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

搜索文档
事关促进消费、投资、房地产…… 一文梳理这场国新办发布会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40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环比增长0.22% [1] -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 同比增长5.1% 环比增长0.24% [1] -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3] 消费领域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8.8%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5% 家具类增长26.9% 通讯器材类增长19.9% [7] - 部分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 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4%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3.3% 金银珠宝类增长25.3% [7]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4] 投资领域 - 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 [9]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4%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 [9]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 专业技术服务投资增长17.6% 信息服务投资增长40.6% [9]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7%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6.9% [11] 就业市场 - 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4] - 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4.7% 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14] - 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2个月下降 [14] -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大 部分行业招工难 [14] 房地产市场 - 4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 部分一、二线城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17] - 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 三线城市略有下降 [17] -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7、0.5和0.3个百分点 [17] -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9、0.5和0.4个百分点 [17]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证券时报· 2025-05-10 01:52
货币政策核心思路 - 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从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1] - 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 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相比美日等国家较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较大潜力 [1] - 面对外需不利冲击,有必要将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1] - 财政政策需调整支出结构,更多向有消费效应的领域倾斜,加大养老、育幼、医疗等服务消费投资力度,同时强化对农村老年人口、低保人员等重点人群保障 [1] 政府债务与财政政策 - 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因国有资产庞大且政府负债水平较低 [1] - 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1] 物价与经济供需平衡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价格首先取决于商品供需关系,货币是次要因素 [2] - 当前货币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处低位,单纯增加货币供给无法有效提高需求,需改善供需关系 [2] 长期国债与经济基本面 - 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与美关税政策影响有关,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未改变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 汇率与外汇市场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
一财首席经济学家调研:宏观调控强度加大,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压力
第一财经· 2025-05-07 20:33
在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认为,在提振内需、促进消费方面,我国仍具较大政策增量空间,政策应关注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进一步优 化消费环境、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 2025年5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4,回落至50荣枯线以下。经济学家们认为,受外需下行拖 累,叠加关税政策前景不明朗,我国经济面临一定压力。 | 表 1 CBNRI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2025年4月经济数据预测 | | | | | | --- | --- | --- | --- | --- | | 指标 | 3月公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年4月预测 | | | 布値 | 预测均值 | 预测中位数 | 区间 | | 信心指数(2025年5月) | 50. 33 | 49. 84 | 49. 6 | 49.5 ~ 50.6 | | CPI 同比 (%) | -0. 1 | -0. 17 | -0. 2 | -0.3 ~ 0 | | PPI 同比 (%) | -2.5 | -2. 65 | -2. 6 | -2.9 ~ -2.3 | | 社会消费品零 ...
卢锋:可适时降准降息,“大水漫灌”刺激经济不可取
和讯· 2025-05-06 18:59
美方关税战背景分析 - 一季度经济形势开局良好但后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外部冲击特别是贸易摩擦影响后续增长形势 [2] - 特朗普关税战影响需重点研究 尤其对外需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中国虽未经历如此大规模关税战 但改革开放以来至少经历两次较大外部危机冲击 [2] -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1999-2001年GDP平均负拉动效应0.63个百分点 2009-2011年达1.87个百分点 总计5.6个百分点 [3] - 外需增长贡献率角度 1998年危机期间三年平均负贡献率7.77% 2008年危机期间为19.5% [3] - 假设特朗普关税冲击最终回到50%水平 初步推测此次影响可能接近1998年危机水平 但不及2008年危机程度 [4] 当前经济形势与历史对比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 1998年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 2008年接近3600美元 2024年达1.3451万美元 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1.4005万美元 [7] - 近年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与对外"相对价格"下降为短期现象 长期应呈现升值趋势 折射经济蓄积后续较大幅跃迁潜能 [7] -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三分之二 城市化高潮已过 发展阶段不同意味着应对外部冲击政策选择显著不同 [7] 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同 - 近年经济增长呈现"供强需弱"格局 供给能力增长活跃强劲 但国内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增长偏弱 此格局从2018年延续多年 [8] - 2022-2024年经济简单平均增速4.4% 显著低于潜在增速 过去七年CPI通胀增速简单平均值1.54% 2023和2024年进一步回落至0.23%与0.22%准通缩水平 [8] - 2024年贸易顺差规模创新高 