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融合
搜索文档
 储能收益降40%?多企研判浙江电价新政影响
 行家说储能· 2025-10-31 12:41
此前,行家说储能报道了"重磅!浙江分时电价新调整"( 点这里 ),浙江分时电价调整,在储能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分时电价政策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拟于2025年内正式执行。政策一旦实施,将对浙江工商业储能收益模型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未来工商业储能 项目收益机制又将如何演进?面对当前收益的"青黄不接"阶段,工商业储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针对这一重要政策动向,行家说储能已邀请多家企业代表,基于其对浙江新旧电价政策下的收益模型对比,分享了对于市场趋势的洞察与企业层面的具体应 对策略。这些思考旨在为行业提供决策参考,共同探寻工商储可行的发展路径。 收益下降40%? 此次,浙江分时电价主要调整为"早峰变平、晚峰后移、午谷延长",电价浮动比例调整且浮动基础减少了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这些调整或将重构 了浙江工商业储能两充两放的收益模型。 ▋ 充放电:由两轮"谷充峰放"变"一平谷、一峰谷" 从充放电策略来看,根据征求意见稿分时电价政策,用户侧储能项目每天两轮的"谷充峰放",变为一轮谷充平放、一轮峰谷,而且放电时间有所调整, 春秋 季由原来的15:00–17:00延长至16:00–23:00,夏冬季则由15:00 ...
 超50GWh,又4企披露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10-31 12:41
近期,天合光能、阿特斯、远东电池、海博思创相继发布三季度财报,储能业务成财报中亮眼的一笔。 天合光能同日发布的公告指出,拿下欧洲1GWh储能订单;阿特斯前三季度大型储能出货达5.8GWh,同比增长32%;远东电池 储能订单达11.96亿元,同 比大增43.10%;海博思创2025年在手订单35GWh。 对于企业而言,储能正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 ▋ 天合光能:拿下1GWh订单 | 《2025电力市场与数智化储能调研报告》 电力交易、技术融合、虚拟电厂与商业创新 | | | --- | --- | | UHES O HTHIUM | | | 扫码了解 | 调研工式启动,欢迎参编 | | 出品方: 因 行家说储能 鸣谢:以下参编单位的特别贡献(排名不分先后) | | 财报显示,阿特斯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近55亿元。 近日, 在与Q3季度财报同日发布的公告上,天合光能表示,已与欧洲客户签订1GWh的储能订单,该项目采用天合光能的 Elementa 2 Pro,产品属于新一 代柔性储能电池舱,场站能量密度提升12%;搭载 AI 智能液冷,实现舱内温差≤2.5℃,荣获行业首款 UL Vmark 验证;同时采 ...
 多元化布局构筑发展护城河 晶科科技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61.82%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2:24
记者关注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7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454.05%,该公司经营 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潜力。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货币资金达 53.94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约3.6亿元,进一步反映该公司运营活动效率的提升,为其创造了更稳健灵 活的经营空间。 此外,晶科科技高效推进"滚动开发"轻资产运营战略。截至报告披露日,由晶科科技投建的安特克拉 (Antequera)光伏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正在进行发电测试,预计2025年第四 季度可实现商业运营。该项目已在去年完成预出售。随着这些海外项目的逐步兑现,相信也将对公司业 绩持续增长形成强大支撑。 10月31日,绿电运营领军企业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科技(601778)")发布2025年 第三季度报告,延续稳健向好增长态势,充分彰显公司长期价值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76.49%;公司前 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61.8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净利润总和。 ...
 盈利与现金流共振释放 晶科科技储能业务持续放量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1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2亿元,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82%,金额已超越2024年度全年净利润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提升454.05%,达到32.73亿元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53.94亿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投建的肥东晶英100MW/200MWh储能项目于2025年9月顺利并网,为合肥市首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项目 [2] - 2025年公司新增开发储能规模达6GWh,投运及待建项目3GWh [2] - 公司计划对储能业务采用轻重结合的商业模式,持有和转让并行 [2] - 公司在光储融合、售电、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兴业务领域积极布局 [2]   战略与展望 - 公司表示一直在积极关注投资并购机会 [1] - 公司持续聚焦数字资产等新金融模式的前瞻趋势和投资机遇 [1] - 公司通过布局新兴业务,结合发电侧电源数量和用电侧客户优势,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并创造更大收益 [2]
 组件价格企稳 天合光能Q3环比减亏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08
智通财经10月30日讯(记者 刘梦然)光伏行业目前仍处于整治低价"内卷式"竞争的关键阶段,但一体 化组件企业已不同程度实现减亏。今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SH)披露财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 业收入499.70亿元,同比下降2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2.01亿元。 分季度看,公司在Q3实现营业收入189.14亿元,同比下降6.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12.83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实现不同程度减亏。 公司解释称,业绩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光伏产品市场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影响,组件 业务盈利能力显著下降。此外,同期发布的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计提各 类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共计9.77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3.1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64亿元。 今年1—9月,国内累计新增光伏装机240.27GW,同比增长64.73%。天合光能是一体化组件头部企业, 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32GW,前三季度预计出货超过50GW。 今年第三季度,在反内卷行情和多次重要会议推动下,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企稳回升,电池和组件环节 在成本抬升的支撑下,价格逐步企稳。据in ...
