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艾为电子(688798):毛利率逐季提升 新产品与新应用驱动未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9.3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激增399.7%),毛利率30.43%(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产品出货量超60亿颗,均创历史新高 [1][2][3] - 2025Q1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17.5%但环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78.9%),扣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44.8%),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5.06%(同比+7.82pct,环比+1.53pct) [2] - 毛利率自2023Q4起连续提升,反映新产品/新市场拓展成效及管理效率优化 [1][3] 业务线发展 高性能数模混合 - 2024年营收13.9亿元(+10.9%),占比47.5%,毛利率30.28%(+2.52pct) [4] - 音频功放芯片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车规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并出货,数字中功率功放实现量产 [4] - 马达驱动芯片突破手机摄像头OIS技术,量产全系列AF/OIS产品 [4] 电源管理芯片 - 2024年营收10.5亿元(+15.2%),占比35.7%,毛利率36.83%(+8.93pct) [5] - APT buck-boost产品在5G RedCap领域量产,突破车载Tier1客户;LDOPMIC加速放量 [5] - 显示电源Amoled Power获头部客户突破,PC规格OVP实现量产 [5] 信号链芯片 - 2024年营收4.9亿元(+40.9%),占比16.8%,毛利率16.92%(+12.76pct) [6][7] - 推出卫星通讯宽频LNA,射频开关/LNA在AIoT/工业领域量产,路由器市场新增WIFI开关产品 [7] 技术研发与工艺突破 - 加速晶圆工艺平台建设:40nm节点多平台量产,COT工艺取得突破 [8] - 封装技术开发:完成窄引脚间距/薄封装技术研发,推动芯片小型化 [8] - 测试平台升级:自研射频/模拟测试机台投用,车规级测试中心将增强研发配套能力 [8] 战略布局与增长动能 - 积极扩张工业/汽车领域,三大业务线产品已导入行业头部客户 [1][4][5]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024年末产品型号达1400余款,依托平台型优势加速迭代 [4] - 行业景气度复苏叠加AI端侧应用需求涌现,公司预计2025-2027年收入 CAGR达12.3% [9]
主题聚焦|外部扰动加大,聚焦三大主题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31 08:06
A股大势 - 外部扰动加大,美国"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落地,俄乌冲突演变为国际地缘博弈新焦点,停火协议不确定性增加 [2][3] - 2025年1-2月中国经济呈现"财政发力托底、结构优化承压"特征,市场流动性和活跃性持续下降 [2] - 上周两市平均单日成交额小幅下滑至1.23万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小幅上行但换手率下降,主要指数资金流量指标(MFI/RSI)均处于较弱区间 [5] 主题环境 - 海外扰动加大导致市场成交量萎缩,业绩确定性高、估值相对低的资产关注度提升 [2] - 中证1000、中证2000相对沪深300的成交额偏离度出现背离,中证1000偏离度大幅下降,中证2000偏离度继续上行 [5] - 红利资产韧性凸显,主题赚钱效应较弱,前期热门主题明显回调 [2][5] 催化因素 - OFC 2025聚焦AI算力网络、6G演进、量子通信与光计算三大领域,可能成为光通信与AI/量子/6G融合的里程碑 [5][6] - 火山引擎联合英特尔将举办AIoT技术沙龙,涉及多模态AI端侧应用、AI出海、AI玩具交互体验等方向,英特尔将披露"AI PC+扣子"端云协同方案 [5][6]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或对全球贸易格局、产业链布局产生多维冲击,需关注征税范围、税率及豁免条款 [5][7] 重点聚焦主题 - 业绩超预期主题:从经济数据和高频行业数据中挖掘潜在标的 [7] - 化工原料涨价主题:国际化工巨头涨价叠加细分行业供给扰动带来机会 [1][7] - 中美博弈主题:自主可控、贸易摩擦升级迭代相关领域 [1][7] 政策与地缘动态 - 中国重申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变,强调外资企业是现代化重要参与者 [3] - 普京提议联合国托管乌克兰重新选举遭美反对,美乌矿产协议草案要求乌自然资源收入的50%注入美乌基金 [4]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贸易伙伴实施"行业特定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困难升级 [3][7]
营收大幅增长81%-95%,佰维存储前瞻性布局AI端侧应用迎来大收获
市值风云· 2025-01-23 19:39
先进封测是核心差异化能力。 | 作者 | | 小鑫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在刚刚过去的CES 2025展会上,AI眼镜和AI智能玩具成为一大亮点。包括Halliday、Xreal、Rokid、 雷鸟创新等厂商一共带来了近50款AI(AR)眼镜,其中中国厂家撑起了半边天。 (图片来源:网络) Meta作为AR/XR领域的巨头之一,选择在Wynn酒店展示了Ray-Ban Meta AI眼镜系列以及Meta Quest 3、3S。其中,Ray-Ban Meta AI眼镜销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台,其在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具有领先优 势,是很多厂商追赶的目标。 这一轮AI眼镜和智能硬件爆发的核心在于大模型能力在端侧的应用。目前市场主流的大模型参数都 在千亿以上,要想实现端侧AI,有三个步骤非常重要,分别是模型压缩、模型适配、人机交互。 模型压缩的目的在于降低对硬件的要求,这一步通常是大模型厂商在做,更多是软件层面的,比如谷 歌推出的Gemini Nano,Meta推出的MobileLLM。 模型适配包括存储的提升、芯片的适配。大模型对于存储的要求有目共睹,之前已经带火了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