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骄傲!中国能源自给率约85%!石油公司“双循环”发挥最好!网友:这实在是太有利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05:51
骄傲!中国能源自给率约85%!石油公司"双循环"发挥最好!网友:这实在是太有利了! 很多人一提能源就慌,说什么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70%,万一别人卡脖子怎么办?真要信了这种吓唬,只能说明你根本不了解中国的能源盘子。 先把数字放这儿:能源自给率85%。 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能源安全靠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牢牢控制主动权。 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四条跨境大通道,中亚、中俄、中缅、哈萨克斯坦,一条条谈,一条条建,现在全是命脉。 再看海外布局,中石油在35个国家有88个油气项目,一条线出问题就调别的,这就是底气。 有人天天嚷嚷要绝对自给,这就是外行话。能源是全球化最深的行业,你想封别人,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活。 再看国内这几年干了什么—— 什么意思?十口饭,我们自己能种出八口半,剩下一口半再去买。石油气确实需要进口,但别忘了,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两块牢牢在自己手里。 煤炭占一次能源54%,年产40亿吨,自己够用。新能源更不用说,光伏装机全球第一,风电全球第一,设备制造全球70%。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里只有 27%。 有人喜欢吓唬说万一断了怎么办?这几年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天然气储气库都建起来,极端情况下也能兜得住 ...
反内卷要打“持久战”,新能源车光伏仍是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30 13:06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 -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成为工业稳增长重点工作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是治理重点[1][2] - 工信部部署下半年八大工作 包括扩大内需 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化数字技术赋能 提升工业能效与绿色发展水平[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需巩固 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需加强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2] 反内卷长效机制建设 - 7月起政策层面密集部署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行业"反内卷" 钢铁 水泥 电池 塑料加工等多个行业协会发起反对"内卷式"无序竞争号召[6][7]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8]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9]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大规范举措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11] - 中央指导组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调研 与北汽 比亚迪等车企及行业协会座谈[12] - 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工作 强调健全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举措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13] 法治建设与价格监管 - 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 明确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具体措施[16]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17] - 价格法修正草案增设多条"反内卷"相关条款 完善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规定 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18]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22]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超76.3% 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产业底座"[24] - 截至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69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69.8天 同比增加3.9天[25] 重点行业稳增长措施 - 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包括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行业[23]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完善人形机器人 物联网 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23] -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 超高清视频 智能穿戴 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23]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促进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1] - 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其中税收收入超过85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多13万亿元 [1] - 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个百分点,反映税收调节分配功能增强 [2] 行业税收结构 - 制造业税收占比保持在30%左右,体现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 [1] - 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比2024年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增速最快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2024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新三样"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2%和17.2% [2] -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 [3] 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25.5%,享受户数61.5万户,增长16.7% [2]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发挥关键作用 [2] 民营经济表现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68.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71.7% [3] 税收营商环境 - 税务部门压减50%办税资料和25%以上纸质材料报送,97%税费事项和99%纳税申报可线上办理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查处骗取和违规享受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查补税款269亿元 [3]
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10万亿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56
民营经济稳步壮大。发票数据显示,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71.7%。其中,工业机器 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展现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据 悉,"十四五"时期,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关键领域,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既为市场主体和居民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减税红利,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 2025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72.9%的受益主体为民营经济纳税人 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 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进一步指出,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 ...
超级水电概念股,大爆发
财联社· 2025-07-22 11:40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探底回升 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沪指涨0 25% 深成指涨0 56% 创业板指涨0 69%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 14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3亿 [1]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跌 - 超级水电概念股维持强势 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 [1] - 光伏概念股再度反弹 亿晶光电涨停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活跃 德新科技涨停 [1] - 银行股展开调整 厦门银行跌超3% [1]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超级水电 钢铁 光伏设备 电池 [1]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智谱AI 银行 游戏 软件开发 [1]
双杰电气大单不断净利最高预增39% 持续加码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达44%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51
业绩增长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6.03%—39.23%,扣非净利润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5.29%—26.35% [2][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深化区域市场布局、获取优质新能源订单以及国内外协同发展推动智能电网业绩突破 [2][3] - 2024年公司营收34.73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0.81亿元,新能源业务营收15.38亿元,同比增长15.92%,占比提升至44.29% [8]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2.49%(2911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44.29%(15.38亿元) [7][8] - 2025年3月中标“宁电入湘”直流配套光伏项目,合计金额16.4亿元,包括子公司双杰新能中标14.99亿元和0.57亿元项目 [5] - 公司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新疆木垒30万千瓦风电项目标志着风电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9] 订单与市场拓展 - 2025年7月在南方电网配网设备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中中标金额超2.7亿元,中标份额行业前列 [6] - 在国网第一次区域联合采购(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中中标份额和项目数量均位列行业前列 [6] - 公司风光项目聚焦新疆、内蒙古、湖北等资源富集地区,与当地能源集团达成深度合作 [9]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传统输配电设备转向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分布式光伏EPC、充换电和储能业务 [7] - 2019—2021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2022年后受益于“双碳”政策,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从27.45%(5.17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40.53%(12.72亿元) [7][8] - 公司已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务涵盖风电、光伏、储能、售电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3][9]
“反内卷”成为市场焦点 A股相关主题行情火了
每日商报· 2025-07-18 07:07
商报讯(记者 苗露)最近一个月,A股"反内卷"主题行情爆火,钢铁、光伏、建材等板块全面爆发。数 据显示,6月20日至7月15日的18个交易日内,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的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行业 涨幅均超过8%。 机构认为,"反内卷"成为当前热议的主题,十年前供给收缩带来超额利润的场景有望再一次重演。随 着"反内卷"扩散至各行各业,"反内卷"主题有望持续演绎,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线。其中,光伏、 汽车、钢铁等行业备受关注,二级市场表现也趋于活跃。 "反内卷"行情启动 光伏产业链重新站回C位 今年7月初,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此后,A股市场掀起一股"反内卷"行情。最具代表性的是,时隔4年,光伏产业链重新站到市场C位。据 统计,近一个月(6月20日至7月15日),光伏设备指数已上涨15.55%。据同花顺(300033)数据,昨 日光伏概念板块依旧收涨0.82%,近一月涨幅达4.23%,成分股中琏升科技(300051)、皇氏集团 (002329)、亿晶光电(600537)等股涨停。 "这一 ...
