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转公

搜索文档
又有一线城市落地“商转公” 广州称最快一月内办结
第一财经· 2025-08-21 22:55
《办法》规定,在广州市开户缴纳住房公积金满60个月及以上,没有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目前在广 州有唯一住房且已在商业银行支付贷款3年以上,并满足其他办理条件的,可以与原商业银行协商办 理"商转公"。 《办法》提出,可贷额度根据房屋购买价格与评估价两者中较低者的70%计算,结合商贷余额等综合因 素确定;可贷款期限根据原商业贷款剩余期限及与商贷已还年限合计不超过30年等确定。经审批通过后 的贷款利率,执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8月21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 办法(暂行)的通知》(下称《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是继深圳之后,又一个加入"商转公"行列 的一线城市。 "要跳出房地产的视角看待此类政策,该政策通过降低房贷成本,有效释放社会消费潜力。购房者节省 下的资金可用于其他消费领域,从而刺激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循环,是提振内需的一项重要政策。"他 说。 据悉,自2023年开始部分城市松绑"商转公"政策限制以来,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支持或优化该政 策,大多数为二三线城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同时,《办法》还设置了动态调节机制,即当个贷率低于75% ...
广州房贷大消息!符合条件可商转公,200万30年期省26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0:35
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基本住房刚性需求的作用,切实减轻购房家庭住房贷款利息 负担,降低购房成本,释放社会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增强群众获得感,广州市于2025年 8月21日开始实施《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 申请"商转公"只需"一站式办理",申请人在原商贷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受托银行就可完成申请, 无需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 "商转公"政策的出台,拓宽了住房公积金受益范围,助力刚性住房需求,切实减少缴存人家庭 偿还自住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对增加可支配收入,释放社会消费潜力,助力广州经济社会发 展具有积极作用。 这既是对民生需求的回应,也是激活市场的积极举措,将进一步减轻缴存人的购房负担,助力 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梦想。 来源丨 南方日报 编辑丨江佩 佩 实习生林芷仪 楼市重要信号,多地已出手 楼市,一个重大信号 SFC 21君荐读 2 智能 悦 读 · 权 威 . o n 扫码点击下载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规定在广州市开户缴纳住房公积金满60个月及以上,没有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目 前在广州唯一住房且已在商业银行支付贷款3年以上的,并满足其他办理条件的 ...
促消费惠民生 “商转公”业务持续扩围
证券日报· 2025-07-15 00:23
商转公政策扩围与成效 -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持续扩围,多地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申请"商转公",以减轻利息负担并促进社会消费[1] - 郑州自2024年5月6日开展"商转公"业务以来,截至7月9日累计发放贷款168.72亿元,惠及27893个家庭,户均贷款60万元,20年期限测算累计节省利息约14亿元,每户节省约5万元[1] - 住房政策重心转向促消费、惠民生、降成本,"商转公"成为地方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刚性及改善性需求群体效果显著[1] 政策优化措施 - 郑州简化"商转公"申请材料,"先还再贷"模式从10项减为1张身份证,"直还"模式从11项减为3项[2] - 沈阳自7月1日起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覆盖灵活就业缴存人、异地缴存职工和现役军人,允许已偿还5年以上的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2] 未来政策展望 - 广州拟出台《实施办法》,规定公积金贷款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并要求贷款房屋为家庭唯一住房[3] - 海南于7月1日就《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珠海预计年底前落地"商转公"政策[3] - 政策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通过减轻利息负担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并提振消费[3]
“月供能省1000多”!又有一线城市拟推“商转公”,未来还有多少城市会跟?
