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冀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8.7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7:16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研发、津 冀生产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正在不断成熟。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已成为协同发展的实体支撑。 三地产业协同由原来的转移承接向现在的产业链合作转变,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 集群达到7个。 刘伯正提到,中国星网已迁驻河北雄安新区办公,华能、中化总部项目即将投用,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 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全部开工,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短短2年已聚集200余家高科技 企业,形成创新"小气候"。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8.7亿元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8.7亿元人民 币,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两倍。 记者从15日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了解上述信息。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北京晒“十四五”成绩单,五年经济增量增出了一个万亿海淀
新京报· 2025-09-15 16:27
首都功能建设 - 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达8处居全球城市首位[3][4] - 国际交往中心综合承载能力增强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机制完善[3] - 中央政务空间形象更加舒朗庄重[3]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京津冀三省市2024年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 - 北京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6]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70多亿元增长至2024年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6] 经济增长与质效 -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海淀区经济总量[1][7]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7]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7] 科技创新体系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8] - 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45家占总量的近三成[1][8] - 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约占全国三成标杆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8] 产业创新布局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8] -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应用落地[8]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8] 深化改革与开放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1][9] - 营商环境改革推出1700余项措施非现场监管覆盖率近70%[9] - 服务贸易2021-2024年年均增速达9.4%累计实施突破性政策140余项[10] 城市宜居建设 - 2024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65.9%[11] -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九成环路景观花廊超300公里[1][11] - 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52公里站点95座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达90%[11] 民生服务改善 - 新增中小学学位超15万个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70%[13] - 养老助餐点2666家覆盖超九成城乡社区服务450多万名老年人[13] - 普惠托位超3.1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普惠园覆盖率均达94%[13]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财联社· 2025-09-15 14: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显著进展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1] - 北京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果显著 "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全部开学开诊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文化新地标北京艺术中心 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建成 环球影城成为文旅新名片 [1] 区域交通与民生协同 -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区域内实现医保直接报销和"一卡通行"全面覆盖 [2] - 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持续提升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70多亿元增长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5% [2] 产业与经济协同 - "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 产业协作从"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2]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显著增强 [2]
北京:预计超过5000000000000!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13:38
杨秀玲介绍,五年来,新"两翼"发力齐飞,北京以分内之事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 全部开学开诊,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 面提升功能品质坚定迈进,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成为首 都文化新地标,环球影城成为北京文旅新名片。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 报销待遇、"一卡通行"全面实现,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和比重不断提升,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 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产 业协作由"施工图"逐步变成"实景图",2024年三地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北京经济总量五年预计增加约1.4万亿 9月15日,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成就。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五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 ...
“十四五”成就|18号线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19号线二期等计划开工建设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13:38
平原新城经济发展 - 平原新城新增企业超过40万家 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1] - 经济总量接近万亿规模 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30%[1] - 重点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企业投资发展热点地区[1]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轨道交通18号线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19号线二期等线路计划开工建设[1] - 集中实施大批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1] -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建设提速 产业空间承载能力不断增强[1]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开诊 儿童医院亦庄院区 宣武医院房山院区开工建设[1] - 第四实验学校 清华附中昌平学校等30多所学校建成投用 人大附中良乡大学城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校加快建设[1] - 推进优质中小学位超过5万个 北京工业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新校区加快建设[1] 产业创新发展 - 清华国重"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顺利 1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将落地[1] - "园区+企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初步形成 高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增强[1] - 各区形成特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以年度政策 任务 项目清单方式推进实施[1]
18号线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19号线二期等计划开工建设
北京青年报· 2025-09-15 13:38
【18号线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19号线二期等计划开工建设】#北京晒十四五成绩单#9月15日,"十 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介绍,平 原新城(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和亦庄)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 环",发挥着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重要节点作用。"十四五"以来,平原新城新增企业超过40万 家,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提升。轨道交通18号线年底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19号线二期等线路计划 开工建设,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 郭茂勇) ...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2:50
每经编辑|程鹏 潘海福 据北京日报9月15日报道,"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北京亮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今天上午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 一场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面提升功 能品质坚定迈进,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 大运河博物馆 夜景(从左至右,2024年2月28日摄)。新华社发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一卡通行"全面实现,科技成果区域转 化效率和比重不断提升,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 产业协作由"施工图"逐步变成"实景图",2024年三地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十四五"收官时北京GDP 预计迈上5万亿台阶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五年来,北京经济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十四五"收官时,北京地区生产总值预计 ...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成就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和比重 不断提升,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 25%,"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产业协作由"施工图"逐步变成"实景图",2024年三地GDP增速全 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成就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一卡通行"全面实 现。 ...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第一财经· 2025-09-15 12:0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文化地标与文旅设施建成运营 [1] - 雄安新区建设获北京全面支持 "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全部交付 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入驻 [1] 区域交通与民生协同 -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医保"一卡通行"全面实现 [2]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70多亿元增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25% [2] 产业与经济协同成果 - "六链五群"产业图谱编制落地 产业协作从规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 [2] -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凸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