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快马抵京!5月29日,茂名邀首都人民吃杨贵妃同款荔枝
南方农村报· 2025-05-28 01:00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茂名荔枝种植面积约142万亩,年产量约60万吨,占全国1/4,全球每5颗荔枝有1颗产自茂名[47] - 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构建种植、加工、科研、文旅全产业链生态[51] - 2018年获批创建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球首个荔枝产业综合体[48] 2024年营销推广活动 - 5月29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荔枝熟了"推介会,联动盒马、京东等10余家头部渠道商[7][8] - 开展47项具体工作打通销售全通道,包括品种改良、电商营销、出口拓展等[12][13] - 拟举办荔枝文化形象大使选拔赛、荔园露营嘉年华等11项农文旅融合活动[39] 供给端提质措施 - 推动荔枝优质品种率从60%提高到80%[15] - 接入AI技术实现病虫害秒级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5%[16] - 组织80多名专家对46个主产镇全覆盖技术指导[16][17] 销售渠道创新 - 成立57个购销服务中心开展无缝对接[19][20] - 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电商渠道收购均价高传统渠道10%以上[21][22] - 开发荔枝盲盒定制和节日场景定制,截至5月26日定制超8.8万单835万公斤[23][24] 出口与加工拓展 - 新增出口5个国家,出口国家和地区达22个,预计出口量增长110%[25][27] - 培育25家加工龙头企业,开发30多种加工产品[32] - 投入5200万元新建荔枝冰淇淋生产线,预计月底投产[34][35] 文旅融合举措 - 打造全国首个荔枝主题服务区展示区[42][43] - 开发原创文创IP"贵妃荔枝冰淇淋",在华润万家3000家超市销售[33][34] - 600年古荔枝树2025年采摘权以139万元成交[53][54]
东莞如何将一斤荔枝卖到76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8:33
东莞高端荔枝产业发展概况 - 东莞荔枝定位高端市场,冰荔、观音绿等品种被誉为荔枝中的"爱马仕",价格稳定且产值是其他荔枝的十几倍以上 [1][6] - 东莞优质荔枝种植占比超过90%,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20%以上,全省重点推广的10个新品种中有4个由东莞选育 [5] - 通过科技+品牌策略,东莞荔枝单价最高提升20倍,重构岭南特色农业新生态 [14] 核心品种与种植技术 - 冰荔特级果在北京SKP售价760元/斤,需经过严格分级筛选,仅挑选60%无瑕疵果实作为一级果 [6] - 观音绿28颗礼盒装特级精选果售价380元,其母树树龄达156年,品种纯正保证品质 [9] - 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机打药、绿色防控技术等科技手段提升品质和产量 [2][9][12] - 引入平腹小蜂"以虫治虫"、信息素型干扰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替代传统农药 [12][13]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开发荔枝曲奇饼、荔枝酒、冻干荔枝等30多款深加工产品,高端荔枝洋酒售价达1980元 [16] - 岭南荔园在展会上签约观音绿鲜果及深加工产品预售订单约1600万元 [16] - 建设荔枝烘干房、冻库、食品厂等设施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3][16] 品牌建设与文旅融合 - 发布国内首个《厚街冰荔荔枝》团体标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7] - 开展荔枝古树认养活动,企业或个人可24小时监控认养树木生长过程 [17] - 举办荔枝文化节、设计地理标志视觉系统、打造"抗日红色荔乡"文化IP等文旅活动 [18] - 樟木头镇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动高端荔枝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17]
文博会最“甜”带货:“南财精选”喊你在最佳赏味期吃广东荔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7:53
