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研究深度报告:2025三季报深度解析:“双创牛”背后有基本面吗?
国信证券· 2025-11-02 16:3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11月2日 Ø 风格比较:科技成长为先。收入端验证,科创板整体法口径下营收增速边际改善3pct+,中位数口径改善1pct+,且收入正增率高于其他上市板口径及核心宽基当期截面统计口径; 利润端方面,科创板整体法净利润增速尽管仍为负,但收敛至单位数负增,整体法边际改善10pct+,中位数边际改善4pct+,均在上市板和核心宽基中处于领先。综合量价双端看,科 创修复相对明显。 Ø 一级行业综述:量端10%增速行业进一步缩圈,边际改善情况好于H1,价端景气分化相对明显。1)综合收入、利润正增率看,非银景气度拾级而上,当前市值占比口径下的业绩 正增率超过95%;2)行业内个股营收增速中枢在10%以上的行业包括有色、电子、非银,整体法口径下营收增速10%以上的行业仅有电子、非银;3)利润方面,2025年三季报业绩增 速在30%+的行业包括钢铁、电子、计算机、有色、非银,仅有4个一级行业业绩增速中位数边际改善10pct+。4)量价齐升行业多于量价齐跌,复苏"由点及面"。 Ø 细分赛道业绩综述:上游贵金属景气延续领先;中游边际修复面状扩散,电力设备报表周期持续磨底;下游消费整体景气偏弱;AI硬件延 ...
中上协:前三季度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 净利润增长26.4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10:51
每经AI快讯,11月2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前三季度,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营收、净 利双增长。实体经济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先进制造成为重要增长极。文生视频模型加速 迭代,AI数据存储需求扩张,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全固态电 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望跃升,两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 20%。全球资源贸易扰动因素增多,超硬材料、稀土等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0.48%、7.11%。"反内卷"治 理成效显现,光伏设备、水泥等重点行业控产提质,多家上市公司实现减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安徽万顺通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1 08:14
公司基本信息 - 安徽万顺通贸易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世德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6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食品销售、酒类经营及农产品相关业务 [1] - 公司业务涉及光伏设备销售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车配件及二手车经纪 [1] - 公司业务还包含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等工业产品销售 [1]
时创能源前三季度营收7.05亿元同比增54.30%,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50.44%,毛利率下降13.52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27
10月31日,时创能源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05亿元,同比增长 54.30%;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增长50.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增长48.70%; 基本每股收益-0.64元。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720.00户,较上半年末增加了750户,增幅 15.09%;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17.02万元下降至110.56万元,降幅为5.52%。 资料显示,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大道199 号,成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上市日期2023年6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主要从事光伏湿制程辅助 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伏电池57.51%,光伏湿 制程辅助品22.75%,光伏设备10.13%,其他9.61%。 时创能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BC电池、 HJT电池、TOPCon电池、光伏玻璃等。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 ...
时创能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05亿排行业18,净利润-2.54亿排11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25
时创能源成立于2009年11月19日,于2023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在江 苏省。该公司是光伏湿制程领域的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产品性价比高。 时创能源主要从事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 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BC电池、HJT电池、核聚变、超导概念、核 电。 图:时创能源营收及增速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18,净利润11 2025年三季度,时创能源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在行业23家公司中排名第1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隆基绿 能的509.15亿元和第二名天合光能的499.7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126.27亿元和中位数30.1亿元。主营业 务构成中,光伏电池营收2.59亿元,占比57.51%;光伏湿制程辅助品营收1.03亿元,占比22.75%;光伏设 备营收4566.8万元,占比10.13%;其他营收4335.97万元,占比9.61%。当期净利润为-2.54亿元,行业排名 11,与第一名横店东磁的18.08亿元和第二名阿特斯的10.11亿元差距较大,不过略高于行业平均数-7.44亿 元和中位数- ...