第一财经· 2025-07-10 23:07
商转公政策加速落地 - 广州拟启动"商转公"政策 成为继深圳后第二个实施的一线城市 政策要求原商贷还款满5年 连续缴存公积金60个月且为家庭唯一住房 [1] - 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约20个城市支持或优化"商转公"政策 包括沈阳 重庆等二三线城市 政策推进呈现梯度特征 [3][5] - 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 同比增加3.1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为政策实施提供资金基础 [13] 政策背景与动因 - 政策导向从传统刺激转向促消费 惠民生 降成本 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后 刚需群体对购房成本敏感度提升 [6] - 广州近期二手房交易量降至1万套以下 新房成交同比下滑 去化周期拉长 房价环比跌幅扩大 市场转弱促使政策出台 [6] - 公积金贷款利率优势明显 5年以上首套利率2.6% 较广州存量商贷利率3.2%低60个基点 150万元贷款月供可减少1123元 [7][8][9] 政策实施条件与限制 - 广州设置个贷率动态调控机制 低于75%启动 达到85%采取额度管控 超过90%暂停业务 [10] - 申请条件包括:原商贷已放款5年以上 贷款房屋为广州唯一住房 24个月内无逾期记录 累计缴存公积金满60个月 [9] - 北京 上海等热点城市因个贷率高位运行(北京62.1%)暂不具备实施条件 南京等城市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12] 未来政策展望 - 专家观点分化 部分认为公积金资金池充足城市可能跟进 但热点城市因资金使用率高跟进可能性低 [12] - 支持观点认为政策符合促消费导向 且银行利息损失有限 能吸引新增客户 预计更多城市将加入 [13] - 海南等地已升级"带押直转"模式 沈阳取消原商贷偿还3年以上等限制条件 显示政策优化趋势 [5]
存量房贷从3.2%降到2.6%,广州拟推"商转公"新政
第一财经· 2025-07-10 20:48
政策动态 - 广州成为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实施"商转公"政策的一线城市 [1] -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0个城市推进"商转公"政策落地 [2][4] -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4] - 海南升级"商转公"业务模式,新增"带押直转"模式 [4] - 沈阳取消"商转公"贷款申请条件中原商贷已偿还3年(含)以上等多个限制条件 [4] 政策影响 - "商转公"可为购房者节省月供成本,例如广州购房者月供可减少1123元 [1][8] - 公积金贷款利率显著低于商业贷款利率,广州存量商业贷款利率普遍维持在3.2%左右 [6][8] - 政策优化步伐加快,多个城市正发力升级"商转公"业务模式 [4] - 政策导向从传统刺激转向促消费、惠民生、降成本 [5] 实施条件 - 广州"商转公"政策设置多项限制条件,包括原商贷需还款满5年、连续缴存公积金60个月且必须是家庭唯一住房 [1][8] - 广州明确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贷款,个贷率达到90%及以上时暂停 [9] - 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热点城市公积金使用率相对充裕,跟进商转公的可能性不大 [2][10] 市场背景 - 广州二手房交易套数降至1万套以下,新房成交同比下滑,去化周期拉长 [5] - 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比2024年增加3.1亿元 [11]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个贷率为62.1%,暂不符合开办商贷转公积金贷款业务的条件 [10] 未来展望 - 业内专家观点存在分化,部分认为热点城市跟进可能性不大 [10] - 也有专家认为将有更多城市跟进,因大部分城市公积金资金池水位线较高且政策转向支持合理消费需求 [11]
中国近20城房贷“商转公”落地 政策“组合拳”巩固楼市稳定态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9:33
公积金政策优化 - 2023年"商转公"重启后,公积金政策成为提振楼市的重要发力点,深圳、重庆、武汉等近20个城市和地区密集推进、优化"商转公"贷款政策 [1] - 广州拟推出"商转公"政策,面向唯一住房且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人群,当公积金贷款率低于75%时可转为纯公积金贷款 [2] - "商转公"政策可降低房贷按揭成本,公积金利率较低,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实施该政策 [2] - 海南省推出"商转公"征求意见稿,提供"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两种方式,广州是第2座官宣"商转公"的一线城市 [3] - 北京、上海虽未支持"商转公",但已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下和5年以上首套利率分别调整为2 35%和2 85% [3] - 2023年以来"商转公"队伍持续扩大,截至去年已有成都、重庆、太原等数十个城市落地相关政策 [3] 楼市政策组合拳 - 各地围绕优化限购、收购存量房、购房补贴、降低房贷利率等方面出台政策组合拳,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 - 武汉推出"汉九条"政策,对"卖旧买新"给予契税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计划收购3000套二手房源 [4] - 武汉6月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达161 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64 8%,新建住房单月成交1 26万套,同比激增57 6% [4] - 广东、浙江两地新建商品房网签交易面积同比增长,二手房交易活跃,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回归合理区间 [4] 房地产市场新特点 - 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5] - 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多个省份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呈现新的市场特点 [5] - 各地需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市场稳定态势 [6] - 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6]
广州跟进房贷“商转公”,京沪“按兵不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7:47
