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产业迎来全面拐点龙头股引领价值重估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9-05 21:32
行业整体复苏与拐点 - 光伏行业在2025年迎来从价格竞争向价值重构的关键转折 上半年呈现显著复苏 重点企业业绩亮眼 [1] - 行业基本面全面改善 主产业链价格体系回归理性周期波动模式 硅料到组件环节经历价格触底和主动去库存后迎来拐点 [2] - A股光伏设备板块70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数披露半年报或业绩预告 业绩向好态势明显 [3] - 多晶硅料价格自2025年7月起持续回升 N型复投料成交价突破5万元/吨 [3] - 2025年1-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23.25GW 同比增长81% CPIA预测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达270-300GW 同比增长约3% [3] 政策驱动与市场秩序优化 - 政策引导市场秩序优化 通过遏制无序产能扩张和技术标准规范缓解价格恶性竞争 [3]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6月27日实施 禁止硅料和组件以低于现金成本价格销售 [4] - 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工信部7月初和8月中旬相继发声 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 - 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与兼并重组 与头部企业战略高度契合 [4] - 海外市场需求强劲 CPIA预计2025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超300GW 同比增长约25% [4] 硅料环节投资机会 - 硅料环节盈利修复最为显著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4.5-5.2万元/吨 最高涨幅达3.37% 价格连续8周上扬 [5] - 通威股份是全球硅料龙头企业 手握全球30%高纯晶硅市场份额 多晶硅实现销量16.13万吨 [6] - 通威股份现金成本约3.8万元/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332.29亿元 [6] 硅片环节技术趋势 - 硅片环节经历技术路线切换 2025年N型硅片渗透率超90% P型退出主流市场 [7] - 隆基绿能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 HPBC电池效率突破26% 硅片出货量占全球35% N型硅片溢价0.03元/片 海外收入占比超50% [7] - TCL中环在210mm硅片市占率超70% 设备自制率提升至60% 单位折旧成本较同行低0.02元/片 [7] 电池片环节技术发展 - 2025年TOPCon电池产能967GW占比83%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提升效率至26.5% [8] - 晶科能源是N型TOPCon技术领跑者 量产效率超25% TOPCon电池产能全球第一达50GW 海外收入占比超60% N型组件溢价0.08元/W [8] - 爱旭股份ABC电池量产效率26.2% 组件溢价0.12元/W [8] 组件环节竞争格局 - 组件环节技术差异化竞争明显 N型组件占比超70% [9] - 隆基绿能HPBC组件功率达720W 天合光能210R组件通过TÜV认证 溢价0.05-0.08元/W [9] - 天合光能是210大尺寸组件倡导者 210R组件功率达750W 东南亚基地产能占比50% [9] - 晶澳科技一体化组件龙头 DeepBlue 4.0组件效率24.4% 中东市场市占率提升至25% N型组件海外溢价0.12元/W [9] 辅材与设备环节优势 - 辅材环节格局优化明显 N型组件对POE胶膜渗透率提升至60% 光伏玻璃双寡头格局稳固 [10] - 福斯特是光伏胶膜龙头 全球市占率超50% POE胶膜产能扩至15亿平 2025年Q3净利润同比增长40% [10] - 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占全球光伏玻璃超50%份额 1.6mm超薄玻璃量产良率92%+ 降组件BOS成本0.08元/W [10] - 捷佳伟创是HJT设备核心供应商 TOPCon设备市占率超50% 钙钛矿PVD设备通过认证 [10] - 迈为股份HJT整线设备市占率超80% 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完成中试线交付 订单能见度至2026年 [10] 光储融合与新增长点 - 储能领域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复苏核心驱动力 光伏+储能系统配套需求提升 [12] - 阳光电源是全球储能系统龙头 储能逆变器全球市占率35% 光伏逆变器市占率稳居前三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0% [12] 行业重要会议 - 9月10-12日包头硅业大会聚焦上游原材料和能耗标准 [16] - 9月15-17日光伏产业大会聚焦全产业链和新技术讨论 [16]
参股精控能源?隆基绿能能否逆袭
行家说储能· 2025-09-02 17:26
