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人气持续火爆 三天迎客超千万人次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04 08:55
在海边跟着音乐一起摇摆,和家人一起打卡美丽乡村,约上朋友感受"舌尖上的广东"……国庆中秋假 期,全省各地不断"上新"文旅活动,持续激活消费热潮。 文旅活动赋能"百千万工程" 国庆中秋假期,广东各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效果明显。 惠州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乡村、民宿与美食打卡点,融合户外运 动,有效激活区域文旅活力,假期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环万绿湖绿色发展区持续擦亮国家 5A级景区品牌,举办"金秋献礼·月映万绿"等系列非遗、文艺活动,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 东莞寮步镇举办"镇镇有声——文旅赋能百千万"第三场活动,以"音乐+农文旅"为纽带,设置文旅集 市,镇长、村干部化身"推荐官"推介地方特色,吸引众多游客线上线下参与。 此外,茂名柏桥服务区推出"齐来趁墟2.0"国庆专场,百姓舞台上高州木偶戏、粤剧等非遗展演轮番上 演,非遗集市汇聚中秋美食与农特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平台。据初步统计,假期前2天柏桥服 务区入区车流量约1.4万车次,客流量约4.6万人次。 汕尾以长沙湾服务区为牵引,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窗 ...
建德版“阿勒泰” 催热乡村游
杭州日报· 2025-10-03 09:37
公司运营亮点 - 国庆节期间创新推出林间冥想工作坊、野地咖啡体验、星光露营音乐会等特色产品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1] - 隐湖民宿假期房间早已订满大部分是江浙沪游客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长[1] - 依托文化活动推出音乐研学路线将尤克里里教学、村歌学唱、村舞体验与自然风光深度融合吸引大量亲子家庭与音乐爱好者[2] 行业发展趋势 - 凭借露营与民宿成为杭城周边短途游热门地推动乡村游从打卡式体验向沉浸式享受升级[1] - 通过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入为农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让文化钦堂形象深入人心[1][2] - 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发挥文化特派员的桥梁作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2]
旅游景点迎假期客流高峰 新场景带来新体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3 09:29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一共有8天,各旅游城市、景区也如期迎来客流高峰。 各地文旅市场推出沉浸式体验、夜游等新场景、新活动,给游客带来新的体验。 国庆中秋假期,上海各大景区迎来大客流。在外滩风景区,全天累计客流超过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8%,南京路步行街同比增长超12.8%。昨晚7点左右, 外滩滨水区域瞬时客流达到了全天最高的5.7万,为保障游客有序安全浏览,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路口"开关式"过马路再次开启,对前往江堤的游客进行均 衡分流。 0:00 福建福鼎:太姥山迎客流高峰 共赏壮美地质遗迹 从今天早上7时开始,福建福鼎的太姥山就已经有不少的游客进入景区参观了。太姥山是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的滨海山岳型景区,这里有奇峰54座、 360处奇石、100多处洞穴,探索这样的地质遗迹可谓是乐趣非凡。 上海:外滩"开关"再启 客流大幅增长 停留更长时间 河北邯郸:千亩向日葵盛放 农耕体验活动带火乡村游 现在,河北邯郸复兴区的千亩油葵正值盛花期,村里精心种植了"笑脸""日之光"等多个品种的向日葵,与点缀其中的万寿菊、百日草交织成五彩斑斓的花 海。当地以花为媒,农文旅融合,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给游客带来"玩在花海中,宿 ...
“演出+”“赛事+”“科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文旅场景上新 消费活力焕新(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10-03 05:56
文旅消费整体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热潮持续升温,文化和旅游部启动全国消费月活动,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等主题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1] - 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1] 深度文化体验与场景更新 - 沉浸式文化体验成为新趋势,例如上海商船会馆上演半流动式实景音乐剧《耋戏生》,结合数字媒体互动技术提供全新体验 [2] - 非遗文化体验受欢迎,四川德阳中江县推出挂面制作技艺体验,游客可参与从和面到晾晒的5次发酵、18道工序 [2] - 游客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更注重深层次、个性化文化体验,文化创意融入文旅消费解锁新场景 [3] 赛事旅游与消费联动 -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四川遂宁凭借足球赛吸引数万名观众,推出凭票根在295家商户享受优惠的政策,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700万元餐饮、住宿、加油立减消费券 [4] - 四川成都新津区以赛艇公开赛为契机发放“津鲤卡”,吸引消费者参加鱼头火锅美食消费季,将文化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4][5] 科技跨界融合与模式创新 - 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创新文旅模式,如杭州由老胶片厂改造的M511光影汇,通过16米L形8K屏幕、AI实时交互、激光动态追踪等技术打造宇宙剧场沉浸式体验 [7] - 山东烟台龙口市生态牧场实现养殖全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打造科普观光与主题游乐结合的农文旅融合新场景,吸引亲子游家庭 [7] - 新疆喀什地区景区上演结合光影科技与丝路文化元素的水舞秀,通过投影、激光水幕和智能喷泉等技术呈现沉浸式演出 [8]
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0-02 11:35
从产业发展前景来看,达州开江珍珠产业凭借坚实基础与强劲势头,将成为四川省农业特色产业的新引擎和新标杆,稳居西部第一。目前,开江淡水无核珍 珠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珍珠达30.8吨,占全国同类珍珠两成以上,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西部首位,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已成为西部珍珠 产业的"标杆"。 9月27日,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在四川省开江县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园开幕。这场以"中国西珠.从此开江"为主题的产业盛会,涵盖了 全国珠宝玉石、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及知名企业家。 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以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珍珠生态循环养殖先行区、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和时尚饰品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力争 通过3至5年的不懈努力,实现珍珠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让"西珠"成为四川农业特色产业的新引擎,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工文旅融合的新标 杆。 当天,重达2036克、价值超1亿美元的世界最大游离珍珠——"生命之珠",首次在开江珠宝博览交易会上亮相,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据悉,首届西部珍珠 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将持续至10月8日,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产业研 ...