高测股份20251029
2025-10-30 09:5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高测股份,主营业务属于光伏行业,具体涉及硅片切割及配套的金刚线、切片设备制造,同时拓展创新业务如半导体、碳化硅以及机器人领域[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24.31亿元,同比下降29%,但第三季度单季收入9.79亿元,同比增长24.71%,环比增长27.81%[3]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8,163万元,同比下降139%,但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69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148%[2][3]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2.49%,同比下降10.49个百分点,但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3.58%,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改善[3]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36亿元,但若还原票据口径,则为正2.46亿元[3]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切片服务收入12.64亿元,占总收入比例最高,达52%[2][4] * 金刚线收入5.6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23%[2][4] * 创新业务收入2.1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8.74%[2][4] * 光伏设备收入1.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5%[2][4] * 第三季度收入结构类似,切片服务收入占比56%,金刚线占比22%,创新业务占比8%[5] 主要产品出货与产能 * 2025年前三季度金刚线总出货量约4,900万公里,其中钨丝金刚线出货4,069万公里,占比77.29%,碳丝金刚线出货836万公里,占比17.06%[2][6] * 第三季度单季金刚线出货量1,875万公里,其中钨丝出货1,727万公里[6] * 2025年硅片切割销量达43.9GW,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产销17.9GW,已远超去年全年水平[2][6] * 切片代工业务月产量达到7.5亿片,主要客户包括英发、通威、东瓷、润玛等电池厂及中润等硅片销售伙伴[13] 运营与资产状况 * 三季度末存货增加至10.45亿元,较二季度末的7.65亿元有所上升,主要因钨丝出货量增加导致备货周转增加,以及为支持拉晶硅棒环节进行硅料备货[2][7] * 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400万元,主要来源于存货,包括设备类原材料和部分短尺钨丝[8] * 公司客户账期正常执行两个月或三个月,以及六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合同条款未松动,近期行情转好使实际执行效果改善[11]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公司认为行业反内卷背景下,全产业链高频复购使得降价难以换取长周期市场份额,竞争核心将转向成本能力、质量与服务[9] * 公司看好专业化厂商在未来行业格局中的优势,认为全产业链投资难以持续暴利,将逐渐回归专业化发展[12] *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有意愿上调部分产品价格以恢复合理利润,但不会主动大面积提价,而是通过减少让利等方式逐步调整[9] * 公司认为多晶硅环节反内卷若取得进展,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12] 创新与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中,复合钨丝腱绳产品已于4月推出,目前送样10余家客户,其中4家形成销售并有重复购买,该产品具有抗蠕变、寿命长、耐高温优势[18] * 减速器业务正在等待客户图纸,计划下个月下旬设计完成后打样,公司研究范围包括摆线、行星和谐波减速器,并在市场上寻找合作标的[17][20] * 磨床样机项目按进度推进,预计2026年春节前完成场内测试,4月份完成客户端测试[22] * 创新业务(半导体、碳化硅等)前三季度收入2.12亿元[2][4] 海外拓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土耳其、美国、日本设立分支机构,在新加坡建立研发中心,并对墨西哥、越南、泰国进行调研,以实现销售本地化、客服本地化及备件库建设[24][25] * 海外分支将同时服务光伏和机器人业务,并可能开展代运营业务及当地投资并购[24] * 对于四季度,行业存在不确定性且为传统淡季,但公司预计整体趋势向好,客户认可度和粘性不断提升[26][27] * 公司对2026年光伏设备新签订单展望好转,但主要仍集中在海外市场,同时认为现有存量设备替换需求将在2026年下半年后显现[30][31] * 公司对光伏主营业务明年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将机器人业务作为投资重心,对其长周期发展充满信心[32]
光伏储能大爆发!政策+业绩+出海共振,核心标的全面梳理
新浪财经· 2025-10-29 22:25
板块表现与核心驱动 - A股电力新能源板块领涨,光伏设备单日飙升7%,储能概念大涨6%,超30只个股封板,阳光电源市值逼近4000亿 [1] - 政策端密集发力,行业协会牵头收储减产,硅料价格回升至成本线以上,组件价格两周反弹8% [3] - 《专项行动方案》为储能定下硬指标,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不低于180GW,三年拉动投资2500亿元,项目收益率从不足5%提升至8%以上,招标量同比激增97% [3]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净利118.8亿元,同比增长56%,Q3单季41.5亿元创历史新高,国轩高科净利同比激增414%,多家公司增速超50% [4] - 欧洲2025年储能装机预期翻番,中东单体招标项目突破10GWh,美国变压器进口额同比增52% [5] - 中国设备商海外优势显著,思源电气海外收入占比34%,毛利率比国内高9个百分点,阳光电源储能产品83%销往海外 [5] - 技术迭代加速,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突破33%,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批量量产,板块龙头平均PE仅15倍 [6] 光伏设备领域 - 隆基绿能HPBC二代电池效率突破26%,组件溢价每瓦高5分,超半数订单来自海外,计划2025年末形成50GW HPBC2.0产能 [7] - 通威股份硅料成本全行业最低,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5.7%,盈利弹性最大 [7] - 晶澳科技海外收入占比63%,组件出货量长期稳居全球前三 [7] - 东方日升异质结电池效率达26.5%,三季报净利同比翻倍 [7] 储能电池领域 - 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达40%,储能业务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 [8] - 