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cs
icon
搜索文档
Lumentum (LITE)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0: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学行业、数据中心行业、电信行业、工业科技行业 - 公司:Lumentum(LITE)、Coherent、Broadcom、Hawk、Avago、Innalite、E Opto、Hisense、Nokia、Cisco、Sienna、AT&T、Verizon、NVIDIA、Cloud Lit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需求与风险 - 观点:未来四到五个季度内,公司订单模式无放缓迹象,订单出货比保持积极,未看到需求显著放缓或衰退风险 [3][4] - 论据:CEO与客户交流,客户反馈无放缓情况,公司持续监控和调整支出 云公司AI投资 - 观点:云公司在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未放缓,2026年资本支出与2025年持平或更好 [6] - 论据:各公司已公布2026年资本支出计划,公司在部分领域有获取份额的机会 关税影响与应对 - 观点:关税对公司利润率影响为100个基点,主要来自反向关税,公司可灵活利用供应链减轻影响 [8][9] - 论据:公司在中国和泰国均有制造基地,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转向泰国;还可与合同制造商合作,将制造业务转移至关税更有利的国家 光学行业变化 - 观点:光学行业与过去相比有三点变化,公司有机会实现健康增长和高利润率 [16] - 论据:Lumentum组件业务占比更高,激光业务领先;全球化趋势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从美国公司采购;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有利于美国创新型公司 业务发展策略 - 观点:短期聚焦收发器业务以增加现金流,长期向组件业务倾斜,提高毛利率和股东回报 [22][23] - 论据:公司在收发器市场份额低,有增长空间;共封装光学(CPO)技术发展为组件业务带来机会 垂直整合的作用 - 观点:垂直整合对收发器业务有一定帮助,但不是实现股东回报的先决条件 [26][28] - 论据: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有提升空间,中国竞争对手无垂直整合仍表现良好,且公司为部分竞争对手供应关键组件 收发器业务新订单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新订单增加,主要是因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选择美国供应商 [30] - 论据:公司和Coherent目前供应能力不足市场一半,需求旺盛,公司正从海外供应商处获取份额 CPO技术影响 - 观点:行业转向CPO对公司收入影响中性,但利润率显著提升 [32][33] - 论据:公司在CPO市场份额高,供应的激光器数量与收发器市场相当,但利润率更高 激光市场份额 - 观点:公司在支持CPO解决方案的激光市场有100%份额,并有望保持 [35] - 论据:公司使用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技术,有独特竞争优势 光学技术应用 - 观点:数据中心内收发器目前以连续波(CW)技术为主,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需求仍旺盛 [41] - 论据:硅光子学在收发器中占比大,公司EML产能已售罄,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CW激光器 合同制造业务 - 观点:合同制造业务与第三方采购将长期共存,公司在两者均有机会 [46][48] - 论据:公司收购的Cloud Lite曾是合同制造商,公司业务既有按规格生产,也有交钥匙设计 毛利率目标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目标为33%-35%,整体业务毛利率目标为40%以上 [51][52] - 论据:通过提高收发器业务毛利率和提升其他业务毛利率来实现整体目标 OCS业务机会 - 观点:OCS业务有较大收入机会,预计年底开始有早期收入,2026财年第二季度开始有实质性收入,2027财年产生重大影响 [55] - 论据:绿色数据中心向光学网络转型,OCS在成本、功率和延迟方面有优势,产品平均售价在75,000 - 90,000美元之间 电信业务情况 - 观点:电信业务复苏主要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驱动,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仍未完全恢复 [56][60] - 论据:公司大部分电信业务收入来自向传统电信客户销售,而这些客户再转售给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传统电信运营商库存问题基本解决,但业务仍较平淡 工业科技业务机会 - 观点:面部识别业务市场趋于平稳,可优化资源提高盈利能力;工业激光业务有增长和提升利润率的机会 [61][63] - 论据:面部识别业务市场已过繁荣期,公司在该业务上投入工程师过多;半导体和半导体封装行业对激光需求增加,公司可通过成本和价格管理提升业务表现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CPO技术上使用的激光技术源于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有较长技术积累 [36] - 公司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用于硅光子学收发器的CW激光器,主要供应给最大客户 [42][43] - 公司OCS产品毛利率高于设定目标,对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56]
MACOM(MTS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30
MACOM Solutions (MTSI) Q2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8, 2025 08:30 AM ET Speaker0 Welcome to MACOM's Second Fiscal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Conference Call. Thi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today, Thursday, 05/08/2025.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 only mode. I will now turn the call over to Mr. Steve Ferrante, MACOM's Vice President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Investor Relations. Mr. Ferranti, please go ahead. Speaker1 Thank you, Olivia. 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o our call today to discuss MA ...
Himax(HIM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02
Himax Technologies (HIMX)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8, 2025 08: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Karen Tiao - Head - IRJordan Wu - Co-Founder, President and CEO Operator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Himax Technologies Incorporation First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 only mode. Later, we will conduct a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and instructions will follow at that time. As a reminder, this conference call is being recorded. ...
