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课堂焕发新生 青春之声激荡红色讲台
中国青年报· 2025-05-18 09:09
红色教育发展 - 靖宇学院3年来累计接待9万名学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英雄杨靖宇雕塑园包含16座主题雕塑[1] - 学院青年教师平均年龄33岁,致力于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课堂,课程开发涵盖12类130门[2][4] - 2024年学院获省级以上课题立项11项,深度整合通化市130余处革命遗址及全省55处纪念设施作为教学点[4][5] 红色资源挖掘 - 学院主编《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收录10多篇杨靖宇相关通讯及烈士传记,为教材编写提供支撑[3] - 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杨靖宇日文信件档案,对研究抗联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3] - 运用4K超清影像技术还原72处抗联密营遗址,三维建模再现战斗场景,增强教学沉浸感[6] 教学创新实践 - 打造1500平方米"对党忠诚"沉浸式教学馆,融合615张图片、72件实物、16组浮雕,采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7] - 开发"红色档案"主题教室,通过时空对话形式连接历史与现实,累计吸引2000余万人在线参与思政大课[6][10] - "三地三摇篮"主题教室展示杨靖宇口琴等4件复制品,阐释吉林地域文化精髓[8] 社会影响延伸 - 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从杨靖宇精神中汲取信念感,推动技术攻坚[9] - 农村信用社开展特色活动凝聚青年职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9] - "读家书 悟家风"活动征集学生作品2.3万件,30%家庭参与抗联路亲子研学[9]
跟着团长打县城: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
36氪· 2025-05-07 08:16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山东临沂红嫂家乡旅游区"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单日吸引超5000人参演,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次 [1] 沉浸式体验项目设计 - 项目以1941年沂蒙山区抗战为背景,包含"战前动员—突击行军—攻城战斗—胜利联欢"四环节 [3] - 服装道具保留粗布军装的褶皱与补丁,城墙弹痕采用真实历史照片复刻 [3] - 邀请知名演员杨清文客串反派角色,增强项目热度 [4] 用户参与特征 - 参与者中95后占比67%,00后亲子家庭达23% [9] - 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0万条,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登上热搜榜首 [9] - 项目满足Z世代对新鲜体验和社交互动的需求 [4][7] 文化价值与创新 - 项目将中国近代史集体叙事转化为可参与的个体体验 [3] - 通过集体主义仪式感和家国叙事代入感激活文化基因 [7] - 突破传统红色旅游静态模式,采用"历史IP+沉浸式剧本+游客参与+社交裂变"模式 [12] 运营策略与技术应用 - 采用第一视角叙事+方言台词增强代入感 [13] - 通过热血→感动→怀旧的情绪杠杆设计 [13] - 提供电子勋章+九宫格素材作为社交货币 [13] - 使用AR+实景道具技术赋能体验 [13] 争议与改进 - 部分网友质疑将抗战历史娱乐化 [14] - 景区通过教育锚点、情感升华和技术克制回应质疑 [15] - 景区内商品定价过高引发"情怀税"争议 [16]
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沃土(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红色文化传承 - 明久乡以抗日烈士姚明久命名,1946年将"金山堡屯"更名为"明久村",1956年设明久乡 [2][3] - 姚明久1940年成立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会员发展到120多人,同年被任命为"三肇"抗日救国总会会长 [2] - 姚明久1941年被日寇杀害,牺牲时30岁,曾在狱中受尽酷刑仍不为所动 [3] 红色教育实践 - 肇东市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明久乡成为重要实践阵地 [4] - 肇东市教育局启动"国防教育进校园"计划,将姚明久事迹融入课程 [4] - 明久乡2024年推出"红色知识科普""巾帼红色讲堂"等项目,学校定期组织"重走抗联路"活动 [4] 精神传承影响 - 硕士毕业生刘欢欢受烈士事迹激励,以选调生身份回到明久乡工作 [3] - 明久小学、明久中学通过烈士纪念碑宣誓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 [4] - 姚明久精神激励肇东人民在新时代奋力拼搏 [4]
皎平渡口话变迁