文化带货新模式 - 直播活动以"粤韵百千万·特色优品"为主题,采用四幕剧叙事框架(茶叙开篇—烟火正味—养生之道—风物终章),融合非遗技艺、地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 [1] - 区别于传统叫卖式直播,采用"知识型带货"模式,突出非遗工艺科学化解读、垂直赛道精准爆破和农文旅融合潜力 [1] - 直播间避开"321上链接"式营销,注重文化价值传递和消费场景构建 [1] 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 乐昌文旅以四季风物为线索(春赏花、夏摘果、秋观景、冬赏雪),结合特色美食(香芋扣肉、北乡马蹄),打造县域经济与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 [2] - 通过微短剧《黄金萘李西游记》吸引年轻受众,推出亲子家庭、银发族和大学生研学等差异化体验路线 [2] - 全年举办主题节庆活动(3月花海节、7月黄金萘李节、10月葡萄酒节、12月相遇马蹄节),紧扣农产品推广 [2] 陈皮茶国际化战略 - 陈皮茶产品(陈皮白茶、陈皮红茶等)以39.9元定价在国内市场无价格优势,但在美国以5美元定位成为"奢侈品",针对性研发符合国际需求的产品 [3] - 产品承载500年"茶药同源"智慧,被十五运选为官方用茶,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清代林则徐曾盛赞陈皮"橘红一片,胜似良药十剂",凸显其传统药用价值 [3] 广东特色产品矩阵 - 老树白糖罂荔枝通过冷链技术还原"日啖三百颗"诗意,主打五月下旬至六月初最佳赏味期,定位为"东方爱情果" [4] - 潮汕美食包括:官塘兄弟牛肉丸(肉含量超90%、3286次捶打)、狮头鹅卤味(26年老卤、180天散养)、亚贵红潮汕猪肚(黑猪食材配白胡椒) [5] - "一链多品"组合将潮汕非遗工艺转化为家庭便捷选择,如牛肉丸冷链次日达保障口感 [5] 化橘红产业价值挖掘 - 化州橘红因富含礞石矿物,柚皮苷含量超外地3倍,24代传承"九蒸九晒"工艺,36小时荔枝柴火慢焙锁住20倍黄酮活性 [6] - 暨南大学研究显示其独特香豆素可抑制呼吸道病毒复制,1小时稀释黏痰、3日缓解干咳,被纳入《美国药典》和中东王室称为"中华咳宝" [6] - 2024年作为广东唯一地标产品亮相国际大会,直播间推广胎片、胎皮等形态适配都市养生场景 [6]
荔枝红娘牵线“青年新农人”!德庆解锁荔枝营销新玩法
南方农村报· 2025-05-26 17:58
活动概况 - 德庆县举办"情定双生 一生有'荔'"青年联谊暨荔枝产业主题研讨活动,将青年联谊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 [1] - 活动在千年古村官圩镇金林水乡举行,吸引全市各地青年参与 [1] - 活动设计了与"鸳鸯荔枝"相关的互动环节,包括荔枝美术创作、诗词朗诵、点心美食、歌曲改编等主题 [3] - 各小组将在一个月内再次到官圩荔枝园实地调研,并在6月下旬的荔枝产销对接大会上展示成果 [3] 产业创新 - 活动将德庆鸳鸯桂味荔枝从"田间地头"带到"青春心头",探索农文旅传播新玩法 [5] - 青年将通过短视频、文艺创作、美食制作等方式帮助荔枝品牌推广 [5] - 活动采用任务打卡形式,增强参与感和传播效果 [5] 产业基础 - 德庆县气候条件优越,有300多年荔枝种植历史 [7] - 主要品种包括鸳鸯桂味荔枝、糯米糍、黑叶荔等,主产区分布在官圩镇、新圩镇、九市镇等地 [7] - 鸳鸯桂味荔枝以口感滑爽、甜度十足著称,深受市场欢迎 [7] 产业发展 - 2023年德庆荔枝种植面积约2.73万亩,产量较往年有所增加 [9] - 近年来德庆县从种质资源、产品经营、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9] - 荔枝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和村集体增收的重要产业 [9]
琼中:广袤绿荫下绘出“经济带”
海南日报· 2025-05-25 09:44
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琼中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23.5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保有量居全省首位[1] - 形成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1] - 罗担村打造万亩林下益智种植集群,累计增收640.5万元[1] 特色产业发展 - 罗担村通过引种野生益智,种植户年增收达7-8万元[2] - 水朗下村发展黎药产业,种植30种黎药并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村[3] - 黎母山镇粽叶种植规模超5300亩,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合作社农户从24户扩展至390户[5] 产业模式创新 - 采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推动粽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5] - 黎母山镇通过培训、订单整合解决种植技术不足和市场对接问题[5] - 琼中实现菌菇、人参果、凤梨种植及五脚猪、地龙等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6] 文旅融合探索 - 黎母山镇合究村通过"山海共建"项目开发黎族风情游,日接待游客超100人次[7] - 推行"森林康养+"模式,整合雨林资源和文化要素发展全域旅游[7] - 开通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观光巴士,结合骑行嘉年华等活动激活县域经济[8] 未来发展规划 - 延伸产业链,强化文体康旅融合,打造"雨林穿越"等赛事品牌[8] - 谋划黎苗医药推广活动,创建百花岭气候康养基地[8] - 发展林下农事体验、农家乐、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8]