山东沂水:乡村旅游发展绘就全域全景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9-30 16:31
今年以来,沂水县以片区思维发展乡村旅游,借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提前布局农文旅融合要素, 串点成线、组团发展。整合各类资金9.8亿元,建设"陌上花开""崮下湖畔""花溪彩虹·寻梦沂水"等14个 乡村文旅片区。出台民宿十条、旅游团队奖励办法等扶持政策,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支持乡 村文旅片区建设。投资2.4亿元改造旅游道路76公里,打造2条省级旅游风景道及旅游重点乡镇环线。持 续丰富"天上王城、人间彩虹、地下奇观、红色沂蒙"旅游板块,连续七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 强县;今年1—8月份,接待游客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3%。 差异化打造,拓宽文旅发展新路径 沂水县聚焦艺术乡建,搭建乡村美育平台,建设花园式村庄和景区化片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 色、分类推进,重点打造四种类型的文旅片区:串联景区辐射片区。目前沂水县共有2A级以上景区37 家,其中5A级1家、4A级5家,多数分布在乡村。发挥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5A级景区流量优势,联动 周边景区及院东头镇12个村庄,建设"峙密萤火·洞天秘境"片区,该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024 年旅游总收入6.98 ...
如何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专家建言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5:11
如何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专家建言 中新网9月30日电(记者 谢艺观)"农文旅融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把 农文旅融合搞好了,农村就火起来了。" 据悉,此次活动由锦州市委、市政府和义县县委、县政府主办。活动期间还进行了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签 约仪式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行动启动仪式。(完) 近日,"奔赴山海前程'是'锦 义邀天下共享未来"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暨锦州义县推介会在京举 行,国务院原参事,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如是表示。 "农文旅融合作为连接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创新纽带,是激活乡村资源、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产业发 展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副会长郑忠林也提 到,农村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需求结合,不仅为乡村旅游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为农业农村现 代化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更为文化传承提供生动的实践场景。 在具体发展思路上,孙若风表示,发展文旅产业,并非铺摊子,而要采取嵌入、融入的方式。一是"见 缝插针",将文旅项目嵌入农村;二是"针灸之术",激活农村文化基因;三是用"绣花针"的办法,对接 市场和需求。 "农文旅融合不 ...
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新华日报· 2025-09-30 14:53
建设和美乡村的战略定位 - 建设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农村的具体实践[2] - 宿城区地处长三角北翼、淮海经济区核心,是宿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18.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万元[2] -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别为5.2%和7.1%,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 产业发展与融合 - 落实党管"三农"工作机制,2024年全区农林水预算支出数3.74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24%,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持比例达9.03%[5] - 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谋划"一核一廊一带四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牛角欢乐田园度假区、朱海休闲运动小镇等文旅消费集聚区[5] - 去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89.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8亿元,分别增长33.2%和31.1%[5] - 巩固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4年全区140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9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村居全部清零[6] - 44个省新认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提前达标、村均达58.6万元[6]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加快打造"五通十有"和美乡村,实现"15分钟生活圈"镇区全覆盖[8] - 编制《农村自建住房建设指南》《施工质量安全指导意见》等管理导则,区级提供不同户型20余套图册供农户选择[8] - 完成户厕改造3496户,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已排查出黑臭水体整治率达100%[12] 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 - 坚持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以塑造"五美两宜"为抓手统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11] - 编制《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全区和美乡村建设,已创成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1个[11] - 