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manoid robot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新兴前沿-从轮式到步式- 汽车如何跨足人形机器人
摩根· 2025-06-23 10: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司 | 原评级 | 现评级 | | --- | --- | --- | | 拓普集团(601689.SS) | OW | OW | | 三花智控(002050.SZ) | EW | OW | | 旭升集团(603305.SS) | UW | EW |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将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第三波增长 此前汽车行业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两波发展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20] - 汽车公司可凭借自身优势进军人形机器人市场 汽车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机器人“大脑” 零部件供应商能制造机电部件和传感器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和服务业务 [4] - 更看好一级供应商和具有业务协同但未宣布计划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在订单获取上更具优势 而具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未来潜力较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总结 - 探讨汽车行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机遇 旨在推动相关讨论 明确识别潜在参与者 理解业务协同 进行SWOT分析并形成投资结论等目标 [19][20][21]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第三波增长 过去十年经历了电动化和智能化机遇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带来新的增长 [20][22][36] - 汽车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及参与方式 OEM可利用自动驾驶算法 供应商可制造部件 经销商可开展销售服务 [4][23][24] - 优选一级供应商和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 一级供应商订单可见性高 有协同效应的供应商潜力大 [5][116][117]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的第三波增长 - 第一波增长:电动化(2021 - 22) 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助力电动动力总成相关零部件企业增长和估值提升 [37] - 第二波增长:智能化(2022至今) 中国L2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高 智能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实现增长和估值提升 [42] - 第三波增长:人形机器人(未来) 目前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 长期有望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增长 [46] 哪些汽车公司涉足人形机器人 - 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参与 OEM如特斯拉、小鹏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原型 零部件供应商多数愿意拓展业务 经销商如永达计划开展相关业务 [51][56][60] - OEM参与情况 部分OEM注重机器人“大脑” 部分注重运动控制 不同企业有各自的软件算法 [57] - 零部件供应商参与情况 77%的供应商愿意拓展业务 46%有具体产品规划 一级供应商组装模块 二级供应商提供组件 [60][61][66] 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的协同效应 - 算法协同 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将自动驾驶算法应用于机器人 如特斯拉、小鹏、小米等企业在算法上有协同应用 [78][79][80] - 运动控制协同 汽车中的电子膨胀阀、线控底盘等与机器人的执行器工作原理相似 部分企业已积累相关技术并开展业务 [90][93][97] - 精密铸造协同 汽车铸造供应商可利用材料和工艺知识为人形机器人制造肢体结构部件 [104] SWOT分析 - 汽车公司整体优势 具备自动驾驶算法、大规模制造经验、销售网络和财务实力 劣势是战略调整和决策较慢 [110] - 不同细分领域对比 OEM与初创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机械供应商、经销商与其他经销商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方面各有不同 [112][113][115] 哪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中更具优势 - 一级模块组装商 行业早期更看好一级模块组装商 其订单可见性高 如三花和拓普在执行器模块供应上有优势 [117][118][120] - 有协同效应但未进入的供应商 如德赛、伯特利和耐世特等公司有潜力成为人形机器人供应商 [121][122][124] 股票影响 - 三花智控(002050.SZ) 升级为买入评级 下游客户多元化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上升 人形机器人业务带来“期权价值” [125][126][127] - 拓普集团(601689.SS) 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电动汽车是增长动力 美国市场有拖累 人形机器人业务有发展 但下调目标价 [138][139][140] - 旭升集团(603305.SS) 升级为持有评级 主要客户影响盈利 人形机器人铸造有潜力 下半年收入有望恢复 [148][149][150] 三花智控财务总结及估值方法 - 财务总结 展示了三花智控的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财务指标及变化情况 [157][158][159] - 估值方法 提高2025年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和2027年预测 提高中期增长率假设 提升目标价至30元 采用DCF模型估值 [160][161][163] 三花智控风险回报 - 业务情况 电动汽车和冷却部件业务稳定 机器人业务逐步发展 [165] - 目标价格 基于DCF估值得出30元目标价 关键假设包括12%的WACC和3%的终端增长率 [165][166][169] - 风险回报主题 电动汽车业务有积极影响 定价能力有负面影响 [175] - 投资驱动因素 受家用/商用空调销售、汽车销售和电动汽车渗透率、订单份额变化、人形机器人潜力等因素影响 [182] - 风险因素 上行风险包括特斯拉销售强劲、空调销售增长等 下行风险包括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等 [183]
摩根大通:拓普集团_最艰难时刻已过;评级上调至增持