隆基绿能进军储能业务 - 全球光伏组件四巨头中唯一未涉足储能业务的企业隆基绿能计划进军储能业务 已参股苏州精控能源并与另一家储能企业就潜在收购进行接触[2][3] 战略转型与布局 - 公司此前主要发展氢能赛道 判断无法在储能市场形成绝对竞争力 因此转向与储能公司合作[4][6] - 2024年5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武威储威新能源 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 人事调整被视为加速光储融合战略的重要信号[6] - 公司不会涉足储能电芯制造 而是通过合作整合资源 已取得"一种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专利授权[9] - 2018年就提出"光伏+储能将成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已实施缅甸光储微电网项目 并与易事特集团合作开发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7] 合作对象精控能源 - 精控能源成立于2015年 核心技术全栈自研 覆盖iCCS、BMS、EMS、PCS、TMS等关键技术领域[11] - 连续五次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Tier 1一级储能厂商名单 全球自有产能31GWh 全球并网量12GWh以上[11] - 股东包括阿特斯、大洋电机、固德威以及苏州高新、朝希资本等[11] - 参股精控能源体现对其实力和成长潜力的认可 可借助其技术、产能和资源积累加速战略布局[11]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光储融合大势所趋 光伏行业面临周期性波动 储能赛道成为头部企业破局关键[9] - 阿特斯依赖储能业务 以31.42%的储能毛利率成为拯救光伏亏损的救生圈[9] - 储能行业相关政策逐步明朗 新能源全面入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竞争逻辑从"价格内卷"转向"技术突围+价值竞争"[16] - 行业早期非理性扩张导致的估值泡沫已逐步释放 当前入局可规避前期高风险试错成本[16] - 众多光伏企业已探索出可行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 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方法论[16] 挑战与前景 - 部分跨界企业已淡出储能产业 公司可能已错过最佳布局时机[13] - 但当前入局或许正迎来战略窗口期 具备核心能力的后来者面临更健康的竞争环境[13][16] - 面临多家头部企业已确立市场地位的挑战 需实现快速技术突破和构建差异化优势[16] - 关键在加速构建"光伏+储能+智能调度"协同生态 将光伏渠道与品牌优势向储能领域延伸[17] - 全球光伏组件四巨头已在储能领域全面集结 行业可能引发新一轮内卷[17]
隆基绿能拟入局储能
新浪财经· 2025-09-01 20:17
隆基绿能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已参股储能企业精控能源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1] - 公司对储能业务评估中但未公开确认参股精控能源事宜 [2] - 精控能源为Tier 1储能厂商 拥有31 GWh全球自有产能和10 GWh以上全球并网量 [5] 精控能源业务背景 - 精控能源主营动力电源/智慧储能/氢燃料电池系统 掌握电源管理系统IPCP等核心技术 [5] - 股东包括阿特斯(持股1.96%)/固德威(持股1.54%)/苏州高新(持股6.7%)等新能源企业 [6] - 公司法人沈俊英 董事长SHI MINJIE持股19.76%为最大股东 [6]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 - 隆基绿能为全球前四大组件商中唯一未布局储能的企业 [7] - 同行晶科能源储能签单超预期 目标全年出货6 GWh 天合光能目标出货超8 GWh [9] - 阳光电源储能营收已超逆变器主业 上半年净利润77.35亿元 [10]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 2025年一季度再亏14.36亿元 [8] - 二季度亏损收窄至11.3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减亏26.61亿元 [8] - 预计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毛利与费用打平 [8] 氢能业务发展 - 隆基氢能2022年产能1.5 GW位列全球第一 预计2025年达5-10 GW [12] - 2023年曾考虑将氢能降级为第三曲线 后重申坚定发展氢能 [12][13] - 当前绿氢行业商业化进度慢于预期 市场规模增长放缓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成为光伏企业新增长点 阿特斯聚焦储能后上半年净利润达7.31亿元 [9] - 储能行业竞争激烈 中标价格持续走低 新进入者面临挑战 [15] - 光储融合成为行业主流方向 多家企业推出一体化解决方案 [9][10]
天合光能(688599):组件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 储能业务稳步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归母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7.21亿元,同比下降32.34%,环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亏损15.9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5.82亿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4.45%,净利率-9.46%,环比分别下降2.16个百分点和0.64个百分点 [1] 成本控制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2.79%,管理费用率4.22%,研发费用率2.64%,财务费用率0.98%,环比分别下降1.55、0.83、0.56和0.83个百分点 [1] - 各项费用率改善显著,费用管控能力持续优化 [1] 组件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过32GW,位列行业第三 [2] - 全系列产品功率最高提升至750W,700W+至尊N型组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 - 持续引领TOPCon技术进阶,基于i-TOPCon Ultra技术最大化降低系统BOS成本与LCOE [2] 储能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12GWh,其中海外市场交付规模达1GWh以上 [3] - 实现非洲单体最大储能项目埃及150MW/360MWh光储融合项目60天极速交付 [3] - 针对构网型电网、高温沙漠及海岛微电网等场景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3] 战略布局 - 系统性构建"发-输-用-储"全链条协同能力,在集中式电站、新场景解决方案及分布式能源三大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3] - 依托光储一体化领域显著优势,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复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3] - 前瞻性布局钙钛矿技术,分布式光伏、支架、储能等业务有望提供业绩支撑 [3]