新华社· 2025-05-03 21:0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皎平渡已建成一座长约600米的大桥连接四川会理和云南禄劝,取代了1991年通车的旧桥 [2] - 2022年12月30日德会高速通车,结束会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3] - 2024年4月28日金口河至西昌高速公路开工,将结束甘洛、越西、喜德三县不通高速历史 [4] - 西香高速作为交通强国"十四五"重点项目,建成后将结束盐源县不通高速历史 [5] - 凉山州预计到2028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4] 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 - 会理市以石榴种植为核心产业,其石榴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3] - 凉山州建成种植业基地4251个,带动102.35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93.04亿元 [3] - 皎平渡村发展流水养鱼项目并规划更多停车位以服务游客 [1] 红色旅游与文旅融合 - 2024年春节期间皎平渡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部分摊位日销售额达数千元 [5] - 近三年会理市红色旅游人数及收入增长均超30% [5] - 当地复刻渡江木船并建设红色文化研习小院,推进红色村庄建设 [1][6] 区域经济发展 - 凉山州2024年接待游客6208.39万人次(同比+26.7%),旅游收入651.75亿元(同比+20.08%) [5] - 交通改善后村民出行时间从步行2小时缩短至车程20多分钟,促进跨省旅游活动 [3]
我省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海南日报· 2025-05-01 09:52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自2023年9月重新开园后持续优化展陈、讲解及园区环境,并开发"大思政课"实践课程和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游客和研学团体 [2] - 琼海红色文化景区因海南解放75周年纪念活动预热,"五一"假期预计迎来客流高峰,包括民兵点验仪式和主题巡展等特色活动 [3] - 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因交通改善(中轴线路开通)及87岁老园长王学广的党课吸引慕名游客,假期客流预期增长 [3] 游客参与特征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游客构成多元,含外地打卡游客(如海口市民秦玉琴)、本地党组织及中小学生研学团体 [2] - 临高海南解放公园通过解放75周年纪念仪式和渡海战役纪念馆的历史展陈,吸引党员干部及普通游客驻足缅怀 [3][4] 产品开发与运营 - 纪念园通过社教活动创新(如"孤岛奋战·红旗不倒"巡展)和场景化教学深化游客体验 [2][3] - 解放公园利用多媒体展陈(历史照片+动态解说)强化革命精神传播效果 [4]
五一到川西最瘦“一线城市” 沉浸式体验马尔康“3+3”文旅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4-30 17:29
马尔康文旅资源概况 - 马尔康是阿坝州唯一的县级市,州府所在地,行政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1] - 城市形态独特,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300米,长宽比40:1,被称为"川西最瘦一线城市" [3] - 拥有"嘉绒胜地、锅庄故乡"美誉,嘉绒文化核心腹地 [5] 核心文旅产品体系 三条精品线路 - 文化探秘主题:串联卓克基官寨、柯盘天街、莫斯都岩画等5处文物古迹 [6] - 自然疗愈主题:包含昌烈山徒步、梭磨河夜游等4种生态体验 [6] - 红色记忆主题:覆盖红军长征纪念馆等3处革命遗址 [6] 三大体验项目 - 嘉绒藏寨生活营:碉楼住宿、藏浴藏餐等原生态体验 [6] - 非遗工坊慢生活:藏香制作、唐卡绘画等4类手工艺活动 [6] - 四季节庆活动:农耕祈福会、锅庄文化季等4大季节性节庆 [6] 交通区位优势 - 成都出发经317国道全程高速3.5小时可达 [6] 文化IP资源 - 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故事发生地 [3] - 现存三千年岩画、五千年新石器遗址等历史遗存 [5] - 拥有国家级非遗锅庄舞及藏绣、藏药等特色文化 [5]
“山河映忠魂”辽宁省英烈讲解员大赛在沈阳举办
新华网· 2025-04-28 10:04
活动概述 -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于4月21日至25日在沈阳举办"山河映忠魂"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 采用"赛前培训+现场比赛"方式 涵盖专职及志愿讲解员和褒扬纪念业务人员 [1] - 赛前培训包括国防大学教授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的红色故事讲解和语言表达技巧课程 并组织参训人员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和参观纪念馆 [1] - 现场比赛阶段25名讲解员通过讲述英烈故事展现英烈形象 采用时空对话等创新形式 由专业评委从内容、表达和风采多维度评分 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 [2] 能力建设成效 - 培训比赛有效提升全省英烈讲解员的政治意识、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参训人员增强红色基因传承和英烈故事传播的行动自觉 [2] - 活动通过生动讲述英烈故事使英烈形象深入人心 强化烈士纪念设施弘扬英烈精神和传播红色文化的作用 [1][2] 资源投入与战略方向 - 近年来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3.27亿元用于烈士纪念设施提质升级 充分发挥其红色基因传承主阵地作用 [3] - 通过多种形式宣教活动弘扬英烈精神 拓宽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渠道 营造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社会氛围 [3] - 未来将持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红色宣传教育功能 讲好英烈故事并推动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 [3]
杨家沟革命旧址: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陕西日报· 2025-04-23 07:00
