创业投资备案规范化水平,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8] 并购基金发展 - 2025年并购重组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同比翻倍增长,超30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计划[11] - 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领域更受上市公司青睐[11] - 衢州设立20亿产业发展并购基金[12] - 深圳设立200亿区级并购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2] - 浙江将设百亿元未来产业基金和百亿元并购母基金[13] S基金发展 - 辽宁、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区纷纷落地多只规模从几亿到百亿级不等的S基金[13] - 重庆设立目标规模36亿元的渝创银河S母基金,首期6亿元[13] - 成都设立目标总规模达100亿元的S基金[13] - 江西设立5亿元的润信赣投接力基金[13] - 元禾辰坤S基金宣布首关,浙江省首支政府主导的S基金落地[13] 行业趋势 - 市场参与者对IPO作为唯一退出渠道的依赖逐步减弱,并购和S基金接受度提升[9] - 创投行业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力量,但长期资本匮乏仍是主要瓶颈[8] - GP加速策略转型,将退出策略升级为核心位置,S基金与并购等多元化手段受青睐[17] - 多地设立并购基金和S基金,有望为行业流动性带来更多机会[17]
中叶私募:资本与创新,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51
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的核心作用 -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通过资本与创新的结合促进市场发展[1] - 私募股权专注于对非上市成熟企业的投资,通过改善运营、扩大市场份额或战略重组提升企业价值[1] - 风险投资倾向于支持初创或早期企业,尤其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3] 投资策略差异 - 私募股权基金采用多元化投资组合,覆盖不同行业和发展阶段以平衡风险与回报[4] - 风险投资聚焦高增长潜力项目,深度参与被投企业管理决策以确保发展轨迹[4] 市场趋势与投资热点 - 数字化转型推动科技、医疗健康和可再生能源成为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的热门领域[4] - ESG理念兴起促使投资决策更多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 经济与社会影响 - 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不仅提供资金,还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4] - 这些投资活动促进就业创造和税收增加,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4] 行业未来展望 -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将继续作为资本市场支柱,通过资本与创新结合推动经济发展[5] - 全球经济演变中,这两类投资将持续塑造市场趋势并驱动创新涌现[5]
SuRo Capital(SSS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07 15:2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3月31日,SuRo Capital的每股净资产价值为6.66美元,季度末净资产约为1.568亿美元[8] - SuRo Capital在第一季度的净投资损失为370万美元,每股损失0.16美元[58] - SuRo Capital的投资组合总公允价值为2.136亿美元[56] 投资情况 - SuRo Capital在Plaid Inc.的投资金额为500万美元[7] - SuRo Capital在CoreWeave的投资总额为2500万美元,其中1500万美元通过CW Opportunity 2 LP投资,1000万美元通过二级市场交易[39] - SuRo Capital的前五大投资占投资组合公允价值的46%[29] - SuRo Capital的投资组合在公允价值下的总成本为7890万美元,公允价值为9740万美元[30] - ARK Type One Deep Ventures Fund LLC的投资成本为278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13%[30] - CoreWeave的投资总额为193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9%[30] - Opportunity 2 LP的投资成本为123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5.8%[30] - SuRo Capital的前五大投资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780万美元、2130万美元、1230万美元、1550万美元和1340万美元[30] 市场动态 - CoreWeave于2024年实现收入19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超过8倍[38] - OpenAI于2023年3月31日完成了40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融资后估值为3000亿美元[47] - OpenAI预计2024年收入将从37亿美元增长至超过125亿美元,预计2029年和2030年收入分别为1250亿美元和1740亿美元[42] - CoreWeave于2023年3月28日成功完成IPO,筹集超过15亿美元,估值约为230亿美元[38] 未来展望 - SuRo Capital预计其Class A普通股将在2025年9月前注册并可自由交易[30] 负面信息 - SuRo Capital在第一季度的净投资损失为370万美元,每股损失0.16美元[58] 其他信息 - SuRo Capital至今回购了3530万美元的6.00%到期于2026年的票据[11] - SuRo Capital至今发行了3500万美元的6.50%可转换票据,到期于2029年[11] - SuRo Capital的投资组合中,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应用占比27.8%,软件即服务占比21.7%[56]