 访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光储融合迈向“价值出海”新阶段
 中国电力报· 2025-10-25 22:46
 公司战略演进 - 公司全球化战略划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实现产品与服务对全球近100个国家的覆盖[4] 2.0阶段在全球多国设厂实现制造本土化[4] 3.0阶段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4] - 公司正从“产品出海”迈向“价值出海”新阶段[2] 在3.0阶段为北美AI算力中心设计光储一体化供电方案[4] 并设立人工智能首席协调官职位以推动AI技术在能源系统中的创新应用[4] - 公司发展路径注重稳健与差异化[5] 储能业务从年交付2GWh增长至9GWh[5] 保持年均30%~40%的复合增长率[5]   光储融合与行业趋势 - 行业关键词是“融合与价值重构”[3]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从1%~2%提升至5%~10%[3] 单一能源形态难以独立支撑系统稳定[3] -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3] 必须与储能系统结合并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智能化、系统化管理[3] 才能实现24小时稳定供电[3] - 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预计将从目前的4%~5%提升至10%~15%[6] 储能将成为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支撑[6] 光储融合是能源系统价值重构的核心[6]   储能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早在十多年前便开始布局光储融合[3] 已形成从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到全面验证的一体化产业链能力[3] 年产能达20GWh[3] - 2024年公司储能交付量超过7GWh[3] 订单储备达91GWh[3] 2018年在美国加州签署首个储能容量长期协议[5] 并前瞻性地选定磷酸铁锂技术路线[5] - 核心储能产品包括大型储能系统SolBank和工商业储能系统Kubank[6] 均获国际权威认证[6] 最新推出5MWh和8MWh储能柜以及面向高端户用市场的EP Cube产品[6] EP Cube可提供近20度电储能容量和7.6千瓦输出功率[6]   核心竞争力构建 - 公司将光伏项目积累的系统开发经验成功复制到储能领域[5] 储能系统需与电网接入、收益模型、项目融资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闭环[6] - 公司在全球项目中积累的电网协同、金融模型构建等能力成为其在储能领域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6] - 公司以“光储协同”为战略核心[6] 通过国际化布局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6] 推动能源系统向清洁、稳定、高效方向演进[6]
 飞哥十五周年年会邀约:回望与前瞻
 高工锂电· 2025-10-18 15:50
 行业历史回顾 - 锂电行业自2009年"十城千辆"政策启动,初期存在东北派、华北派、中南派和华南派等地域性产业群体 [4] - 2010-2013年为行业探索期,政策处于试点阶段,企业聚焦电动大巴领域 [5] - 2014-2016年央地补贴大幅增加,催生大量电动大巴企业,但也出现骗补现象,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崛起 [5] - 2017-2019年政策整治骗补,乘用车成为新主角,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需求激增,但安全问题凸显,补贴退坡导致行业经历困难期 [6] - 2020-2022年行业在疫情期间保持高增长,磷酸铁锂技术在成本、安全和性能方面优势显现,为储能领域奠定基础 [6] - 2023-2025年动力与储能市场协同发展,中国锂电产业具备全球影响力,储能电池价格下跌80%,但出现供应紧张局面 [7]   技术发展路径 - 动力电池技术从追求能量密度(三元电池从4系发展到9系)转向兼顾安全性与成本 [6] - 磷酸铁锂技术通过性能提升和成本优化,在储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6] - 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和全固态)成为未来技术竞争焦点,中国在技术人才、工艺装备和资本投入方面具备全球优势 [8] - 头部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商业化应用仍面临挑战 [8]   市场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经过多轮洗牌,存活下来的企业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 [6] - 行业梯队格局基本稳定,前十名之外的企业生存困难 [8] - 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令全球敬畏,但除头部企业外多数电池企业盈利能力有限 [7] - 储能市场经历价格快速下跌(跌幅达80%)后出现供应紧张,一芯难求成为部分企业的救赎机会 [7]   未来发展趋势 - 2026-2028年将是行业新一轮发展周期,固态电池技术可能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8]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在全球化布局中取得显著成就 [7] - 行业竞争从单纯的技术比拼转向技术、资金、产品、模式、市场和管理的综合实力竞争 [9] - 锂电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9]
 瑞能股份:牵头团体标准制定,构筑硬核技术壁垒