摩根· 2025-06-19 17: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宁波拓普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目标价维持在56元人民币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拓普最糟糕时期已过,关键客户特斯拉和赛力斯销量回升,特斯拉Robotaxi和Optimus活动带来短期催化剂,股价调整后估值更具吸引力,因此上调评级至增持 [2][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表现与公司数据 - 年初至今(YTD)股价下跌5.3%,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12.9%、-20.0%、9.6%;相对表现分别为-6.1%、-13.0%、-20.5%、-1.9% [12] - 流通股数量17.38亿股,52周股价范围为30.69 - 76.21元人民币,市值112.42亿美元,自由流通股比例39.0%,3个月日均成交量3018万股,3个月日均成交额2.233亿美元,90天波动率54 [12] 关键指标与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财年营收分别为336.33亿、415.91亿、511.1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 EBITDA)分别为58.61亿、71.01亿、84.18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5.72亿、45.15亿、55.16亿元人民币 [12] - 预计2025 - 2027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Adj. EPS)分别为2.06元、2.60元、3.17元人民币 [12] 业绩驱动因素 - 市场、区域、宏观、风格、特质因素对业绩的影响占比分别为23%、6%、6%、20%、46% [15] - 市场因素中,与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6个月、12个月相关性分别为0.45、0.49;区域因素中,与中国市场6个月、12个月相关性分别为0.08、0.27 [15] 利润率与增长情况 - 预计2025 - 2027财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4%、23.7%、22.9%,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7.4%、17.1%、16.5%,EBITDA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6%、21.1%、18.6% [16] - 预计2025 - 2027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率分别为15.6%、26.4%、22.2% [16]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 - 2026财年净销售额、销售增长率、销售成本、毛利、毛利率等指标预计无变化,2026财年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预计有-1%的调整 [18] 季度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5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净利润5.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 [19] 特斯拉销售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7%,上海工厂批发量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28% [7] - 自2025年4月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逐渐恢复,5月至6月第一周周均零售销量约9000辆,而1 - 2月周均约7700辆 [7] 赛力斯销售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赛力斯销量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53%,4月新车型M8推出后销量显著回升,4月环比增长99%、同比增长9%,5月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13% [7] - 5月至6月第一周周均零售销量恢复至约8200辆,而3月平均约3000辆,第一季度平均约3600辆 [8] 估值情况 - 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对机器人零部件业务采用2026年40倍市盈率,对汽车零部件业务采用2026年20倍市盈率,得出目标价56元人民币 [10][14] - 与自动化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宁波拓普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18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9] 投资论点 - 看好宁波拓普作为Tier - 0.5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以及通过自主研发产品实现大幅扩张的能力 [41] - 公司通过降低特斯拉营收贡献逐渐走出特斯拉阴影,虽美国关税上调带来挑战,但公司计划利用泰国和墨西哥产能降低对美出口风险 [41]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芯片+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华为!公司曾交付半固态电池组装线
财联社· 2025-06-18 22:2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公众号提供每日股市重大公告推送,涵盖停复牌、增减持、投资中标、收购、业绩、解禁、高送转等个股利好利空信息,重要公告以红色标注[1] - 该平台帮助投资者提前发现投资热点并防范黑天鹅事件,提供充足时间进行上市公司分析[1] 重点公司业务亮点 公司1 - 业务覆盖固态电池、芯片、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华为等多个热门领域[1] - 曾交付半固态电池组装线[1] - 为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代工机器人且当前订单较为饱满[1] 公司2 - 业务涉及数字货币、云计算、区块链、国防军工、芯片、无人机、量子科技、华为鸿蒙等多个前沿领域[1] - 已完成全线密码产品抗量子能力的升级工作[1] 公司3 - 业务涵盖AI眼镜、国产芯片、算力、机器人、华为等科技领域[1] - 公司端侧AI新品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1]
24-25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展望
2025-06-16 00:03
2024 年稀土产业的回顾及 2025 年市场展望是什么? 2024 年,稀土产业经历了政策频繁变动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对稀土永磁材料 实施了出口管制。全球 80%以上的稀土永磁由中国提供,而自 2025 年 4 月 4 日起,中国对氧化物、金属、矿石等重稀土元素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这导 致从 4 月份开始,出口量明显缩减。尽管如此,到 5 月份已有十几家企业获得 出口许可,预计 6 月份的出口量会有所增加,但总体管制仍然严格。未来六个 月内,预计每月出口量可能恢复到两三千吨。 对于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风 电、消费电子和白色家电等终端应用领域仍然是主要需求来源。今年(2025 年),新兴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也开始使用稀土永磁材料。在国内市 场中,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显著,而白色家电订单较去年有明显增长,但消费 电子订单表现不佳。 稀土永磁材料在各个终端应用领域的具体需求情况如何? 稀土永磁材料在多个终端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最大的 需求来源。今年(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对稀土永磁材料 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此外,风电和白色家电也是重要的应用领域。虽然去年年 底出台了针对 ...