亿纬锂能储能电芯出货国内第二,毛利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海外订单排至明年Q2 [8] - 国轩高科美国本土化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储能出货量激增 [8] 储能变流器与系统集成领域 - 阳光电源全球储能系统出货第一,海外占比83%,单瓦净利持续提升 [9] - 德业股份户储逆变器毛利率达35%,在南非、巴西市占率第一 [9] - 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占比提升至25%,海外渠道成熟 [10] 电网设备领域 - 思源电气变压器出口比例达35%,是欧洲电网改造核心供应商 [11] - 国电南瑞虚拟电厂与特高压双轮驱动,订单能见度达三年 [11] - 海兴电力在非洲、拉美智能电表市占率第一 [11] 固态电池前瞻领域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中试线已量产,计划2026年规模化 [12] - 容百科技高镍正极全球市占率第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送样欧美客户 [12] 光伏与储能辅材领域 - 福斯特EVA胶膜市占率达55%,产品涨价与成本下行推动Q4净利环比增30% [13] - 中信博跟踪支架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中东大项目陆续交付 [13]
A股强势上攻!多股尾盘拉升,30cm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0-29 16: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攻,上证指数收报4016.33点,上涨0.70%,再创10年新高并站稳4000点[1] - 北证50指数放量飙升8.41%,收报1573.71点,创近半年最大单日涨幅[1] - 创业板指大涨2.93%,收报3324.27点,近4年来首次收在3300点之上[1] - 市场成交额温和放大至2.29万亿元[1] - 深证成指上涨1.95%,沪深300指数上涨1.19%,中证500指数上涨1.91%[2] 行业板块与资金流向 - 光伏设备、海南板块、消费电子、工业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2] - 银行、分散染料、环境监测、地面兵装等板块跌幅居前[2] - 电力设备行业获得逾3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行业均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3] - 计算机行业获得逾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和汽车行业均获得超50亿元净流入[3] - 银行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53亿元,通信板块净流出逾26亿元,食品饮料板块净流出逾13亿元[3] 机构后市观点 - 中金公司指出,自2001年“十五”计划至今,各五年规划期间市场整体呈现涨多跌少、底部及指数中枢抬升的特征[3] -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A股具备基本面支撑,结合大市场环境、全产业链和政策红利,代表科技创新实力及新质生产力的领域有望实现长足发展[3] - 浙商证券认为近期市场波动率放大,成长风格拥挤度较高,价值品种迎来补涨[3] - 浙商证券指出11月红利风格和成长风格胜率均较高,但超额收益率不显著,风格或向均衡化演绎,建议继续风格均衡化并优化持仓结构[3] 科技成长股与市场热点 - 以北证为首的科技成长股午后大幅走强,北证50指数早盘一度跌近1%,午后单边上扬[4] - 利通科技、锦华新材、三祥科技、数字人等多只北交所股票尾盘30%涨停[4] - 利通科技股价上涨30.00%,最新报42.90元[5] - 锦华新材股价上涨30.00%,最新报62.92元[6] 光伏行业表现 - 光伏概念午后大幅走强,光伏设备方向领涨,板块指数飙升8.11%,创近2年新高,成交额较昨日增加1倍以上[8] -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两只千亿市值巨头双双涨停,阳光电源创历史新高,天合光能、固德威等强势涨停或涨超10%[8] - BC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HJT电池等细分板块纷纷跟涨,晶澳科技、弘元绿能等涨停[11]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32.95%,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56.34%[11] - TCL中环三季度亏损幅度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1] 政策与行业展望 - “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8] - 规划明确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8] - 光伏行业“反内卷”效果初步显现,多家头部企业经营业绩出现好转[11] - 中原证券表示,围绕“反内卷”的系列行业措施有望相继落地,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估值存在修复契机[11] - 中原证券建议围绕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布局,关注储能逆变器、BC和钙钛矿电池、胶膜、光伏玻璃、多晶硅料领域的领先企业[11]
微导纳米股价涨5.16%,银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52.11万股浮盈赚取96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3:27
李晓星累计任职时间10年116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61.44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79.88%,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36.21%。 杜宇累计任职时间5年323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8.08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91.74%, 任职 期间最差基金回报10.35%。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数据显示,银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微导纳米十大流通股东。银华中小盘混合(180031)二季度增持 16.3万股,持有股数352.11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3.48%。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968.3万元。 银华中小盘混合(180031)成立日期2012年6月20日,最新规模32.66亿。今年以来收益67.52%,同类排 名368/8226;近一年收益63.47%,同类排名453/8099;成立以来收益890.98%。 银华中小盘混合(180031)基金经理为张萍、李晓星、杜宇。 截至发稿,张萍累计任职时间6年358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01 ...