出口总额3.6万亿美元 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货物贸易顺差占全球36%-37% 制成品贸易顺差占全球65%-66% [9] 国际经济整体环境不同 - 美国宏观政策向传统保守主义财政思维回归 整顿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 借助原有全球增长环境扩大出口与顺差难度显著增加 [10] - 中国贸易顺差结构呈现多样化 高科技产品顺差迅猛增长同时传统中低端产品顺差快速增加 "广谱式"顺差增长显示产业结构优势 [11] - 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趋于紧张 2023年发展中国家在WTO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达创纪录水平 [11] 政策选择空间不同 - 常规货币财政政策工具仍有不小空间 但与历史时期比较已显著收窄 工业利润增速与资本回报率持续趋势性回落 大规模工业化与基础设施投资空间缩小 [15] - 在"供强需弱"环境下消费存在明显短板并具较大提升空间 内需不足和消费偏弱存在结构性原因 [16] -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从2007年7888亿元占GDP2.9%提升至2017年57145亿元占7.0%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06-2008年平均43.8%提升至2015-2017年平均61.0% [17] 应对策略与建议 - 应对关税战需采取直接措施 敢于抗衡极限施压 同时联合国际社会共同抵制美方不合理政策 [18] - 基于"供强需弱"特点 经济领域关键在再平衡 即扩大内需、提高收入和促进消费 [18] - 可进一步分层分类施策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将适度比例从投资生产供给能力领域逐步转移到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方面 [18]
专家黄汉权:少加班才能促消费,让富人敢花钱带活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5-02 21:08
改写文章 导语 2025年4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论坛上发表一番激烈言论,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不要让加班挤占了消费时间,富人买游艇别墅无妨, 真正需要的是中低收入者能赚到钱!"这一言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年轻人一方面抱怨"加班让他们无暇消费",而专家则提出"富人消费能带动经 济"。然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奥秘? 一、中等收入困境:月薪过万,消费却像月薪五千? 黄汉权为中等收入群体勾画了一幅真实的生活画面:尽管他们月收入不低,但房贷、子女教育、医疗等高额支出让他们喘不过气,尤其是"996"工作模式 成了常态。结果,尽管手头有钱,但却"有钱无暇"成为了普遍现象。 一些网友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现象:"上周买的电影票,由于加班到深夜错过了。" "在618囤的纸巾,居然到了今年的双11还没用完。"这种消费现象显 示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无奈。 黄汉权提出了三条建议: 1. 工资应随GDP增长: 以北京某IT公司为例,试行"利润10%转员工分红"政策后,员工的消费水平增长了25%; 2. 推动"定时熄灯": 深圳某科技园的公司实行晚上7点自动断电,员工可以多出3小时的时间用于购物和聚会; 3. 提高 ...
实施育儿补贴制+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搜狐财经· 2025-04-29 07:12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 政策涵盖五方面内容: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1] - 支持就业措施包括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 稳定外贸发展措施包括一业一策支持出口企业、帮助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境内再投资 [1] - 促进消费措施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薪酬制度 [1] - 扩大有效投资措施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提振民间投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营造稳定环境措施包括稳定资本市场、巩固房地产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1] 生育津贴发放政策改革 - 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2] - 生育津贴替代产假工资,原流程需经单位账户转付,现直接发放简化流程 [2] - 全国约1/3统筹地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2] - 生育津贴按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单位工资越高津贴越高 [3] - 已精简生育保险经办流程,取消准生证等附加材料要求 [3] - 下一步将扩大直发范围并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3]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快讯· 2025-04-28 10:09
支持就业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 [1] -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1] - 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1] -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稳定外贸发展 -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1] - 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1] - 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1] - 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 促进消费 - 扩大服务消费 [1] -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1] - 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1] - 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1]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1] -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1]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1] -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
财政部: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3-06 17:23
研究制度更大力度、更加精准举措,实打实支持促进消费。 3月6日(星期四)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 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蓝佛安表示,将统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统筹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统筹提振消费与改善民生,统筹激 发当前消费与增强经济增长后劲,研究制度更大力度、更加精准举措,实打实支持促进消费。 蓝佛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地方的奖补力度,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今年中央财政新增 安排补助资金,带动地方加大投入,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 此外,今年将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让居民收入更稳定。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 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超过3亿人受益。同时,加强对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支持,对幼儿发放育儿补 贴,建立学前教育国家资助制度,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资助补助的标准,扩大政策覆盖面,延续实施国家助 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等,预计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 蓝佛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