定安龙门镇举办荔枝采摘季助农活动暨职工健步走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5-25 09:31
活动概况 - 定安县龙门镇举办第三届荔枝采摘季助农活动暨职工健步走活动,主题为"摘荔枝·泡冷泉·品乡咖",包含八大主题活动[8] - 活动由定安县总工会、龙门镇人民政府主办,海南日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联动荔枝、冷泉、乡咖等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8] - 活动当天吸引游客超4000人次,带动消费约27万元[16] 荔枝产业数据 - 龙门镇荔枝种植面积1.2万余亩,2024年产值9400余万元,预计2025年产值超亿元[10] - 光辉岁月共享农庄当天接待游客3100人次,销售荔枝1.57万斤,销售额15.7万元[9] - 活动促成企业认购签约,达成龙门荔枝交易约80万斤,成交额约800万元[15] 农庄运营细节 - 光辉岁月共享农庄设置入园价每人10元,购买10斤荔枝赠送1斤,免费提供包装箱和邮寄服务[9] - 农庄临时增调20名工作人员,现场共50人服务采摘业务[9] - 活动现场设置潮玩区,提供多种本地水果开展游戏互动[9] 配套文旅资源 - 龙门镇久温塘冷泉常年水温23-25摄氏度,成为夏季特色体验项目[13] - 水塔咖啡大山店是和梅店是定安乡咖产业代表,活动当天接待游客300余人次,销售额4000元[13] - 活动结合琼剧嘉年华收官演出,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跨界融合[13] 营销联动措施 - 助农市集展示定安黑猪肉粽、仙桃荔等特色产品,提供免费试吃[14] - 消费满200元、购买10斤以上荔枝或预约看房者可获赠10元咖啡券[14] - 定安黑猪肉粽摊位开摊即售出五六箱并接到订单[14] 发展规划 - 龙门镇将持续探索活动联动特色资源,推动"农业+文旅+体育"多元发展[12] - 下月将参加定安乡咖文化季,助推特色资源出圈[16]
连续十四年位居中国西瓜产业第一品牌 山东昌乐县立足特色打好西瓜牌
品牌建设策略 - 昌乐县依托北纬36°的独特地理条件和火山土壤资源培育西瓜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 - 通过建立品牌目录、完善生产标准、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等措施提升产品品质[3] - 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品牌、企业、园区共建格局,建有国家级农村创新创业园等产业载体[4] 科技创新应用 - 与科研机构合作成立3处科研平台,引进20余名高端人才[5] - 近5年取得10多个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推广膜下滴灌等新技术[5] - 获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样板县[5] 产业融合发展 - 创新举办"西瓜节+音乐节"融合活动,整合农业与文化资源[6] - 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会展拓宽流通渠道,产品获农交会畅销产品荣誉[6] - 宝都街道西瓜产业产值超十亿元,4家企业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6] 标准化与认证成果 - 出台《昌乐西瓜拱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规程》等多项地方标准[3] - 昌乐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县域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3] - 2处园区被评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3]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一粒“米”的新“稻”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0:28