特色化推动"两片一带"建设,北片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片区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南片区打造富民强村示范带[11] 乡村治理与民生保障 - 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增收渠道[9] - 建立健全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对7.63万已脱贫人口动态监测[9] - 建立省市区93个部门与全区62个经济薄弱村、重点帮促村结对帮促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93.82万元,实施各类帮促项目127个[9] - 持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镇村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站)和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10] 未来发展规划 - 推进数字思维的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融入和美乡村建设[18] - 推进种源创新突破及本土化规模应用,增强种源宿城的创新策源地功能[20] - 创新"土特产"富民路径,加快宿城食品产业园建设步伐,提升食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链精深加工能力[21] - 拓展"美丽经济"富民路径,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共享农场、电商直播等新模式[21]
沈阳的秋天 那叫一个爽 畅游沈阳 舒享惬意秋日
人民日报· 2025-09-29 12:18
2025沈阳丰收季 - 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推出农文旅融合场景,展现黑土地的物产、生态与文化之美 [1] - 开展乡游采风、农事研学、丰收大集等"文旅+农业+百业"融合活动 [1] - 推出沈阳植物园彩叶季、沈水湾公园银杏文化节、露营采风等6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稻梦空间、东北亚云端草原等多个秋季旅游优选目的地 [1] 2025沈阳秋季游系列活动概览 - 围绕丰收季、文博季、艺术季、消费季、健身季五大主题,推出近400项农文体旅商活动 [2] - 活动旨在以人情味、烟火气、时尚风、国际范诚邀八方游客畅游沈阳 [2] 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 - 9月29日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启幕,举行特色飞行表演、低空应用场景展示、专业低空赛事等展演活动 [3] - 大会期间开展中国"飞来者"大会、"空中婚礼"、航空主题嘉年华、美食节等趣味活动 [3] - 9月30日、10月1日为游客开放日,提供"陆地欢庆"与"蓝天梦想"的双重体验 [3] 2025沈阳文博季 - 整合全市文博资源,推出系列主题展览和研学体验,引导公众重温历史、传承文化 [4] - 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将推出专题展览,并开展"大思政课"和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 [4] - 紧扣沈阳故宫营建400周年节点,举办《一色千秋——沈阳故宫藏明清颜色釉瓷器展》等精品特展 [4] - 联动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等场馆,开展研学活动展现历史文脉与工业文化 [4] 2025沈阳艺术季 - 融合专业演出、群众文化活动、非遗展示等百余项活动,打造多层次、高品位的艺术盛会 [5] - 专业演出活动精彩纷呈,全市大剧院、小剧场将推出中外精品演出,美术馆推出高水平艺术展览 [5] - 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广场舞展演、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非遗市集等,增强市民参与感与获得感 [5] 2025沈阳消费季 - 以"约沈阳,悦消费,品秋韵"为主题,发放惠民补贴、打造创新场景,营造节日消费氛围 [6] - "迎中秋·庆国庆"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与手机、平板等购新补贴活动涵盖整个国庆中秋假期 [6] - 多家龙头企业举办超30场首店、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 [6] - 组织50余家规模较大的沐浴休闲场所全城联动,打造"沐浴+"一站式体验式消费场景,推出"演唱会票根当钱花"等活动 [6] 2025沈阳健身季 - 通过多层次、多样化体育赛事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城运动的健身氛围 [7] - 10月12日至18日,2025—2026赛季中国男子冰球职业联赛(沈阳站)重磅开赛,4支劲旅进行12场对决 [7] -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沈阳赛区)比赛正火热进行,同时开展沈阳市社区(村屯)运动会、铁西区职工足球超级联赛等民间竞赛 [7][8] 惠民服务举措 - 国庆中秋假期开通景区免费直通车 [8] - 开通"12345—9迎客(qiě)专线",保障游客和市民出行游玩体验 [8]
全国媒体达人“走读”随州 感受炎帝故里人文自然底蕴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9:35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28日电 (焦缘 张晨曦 宿雨荟)"金秋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行活 动9月26日—28日举行,来自中央、省、市及地方媒体的40多名记者和网络达人齐聚随州,前往活动现 场、乡村美宿、文旅景点等地打卡,通过实地采访,领略金秋随州的魅力,感受随州炎帝文化旅游区的 蝶变。 在炎帝文化旅游区(文物展示区)——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的场地布置与收尾 工作。在全球首个电影级数字文物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遇见•曾侯乙"的体验大厅,媒体达人纷 纷戴上设备参与体验,直呼震撼。据悉,10月1日起,焕新升级的随州博物馆将开始试运营,六大主题 展览登场:"彼美汉东国""钟鸣寰宇""杖戟戎路"梳理曾国历史、解读炎帝文化,"寻找消失的古鄂国"展 览充满探秘乐趣,其间,VR体验馆同步开放。 在炎帝文化旅游区(谒祖祈福区)——炎帝故里景区,全新的游客中心已经建成开放,中草药香囊、特色 餐饮与手作工坊等文创品牌吸引媒体达人们纷纷前去体验。在即将达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炎帝故里 景区推出"九州共月·华夏同根"系列文旅融合新业态产品,民族祈福、文化祭典、烟花与打铁花表演将 轮番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