天合光能股价上涨2.89% 英国光储融合项目启动交付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5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16.7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7元 当日开盘价16.24元 最高价16.80元 最低价16.17元 [1] - 单日成交量418236手 成交金额6.9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8.81万元 [2]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643.24万元 [2] 业务动态 - 主营业务涵盖光伏产品 光伏系统及智慧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在英国埃塞克斯郡启动49.9MW光储融合项目 首次同时采用公司光伏组件 支架及储能系统 [1] - 项目预计满足1.6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每年减少碳排放近1.5万吨 [1]
阳光电源股价下跌2.93% 光伏储能产业创新成果对接会即将召开
金融界· 2025-08-22 03:5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1日15时10分股价92.4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79元 跌幅2.93% [1] - 当日开盘价94.46元 最高价94.66元 最低价92.05元 [1] - 成交量498125手 成交额46.38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146.8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25283.94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等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 [1] - 产品应用于光伏发电和储能电站领域 [1] 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拟于2025年9月18日-19日在滁州举办光伏储能产业创新成果对接会 [1] - 会议主题为"光储融合应用筑就零碳未来" 将汇聚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及技术专家 [1]
晶科能源:多措并举“反内卷” 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生态环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5 21:41
行业现状与政策导向 - 综合整治"内卷"是2025年光伏行业的首要任务 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已积极倡导"反内卷"并采取措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 明确提出依法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 推动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光伏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困境 打破僵局唯有创新 [1] 晶科能源的战略布局 - 公司将通过高质量技术研发 差异化产品创新 一站式光储融合服务及全球化布局等手段 积极破局行业"内卷" [1] - 公司今年将完成40%以上现有产能升级改造 预计2025年底前形成40GW-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升级改造不涉及新增产能 [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5%左右 2021-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95.58亿元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推出基于新一代TOPCon技术的TigerNeo3.0组件 最高功率670W 转换效率24.8% 双面率85%-90% 背面发电增益10%-30% [2]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4400项 获得授权专利近3000项 其中N型TOPCon专利467项 [2] - 公司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转化效率达34.22% 推动钙钛矿叠层电池加速成为下一代量产主流产品 [2] 储能业务发展 - 公司2019年开始布局海外储能业务 为海外客户提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与希腊能源公司Metlen集团签署框架协议 将在智利和欧洲市场部署超过3GWh储能项目 [3] - 2024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 较上年同期实现高增长 2025年计划出货目标6GWh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光储一体化是公司战略方向 公司将持续迭代光储系统解决方案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 - 公司有信心完成2025年全年储能系统出货目标 储能业务有望成为第二价值增长曲线 [3][4]
