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转公
icon
搜索文档
贷款“商转公”有利于稳定住房消费基本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6:50
广州"商转公"政策分析 - 广州拟推出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商转公")政策 旨在降低刚需购房者房贷成本 公积金利率较商业贷款低1-1.5个百分点(100-150基点) [1][2] - 政策要求申请房屋须为家庭唯一自住房 显示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扶持导向 [2] - 当前广州二手房市场刚需主导 200万元以下房源占比45% 200-300万元占比21% 合计达66% [1] 市场结构特征 - 低总价二手房成交占比提升为共性现象 5月上海/北京/深圳300万元以下房源占比分别为50%/46%/44% [4] - 刚需购房者对价格及月供敏感度较高 政策需针对大宗消费特性设计 [1][3] 政策实施条件 - 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方可启动 广州2024年个贷率为88% 属中性偏松状态 [2] - 贷款额度上限降至购房总价60%(原行业惯例为70%) 需满足原商贷已放款5年以上等多项条件 [3] - 个贷率超90%将暂停申请 85%-90%时实施额度管控 [2] 政策潜在影响 - 通过降低月供压力稳定刚需交易 助力楼市止跌回稳 [2][3] - 多数一二线城市个贷率接近85%警戒线 政策推广空间受限 [4] - 需推动公积金异地流转机制 特别是在都市圈范围内调节余缺 [4]
超30个城市房贷“商转公”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22:00
商转公政策扩容 - 广州和海南近期推动"商转公"政策 广州发布《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 海南拟新增"商转公"业务模式 [1][2][3] -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逐步落地"商转公"政策 包括沈阳、郑州、佛山、邢台等 部分城市如沈阳、佛山已放宽核查要求 重庆简化办理流程 [1][4] 政策具体内容 - 广州"商转公"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原商业贷款余额与未来3个月应还本金差额 且不超过购房总价款的60% 购房总价款以原价或重新评估价较低者为准 [2] - 广州要求原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 需获得银行同意转为纯公积金贷款 贷款房屋需为广州唯一住房 借款人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 原商贷24个月内无逾期 [2] - 海南"商转公"分为"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两种模式 "带押直转"需在原商贷银行办理且连续缴存公积金满3年 "自筹结清"允许跨行办理但需先结清原商贷 [3] 政策影响分析 - "商转公"旨在降低购房者房贷利息成本 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转为公积金利息 间接提高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 [1][4] - 广东省要求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 个贷率达85%采取防控措施 90%及以上暂停 各地公积金贷款上限规定对银行影响有限 [2] - 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商转公"是降低存量房贷成本重要举措 后续将有更多城市加入 公积金政策对购房者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4]
多地密集推进“商转公”,100万元房贷月供直降近2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1:49
多地推进"商转公"政策 - 广州拟启动"商转公"贷款,条件是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 [1] - 海南省推出两种"商转公"方式:"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 [1] - 2024年以来已有深圳、重庆、武汉、合肥等近20个城市推进"商转公"政策 [1] - 政策核心目的是减轻购房者房贷压力,将高利率商业贷款转为低利率公积金贷款 [1] 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 2017年市场火热时许多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导致大量购房者使用纯商贷 [2] - 广州2024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达1312.54亿元,同比增长4.88% [6] - 广州年度结息44.72亿元,同比增长7.40%,资金池充裕 [6] - 6月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同比下跌4.9%,市场面临压力 [7] 政策效果与利率差异 - 广州5年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2.6%,商业贷款利率3.0%,存在利差 [8] - 100万元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后,月供从5546元降至5348元,月省198元 [10] - 20年贷款期内累计可节省47520元利息支出 [11] - 商业贷款利息占比24.87%,公积金贷款利息占比22.09% [13] 政策实施条件 - 广州设置个贷率阈值:低于75%启动,85%采取管控,90%暂停 [9] - 河北保定要求连续缴存公积金满两年且商贷还款满两年无逾期 [9] - 石家庄分阶段实施,逐步放宽房屋登记日期要求 [9] 政策意义与影响 - 政策具有降成本、促消费意图,转向惠民生导向 [2][15] - 直接效应是降低存量房贷利息成本,释放社会消费需求 [10] - 房价下跌可能影响政策效果,因评估价降低会导致贷款额度受限 [15]
广州跟进房贷“商转公”,京沪“按兵不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21:06
全国"商转公"政策概况 - 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启动"商转公"政策,包括成都、重庆、太原、郑州等,但北京、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暂未支持 [1][2] - 广州成为继深圳后第二座官宣"商转公"的一线城市,政策面向唯一住房且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人群 [1][3] - 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2025年),同比增加3.1亿元,公积金"蓄水池"水位较高 [1] 广州"商转公"政策细节 - 申请条件包括:原商业贷款放款5年以上、广州唯一住房、24个月内无逾期记录、累计缴存公积金满60个月 [3] - 政策启动与公积金个贷率挂钩:低于75%时启动,85%及以上采取额度管控,90%及以上暂停 [3] - 2024年广州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06.89亿元(同比下降12.14%),公积金缴存余额3058.97亿元(同比增长6.25%) [4] 政策动因与市场影响 - 广州政策旨在降低购房成本、促进消费,目标人群为刚需及改善型购房者 [2][3] -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指出,政策反映住房回归商品属性后对价格敏感的需求导向 [2] - 克而瑞分析显示,广州公积金贷款额度盈余(个贷率低于75%)是政策实施前提 [4] 其他热点城市现状 - 北京2024年公积金缴存余额8222.10亿元(同比增长8.3%),但个贷率高位运行,明确表示暂不符合"商转公"条件 [5] - 上海易居研究院认为,北京、上海等城市公积金使用率充分,市场交易规模高,跟进可能性低 [6] - 深圳已落地"商转公",广州、深圳政策共性为公积金资金池充裕且购房者利率敏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