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递延纳税
icon
搜索文档
个税小课堂 | 手把手教你个人养老金扣除申报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6 23:17
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1] - 缴费环节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1] - 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 - 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流程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可实现个人养老金"一站式"申报功能 [1] - 申报路径为【办&查】-【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一站式"申报】 [2] - 每月8日起可查询上月缴费凭证信息 [2] - 可选择【扣缴义务人申报】或【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2] 政策实施时间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 [1] - 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1]
个人养老金本金按照3%纳税 基本养老金一直都免税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22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3] - 该政策并非新要求 早在2024年12月13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已明确3%单独计税规则 [7] - 个人养老金属于税延型养老金 缴纳时从税基扣除 领取时才征税 适用3%低税率单独计税 [8] 政策实施背景 -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在36个城市率先试点 2024年12月15日起全国全面推开 [8] - 2024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递延纳税优惠 缴费环节按12000元/年限额税前扣除 [9] - 投资环节账户收益暂不征税 领取环节单独按3%计税 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 [9] 政策设计逻辑 - 3%税率低于多数工薪阶层边际税率 通过低税负平衡税收优惠与财政负担 [8] - 养老金投资收益属于个人财富增值 需纳入税收体系避免制度失衡 [8] -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税法第四条免征个税 与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形成差异 [9]
官方: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缴3%个税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5:54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4] - 缴费环节:个人缴费按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4] - 投资环节: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 - 领取环节:单独按3%税率计算个税 不区分本金和收益部分 [1][4] 税收征管流程 - 税前扣除凭证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准 [5] - 工资薪金所得者可选当年预扣预缴或次年汇算清缴时扣除 需及时向扣缴单位提供凭证 [5] - 其他劳务报酬/经营所得者需在次年汇算清缴时扣除 [5] - 领取养老金时由开户商业银行代扣代缴个税 [5] 跨部门协作机制 - 人社部门与税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 通过养老金平台传递涉税数据 [5] - 商业银行需对纳税人信息进行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5] - 36个先行城市自公告发布日起统一执行新规 [6] 政策执行时间 - 全面实施时间为2024年12月15日 [4] - 税收优惠追溯至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4]
图说丨个人取得股权激励应该如何申报纳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4 22:29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 1.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取得股权激励,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的,在2027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 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 级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 速算扣除数 | | --- | --- | --- | --- | | 1 |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 个人取得两次(项)以上股权激励所得时, 将纳税年度内各次(项)股权激励所得合 并 ...
个人养老金税惠有“三重享”!很多人不知道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04 08:59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缴费环节可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4] - 投资阶段用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等所得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5] - 领取环节养老金单独计税 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并入综合所得 [5][6] 操作流程 - 需取得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作为扣税凭据 [9] - 通过个税App操作即可享受税前扣除优惠 [8][9]
政策解读|分配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申报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1 22:13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在申报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 再投资递延纳税。 再投资递延纳税是我国鼓励境外投资者 持续在华投资的重要举措,具体指的是境外 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用于 境内直接投资,凡符合相关条件规定的暂不 征收预提所得税。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境外投资者享受递延纳税政策须同时满 足以下条件: 1.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直接投 资,包括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增 资、新建、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行为,但 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符 合条件的战略投资除外)。 2.境外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属于中国境内居 民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分配已经实现的留存收 益而形成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境外投资者用于直接投资的利润以现金 形式支付的,相关款项从利润分配企业的账 户直接转入被投资企业或股权转让方账户, 在直接投资前不得在境内外其他账户周转; 境外投资者用于直接投资的利润以实物、有 价证券等非现金形式支付的,相关资产所有 权直接从利润分配企业转入被投资企业或股 权转让方,在直接投资前不得由其他企业、 个人代为持有或临时持有。 如何申请"递延纳税"? 第一步:境外投资者应当填写《 ...
广东税务12366热点速递(三十七)丨个人养老金9问9答都在这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9 23:12
个人养老金制度概述 -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相衔接 [2] - 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2] 参与资格 -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 [2] - 已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可参加 [2] 开户与缴费 - 需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线上入口或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资金账户 [3] - 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管理身份信息和缴费记录,资金账户用于资金缴存、投资等 [3] - 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自愿按月、分次或按年缴费,也可中断缴费 [3] - 操作失误缴费可在5日内申请撤回,一个自然年度内可撤回一次单笔缴费 [3] 资金使用 - 账户资金可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等 [4] - 金融产品信息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发布,收益情况可通过销售机构查询 [4] - 可变更资金账户开户银行,需先转移未购买产品的资金部分,待赎回后再转移相应资金 [4] 税收优惠 - 缴费环节:按12000元/年限额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5] - 投资环节:账户内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6] - 领取环节:单独按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 - 缴费享受税前扣除需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为凭据 [8] 领取条件与方式 - 领取条件包括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等 [10][11] - 特殊情形如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可申请提前领取 [11] - 领取方式可选择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 [11] 继承规定 - 参加人身故后,账户内资产可继承 [11] - 出国定居或身故导致社保卡注销时,资金可转至本人或继承人指定账户 [11] - 继承时需按3%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1]
【收藏】个税扣除项目该如何选择,申税小微带您了解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9:00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核心观点 - 2024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期间为3月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需合并计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并通过专项附加扣除优化税负 [1]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含7大类,夫妻双方可根据规则灵活分配扣除比例以最大化税收优惠 [1][4][5] 专项附加扣除分类及标准 仅限单方扣除的项目 1. **赡养老人** - 独生子女按每月3000元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分摊每月3000元额度(每人≤1500元) [3][4] - 被赡养人包括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 2. **继续教育** - 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最长48个月),职业资格教育取得证书当年定额扣除3600元 [4] - 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可选择由父母或本人扣除(不可重复) [4] 3. **住房租金** - 直辖市/省会城市每月1500元,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100万城市每月800元 [4] - 夫妻同城仅一方可扣除 [4] 可选择单方或分摊扣除的项目 1. **住房贷款利息** - 首套房贷利息每月1000元(最长240个月),夫妻可选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50% [4][5] - 婚前购房可选定一套按100%扣除或双方各自房产按50%扣除 [5] 2. **大病医疗** - 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万元的部分可据实扣除(上限8万元/年) [5] - 可由本人、配偶或父母(子女医疗)扣除 [5] 3. **子女教育及婴幼儿照护** - 子女教育每月2000元/孩,覆盖从小学至博士的全日制学历教育 [5]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每月2000元/孩,夫妻可选单方或分摊扣除 [5][6] 其他可填报扣除项目 1. **个人养老金** - 上海试点地区按1.2万元/年限额据实扣除 [6] 2. **商业健康保险** - 符合规定的产品每年扣除上限2400元(需含税优识别码) [6][7] 3. **公益捐赠** - 扣除限额为当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7] 计算工具与流程 - 个税App自动计算应退/补税额,纳税人仅需填报专项扣除信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