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munomodulation
icon
搜索文档
Tiziana Life Sciences Announc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Commences Dosing Intranasal Foralumab in Phase 2 Multiple Sclerosis Trial
Newsfilter· 2025-04-23 19:00
临床试验进展 - Tiziana Life Sciences宣布其鼻给药的抗CD3单抗foralumab在非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na-SPMS)患者的2期试验中,马萨诸塞大学(UMass)成为第四个启动给药的临床中心,此前已有布莱根妇女医院(BWH)、耶鲁多发性硬化症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自身免疫卓越中心参与[1] - 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预计2025年底完成,随后所有受试者(包括安慰剂组)可进入为期6个月的开放标签扩展(OLE)阶段,以评估长期安全性和持续疗效[2] 药物特性与机制 - Foralumab是全球首个鼻给药的完全人源化抗CD3单抗,通过非系统性途径激活调节性T细胞,在促进免疫耐受的同时最小化系统性免疫抑制[3] - 在已开展的开放标签扩大准入计划(EA)中,10名na-SPMS患者用药后6个月内均显示病情改善或稳定(NCT06802328)[4] 战略意义与管理层观点 - 鼻给药方式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静脉给药对疲劳症状患者的负担,可能改善治疗效果[3] - 公司首席开发官强调增加顶尖机构参与反映科学界对foralumab治疗na-SPMS潜力的高度期待[3] - 首席执行官指出UMass站点启动是向na-SPMS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里程碑,感谢研究人员和受试者的贡献[3] 研发管线与专利布局 - Foralumab是当前临床开发中唯一完全人源化抗CD3单抗,其2期剂量探索试验(NCT06292923)于2023年11月启动患者筛选[5] - 公司通过鼻给药技术平台开发的免疫疗法已获多项专利,尚有申请待批,该技术有望拓展至更广泛管线[5] 公司背景 - Tiziana Life Sciences是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通过创新给药技术开发免疫疗法,其鼻给药途径相比静脉给药可能提升疗效和安全性[5] - 公司官网提供详细研发管线信息(www.tizianalifesciences.com)[6]
Tiziana Life Sciences Announc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mmences Dosing Nasal Foralumab in Phase 2 Multiple Sclerosis Clinical Trial
Globenewswire· 2025-04-02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Tiziana公司宣布其治疗非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na - SPMS)的鼻内给药foralumab 2期试验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启动,公司认为该药物有望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1][4] 试验进展 - 鼻内给药foralumab治疗na - SPMS的2期试验已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启动,其他活跃临床站点包括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耶鲁医学中心的MS中心 [1] - 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鼻内给药foralumab在na - SPMS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2] - 公司预计试验盲法部分将于2025年底完成,之后所有参与者有机会进入为期6个月的开放标签扩展(OLE)期 [3] 各方观点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强调推进na - SPMS新疗法的重要性,对参与试验并探索foralumab的潜在益处感到兴奋 [3] - 公司首席开发官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入试验是重要里程碑,鼻内给药foralumab在调节免疫系统以减少神经炎症方面显示出潜力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试验扩展到第三个主要临床站点强化了公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的创新承诺,认为鼻内给药foralumab是治疗非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MS的范式转变 [4] Foralumab药物情况 - foral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抗CD3单克隆抗体,鼻内给药时可刺激T调节细胞,是目前唯一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完全人源抗CD3单克隆抗体 [4][5] - 在开放标签中期扩大使用(EA)计划中,10名na - SPMS患者接受了给药,所有患者在6个月内病情均有改善或稳定 [4] - 鼻内给药foralumab目前正在进行2a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剂量范围试验 [4] 公司情况 - Tizian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利用变革性药物递送技术开发突破性疗法,其创新的鼻腔给药方法相比静脉给药在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有潜在优势 [6] - 公司领先候选药物鼻内给药foralumab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反应,其免疫疗法替代途径技术已获专利,多个申请正在待批 [6]
Nektar(NKTR)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3 13:3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投资为2.691亿美元,资产负债表无债务 [34]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920万美元,全年收入为9840万美元 [35] - 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2870万美元,全年为1.209亿美元;一般及行政费用第四季度为1710万美元,全年为7680万美元 [35] - 出售亨茨维尔制造工厂确认收益4040万美元;第四季度非现金利息费用为1020万美元,全年为2810万美元;第四季度净收入为730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收益0.03美元;2024年全年净亏损1.19亿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0.58美元 [35] - 2025年预计收入在4000万 - 5000万美元之间,主要包括非现金特许权使用费;研发费用预计在1.1亿 - 1.2亿美元之间;一般及行政费用预计在6000万 - 6500万美元之间;非现金利息费用预计在1500万 - 2000万美元之间;计划年底现金及投资约1亿美元 [36][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自身免疫管线项目Respegg aldeslucan - RESOLVE AD试验:40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试验于2023年10月开始招募,2024年完成,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出数据 [7] - RESOLVE AA试验:90名斑秃患者试验于2024年3月开始招募,约一年完成,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出数据 [7] 临床前项目 - TNFr2激动剂抗体项目NKTR - 