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同联动
icon
搜索文档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研发新一批气温指数
快讯· 2025-05-29 09:29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第二批气温指数 - 郑商所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于5月28日联合发布第二批气温指数 [1] - 新指数覆盖珠三角、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属于区域气温指数 [1] - 该批指数的发布丰富了实体经济识别天气风险的工具箱 [1] - 标志着金融气象协同联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我省防汛备汛、“十五五”规划编制、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4 09:44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带着 感情、带着责任进一步做好我省残疾人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广大残疾人共享广东现代 化建设成果。要进一步加强关爱服务保障,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助残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就业 创业扶持,广泛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携手港澳筹备办好全国残特奥会,激励残疾人在投身中国式现代 化的广东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统筹谋划和推进,各级残联 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动员全社会开展扶残助残等志愿服务,积极营造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明确要求各地对防汛抗洪务必精心准备,确保预案充分、应对 从容。当前,我省已进入"龙舟水"强降水期,阶段性、局地性、区域性气象灾害风险较大。全省各级各 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做细做 实做到位,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 ...
五矿发展第一季度业绩持续向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17
文章核心观点 - 五矿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向好,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二季度将在控风险基础上冲刺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 [1][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加1.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步改善 [1] 业务板块表现 原材料业务 - 1 - 3月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374万吨,同比增长32%;焦炭销售量约23万吨,同比增长53%;锰矿销售量约40万吨,同比增长29%;锰合金销售量约14万吨,同比增长120%;废钢销售量约36万吨,同比增长7% [1] 钢铁业务 - 实现钢材工程配供量约100万吨,同比增长6%;实现钢材经营量约194万吨 [1] 供应链业务 - 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业务,实现仓、运、配系统数据互联互通,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 物流园业务 - 实现加工量约29万吨,同比增长4%;实现吞吐量约348万吨,同比增长20% [2] 其他业务 - 物流业务、招标业务以及保险经纪业务均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 未来展望 - 二季度随着传统施工旺季到来及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钢材需求端有望改善,公司将在控风险基础上加快业务周转、拓宽上下游渠道、抢抓机遇、强化协同联动,冲刺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 [2]
王华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 掌控创新与安全的“权衡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7:17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反映汽车行业从浮躁转向理性回归,供应链企业从幕后集体走向台前 [1] - "智电"变革成为不可逆趋势,行业聚焦创新速度与科技安全的平衡 [1] 欣旺达动力技术布局 - 公司展示覆盖纯电、混动、商用车、低空飞行等九大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 [2] - HEV混动电池技术具备60C闪充70C闪放功率性能,-30℃极寒耐受,全球装机量突破150万台,位列全球锂电企业第二 [2] - 增程式混动电池支持2-6C超充,适配500+公里纯电续航,纯电"闪充电池3.0"实现充电速度与安全寿命双突破 [2] - 增混动力电池产品(欣星耀/欣星驰系列)具备-35℃冷启动能力,-20℃续航保持率超90%,通过6项极限安全测试,支持10年/30万+公里质保 [3] - 2024年公司在国内高端增混动力电池市场排名前四 [3] 商用车电池解决方案 - 商用车大容量超充电池支持1.4MW超大功率充电,15分钟补能效率提升400%,系统循环寿命达5200次,匹配8年200万公里运营周期 [4] - 模块化CTP平台适配85%商用重卡车型,三维定向泄压技术实现电芯级热失控防护,覆盖32城市的智慧运维网络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 [4]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近五年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129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近万人,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50余项 [4] - 生产制造基地覆盖中国广东、江苏等7省及匈牙利、摩洛哥、泰国等国,在美国、法国等6国设立分支机构 [5] 可持续发展与合规 - 公司加入全球电池联盟,推进电池护照标准制定,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应对欧盟电池法规 [6] - 首批参与中国电池ID数字化平台建设,助力国内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及全球产业数字化 [7] 产业链协同与战略 - 创新与安全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系统性闭环实现长期主义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