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田野上的希望——农业农村领域代表分享拼搏故事
新华网· 2025-05-24 07:47
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经营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农机合作社,配备多台大型农机具,实现从整地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14年累计生产粮食超3亿斤[3]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生产资料集采,帮助小农户每亩节约成本300多元[6]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统筹资源解决小农户"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3] - 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加价收购农户稻谷并将销售利润返还农户[6] 生态循环农业与科技兴农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拥有多项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带动农户就业400余人次[3][5] - 农场通过科技兴农帮助农民掌握机械化与现代化种植技术[6] 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发展"富硒+旅游"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较2018年增长44倍[4]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和集体股金分红实现增收,案例显示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提升至6万元[5] 水产养殖技术升级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推广配合饲料替代传统"以鱼养蟹"模式,累计减少小杂鱼投喂量超2万吨,带动3300多养殖户综合效益提升10%以上[4] - 当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并推广深水围网养殖,丰富"蓝色粮仓"资源[4]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 黑龙江省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成立食品公司,开发玉米粒罐头、真空玉米等深加工产品[4]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合作社打造友农优质大米品牌,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6]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成为田野上的希望”(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现代农业发展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种粮大户邹德海的合作社自主经营面积达6万余亩,14年累计生产粮食3亿多斤,并拓展鲜食玉米产业,建立速冻隧道生产线和真空生产线,生产玉米粒罐头等新产品 [1] - 合作社采取黑土地保护措施,包括收集有机肥撒施到田、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大豆轮作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 [1]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实现科技种田,接受服务的小农户水稻亩均产量比其他农户高200斤 [2] 农业科技创新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采用生态循环模式,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标准,拥有多项绿色食品认证,并影响周边种养户 [2]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建立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改变传统"以鱼养蟹"模式,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推广深水围网养殖,成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3] - 三门县养殖户通过技术培训掌握蛏子底铺网、微生物制剂扩培等新技术,并开展直播带货,每亩效益提升1000元 [5] 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深挖红色资源和富硒资源,建立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和千亩富硒水稻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0万元 [4] - 邹德海的种粮合作社通过多种经营方式为周边农户创造年收益800万元以上,食品加工厂季节性用工达600人 [4] - 江苏省镇江市果牧不忘农场累计带动农户就业400多人次,吸引67名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 [6] 新农人培育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注重培育创新主体,通过技术推广让养殖户端稳科技饭碗 [5] - 江苏省镇江市95后新农人华梦丽深耕生态循环农业10年,以科技兴农带领农户深挖土地价值 [6] - 乡村全面振兴为年轻人带来机遇,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农村、投身农业 [6]
一线调研丨不沿边不靠海 湘西小城如何成为外贸新“通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15:28
外贸增长与物流枢纽建设 - 2024年怀化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37.6亿元,同比增长32.9% [1] - 2024年一季度怀化外贸出口32亿元,增长4.3%,其中服装、农产品、箱包出口分别增长106%、52.4%、29.6% [3] - 怀化国际陆港建成于2021年,总投资159.5亿元,覆盖全球50个国家138个港口的立体交通网 [6] - 怀化国际陆港班列累计发运量突破2000列,较传统江海联运节省7至10天 [8] - 通过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成本降低50% [10] 箱包产业崛起 - 怀化箱包产业从无到有,两年内150个箱包皮具产业项目落户,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11] - 2024年一季度怀化箱包外贸订单同比增加20%,企业订单预排至8月份 [15][17] - 怀化规划建设2000亩标准化箱包厂房,布局覆盖湘黔鄂渝71个县的人力资源产业园,提供2400万劳动力 [19] - 箱包企业采用防爆拉链等创新设计,产品性价比高,主要出口东南亚、韩国和中东市场 [17][19] 竹产业转型升级 - 怀化靖州竹产业出口产值占比超80%,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制车厢板制造企业,产品销往欧美和日本 [22][24] - 竹制车厢板企业订单排至7月份,预计2024年业绩比去年翻三番 [26] - 靖州推动竹产业向智能化发展,引入智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8][30] - 竹产业从作坊式加工转型为精深加工出口型企业 [30]
四川泸县“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粮渔双赢”
在毗卢镇陈家河村何氏家庭农场,300余亩稻虾田每日可捕捞1500-2000斤小龙虾,毛收入达2万元。养 殖户凌晨3点起捕以保障小龙虾的鲜活度,大虾批发价稳定在28元/斤。全镇稻虾种养规模达7800亩,年 总产量780吨、产值约3000万元,下一步将完善冷库等产业链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泸县持续推进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建设,2024年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亩,小龙虾产量 1.38万吨、产值6亿元。2025年预计产量增至1.5万吨左右。"稻虾共生"模式不仅实现"粮渔双赢",更通 过生态循环理念激活农田"绿色动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未来,泸县将继续 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稻虾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迈进,助力农民增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郭建军薛兴壹) 随着气温回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各大稻虾种养基地迎来小龙虾捕捞旺季。近日,石桥镇、毗卢镇等地 的稻虾养殖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小龙虾以每斤28元的价格热销市场。 在石桥镇新屋咀村稻虾基地,养殖户身着下水裤捕捞小龙虾,每日可收获约1000斤。基地依托马溪河优 质水源,采用"稻虾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目 ...
全镇年出栏肉鸡约3744万羽!科技赋能共促石坝镇三黄胡须鸡养殖提质增效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7:03
全镇年出栏肉鸡 约3744万羽!科 技赋能共促石坝 镇三黄胡须鸡养 殖提质增效_南 方+_南方plus 副主任、乡村振 兴驻石坝镇工作 队黎民伟副书记 (挂职)、石坝 镇政府蓝云星副 镇长等领导及省 农科院专家出席 年产值达18亿 元。 为迎接即将召开 的石坝镇三黄胡 须鸡主题文化 节,丰富文化节 活动内容,进一 步落实广东省农 科院与博罗县实 施"百千万工 程"和绿美广东 生态建设科技支 撑框架协议精 神,促进三黄胡 须鸡良种良法的 推广应用,提高 当地龙头企业与 养殖大户的科学 养殖技术水平, 助力农民增收及 产业高质量发 展,2025年4月 29日,由广东省 农业科学院动物 科学研究所主 办,博罗县畜牧 兽医事务中心、 石坝镇人民政府 和乡村振兴驻石 坝镇帮扶工作队 协办的"三黄胡 须鸡健康高效养 殖技术专题培 训"在石坝镇政 府举办。 本次培训会议由 省农科院动科所 徐斌正高级畜牧 师农村科技特派 员团队承担的广 东省(2024- 2026年)农村科 技特派员重点派 驻任务"种养结 合型生态循环农 业模范式建 设"项目组织。 博罗县畜牧兽医 事务中心苏东祥 石坝镇是博罗县 农业大镇,三黄 胡须鸡养殖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