 财富在线· 2025-10-16 14:33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以光储融合化成分容系统为技术底座,开发的高压直流母线串联技术,实现设备空间节省50%、充电效率提升至85% [2] - 以10000CH产线为例,每年可直接为客户节省电费约300万元 [2] - 公司已开发出针对固态电池界面阻抗测量、高温工况模拟的专用测试设备,相关高精度设备已向国内头部电池企业陆续交付 [2]   全生命周期检测能力 - 公司构建起覆盖电芯、模组、PACK到储能系统的全维度解决方案 [3] - 自主研发的2000V高功率PACK测试系统,测试精度达万分之二,响应时间小于10ms,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在重庆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中,MW级储能集装箱测试系统使能量密度提升26%,系统损耗降低20%,占地面积减少50% [3]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累计获得68项国内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及65项软件著作权 [3]   全球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200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等领域 [4] - 产品已通过CE、UL等国际权威认证 [4] - 公司作为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工作组成员,牵头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营规范》,参与多项团体标准编写 [4]
 三奖加冕!东方日升以全链创新引领光储融合新时代
 全景网· 2025-10-14 15:19
 公司荣誉与市场认可 - 公司近期斩获“光伏组件十大品牌”和“工商业储能十大品牌”两项行业大奖 [1] - 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表现卓越,蝉联“2025澳大利亚顶级光伏组件品牌”荣誉 [1] - 公司业务遍及90多个国家,稳居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与储能双Tier1榜单 [4]   核心技术优势 - 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6.60%,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 [1] - 非硅制造成本低至0.15元/W,超低碳210HJT伏曦组件量产功率达740Wp [1] - 组件首年衰减率≤1.00%,后续每年衰减率≤0.3%,度电成本优势突出 [1] - 针对澳大利亚环境推出475Wp双面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3.8% [4]   储能业务发展 - 控股子公司实现BMS、PCS、EMS全栈自研,构建技术闭环 [2] - eTron系列5MWh液冷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超12000次,适用发电侧、电网侧大规模场景 [2] - iCon系列100kW/215kWh工商业一体机以高集成、易安装满足用户削峰填谷需求 [2] - 储能产品已在欧美落地多个百兆瓦级项目,且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 [2]   财务表现与经营韧性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29.49% [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19.76%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同期-44.66亿元转正为4.14亿元,同比改善109.27% [3]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末,组件年产能达40GW,分布于国内外多个基地 [3] - “宁海15GW HJT电池/组件”、“金坛4GW电池+6GW组件”等项目有序推进 [3] - 公司与上游建立战略联盟,通过长单采购、联合开发保障原材料稳定 [5]   下游业务与全链整合 - 下游电站EPC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7.85% [4] - 通过RisenCloud平台实现“组件×逆变器×储能×能源管理”整合,打通“源网荷储”协同 [4] - 公司完成从多晶硅至组件的全链条整合,有助于抵御原材料波动风险 [4]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 - 公司在巴西组件销量达724.37MW,成为当地核心供应商 [4] - 马来西亚、越南工厂有效规避贸易壁垒,辐射海外市场 [4] - 海外设有23家营销中心并配备本地化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4]   行业趋势与战略契合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组件集采中,N型技术占比达95% [2] - 政策整治行业“内卷”,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产业链价格企稳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风电招标量同比增长,海上风电建设提速 [3] - 公司战略贴合光伏估值处历史底部、储能与风电景气延续的趋势 [5]   智能化与生产效率 - 公司打造“灯塔工厂”级数字孪生系统,实现116个工艺节点可视化管控 [5] - 生产周期由72小时缩短至48小时,碎片率低至0.03% [5] - 设备稼动率达96.5%,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 [5]
 中国电建200MW/8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储能系统中标人公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0-13 17:41
 项目中标信息 - 中国电建繁峙智源聚能200MW/800MWh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的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单位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 该项目规模为200兆瓦/800兆瓦时 [2] - 招标方为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2]   行业活动与市场动态 - ESIE 2026被定位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4] - 行业关注点包括第三方企业加速入局源网侧新型储能项目 [5] - 九月储能出海趋势显著,海外订单规模超过20吉瓦时 [5] - 光储融合成为市场热点概念,光伏企业有相关布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