广州启动"商转公"政策 - 广州拟推出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政策,面向在广州拥有唯一住房且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的人群,需原贷款银行同意[2] - 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同比增加3.1亿元,公积金"蓄水池"水位较高[2] - 政策目的为减轻缴存人住房贷款利息负担,促进社会消费[4] 政策背景与门槛 - 广州"商转公"政策转向促消费、惠民生、降成本,针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5] - 申请条件包括:原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贷款房屋为广州唯一住房,24个月内无逾期记录,累计缴存公积金满60个月[5] - 政策设置动态调节机制: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启动,达85%采取额度管控,90%暂停[6] 公积金运营数据对比 - 广州2024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06.89亿元,同比下降12.14%,缴存余额3058.97亿元,同比增长6.25%[9] - 北京2024年公积金缴存余额8222.10亿元,同比增长8.3%,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80.7%[10] - 北京上海因公积金使用率高(北京个贷率超90%),暂不具备"商转公"条件[10][11] 其他城市政策现状 - 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启动"商转公",深圳、成都、重庆等已落地,北京上海杭州暂未跟进[2][8] - 广州深圳政策落地与其公积金盈余充足直接相关,而热点城市资金使用率普遍处于高位[9][10]
贷款“商转公”有利于稳定住房消费基本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6:50
广州"商转公"政策分析 - 广州拟推出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商转公")政策 旨在降低刚需购房者房贷成本 公积金利率较商业贷款低1-1.5个百分点(100-150基点) [1][2] - 政策要求申请房屋须为家庭唯一自住房 显示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扶持导向 [2] - 当前广州二手房市场刚需主导 200万元以下房源占比45% 200-300万元占比21% 合计达66% [1] 市场结构特征 - 低总价二手房成交占比提升为共性现象 5月上海/北京/深圳300万元以下房源占比分别为50%/46%/44% [4] - 刚需购房者对价格及月供敏感度较高 政策需针对大宗消费特性设计 [1][3] 政策实施条件 - 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方可启动 广州2024年个贷率为88% 属中性偏松状态 [2] - 贷款额度上限降至购房总价60%(原行业惯例为70%) 需满足原商贷已放款5年以上等多项条件 [3] - 个贷率超90%将暂停申请 85%-90%时实施额度管控 [2] 政策潜在影响 - 通过降低月供压力稳定刚需交易 助力楼市止跌回稳 [2][3] - 多数一二线城市个贷率接近85%警戒线 政策推广空间受限 [4] - 需推动公积金异地流转机制 特别是在都市圈范围内调节余缺 [4]
超30个城市房贷“商转公”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22:00
商转公政策扩容 - 广州和海南近期推动"商转公"政策 广州发布《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 海南拟新增"商转公"业务模式 [1][2][3] -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逐步落地"商转公"政策 包括沈阳、郑州、佛山、邢台等 部分城市如沈阳、佛山已放宽核查要求 重庆简化办理流程 [1][4] 政策具体内容 - 广州"商转公"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原商业贷款余额与未来3个月应还本金差额 且不超过购房总价款的60% 购房总价款以原价或重新评估价较低者为准 [2] - 广州要求原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 需获得银行同意转为纯公积金贷款 贷款房屋需为广州唯一住房 借款人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 原商贷24个月内无逾期 [2] - 海南"商转公"分为"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两种模式 "带押直转"需在原商贷银行办理且连续缴存公积金满3年 "自筹结清"允许跨行办理但需先结清原商贷 [3] 政策影响分析 - "商转公"旨在降低购房者房贷利息成本 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转为公积金利息 间接提高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 [1][4] - 广东省要求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 个贷率达85%采取防控措施 90%及以上暂停 各地公积金贷款上限规定对银行影响有限 [2] - 上海易居研究院指出"商转公"是降低存量房贷成本重要举措 后续将有更多城市加入 公积金政策对购房者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4]
多地密集推进“商转公”,100万元房贷月供直降近2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1:49
多地推进"商转公"政策 - 广州拟启动"商转公"贷款,条件是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 [1] - 海南省推出两种"商转公"方式:"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 [1] - 2024年以来已有深圳、重庆、武汉、合肥等近20个城市推进"商转公"政策 [1] - 政策核心目的是减轻购房者房贷压力,将高利率商业贷款转为低利率公积金贷款 [1] 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 2017年市场火热时许多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导致大量购房者使用纯商贷 [2] - 广州2024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达1312.54亿元,同比增长4.88% [6] - 广州年度结息44.72亿元,同比增长7.40%,资金池充裕 [6] - 6月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同比下跌4.9%,市场面临压力 [7] 政策效果与利率差异 - 广州5年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2.6%,商业贷款利率3.0%,存在利差 [8] - 100万元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后,月供从5546元降至5348元,月省198元 [10] - 20年贷款期内累计可节省47520元利息支出 [11] - 商业贷款利息占比24.87%,公积金贷款利息占比22.09% [13] 政策实施条件 - 广州设置个贷率阈值:低于75%启动,85%采取管控,90%暂停 [9] - 河北保定要求连续缴存公积金满两年且商贷还款满两年无逾期 [9] - 石家庄分阶段实施,逐步放宽房屋登记日期要求 [9] 政策意义与影响 - 政策具有降成本、促消费意图,转向惠民生导向 [2][15] - 直接效应是降低存量房贷利息成本,释放社会消费需求 [10] - 房价下跌可能影响政策效果,因评估价降低会导致贷款额度受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