农业科技与创新 - 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采用北斗卫星技术定位插竿、牵线、画轮廓,在相应位置种植不同品种水稻以制作"稻田画" [3][6] - 基地引入稻花香2号新品种,每穴插3株至5株苗,预计5月底完成插秧工作 [3] - 机械插秧效率比人工高很多,一天能完成10亩地 [3] 农旅融合发展 - 基地采用"幸福农法6.0"种植方法(零农药、零化肥、零转基因、零激素、零除草剂、零重金属),打造超有机安全健康"富硒"水稻种植基地 [6] - 预计一个月后稻田里将呈现"哪吒"造型巨大画作,观赏期长达5个月,有望成为襄垣县"魅力乡村游"线路上的网红打卡点 [6] - 后期将推行稻蟹、稻鱼、稻鸭共生模式,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农事体验活动 [6] 产业规模与布局 - 基地共种植彩色水稻200亩 [6] - 基地紧邻宝峰湖,208国道、太焦铁路纵横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自然禀赋 [6][8] 区域发展战略 - 襄垣县抢抓农文旅融合发展机遇,深耕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范式 [8] - 当地将传统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 [8] - 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展现美丽、富饶、宜居的乡村新画卷 [8]
抢“鲜”上市 果园忙——广西灵山早荔上市见闻
新华社· 2025-05-23 10:30
荔枝产业概况 - 灵山县是全国重要荔枝主产区 种植面积达42万亩 拥有"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等多个品种 形成早中晚熟梯次结构 [1] - 凤凰果场种植面积约200亩 今年总产量预计接近20万公斤 当前用工高峰期每天需雇用三十多名周边村民参与采摘 [1] - 当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推广绿色种植 完善冷链设施 推动荔枝产业提质增效 [1] 生产与销售情况 - 早熟"三月红"荔枝已上市 果场每天采摘五六千斤 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等地 [1] - 电商渠道助力销售 农户反映"卖果不用愁" 部分果农种植的"桂味"荔枝挂果比往年多 [1] - 京东物流开通绿色通道 引进自动化分拣设备 组建百人客服团队 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2] - 采用冷链干线 高铁专列 航空直发等多种运输模式 实现省内"次晨达" 重点区域"翌日达"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进荔枝产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果园"体系 实现病虫害可视可控 果园施肥精准可调 [2] - 采用水肥一体机 虫情测报灯 孢子仪等设备 大幅提升种植管理效率 [2] - 面对持续干旱 通过人工增雨 物资支援 技术指导等措施保障稳产增收 [2]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 - 开发荔枝干 荔枝酒 荔枝醋等系列产品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 - 构建以荔枝为核心的农业 加工 物流 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3] - 计划6月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 推出"沉浸式夜游""体育+旅游"等文旅新业态 [3] - 通过节庆活动打造"魅荔灵山"品牌 激活荔枝产业带动效应 [3]
东源庭院经济:树干长出“黑珍珠”,方寸地生出“致富果”
南方农村报· 2025-05-21 21:02
树干长出"黑珍 珠",方寸地生 出"致富果"_南 方+_南方plus 立夏后日照增 加,天气趋暖, 又到了鲜甜水果 批量成熟的季 节。不同于寻常 果实缀满枝头的 景象,原产于南 美洲被称为"树 葡萄"的"嘉宝 果",果实直接 生长在树干上, 粒粒紫黑发亮、 圆润饱满,一咬 即爆汁,能尝到 山竹的醇厚、芭 乐的清新、释迦 的甘甜和凤梨的 酸爽。 东源庭院经济: 年以来,东源县 曾田镇立足生态 资源优势,大力 推广嘉宝果种 植,以"小而 精"的庭院经济 为突破口,盘活 农村闲置土地、 房前屋后零散地 块等"沉睡资 源",让嘉宝果 树成为群众增收 致富的"摇钱 树"和扮靓庭院 的"风景树",打 造兼具生态效益 与经济效益 的"微型产业 园",绘就乡村 振兴新"丰"景。 庭院见树 "超轻型"种养特 色品种 所谓庭院经济, 是指农民利用自 有院落空间和资 源,发展特色种 植、特色养殖、 特色手工、特色 休闲旅游、生产 生活服务等业 态,在自给自足 的同时,又能对 外输出产品与服 务。 自东源县曾田镇 池田村村民郭常 坤有记忆起,家 里的小院就常种 些小菜,果树自 然生长,鸡 鸭"满山跑",这 在农村十分常 见,不会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