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
搜索文档
抗战历史不容歪曲 胜利荣耀同属两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8 11:00
核心观点 - 赖清德言论美化日本侵略历史并使用"终战"而非"抗战胜利"表述 刻意切割两岸历史连结并讨好日本势力 引发岛内外专家强烈批评 [1][3][5][7][9] - 台湾社会各界举行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八十周年纪念活动 强调历史不容扭曲 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两岸共同历史记忆与集体荣耀 [3][12] - 专家指出赖清德言论暴露"倚外谋独"企图 为讨好外部势力不惜背叛民族历史 同时反映其"以武拒统"的恐慌心理 [7][14][16][18] 历史认知分歧 - 赖清德采用"终战"表述淡化日本侵略责任 与大陆"抗战"表述形成鲜明对比 被专家批评为扭曲历史与愧对先烈 [3][5][7] - 台湾学者列举苗栗事件 西来庵事件 雾社事件等抗日活动 强调台湾抗日历史从未间断 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人遭受屠杀与二等公民待遇 [11][12] - 历史事实显示台湾自1895年被割让至1945年光复 经历50年日本殖民统治 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 [12] 国际政治动向 - 美国对台政策变化明显 特朗普拒绝向台湾提供安全保证并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 迫使台当局转向依靠日本 [9] - 赖清德为呼应日本右翼势力 在历史表述上过度迎合 暴露其对外部势力的依赖心态 [7][9] 军事层面反应 - 赖清德称"台湾不拿枪杆子纪念和平" 被专家解读为对大陆阅兵展现军力的应激反应 暴露"以武拒统"幻想破灭的恐慌 [14][16] - 解放军阅兵活动明确要求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赖清德作为分裂势力自然成为震慑对象 [18]
东方开展向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献鲜花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9-07 08:06
活动概况 - 东方市于9月5日开展"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向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献鲜花活动 [2] - 活动由东方市博物馆负责人主持宣讲 通过史料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并讲述劳工抗争事迹 [2] - 东方市第三小学师生及家长代表参与献花、默哀及瞻仰仪式 [2] 参与群体与形式 - 活动参与者包括学生、家长及教育机构代表 总人数未明确但涉及多群体协作 [2] - 仪式包含献花、默哀、绕碑瞻仰及参观"东方抗战历史展"等环节 [2] 长期规划 - 东方市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群众重温抗战历史 重点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 - 活动目标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历史责任感 为自贸港建设凝聚精神力量 [2]
“热血沃东南”浙江抗战展杭州启幕 展出受降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41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在开幕式上表示,举办本次展览旨在通过 文物、照片、档案等实物资料,引导广大民众回溯历史,感受浙江人民在抗日御侮中展现的精神力量。 "热血沃东南"浙江抗战展杭州启幕 展出受降桌 中新网杭州9月4日电(曹丹 孙琳茹)9月4日,"热血沃东南——浙江抗战的烽火岁月"展览在浙江杭州开 幕,此次展览集中展出反映浙江抗战历程的实物、档案等展品220余件(套),全面呈现浙江军民在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与精神力量。 展览开幕日具有特殊历史意义。1945年9月4日,中国战区浙江及福建厦门受降区接洽日军投降仪式在杭 州富阳举行。该地也成为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16个受降点之一。 从淞沪会战中浙籍将士的浴血奋战,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从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到民众 对"里斯本丸"号战俘和杜立特行动人员的无私救援,展览以丰富史实展现了浙江大地不屈的抗战斗争 史。 9月4日,观众在展览内驻足细看。曹丹 摄 展览共分为"烽火初燃 救亡图存""浴血奋战 同御外侮""万众一心 同仇敌忾""深入敌后 顽强不屈""罪行累 累 令人发指""胜利曙光 光复山河"6个单元。 展品 ...
让抗战故事永流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08:12
佟麟阁之孙佟晓冬在介绍祖父抗战事迹。 8月的一个周末,雨点淅沥,笔者沿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前行,来到翠林深处的北正黄旗18号。这里, 静静矗立着一座建筑: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承载着一位百岁抗日老兵的遗愿,也寄托着其子訾贵江多年的坚守;这里曾是抗战名将佟麟 阁的故居和墓地,如今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参观者中有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也有前 来实践研习的学生,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口述,把那些在峥嵘岁月中远去的身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 里。 一路走来,这座民办公益性专题展馆以十四年抗日战争为脉络,汇集两千余件展品和逾万幅图片,反映 三十余次重大战役,成为讲述抗战历史的重要阵地。 抗战史的记忆守护 走进大门,跟随馆长訾贵江沿山路而上,雨声风声交织,像在低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2004年,訾贵江依照其父亲、抗战老兵訾安春的嘱托在香山脚下修缮建成"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并对外 免费开放;2005年,该馆被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经北京市文化局、北京 市社团管理办公室批准更名为"抗战名将纪念馆",此次更名意在更全面地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多位著名将 领的历史贡献。更名后,馆内不仅展示佟麟阁 ...