近3000只股票上涨,A股“反内卷”主题行情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1:06
市场表现 - 7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全线飘红,创业板指一度涨超1%,创新药、PCB、大消费、光伏等方向领涨,全市场近3000只股票上涨 [1] - 细分指数中电路板指数涨幅最高达3.74%,光模块(CPO)指数涨3.19%,光通信指数涨2.29%,乳业指数涨2.20% [2] - 最近18个交易日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行业涨幅均超8%,光伏设备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5.55% [2][7] "反内卷"行情核心逻辑 - 政策驱动下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钢铁、光伏、建材等板块爆发,机构认为供给收缩可能重现十年前超额利润场景 [3][5][7] - 行情分为三阶段:政策预期→资源品涨价→高价横盘,当前处于第一阶段,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实效 [3][18] - 涉及行业包括传统领域(钢铁/水泥/养殖)和新兴产业(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产业链概念股率先启动 [9][10] 机构布局方向 - 公募私募配置估值历史低位、出清彻底的标的,如光伏上游、地产上游、养殖上游等 [12][13] - 天风证券指出重点在民企参与的制造业(光伏/汽车),而非钢铁煤炭 [13] - 部分基金针对性布局光伏细分领域(胶膜/银浆),关注竞争格局优化空间 [13][14] 潜在投资机会 - 三类领域受益:基础工业(规模壁垒)、高技术产业(持续创新)、重要服务业(民生相关) [16] - 技术标准制定环节企业可能获超额收益,钢铁/化工等政策敏感型行业盈利弹性显著 [16][17] - 短期估值修复与中长期产业变革叠加,需跟踪政策效果及盈利修复,类比2016年供给侧改革行情 [17][18]
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有何不同?
华泰证券· 2025-07-15 16:44
供给侧改革成效 - 2015 - 2017年供给侧改革涉及煤炭、钢铁等行业,削减过剩产能效果良好,PPI、企业盈利能力、名义GDP增长回升,行业利润率从2015年低点2.4%回升至2017年初6.6%,相关行业去杠杆成效明显[2][11][19] - 煤炭、水泥等行业资产价格受提振,2016 - 2017年煤炭和水泥板块分别上涨22.4%/48.7%,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回报率17%[19]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差异 - 总需求环境:当前与供给侧改革前均名义增长放缓、物价低位、地产周期磨底,但本轮持续时间或更长,且中国出口占全球比例从2015年14%提升至16%[34][37] - 涉及行业:反内卷主要涉及光伏、汽车等,与供给侧改革聚焦的煤炭、钢铁等不同,但产值占比均为3成,就业人数比重为19%,略低于供给侧改革的24%[2][57] - 政策方式:反内卷强调行业自律、法治化与市场化,以自下而上为主;供给侧改革以行政手段为主,将去产能任务纳入地方政绩考核[3][74] 反内卷难点与机遇 - 有利因素:反内卷行业集中度更高,如光伏、汽车头部企业集中度67%,高于2015年煤炭和钢铁的36%和34%[3] - 不利因素:国企比例更低、中下游行业偏多、产能更新,去产能难度大,如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强且产能新[3][82] 反内卷成效行业 - 高集中度、盈利能力差的光伏上游硅料环节,有动力进行兼并重组等;汽车行业或加速自发性产能整合;养殖、农药等化工品行业有望加速产能出清和利润率回升[4][111] 反内卷宏观影响 - 对PPI推升较供给侧改革温和,因需求侧政策和宏观环境不同,涉及中下游行业多,对整体通胀拉动不及供给侧改革[4][129] - 可能压低相关行业总产出及工业增加值,但长期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131] 反内卷政策建议 - 结合提振需求侧政策,价格传导更顺畅,PPI回升弹性大,利润率回升明显,政策退出更顺畅[5][139] - 中长期规范地方政府激励和产业政策,利于竞争性行业产能周期自我调整[5]
6月份CPI涨幅同比由负转正 PPI同比下降3.6%
CPI数据 - 6月CPI同比上涨0.1%,为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涨 [1][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新高 [1][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连续下降转为上涨2.7%,猪肉价格下降8.5%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3%,蛋类价格下降2.9%,畜肉类价格下降0.6%,鲜菜价格上涨0.7%,水产品价格上涨0.7% [2] 工业消费品与服务价格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 [3] - 国内成品油价格6月两次上调,带动能源价格上涨 [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房租价格上涨0.1% [3] - 部分高频数据显示7月服务消费指标如观影人次与航班执飞数量呈现上行迹象 [3] PPI数据 - 6月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1][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4] -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 [4] - 国际原油价格6月均值环比上涨9.1%,CRB指数环比上涨2.9% [4] 行业价格变动 - 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9和0.4个百分点 [5] - 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5] - 生活资料中一般日用品和衣着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8%和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7%,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5]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1.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1%,服务器价格上涨0.9%,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价格上涨0.6% [5] PPI展望 - 生产资料价格自6月中旬呈现低位回升迹象,6月PPI同比降幅或是年内最低水平,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