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搜索文档
第一批“全女”经济,迎来倒闭潮
虎嗅APP· 2025-05-30 21:23
核心观点 - "全女经济"指员工和服务对象均为女性的商业模式,如全女书店、全女酒吧、全女装修队等,近年因女性主义讨论热度而爆火 [3][6] - 该模式分为两类:打造女性专属空间与社交场所(如健身房、酒吧),以及提供女性专属服务(如美发、装修) [8][19] - 尽管初期收割流量红利,但第一波倒闭潮已涌现,暴露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 [4][37] 行业现状 市场热度 - 某社交平台"全女"词条浏览量超1691万,讨论度超15万,关联词条近百种 [26] - 最热门的"全女"服务前三名为传统商业、活动空间和娱乐演出,占比分别为40%、18%和16.4% [7] 典型业态 空间类 - 全女健身房解决46.6%女性在混合健身房遭遇外表评论的问题(71.9%评论来自男性),提供生理期冻结月卡等服务 [9][12] - 全女酒吧规避性骚扰风险,人均消费168元,定期举办女性主题沙龙 [13][15][32] - 全女书店女性作者作品占比超90%,远超综合书店不足30%的比例 [19] 服务类 - 全女美发店解决女性与男发型师沟通障碍问题 [19][20] - 滴滴推出"可选女司机"功能,允许女性用户与女司机双选 [21] - 强记女工装修队业务覆盖灯具安装等8大领域,成立一年即获高关注度 [24] 商业模式痛点 伪需求问题 - 部分全女健身房器械重量偏小,以臀腿训练为主,缺乏胸背训练设备,宣传重点仍为"曼妙身材" [31] - 全女酒吧存在男性工作人员,产品命名含性暗示词汇如"sperm",灯牌展示侮辱性标语 [32] - 全女民宿出现男性店主伴侣常住的情况,全女租房中介利用女性住户信息招揽男租客 [34] 经营困境 - 深圳HalfBookstore女性主义书店运营198天仅售出1161本书后闭店 [37][38] - 全女健身房私教课价格达300-800元/节,较混合健身房200-500元溢价明显 [41] - BeauFit品牌私教课5年内从2980元/30节涨至4480元,刻意筛选高端客群 [43] 消费端矛盾 - 消费者反映全女商业场所数量少、距离远(如某健身房距家17公里)、性价比低 [43] - 部分女性转向分流后的混合健身房,因其价格更优惠且设备更完善 [44]
一批“全女”经济,迎来倒闭潮
商业洞察· 2025-05-30 17:31
全女经济概述 - "全女经济"指员工和服务对象均为女性的商业模式,包括全女书店、酒吧、装修队等 [2] - 该模式依托女性主义讨论成为流量密码和消费热点,在超一线/新一线城市最热门的三大领域为传统商业(40%)、活动空间(18%)、娱乐演出(16.4%) [5][7] - 当前国内全女经济分为两类:打造女性专属社交空间(如健身房、酒吧)和提供女性专属服务(如美发、装修) [7][16] 典型商业模式分析 女性专属空间 - 全女健身房解决46.6%女性在混合健身房遭遇外貌评论的问题,71.9%负面评价来自男性,提供生理期冻结月卡、女性专用器械等服务 [8][12] - 全女酒吧消除性骚扰隐患,举办女性主题沙龙,酒单设计体现女性主体性,顾客反馈安全感显著提升 [13] - 全女书店女性作者作品占比超90%(vs传统书店<30%),设置女性主题分区和共读会 [15] 女性专属服务 - 全女美发店解决男女发型师沟通障碍问题,提供更符合女性审美的服务环境 [18] - 滴滴"可选女司机"功能实现女性乘客与司机双选模式,上车发现男性可免责取消 [20] - 强记女工装修队成立1年覆盖灯具安装等9大领域,解决独居女性上门服务的安全顾虑 [22] 商业模式痛点 运营质量缺陷 - 全女健身房存在器械重量偏小(侧重臀腿训练)、男性教练驻场等问题,实际与宣传的"全员女性"不符 [31][34] - 全女酒吧出现男性摄影师驻场、产品命名含性暗示(如"sperm")、侮辱性标语等违背女性主义初衷的现象 [37] - 全女民宿存在男性店主伴侣常住、全女租房被中介利用女性住户信息招揽男租客等安全隐患 [41] 商业可持续性挑战 - 深圳HalfBookstore女性书店运营198天仅售1161本书,因无法刺激到店消费而闭店 [45][46] - 全女健身房私教课价格较普通健身房高50%-60%(¥300-800 vs ¥200-500),筛选高端客群但流失大众市场 [49] - 消费者面临门店距离远(如17公里)、价格高(月卡¥298)、器械不全等现实障碍 [52] 行业发展趋势 - 某社交平台"全女"词条浏览量超1691万,讨论度15万,显示女性主义流量红利显著 [25] - 资本更关注盈利性而非性别属性,部分商家将"全女"作为营销噱头导致口碑下滑 [42][43] - 行业需平衡专属服务溢价与大众消费能力,解决服务质量与商业可持续性的根本矛盾 [49][52]
第一批「全女」经济,迎来倒闭潮
36氪· 2025-05-28 21:07