卷交付?4企储能项目新进展
行家说储能· 2025-07-11 18:21
工商业储能项目进展 - 天合光能在埃及Abydos完成300MWh光储融合项目,从设备进场到并网仅用2个月,采用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2][4] - 天合光能储能产品已在全球六大洲累计交付超10GWh,包括南澳250MW/500MWh项目、英国Tiln Farm光储项目等[5] - 海尔新能源在佛山投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包含2.5MWp光伏、6MWh储能和7个充电桩,预计年均发电200万度,年减碳2260万吨[6][7] - 海尔新能源"智储星盘"AI云平台可实现智能充放电策略优化,年均降低30%电费,15年总收益超2800万元[9] - 奇点能源35天完成中核临翔二期100MW/200MWh项目交付,采用分布式智慧能量块系统解决方案[10][12] - 奇点能源一期项目投运三个月即刷新西南区域共享储能收益纪录,累计交付工商业储能场景超1000个[13] - 科华数能在拉脱维亚部署S³-EStore工商业储能一体机,采用液冷技术控制电芯温差±1.5℃,支持横向扩展[15][16] - 科华数能此前已投运江苏溧阳100MW/200MWh、宁夏闽宁镇100MW/200MWh等储能项目[17] 行业趋势 - 企业越来越强调储能项目的响应速度、交付效率和服务能力[1] - 海尔新能源获A轮超7亿元融资,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与德国Cell Mind、法国巴黎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9]
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提质升级,为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创造条件
快讯· 2025-07-04 08:12
行业政策与监管 - 工信部召开高规格光伏行业座谈会 体现对治理无序竞争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视[1] - 中央近期明确指示需解决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紧迫性[1] 行业秩序重塑措施 - 严控新增产能和存量产出是重塑行业秩序的首要任务[1] - 需引导光伏产品价格回归理性水平[1] - 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提质升级 为落后产能退出创造条件[1] 市场拓展建议 - 建议规范出口措施以促进海外市场有序竞争[1] - 加快光储融合发展以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纳[1]
储能竞赛下半场:向场景驱动和光储融合要发展
36氪· 2025-06-26 10:40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经济模型,实现储能系统在调节电网、套利等场景中的实际价值 [3] - 行业从单纯比拼电芯参数演变为贯穿技术、安全与应用场景的全方位较量,强调对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能力 [4] - 光伏行业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的时代,天合光能预计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将从1/3提升至50%以上 [6] 企业战略 - 海博思创提出"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实现储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落地多个场景并与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 - 阳光电源发布两款逆变器新品和PowerTitan3.0智储平台,打造5A融合系统解决方案,将684Ah规格电芯确立为下一代大电芯技术路线 [3][4] - 协鑫储能推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覆盖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核心应用场景 [4] 技术创新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的深度耦合,实现光储解决方案的深度协同,提升响应速度和能量利用率 [5] - 天合储能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构网技术、耐高温设计及超长循环性能等差异化能力,应对多场景需求 [6] - 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构网技术和AI赋能,AI技术与光储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解锁智慧能源新未来的重要密码 [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阳光电源推出全球首款400kW+组串式逆变器SG465HX和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 2.0 [3] - 恒翼能展出覆盖全领域、全场景的移动储能系列产品,包括适用于"临时超充站"的解决方案 [4] - 特变电工强调储能系统必须结合光伏特点去做产品和系统的定义,以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