全场高唱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经典歌曲,重温中华民族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新华网· 2025-09-03 09:03
新华社快讯:全场高唱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经典歌曲,重温中华民族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 月。 ...
4首阅兵新曲目将上线 联合军乐团演奏乐曲最新揭秘
央视新闻· 2025-09-03 08:20
活动规模与组织 - 联合军乐团由1300多人组成 分成14个排面以呼应14年抗战历程 前排设置80名礼号手象征抗战胜利80周年[1][3] - 联合合唱团由北京40所高校的3000多名大学生组成 在军乐团伴奏下演唱抗战经典曲目[4][5] 演出内容设计 - 联合军乐团演奏29首乐曲 其中4首为全新创作 包括点明大会主题的《胜利进行曲》作为压轴曲目[1] - 合唱团演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广为流传的抗战经典歌曲 旨在重温历史并展现民族精神[5] 仪式执行细节 - 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清晨6点即开始面向天安门进行准备工作 这是其第18次执行阅兵任务 全程保持立定姿态演奏[1] - 国旗护卫队于纪念碑附近集结 将在第一声礼炮鸣响后开始行进 并于80声礼炮结束后正式举行升旗仪式[3]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 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
新华社· 2025-09-03 00:28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袁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 闻中心2日在京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5位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 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以流利 的汉语道出心声。他展示了1944年7月23日刊载于《大众报》的小林清的文章《我的思想反省》复 印件,讲述小林清如何在八路军的感召与教育下,逐步认清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最终从一名日 本士兵成为反法西斯、追求和平的"日本八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今天的日本比任何时候都 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小林阳吉呼吁。 "他当时已是71岁高龄,往返于城里住所和西山之间,为抗日根据地秘密运送了一大批药品,甚至 包括无线电电池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深情讲述了父亲的抗战故事。他说:"在中国抗 战期间,我父亲始终坚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帮助中国人民击退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为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曾于1940年底至1942年3月担任苏联 驻华总军事顾问的苏联元帅瓦·伊·崔可夫之孙尼 ...
苏州军分区组织参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
苏州日报· 2025-09-02 08:22
展览概况 - 苏州革命博物馆正在举办"江南烽烟 苏州记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 [1] - 展览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苏州干部学院、苏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主办 [1] - 苏州革命博物馆承办展览 苏州资产管理集团党委和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武装部协办 [1] 展览内容 - 展览通过200余幅历史图片和100余件珍贵实物全景呈现苏州地区抗战历程 [1] - 包含110余幅首次公开展出的图片和80余件首次展出的展品 [1] - 展品包括抗日战场上使用过的装备 如生锈的军号等实物 [1] 展览意义 - 展览以"真实还原历史、精准传递记忆"为核心宗旨 [1] - 军地联合办展旨在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1] - 实物展品被评价为"最好的国防教材" [1]
抗战影像记忆丨不该忘记的患难情
新华社· 2025-08-25 15:37
历史背景与战俘营概况 - 二战期间日本在沈阳设立专门关押太平洋战场盟军战俘的场所 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5] - 战俘营关押美英等国战俘超2000人 近三年牢狱生活中约260人死亡 死亡率约13% [5]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 战俘被选派从事机械加工等劳役 [7] 战俘生存状况与艺术记录 - 战俘遭受疾病寒冷饥饿毒打等非人待遇 食品匮乏药品奇缺 [5][9] - 战俘威廉·克里斯蒂·沃特克等三人用铅笔创作上百幅表现劳作生活的漫画 [11] -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王希奇历时4年查阅资料 绘制300余位战俘肖像群像系列作品 [3] 中国工友与国际互助 - 中国学徒工李立水向美国266号战俘秘密投递黄瓜等食物 [16] - 中国工友高德纯帮助3名战俘获取逃跑地图 遭日军判处10年徒刑 [18] - 中国工友葛庆余协助美军战俘偷轴承换粮食 并传递外界战事消息 [20] 历史见证与当代意义 - 战俘营现存实寄明信片印有"俘虏邮便""奉天俘虏收容所检阅济"等日军审查印记 [24] - 2008年接收200余件二战美国老兵捐赠的文物史料 [24] - 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成为中日美英等多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