Tesla Stock Investors Got a Double Dose of Bad News After the Feud Between President Trump and Elon Musk
The Motley Fool· 2025-06-11 16:40
Tesla (TSLA 5.66%) stock has tumbled 22% year to date amid a myriad of business and political headwinds, and Wall Street anticipates further declines. The average target price among 55 analysts is $289 per share, which implies 8% downside from the current share price of $316. To elaborate, Tesla lost about 10 percentage points of market share in the U.S. and Europe, and 3 points of market share in China in Q1. Management blamed the factory updates that limited Model Y production and backlash against the bra ...
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轴承潜力巨大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06:51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轴承作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发展下,有望驱动轴 承市场规模迎来显著增量。同时,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布局人形机器人轴承的相关企业及其 配套核心加工设备磨床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人形机器人渐起,轴承需求迎东风。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兴起为轴承市场带来新机遇,轴承在减速器、丝杠、电机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适配的轴承类型丰富。谐波减速器通常使用1个交叉滚子轴承和1个柔性轴承;丝杠轴承根据安装方式不 同,固定侧常用角接触球轴承,支撑侧常用深沟球轴承;电机常用球轴承、滚柱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等,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空心杯电机多采用球轴承和滑动轴承。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为例,其 轴承需求较多且品类丰富,若出货量达100万台,轴承新增需求预计超30亿元,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 展,轴承潜在需求将更高。另外,参考智元和小米机器人专利,脚踝和手腕处直线关节的连接,或需要 更多的滑动(关节)轴承,有望带动滑动轴承需求提升。 市场前景广阔,国产替代加速。 轴承作为装备制造的核心基础部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从类型上看,滚动轴承凭借摩擦系数小等 ...
Tesla Optimus robotics vice president Milan Kovac is leaving the company
CNBC· 2025-06-07 07:24
公司动态 - Tesla副总裁Milan Kovac宣布离职 其在公司任职始于2016年 2022年起领导Optimus机器人部门 [1][4] - Elon Musk公开感谢Kovac对公司的"杰出贡献" [4] - Tesla未就此事回应媒体询问 [5] 产品进展 - Optimus机器人亮相2024年8月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 与Tesla车辆同台展示 [1] - 目标2025年在Fremont试产线上建造Optimus 并部署机器人执行工厂任务 [3] - 当前系统正接受基础任务训练 包括抓取物品 开门 抛球等动作 [4] - 产品定位为双足智能机器人 未来拟覆盖从工厂作业到保姆服务等场景 [2]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Boston Dynamics Agility Robotics Apptronik 1X和Figure等企业 [4] 管理层观点 - Elon Musk在股东会上自称"病态乐观" 预言人形机器人将使公司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 [3] - Kovac公开致谢Musk 称其教会"区分信号与噪音 极端韧性及工程学基本原理" [2]
Tesla already had big problems. Then Musk went to battle with Trump
CNBC· 2025-06-07 06:44
公司动态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结束为期130天的美国政府特别雇员任期 于5月底正式离开特朗普政府[2] - 马斯克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支出法案 称其为"令人憎恶"并呼吁粉丝"扼杀该法案"[3] - 马斯克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互怼 导致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 市值蒸发约1520亿美元[3] - 特斯拉退出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公司面临严峻挑战[4] - 特斯拉董事会面临投资者压力 被要求确保CEO专注于公司利益[14] - 特斯拉机器人业务副总裁Milan Kovac宣布离职 他曾负责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24] 财务表现 - 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 汽车业务收入暴跌20%[8] - 欧洲市场4月销量同比下滑50% 5月继续两位数下降 中国市场同期下滑约20%[19] - 特斯拉放弃对2025年的业绩指引 表示将在第二季度更新中重新评估[13] - 高盛分析师下调特斯拉目标价 主要基于2025年展望[19] 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Cybertruck在15个月内宣布8次自愿召回 涉及软件故障和加速踏板卡滞等问题[20] - 特斯拉计划在奥斯汀小规模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初期车队规模仅10-20辆Model Y[22] -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落后于Alphabet旗下Waymo 后者已在多个美国市场运营商业机器人出租车服务[21] - 