杨家沟革命旧址(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 刘翠霞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运用前沿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构建起完备的文物数据 库;在教育推广方面,我们主动走进校园、社区开展红色文化讲座,把杨家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未来,我们 将继续坚守岗位,深挖红色资源,让杨家沟革命旧址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4月的黄土高原山花烂漫、绿意盎然,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镇杨家沟村处处散发着春的气息。 回望历史,杨家沟村这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山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 这里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也是中共中央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站。"曙光就在前面,我们 应当努力。"这一伟大号召从杨家沟传向全国。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 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 育,赓续红色血脉。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 如今,杨家沟革命旧址积极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让革命薪火 生生不息。 革命旧址焕发新生 4月10日,春 ...
骏马奔腾永向前(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4-21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黄骅市以英雄黄骅命名,当地传承红色文化,积累深厚底蕴,红色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城市发展成果显著 [1][3][4] 黄骅烈士相关 - 黄骅原名黄金山,1911 年 2 月出生,1929 年入党,参加红军长征,1937 年抗战爆发后改名奔赴前线,1943 年 6 月 30 日在大赵村被叛徒杀害,年仅 32 岁 [1] - 1945 年 9 月新青县改名黄骅县,1989 年至今称黄骅市 [1] 红色文化传承 - 2007 年 6 月黄骅烈士牺牲地纪念馆建成,孙树章、孙津生、孙立国接力义务讲解黄骅烈士故事 [2] - 当地建设 10 余处红色文化场馆,每年吸引上千批次群众、团体开展纪念活动 [3] - 各界创作 10 余部红色文艺作品,黄鲁彬参与成立的艺术团成员从 10 多名壮大到 100 多名 [3] 红色文化影响 - 黄骅市近年来产生 1100 多个道德模范等先进个人和集体,3 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 人获“中国好人”称号 [3] - 黄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称将依托红色资源传承文化,凝聚发展动能 [3] 经济发展成果 - 黄骅港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重要枢纽港,已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 5 年突破 3 亿吨 [3] 生态保护成果 - 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去年 7 月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组成部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河北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4]
用文学捧起抗战英烈的血色辉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11:51
"重大题材的写作并不靠惊叹号"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京西的门头沟区有着丰厚的抗战历史和诸 多抗战人物与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曾任宛平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的魏国元。魏国元是宛平七区 (现门头沟区雁翅镇)青白口村人,全家抗战,满门忠烈,并影响和带动了一批革命者,为抗战做出杰 出贡献。 青年魏国元 为弘扬抗战精神,挖掘与传承红色文化,门头沟区文联原常务副主席、作协名誉主席马淑琴查阅了200 多万字的文史资料,在雁翅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多次深入历史现场采访,以朴素、本真的笔法,创 作出中篇报告文学《魏国元和他的兄弟》,并在《北京文学》2025年第1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 年"专栏发表。作品紧紧围绕主人公魏国元的英雄事迹,呈现了一段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的京西抗战 史,向魏国元和他的兄弟们,向所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奋斗献身的英雄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近日,在北京市文联的支持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北京作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门头沟区委宣传部、 北京文学期刊中心、雁翅镇人民政府、区文联、区文旅局等单位共同主办了报告文学《魏国元和他的兄 弟》研讨活动,从历史细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