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技术
搜索文档
2024光伏变局:N型迭代重塑行业,设备龙头易主,合同负债缩水敲响警钟
市值风云· 2025-05-13 18:03
光伏设备行业2024年表现 - 光伏制造行业内卷加剧,主产业链龙头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增长停滞,而光伏设备公司如捷佳伟创、拉普拉斯仍维持强劲增长 [2] - 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半数公司利润下滑,但捷佳伟创营收188.9亿元(同比+116.3%),净利润27.6亿元(同比+69.2%)表现突出 [3] - 合同负债数据显示行业订单缩水,捷佳伟创131亿元居首但较2023年末减少1/3,晶盛机电仅56.2亿元 [3][15][22] TOPCon技术路线崛起 - 2024年TOPCon路线市占率从23%飙升至71.1%,成为电池片环节主流技术 [10] - 全年TOPCon产能新增209GW至770GW,占电池片总产能近8成 [11][12] - 捷佳伟创在TOPCon设备核心品类(除LPCVD外)市占率超50%,成为最大受益者 [13][14] - 拉普拉斯作为LPCVD设备龙头(市占率80%+)同样受益于TOPCon爆发 [14] 主要公司表现分化 捷佳伟创 - 营收188.87亿元(+116.3%),净利润27.64亿元(+69.2%),超越晶盛机电成为行业新龙头 [5] - 光伏设备收入162.74亿元(+130.4%),毛利率26.6%保持稳定 [8] - 2025Q1营收40.99亿元(+59%),净利润7.08亿元(+22.4%),但合同负债连续三个季度缩减至121.2亿元 [15] 晶盛机电 - 营收175.77亿元(-2.3%),净利润25.10亿元(-44.9%),2025Q1业绩加速下滑 [17] - 石英坩埚价格从峰值35,000元/只回落至5,000元水平,导致子公司美晶新材净利润下滑75.4% [28][31][32] - 半导体设备订单33亿元保持稳定,但光伏设备订单大幅缩水 [24] 迈为股份 - 营收98.30亿元(+21.5%),净利润9.26亿元(+1.3%),聚焦HJT路线(市占率超70%) [34][37] - HJT当前市占率不足5%,但预计2030年将超30% [40][43] - 合同负债74.14亿元较峰值缩减最少,显示HJT路线储备订单相对稳定 [4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技术路线分化带来结构性机会,TOPCon设备商实现超额增长 [52] - 全行业合同负债持续下降反映在手订单缩水,未来增长面临考验 [15][22][52] - 硅片环节毛利率普遍为负(如TCL中环-20.5%),压制设备需求 [25][26] - 企业尝试多元化布局,如迈为股份拓展半导体封装设备(2024年收入不足7000万) [47][48]
晶科能源2024年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加速构建光储融合新格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4: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组件出货量92.87GW,同比增长18.28%,第六次蝉联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 [1] - 2024年全年营收924.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 [1] - 海外组件销售额占比接近70%,高毛利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3]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N型出货81.29GW,占比约88%,N型技术领跑全球 [2] - 黄金片区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超26.7%,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 [2] - 创新推出"三优产品",具备高抗冰雹、高抗风载、高防火等级等优异性能 [3] - 计划2025年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改造,年底前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3] 全球化布局 - 中东地区组件出货量接近10GW,东南亚区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3] - 沙特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 [3] - 美国工厂完成升级改造与扩产,2GW产能实现满产运营 [3] 储能业务发展 - 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较上年同期实现较高增长 [4] - 连续多个季度荣登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 [4] - 计划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目标达6GWh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展望 - 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达236GW,同比增长13%,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277GW,同比增长28% [2]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保持17%增速,TOPCon技术仍将占据市场主流 [5] - 公司计划2025年年底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20GW、95GW和130GW [5][6] - 2025年高效N型电池平均量产效率目标提升至27% [6] - 2025年组件出货量目标为85GW-100GW [6]
晶科能源 2024 年年报:组件出货 92.87GW 同比增长18.28%
环球网· 2025-04-29 20: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量达92 87GW 同比增长18 28% 第六次登顶全球组件出货量榜首 [1] - 全年营收924 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 99亿元 [1] - N型组件出货占比达88% 出货量81 29GW [1][2] 市场结构与海外拓展 - 海外市场贡献核心增量 组件销售额占比接近70% [2] - 中东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 出口超1GW的市场从2023年29个增至38个 [2] - 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及沙特能源设备公司签约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 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 [2] - 美国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本土化生产的2GW产线满产运营 [2]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第三代Tiger Neo组件转换效率最高达24 8% 双面率85% 主流版型功率最高可达670W [2] - 黄金片区电池量产效率超26 7% 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 22% [3] - 累计专利授权超3000件 N型TOPCon相关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3] - 2025年计划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 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出货量连续六年位列全球前三 2024年首次突破90GW大关 成为唯一单年出货量超90GW的企业 [1] - 全球供需不匹配导致组件价格下滑 公司依托N型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 [2]
实地探访|协鑫集成芜湖基地:TOPCon满产提效中,布局BC主要对标分布式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4-03 21:53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GPC2 0电池效率突破27 5%,较2023年12月底提升0 4个百分点,爬坡速度超预期[1][5] - 预计2024年二季度推出GPC3 0产品,效率将超过27 8%[1][5] - 芜湖基地以TOPCon电池产能为主,同时储备BC电池及叠层技术[3] - 已发布基于BC技术的GPC2 0高效组件,布局多项专利且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3][5] - 计划将徐州鑫曜部分TOPCon产线升级为BC电池产能,初期规划12GW[5] 产能布局与资本开支 - 已建成合肥、芜湖、阜宁三大生产基地,形成30GW组件与16GW N型TOPCon电池年产能[3] - 推动48 42亿元定增计划,用于芜湖二期10GW电池项目及流动资金补充[5] 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N型技术被视为产业升级未来趋势,TOPCon技术当前产业化与商业价值更优[6] - BC技术在分布式场景相比TOPCon有较明显优势,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布局该技术[5] - 通过金属无银化、0BB(无主栅)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5]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组件业务收入占比攀升至历史新高,系统集成业务占比降低[3]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500万至8000万元,扣非净利润1000万至5000万元[8] - 国内央国企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居行业第一梯队,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8] 市场分布与需求变化 - 海外出货量占比从2019年的60%下降至2023年,预计未来国内外市场占比将各占50%[8] - 分布式市场需求多元化,公司通过BC技术适配差异化场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