去年宣传的Cybercab和Robovan车型短期内不会面世[24] 市场竞争 - 中国竞争对手如比亚迪正在抢占市场 特别是在欧洲地区[18] - 特斯拉未能推出创新且价格亲民的新款电动车[18] - 公司寻求中国制造设备关税豁免 但可能因政治因素受阻[7] 品牌影响 -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和争议行为引发消费者抵制 北美和欧洲出现针对特斯拉设施和车辆的破坏行为[11] - 抗议广告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和伦敦公交站 呼吁抵制特斯拉[12] - 温哥华国际车展因安全顾虑将特斯拉移出参展商名单[12] - 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品牌价值与马斯克个人形象高度绑定 这种关联正在损害公司[15] 行业环境 - 特朗普政府全面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成本上升[13] - 当前预算案可能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 对特斯拉造成直接影响[27] - 政府合同和补贴可能因政治关系恶化而受到影响[3][7]
Tesla's Optimus robot VP is reportedly leaving the company
TechCrunch· 2025-06-07 04:30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离职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Milan Kovac即将离职 [1] - 离职时间点与公司CEO Elon Musk声称"今年底前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工厂运行"的计划重合 [1] - Musk上月表示期望Optimus实现"史上最快量产速度"并尽快达到年产百万台规模 [1] 人事变动细节 - Kovac在特斯拉任职近10年 早期担任Autopilot团队核心工程师 [2] - 2022年开始参与领导Optimus开发 2024年底升任项目副总裁 [2] - 其LinkedIn资料显示曾同时负责Optimus工程团队及与Autopilot共用的软件基础架构 [3] 项目交接安排 - 特斯拉AI软件部门副总裁Ashok Elluswamy将接管Optimus项目 [3] - Kovac原职责包括统筹所有Optimus工程团队及跨项目软件基础设施开发 [3]
未知机构:深度-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崛起-20250606
未知机构· 2025-06-06 14: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机器人行业 - **公司**:EngineAI、Unitree Robotics(优必选机器人)、Leju Robotics(莱聚机器人)、Tesla(特斯拉)、Boston Dynamics(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Figure AI、UBTech Robotics Corp.(优必选)、Exote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初创企业在AI机器人领域取得进展 - **创新展示**:EngineAI展示机器人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学习舞蹈动作,掌握电影中的舞蹈 [8][9] - **赛事表现**:北京举办世界首次机器人半程马拉松,X - Humanoid脱颖而出;优必选在首届机器人拳击锦标赛展示机器人 [10][11] - **应用试验**:EngineAI、Unitree等公司开始试验机器人在垃圾分类、养老院送药、街道巡逻、博物馆引导等任务,还被秘密测试用于军事作战 [12][13] 中国在AI机器人领域具备优势 - **政策支持**:十多年前中国就规划发展战略技术蓝图,地方官员提供财政激励和支持,今年宣布未来二十年在机器人和高科技领域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1380亿美元) [25][26][27] - **市场规模**:花旗集团预测到2050年,机器人及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将激增到7万亿美元,全球可能有6.48亿个类人机器人 [17][18] - **生产数量**:根据中国智库研究,中国今年将生产超过10,000个人形机器人,占全球一半以上 [31] - **机器人密度**:2023年中国每万名员工拥有470台机器人,高于美国的295台,且四年来密度翻倍 [37][38] 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发展 - **智能提升**:EngineAI和优必选等初创企业完善AI应用,使机器人能识别物体、规划动作、相互协调和适应新环境 [39] - **学习能力**:大语言模型进化赋予机器人智能,如Leju Robotics的Kuavo机器人可学习打扫地板、照料花草等任务 [41][42] 机器人已进入现实应用 - **工业应用**:优必选的Walker S1用于富士康组装iPhone,超500台机器人在比亚迪、吉利、一汽 - 大众等汽车工厂工作 [46][47] - **养老应用**:Leju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养老院进行药品分类和配送,其至少100台机器交付给汽车制造商、展览馆、养老院和高校 [48][49]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存在争议 - **积极观点**:花旗银行认为人形机器人是“物理人工智能”,将成为机器人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可用于自动驾驶、清洁和配送等领域;马斯克预计年底在特斯拉工厂部署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不到五年达到每年百万台产量,2027年上市售价2 - 3万美元;若成本约2.5万美元,与美国最低工资相比36周可收回成本 [61][62][65][66][67] - **消极观点**:法国Exotec CEO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大多数人和公司不具备经济意义;北京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和拳击锦标赛凸显机器人局限性 [59][60][5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EngineAI改进机器人关节**:花费数年改进机器人关节,使其更轻巧、更小,还重新设计电力关节,降低成本 [21][52] - **中国发展机器人的原因**:源于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到2050年减少约22%,制造业预计到年底10个行业短缺3000万工人,以及年轻一代不愿从事蓝领工厂工作 [33][34] - **竞争情况**: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加剧竞争,各公司竞相整合AI能力和物理创新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