中央重磅文件点题四大新兴支柱产业,这些城市已领跑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4 21:0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1] -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1] - 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鲜明的区域集群化特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在不同产业领域形成显著集群效应 [1] - 抢占先机的城市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并重塑未来中国城市竞争格局 [2] 新能源产业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新能源产业城市竞争力TOP50中占据前四席位,西安位列第五 [3] - 北京产业竞争力居首,在优质企业、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上表现优异,拥有中核集团、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 [3] - 上海产业规模与融资能力突出,侧重打造核电装备全球供应链中心和智能电网标准输出高地 [3] - 广州产业竞争力全国第三,成长能力领先,构建“垃圾发电+深远海风电”双循环体系 [3] - 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293.5万辆,蝉联全国第一,在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中位列第二 [4] - 西安在新能源产业效益细分指标中位列全国第二,光伏设备和核电设备制造具备竞争优势 [4] - 华东地区在新能源产业TOP50榜单中占据压倒性优势,有25个城市上榜 [4] 新材料产业 - 中国新材料产业区域竞争格局呈现长三角和珠三角为第一梯队,环渤海为第二梯队,东北及中西部为第三梯队的特征 [5] - 长三角地区以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为核心,聚焦半导体和新能源材料,形成全产业链领先优势 [6] - 苏州在新材料产业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第三个突破万亿的产业集群 [6] - 苏州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和纳米新材料3大细分领域,拥有苏州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 [6] - 珠三角新材料产业以应用端创新见长,在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汽车材料等领域呈现“小而精”特色 [6] - 环渤海地区科研资源密集,是国内新材料产业的主要策源地,在特种金属材料等领域拥有长期积淀 [7] 航空航天产业 - 北京在商业航天十大影响力城市榜单中位居榜首,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紧随其后 [8] - 北京拥有丰富的航天院所、高校及金融资本,从2014年到2025年一季度,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达160家 [8] - 在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北京发生58个商业航天融资事件,国内12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中有5家位于北京 [8] - 上海、西安、成都等地正逐渐形成商业航天的区域集聚效应 [8] - 深圳将空天技术产业纳入“20+8”产业集群,在微小卫星研发设计制造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9] - 合肥从0起步构建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已集聚企业和机构超150家,正高标准规划建设深空科学城 [9] 低空经济产业 - 2025年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有250多个地市州政府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10] - 深圳、北京、成都位列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水平前三,北京、深圳、上海形成“头雁效应” [11] - 北京拥有1240家低空经济企业,产业链布局均衡,并拥有17家人才培养机构和124项国家级科技项目 [11] - 深圳低空产业规模领跑全国,聚集产业链企业超1900家,2024年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 [11] - 上海聚焦“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赛道,聚集全国约50%的eVTOL创新企业和70%的民航体系专业人才 [12] - 上海计划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达500亿元以上,拥有“大飞机+新能源汽车”双重产业优势 [12] - 国内低空产业形成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四大组团的城市“雁阵”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