165:IND启用研究正在进行,目标是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请;去年展示临床前数据,该抗体能选择性增强Treg细胞功能,有望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 [11][12] - 双特异性分子管线:计划下一季度首个双特异性分子进入IND启用研究,第二季度提名首个开发候选药物NKTR - 166 [12][29] IL - 15肿瘤学项目NKTR - 255 - 与多种癌症治疗结合展示潜力:与斯坦福CD19CD22 BICAR T细胞疗法结合,使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翻倍;增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D19导向CAR T疗法完全缓解率;与durvalumab结合,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改善淋巴细胞计数的潜力 [30][31][32] - 合作研究:继续与Abel Zeta合作评估其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与默克合作开展JAVELIN膀胱混合研究,预计年中首次获得PFS数据 [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有超1500万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不到10%符合生物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治疗 [8] - 美国近700万人患有或将患斑秃,预计美国和欧洲治疗市场到2023年达52亿美元 [9] - 美国约200万人患1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以3% - 5%的速度上升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进Respegg临床试验,期待2025年获得特应性皮炎和斑秃试验数据,为产品上市做准备 [6][7] - 拓展临床前管线,推进NKTR - 165项目和双特异性分子管线开发,探索与其他公司合作机会 [11][12][29] - 继续评估NKTR - 255与多种癌症治疗结合的潜力,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研究 [30][33] - 特应性皮炎和斑秃治疗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司认为Respegg新颖作用机制和已产生的数据能吸引患者和医生,有机会拓展未充分服务的市场 [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公司取得成果,完成Respegg两项IIb期研究患者招募,期待2025年获得数据 [6][7] -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现金可支撑到2026年第四季度 [13] - 对Respegg在特应性皮炎、斑秃和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力充满信心,认为其新颖免疫调节机制能提供更持久治疗选择 [10][16] - 看好NKTR - 165和双特异性分子管线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期待推进其临床开发 [12][28] - 认为NKTR - 255在癌症治疗中有潜力,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开展研究 [30][33]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12月2日,公司出售亨茨维尔制造工厂,获得6470万美元现金及新投资组合公司Gannett Biochem约20%股权 [34] - 2025年2月,Respegg获FDA快速通道指定,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和儿童患者 [1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如何看待三个剂量组的反应,以及患者从诱导期进入维持期的标准 [40][41] - 三个剂量组设计考虑剂量水平和给药方案,评估24微克/千克剂量每月两次和每月一次,以及18微克/千克每月两次的给药方案,基于PKPD知识评估Tregs药效学特征;患者诱导期结束时EASI 50或更好反应可进入维持期,维持期保持原剂量水平,给药方案调整为每月一次或每三个月一次 [42][43][45] 问题2:特应性皮炎IIb期数据达到怎样的疗效标准可推进Respegg进入关键开发阶段 [48] - 希望复制I b期数据,即与安慰剂显著分离且基线变化83%;认为达到Dupixent疗效水平也是成功结果;关注近期领域数据,对自身数据有信心 [49][50][51] 问题3:特应性皮炎II期数据发布范围和应关注的次要终点,以及产品在一线治疗中获取市场份额的特征 [58] - 主要关注16周诱导期数据,提供药物性能基本方向;影响一线治疗市场份额的关键是疗效,若能复制I b期结果最佳;产品具有新颖作用机制,非IL - 13或耗竭性抗体,已显示持久反应潜力,可能实现低频率给药,方便患者 [61][62][63] 问题4:Javelin膀胱混合研究中期PFS结果的时间和关注点 [65] - 预计年中获得结果,该研究为事件驱动,需积累PFS事件;目标是改善单药Bavencio在该环境下的PFS和可能的OS [66][67] 问题5:特应性皮炎试验患者基线期望和对安慰剂组的影响 [70] - 希望患者基线EASI评分在25 - 30之间,历史上该范围与较低安慰剂反应率和更好研究结果相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安慰剂反应率,如限制美国站点比例、选择有经验医生、多次测量EASI评分等,最终结果将在6月公布 [71][72][73] 问题6:试验筛选失败率及患者进入逃逸组的结构,以及AD和AA研究的生物标志物 [76][79] - 筛选失败率信息将在未来公布;患者诱导期结束未达到EASI 50可进入逃逸组,接受24微克/千克剂量每月两次治疗;维持期失去活性或反应也可进入;将在两项研究中寻找生物标志物,基于药物对Tregs信号传导测量诱导途径,独立于患者潜在疾病病因 [80][81][82] 问题7:AD研究选择三个给药方案的理由,以及不选择更高剂量方案的原因 [86] - 24微克/千克是最佳剂量水平,能有效结合靶点,实现Treg强大扩增,长期给药无药效学反应停滞或滞后,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该剂量能诱导免疫途径 [87][88][89]
aTyr Pharma Announces Publication Demonstrating Efzofitimod's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i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3-13 04:00
核心观点 - 公司aTyr Pharma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论文,验证其首创药物efzofitimod通过神经纤毛蛋白-2(NRP2)受体对巨噬细胞的独特抗炎机制 [1][2] - 该药物通过选择性结合NRP2抑制促炎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下调巨噬细胞炎症通路,打破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循环 [3] - 临床开发项目包括针对间质性肺病(ILD)的全球关键III期EFZO-FIT™研究(肺结节病)和II期EFZO-CONNECT™研究(系统性硬化症相关ILD) [4][5] 药物机制与科学验证 - efzofitimod源自组氨酰-tRNA合成酶(HARS)的剪接变体,在人类肺部富集且受炎症细胞因子上调 [3] - 通过结合髓系细胞高表达的NRP2受体,抑制促炎信号通路,实现不依赖免疫抑制的抗炎效果 [3][5] - 临床前数据证实其可减少肺部炎症和纤维化,为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新基础 [3][4] 临床开发进展 - 肺结节病适应症已获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孤儿药资格,以及美国快速通道资格 [4] -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ILD在美国和欧盟获孤儿药资格,美国快速通道资格 [4] - ILD领域现有疗法有限,efzofitimod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的疾病修饰治疗选择 [5][7] 公司背景 - aTyr专注于利用tRNA合成酶生物学开发纤维化和炎症新疗法 [7] - 其专有平台通过20种tRNA合成酶衍生的功能域库探索新型信号通路 [7] - efzofitimod是管线中首个进入临床的生物免疫调节剂,靶向ILD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