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央视网· 2025-06-03 09:50
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 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2] -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 [3] - 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一批标志性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打造多样化生态文化阵地,产出高质量生态文艺作品,推出生态文化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4] 重点任务与具体举措 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 - 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支持高校、智库和文化单位等开展生态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 [5] -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 [5] - 传承党领导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财富,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生态文明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红色资源 [5] 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 - 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持续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工作,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 [6] - 壮大生态文明主流舆论,以高质效新闻发布扩大生态文明主流舆论场,加快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迭代升级 [6] - 繁荣生态文艺创作,开展生态文艺采风创作,生产更多高质量生态文艺作品 [6] - 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 [7] - 推动生态文化出海,探索推出生态环保主题的网络影视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国际交流活动 [7] 推动生态文化转化利用 - 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8] - 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区域生态文化品牌,推动生态文化融入旅游发展 [8]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各级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文联、作协等部门加强合作,统筹谋划生态文化建设 [9] - 加大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资助项目、提供服务等形式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 [9] - 加强成效评估,选取一批有条件、有基础、有意愿的地区,组织生态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成效评估 [9]
四川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文化遗产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项久久为功的任务
四川日报· 2025-06-03 08:34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四川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工程达23项,包括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 [2][6] - 利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4000余处,构建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主体的保护传承体系 [2][6] -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7万余件,已完成近4000件文物修复 [4] 文化遗产研究体系 - 设立12家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和5家古文字研究中心,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格局 [2][7] - 三星堆发布重点课题20余个,多学科融合研究古蜀文明 [4] - 《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出台,推进《四川省古籍保护利用条例(草案)》审议,强化法治保障 [5] 技术创新与展示 - 三星堆博物馆采用裸眼3D技术模拟考古方舱,AI数字修复技术复原青铜骑兽顶尊人像 [7]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动态光影技术展示紫竹观音等石刻瑰宝 [7] - 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和展示 [7] 文化传播与国际影响 - 三星堆文物希腊展后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亮相 [2] - 自贡彩灯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古蜀文明特展在希腊雅典获高度评价,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8] 政策与机制建设 - 四川践行"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5] - 成都老茶馆档案、德格印经院雕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6]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通过互动活动推广非遗文化 [8]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30 08:38
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 文化强国建设被置于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 -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为文化繁荣和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2][4] - 文化建设成就体现新时代伟大变革 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为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3][4] - 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推动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等创新观点 [4] - 形成明体达用的科学体系 包含理论突破与战略部署 如意识形态责任制 文化体制改革等 [4][8] 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坚持党对文化的全面领导 发展面向现代化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壮大主流价值与舆论 [8][9] -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实现数字化赋能 [10] - 培养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 完善选拔激励机制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团队 [11]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传播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构建多渠道对外传播格局 创新网络外宣 [12] - 推进全球文明倡议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创造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12] - 宣介中国主张与形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6][12]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京开幕
新华网· 2025-05-28 20:51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28日在北京开幕,两 岸文化领域等各界代表人士800余人出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致辞表示,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两岸一家 亲"理念,拓展交流合作广度深度,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共同促进两岸中华文化交 流,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和文化认同。共同深化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内核与时 代内涵,筑牢两岸关系发展的思想根基。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更好 满足两岸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共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在祖 国统一、民族复兴进程中焕发新的荣光。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主持开幕式。