全女经济的兴起与现状 - "全女经济"指员工和服务对象均为女性的商业模式,如全女书店、酒吧、装修队等 [4] - 该模式借助女性主义讨论热度成为流量密码,在超一线/一线城市快速爆发 [8][35] - 社交平台数据显示全女服务热度前三为传统商业(40%)、活动空间(18%)、娱乐演出(16.4%) [9] 商业模式分类 女性专属空间类 - 全女健身房解决46.6%女性在混合健身房遭遇外貌评论的问题(71.9%来自男性),提供生理期冻结月卡等定制服务 [12][17] - 全女酒吧规避性骚扰风险,举办女性主题沙龙,酒单设计体现女性主体性 [18] - 全女书店女性作者作品占比超90%,弥补综合书店不足30%的现状 [23] 女性专属服务类 - 全女美发店解决女性与男Tony的沟通障碍,提供整洁环境 [25] - 滴滴推出女司机双选功能,解决网约车安全问题 [28] - 强记女工装修队成立1年覆盖灯具安装等多元业务,服务独居女性安全需求 [31] 商业模式困境 - 全女健身房器械重量偏小(侧重臀腿训练)、存在男性教练,收费比混合健身房高50%-60% [44][62] - 全女酒吧单价168元超市场水平但品控差,活动存在男性摄影师 [47] - 全女民宿出现男性居住者,全女租房被中介利用为招揽男租客的噱头 [52][53] 商业可持续性挑战 - 深圳HalfBookstore女性书店运营198天仅售1161本书,反映客流与消费量不匹配 [56][59] - BeauFit私教课5年内涨价50%(2980元→4480元/30节),筛选高端客群但流失大众市场 [62] - 消费者面临17公里通勤距离、298元月卡等高成本,复购率低 [63][66]
女性连第二性都不是吗?|一周新书推荐
新浪财经· 2025-05-27 11:11
文学出版行业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年4月将出版长篇小说《在山那边》,作者蒋韵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作品被译为多国文字 [4]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5月将推出《我的艾米莉·狄金森》,该书在狄金森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美国语言诗派代表诗人苏珊·豪撰写 [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年5月将出版女性主义理论著作《此性非一》,作者露西·伊利格瑞批判西方哲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 [8] 科技与社会议题 - 《夏娃》一书探讨人造子宫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与社会议题,包括生殖权利、女性赋权等问题 [11] - 作者克莱尔·霍恩提出在人造子宫技术出现前,社会需要在多方面做出改变 [11] 历史研究领域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4月将出版《歧路彷徨》,聚焦明代中晚期江西及周边地区小读书人对思想文化格局的影响 [13]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5年5月将推出《弃夫潜逃》,通过司法案卷研究1937-1949年北平底层妇女的自救行为 [17] 流行文化研究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年5月将出版《关于偶像,一边纠结一边思考》,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日韩偶像文化现象 [20] - 该书探讨偶像人设、养成系偶像、女性偶像表达等话题,涉及异性恋结构、人格商品化等社会议题 [20] 科普读物市场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年4月将推出《鸟事一堆》,这是北美畅销书《北美蠢鸟指南》的续作,涵盖全球六大洲59种鸟类 [22][23] - 该书以幽默风格介绍鸟类知识,同时提供科学事实与观鸟指南 [23]
我,网文作者,因为不「爱女」被开盒
36氪· 2025-05-26 08:01
网文行业现状 - 女性网文作者频繁遭遇网暴和"开盒"(个人信息泄露),主要因被读者指控"厌女"和"爱男" [3][6][13] - 典型案例:作者郑蓝生因8年前小说中男女主角恋爱经历差异被持续骚扰,家人遭举报且家庭住址被曝光 [6][7][8] - 作者周茜因创作内容被举报至公司HR,导致其删除全部作品并长期处于恐慌状态 [8][9] 创作环境变化 - "爱女文学"兴起:要求女性角色具备强大行动力、性缘关系退位,代表作品如《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 [17] - 创作禁忌清单形成:包括禁止描写女性生理弱势、禁止有性经验男性角色、禁止雌竞、禁止女性依赖男性解决问题 [23] - 作者为规避风险大幅修改内容,导致剧情逻辑性下降,作品从权谋文转变为平淡甜文 [29] 平台与商业化影响 - 晋江文学网等平台出现明显题材变迁:校园文和甜宠文占比提升,宅斗/宫斗类作品因"雌竞"指控衰落 [36][37] - 2023年全网新增网文作品达420万部,行业竞争白热化 [35] - 读者低龄化特征显著:14-21岁用户占比达39%,推动内容偏好变化 [36] 读者行为分析 - "排雷"行为极端化:从内容批评发展为造谣式排雷和旧作追溯,导致作者洛拾意两度自杀未遂 [41][42] - 网暴参与者多为学生或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其行为反映出现实认知局限与表达失语 [45][47] - 平台应对:晋江更新版规禁止6类违规排雷行为,包括虚假排雷和三次元排雷等 [43] 行业矛盾与趋势 - 核心矛盾:商业化要求取悦读者与创作自由之间的冲突,导致作品同质化严重 [35][48] - 作者应对策略分化:部分转战男频创作,部分选择完全迎合读者偏好 [31][33] - 长期影响:网文质量下降,老读者感叹"现在的文都不够劲儿",优质作者创作活力受抑制 [47][48]