SuRo Capital Corp.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5-07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结果,虽市场环境动荡,但投资组合表现良好,完成多笔投资和融资活动,同时进行了债券回购等操作 [1][2][3] 公司投资成果 - 投资组合公司CoreWeave完成2021年以来最大规模科技IPO,OpenAI以3000亿美元估值完成400亿美元融资 [1][2] - 4月公司完成对金融科技平台Plaid的500万美元投资,对可穿戴设备公司WHOOP进行100万美元追加投资,Colombier Acquisition Corp. II宣布与GrabAGun拟进行合并 [3] 投资组合情况 2025年3月31日投资组合 - 持有37家投资组合公司的头寸,其中32家为私人控股,5家为公开上市,总公允价值约2.136亿美元,前五大投资占总投资组合公允价值的46% [4] - 前五大投资分别为ARK Type One Deep Ventures Fund LLC(成本1770万美元,公允价值2780万美元,占比13%)、Whoop, Inc.(成本1100万美元,公允价值2130万美元,占比10%)、CW Opportunity 2 LP & CoreWeave, Inc.(成本2520万美元,公允价值1930万美元,占比9%)、Learneo, Inc.(成本1500万美元,公允价值1550万美元,占比7.3%)、ServiceTitan, Inc.(成本1000万美元,公允价值1340万美元,占比6.3%) [5]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组合活动 - 2025年1月31日,对Orchard Technologies, Inc.进行两笔投资,分别为20万美元的1系列高级优先股和10万美元的未来股权简单协议 [8] - 2025年2月6日,对Whoop, Inc.进行100万美元的未来股权简单协议投资 [8] 2025年3月31日至5月6日投资活动 - 2025年4月4日,通过1789 Capital Nirvana II LP对Plaid Inc.进行500万美元的A类普通股投资,支付7%的发起费用 [9][10] 第一季度财务结果 财务数据 |项目|2025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 | ---- | ---- | ---- | |净投资损失|-370万美元(-0.16美元/股)|-320万美元(-0.13美元/股)| |投资净实现损失|-10万美元(-0.01美元/股)|-40万美元(-0.02美元/股)| |6%票据部分回购实现损失|-10万美元(-0.01美元/股)| - | |投资未实现增值/(贬值)净变化|290万美元(0.12美元/股)|-1840万美元(-0.73美元/股)| |运营导致的净资产净减少|-80万美元(-0.04美元/股)|-2210万美元(-0.88美元/股)| |基于股票的薪酬|10万美元(0.02美元/股)|40万美元(0.06美元/股)| |净资产价值减少|-80万美元(-0.02美元/股)|-2160万美元(-0.82美元/股)| [10][12] 加权平均普通股基本股数 - 2025年第一季度约为2360万股,2024年第一季度约为2540万股,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流通股数为23551859股 [13] 可转换票据相关 可转换票据发行 - 2024年8月6日,公司与购买方签订最高7500万美元的6.5%可转换票据购买协议,8月14日发行2500万美元初始票据 [14] - 2024年10月9日和2025年1月16日分别发行500万美元额外票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偿还可转换票据本金总额为3500万美元 [16] 可转换票据条款 - 利息按6.5%年利率每季度支付,2029年8月14日到期,可在满足条件下赎回,初始转换率为每1000美元本金兑换129.0323股普通股 [15] 票据回购计划 - 2024年8月6日,董事会批准最高3500万美元的6%票据回购计划 [19] - 2025年第一季度回购199990份6%票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回购1413294份,回购本金总额达3530万美元 [20] 会议安排 - 2025年5月6日下午2点PT(下午5点ET)举行投资者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美国参与者拨打+1 786 697 3519,其他地区参与者拨打866 580 3963,会议ID为6883588或SuRo Capital,也可在公司网站收听直播,直播回放将保留12个月 [21] - 电话会议回放可在2025年5月13日下午5点PT(下午8点ET)前拨打1 866 - 583 - 1035(美国)或+44 (0) 20 3451 9993(国际),使用会议ID 6883588收听 [2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公开交易的投资基金,寻求投资高增长、风险投资支持的私人公司,通过可重复和有纪律的投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此类公司的途径 [24] - 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在旧金山设有办事处,业务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新兴消费品牌和前沿软件解决方案等领域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