他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浓于 水、命运与共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希望台湾文化界人士同我们一道,引 导广大台湾同胞坚守民族大义,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 程,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致辞表示,两岸同胞在共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并传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信长星主持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27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与部分省区市座谈会讲话精神结合学习 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 [1] -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加强谋划 高质量编制江苏省"十五五"规划 使其成为贯彻中央部署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1] 精神文明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深化理论武装并统筹文明培育实践 [1] -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推动文化繁荣以形成向上向善社会风尚 [1] 高质量发展与治理 - 结合江苏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 [2] - 开展主题学习教育 通过学查改联动机制查找整改问题 强化督导实效 [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围绕国家战略和江苏使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与劳模精神弘扬 [2] - 组织产业工人参与全过程技术创新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2] 其他事项 - 研究省委全会筹备工作 讨论《江苏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条例(草案修改稿)》 [2] - 完善防汛抗旱措施 排查风险隐患并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2]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
陕西日报· 2025-05-24 08:32
精神文明建设在陕西的实践与反响 -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工作指明方向[1] - 府谷县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将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1] - 石泉县城关镇结合打造"石韵泉声""泉民文化大市集"等工作品牌,常态化开展惠民文化活动,全面倡导文明言行、文明交通等[1] 基层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举措 - 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创建,形成"街道主抓、社区发力、群众参与"的新格局,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1] - 宝鸡的张红兵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强调优良家风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庭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1] 教育与红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陕西省丹凤中学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将在加强师德建设、深化德育工作、美化校园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2] - 延安市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侯秀珍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南泥湾故事,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多项全国第一 四川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量质齐升
四川日报· 2025-05-24 08:27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四川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创成13个城市(巴中、攀枝花、资阳、雅安4个地级市及北川等9个县级市),数量等于前六届总和(第一届0个、第二至四届各1个、第五届2个、第六届8个)[2] - 本届参评城市创成率达76.5%(地级市66.7%、县级市81.8%),显著高于第五届50%和第六届57.1%的水平[2] - 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26个,排名从全国第八跃升至第六,创成数量与安徽并列全国第三[3] "五大文明"创建成绩 - 全国文明村镇:本届新增157个(较第六届多54个),累计430个,与河北、浙江并列全国第二[4] - 全国文明单位:本届142个入选(数量全国第一,较第六届多61个),累计达468个[4] - 全国文明家庭:本届38户入选(数量全国第一,较第二届多15户),累计73户[4] - 全国文明校园:本届36所入选(高校4所为历届最佳),累计83所(高校7所、中小学76所),新创数量全国第八[4] 道德模范与公民道德建设 - 全国道德模范:本届3人获评(历史突破且全国第一),累计18人;提名奖6人,累计70人[5] - 公民道德建设:2023年评选四川省道德模范50人、"四川好人"159人(组),推评"中国好人"13人,牛钰等3人获全国重点推介[6] - 未成年人教育:2023年评选省级"新时代好少年"30人(2人获全国称号),原创歌曲《非凡你我》入选全国推广曲目[6] 网络文明建设实践 - 成功承办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相关话题连续5天登热搜前十,川观新闻文物主题短视频传播量超2000万[7] - 开展"e路川行 文明有我"四大主题活动,展示网络文明四川实践[7]
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证监会发布· 2025-05-23 18:15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蔡奇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 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 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加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推动文明培 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先进 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 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蔡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
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快讯· 2025-05-23 13:26
精神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 - 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1] - 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1] 新时代工作方向 - 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1] -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 - 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1][3] -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1] 组织领导机制 - 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改革创新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1] - 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1] - 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3] 会议与表彰 -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5月23日在京召开[2] - 大会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代表颁奖[4] -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代表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发言[4] 理论指导体系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2] - 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 -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3]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曹禺剧本奖活动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日报· 2025-05-23 08:43
活动举办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和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 [1] -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和第27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活动将在郑州举办 [1] - 郑州将于2027年举办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和曹禺剧本奖 [3] 郑州文化发展 - 郑州围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推进文化郑州、戏曲郑州建设 [2] - 郑州统筹资源打造"郑州有戏"品牌,展现戏剧文化魅力 [2] - 郑州在文化底蕴、文化场馆、戏剧生态氛围和文化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 [2] 活动意义 - 梅花奖花落郑州将有力促进文化郑州建设 [2] - 郑州通过以文化城、以文惠民、以文促产推进文化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