短视频世界的性别调换,女孩们发起了一场“主体革命”
钛媒体APP· 2025-05-05 22:36
性转文学现象概述 - 互联网兴起性别调转创作浪潮,女性通过互换男女典型处境表达对社会平等的期望[1][2] - 创作形式包括图画、视频、短文及实体产品如喉结罩,旨在颠覆传统性别角色[1][3] 创作内容与手法 - 女性创作者将男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替换为男性,塑造胸大腿长、依附女主角的男性角色[3][4] - 短视频平台出现"重生之母系社会"系列,模仿油腻男性行为以反讽现实性别不平等[5][7] - 语言层面自创"公公爸爸"等词汇,对抗传统脏话中的女性歧视[7] 创作动机与社会批判 - 创作者受男频小说中女性形象扁平化刺激,引用上野千鹤子观点批判强者对弱者的想象力缺失[4] - 通过喉结罩等符号化设计,影射现实中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如农家女"收留"仙男等社会事件改编[8][11] - 创作目的包括激发女性主体意识,但部分作品被质疑仅复制压迫而非推动平权[16][19] 用户互动与市场反馈 - 性转内容以女性用户为主(粉丝占比超90%),男性受众接受度低且易引发争议[17] - 评论区形成共创文化,用户补充创作并追求"更刺激"的表达[12] - 实体化尝试如喉结罩面临商业化挑战,多数女性认为其具有冒犯性[17][19] 行业发展趋势 - 早期女尊小说聚焦爱情叙事,当前性转创作更强调主义表达,弱化情感线[12] - 部分创作者探索内容升级,如客观呈现男性缺点或开发功能性喉结罩产品[20] - 行业呈现小众化特征,但对女性叙事权实践具有标志性意义[21]
韩国人拍出了今年最好的电视剧
虎嗅APP· 2025-04-06 11:55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黄瓜汽水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韩国人最该申遗的就是电影和电视剧。 光是这张截图,就是我今年看过最幽默的台词。 和所有人一样,刚看到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我嗤之以鼻,结果打开第一集就开始以泪洗面。 当你以为自己打开的是烂俗爱情剧的时候,你就落入了韩国人布置的名为"亲情" 的陷阱。 比起《苦尽柑来遇见你》这个无比俗套的译名,济州岛方言"辛苦了"(폭싹 속았수다)才是这部电视剧真正的灵魂。 辛苦了——这是全东亚儿女对父母没说出口的那句话。 豆瓣一路从9.1分涨到了9.6分,《苦尽柑来》是近年来评分最高的韩剧之一,接棒《请回答1988》创造了韩国年代剧的第二座高峰。 看网友的反应就知道了。近十年几乎没有出现过一部电视剧能让大家集体泪失禁,哭到人脸识别都通过不了的程度。 从1950年到2020年,整整70年的时间,是外婆、母亲、女儿三代人的人生,也是韩国国家编年史的脉络。 其实在 ...
今年最好的女性电影:扔掉情书,握紧选票
虎嗅APP· 2025-03-08 17:46
电影内容分析 - 电影《还有明天》以1940年代意大利工薪家庭为背景,通过家庭主妇迪里娅的日常生活展现父权制对女性的剥削 [3][5] - 迪里娅每天完成四份零工,包括为老年人打针、缝补内衣、修伞和洗衣,但收入全部上交给丈夫 [9][10] - 电影通过黑白画面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展现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困境 [5][16] 女性主义主题 - 电影从女性视角出发,展现女性在父权制下的挣扎与反抗,而非单纯呈现暴力 [13][14] - 迪里娅在与闺蜜相处、与美国大兵攀谈等场景中展现出自我意识 [14] - 电影创新性地用华尔兹舞蹈形式表现家暴,避免对受害者的直接凝视 [16][17] 社会议题探讨 - 电影反映了意大利与中国在家庭观念上的相似性,引发观众对母辈命运的思考 [7][11] - 通过母女关系展现代际间的女性救赎,母亲迪里娅最终帮助女儿逃离婚姻陷阱 [22][24][25][28] - 电影高潮展现1946年意大利首次允许妇女投票的历史时刻,不同阶层女性共同参与政治 [36][37][39] 现实影响 - 电影在意大利票房表现优异,进入该国影史票房前十 [5] - 电影上映后与现实事件形成互文,引发对女性处境的关注 [40] - 导演创作动机源于让年轻一代意识到女性权利的来之不易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