Himax(HIM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2.151亿美元,环比下降9.3%,达到指引区间高端,同比增长3.7% [6] - 毛利率30.5%,与指引一致,与上季度持平,高于去年同期的29.3%,得益于有利产品组合和持续成本优化 [6] - 第一季度摊薄后每股ADS盈利0.0114美元,超出指引区间,主要因运营费用降低 [7]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4570万美元,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9.8% [11] - 第一季度运营收入198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9.2%,上季度为9.7%,去年同期为4.8% [12] - 第一季度外汇盈利2000万美元,或每股摊薄ADS 0.0114美元,上季度为2460万美元或0.40美元,去年同期为1250万美元或0.71美元 [12] - 截至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其他金融资产2.8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74亿美元,一年前为2.246亿美元 [13] - 第一季度实现强劲正运营现金流5600万美元 [13] - 截至3月31日,长期无担保贷款3300万美元,其中600万美元为当前头寸 [13] - 3月31日期末库存1.299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1.587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019亿美元 [14] - 3月应收账款2.175亿美元,低于上季度的2.368亿美元,略高于去年的2.123亿美元,季度末DSO为29天,上季度为96天,去年为23天 [14]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520万美元,上季度为320万美元,去年为270万美元 [15] - 宣布年度现金股息每股ADS 0.0370美元,总计6450万美元,将于7月11日支付,支付率为上一年利润的81.1% [15]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5%至增长3%,毛利率约为31%,归属于股东的利润预计在每股完全摊薄ADS 0.0085至0.0115美元之间 [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大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大尺寸显示驱动营收2500万美元,与上季度持平,主要受中国政府补贴和国内消费复苏推动,显示器和笔记本IC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电视IC销售因客户提前采购库存而下降,大尺寸面板驱动IC占本季度总收入的11.6%,上季度为10.5%,去年为50.1% [7][8] - 预计第二季度大尺寸显示驱动IC销售将环比个位数下降,显示器和笔记本IC销售预计下降,电视IC销售将增加 [29][30] 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营收1.505亿美元,环比下降9.8%,汽车驱动销售表现好于指引,仅个位数下降,同比增长近20%,汽车业务是第一季度最大收入贡献者,占比超15%,智能手机和平板驱动销售如预期下降,中小尺寸驱动IC占本季度总销售额的17%,上季度为7.3%,去年为69.5% [8][10] - 预计第二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驱动IC业务将环比个位数下降,汽车驱动IC销售预计环比下降中两位数,反映关税和中国汽车补贴计划效果减弱的综合影响 [31] 非驱动业务 - 第一季度非驱动销售3960万美元,环比下降12.8%,主要因上季度一次性SSD客户订单缺失和汽车T消费放缓,非驱动产品占总收入的18.4%,上季度为19.2%,去年为15.4% [10][11] - 预计第二季度非驱动IC业务收入将环比低两位数增长 [36] TCAM业务 - 预计第二季度TCAM销售将环比高两位数增长,主要因笔记本和汽车产品的TCAM出货量增加,汽车T CAR销售将两位数增长,第二季度T CAR业务预计占总销售额的12%以上 [37][38] WiseEye超低功耗AI传感解决方案业务 - 在笔记本领域,Wi Fi AI正扩展到其他领先笔记本品牌的更多用例,部分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并在2026年进一步扩展,在智能门锁领域,已推出世界首款具备24/7监控和实时事件记录的智能门锁,并与全球领先门锁制造商合作集成创新AI功能,部分解决方案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量产,在智能零售领域,与E Ink合作,其AI可检测观众属性并提供个性化广告和产品推荐 [39][40][41] WiFi模块业务 - 配备预训练、无代码或低代码AI的WiFi模块支持多种用例,Himax power band模块已获得多个设计订单并投入量产,升级后的Wi Fi公寓套件结合多种识别功能,增强安全性和适应性,预计从明年开始在各种应用中的销售贡献将增加 [42][43] WLO业务 - 与4Sea合作的第三代硅光子封装解决方案的工程验证和试生产发货按计划进行,未来季度发货量将增加,与Fosy、顶级AI公司和代工厂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开发下一代CPU解决方案,以满足AI和HPC应用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 [45] EIOCO微显示技术业务 - 将在Display Week 2025上推出超亮微型双边缘Lyricos微显示器,适用于下一代AR眼镜和高安装显示器,与全球领先科技公司的合作正在进行中 [47][4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汽车业务受中国政府补贴和消费复苏影响,部分产品需求得到支撑,但客户对未来政府刺激计划的有效性存在担忧,影响了业务预期 [7][58] - 美国市场,美国关税措施虽目前对公司业务直接影响不大,但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客户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终端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影响公司第二季度营收指引 [22][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应对美元升值,公司大部分收入和成本以美元计价,对员工薪酬等主要非美元费用采取购买新台币提前支付所得税等措施降低货币风险 [19][21] - 应对美国关税措施,公司产品主要由海外客户组装后销售全球,仅2%产品直接运往美国,部分客户提前发货或推迟订单,公司保守的第二季度营收指引反映客户谨慎态度,公司深化台湾供应链,加强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供应链布局,以确保生产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22][23][24] - 业务发展方向上,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保持全球市场份额平衡和技术领先,提供全面面板IC套件,与全球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品牌保持长期合作,同时致力于超低功耗AI、AR眼镜和CPO等创新领域,这些领域技术接近成熟,增长潜力大,公司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拓展新业务机会 [26][27]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在汽车显示市场的DDIC、TDDI和前沿低光束TCOM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在中小尺寸显示驱动业务中,汽车TDDI累计出货量超过竞争对手,多个设计项目待量产,在新科技领域如TDDI、TCOM和LPDI等,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且技术被积极采用 [34][6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方面,美元升值对第二季度财务结果影响有限,美国关税措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和市场不确定性,客户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终端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宏观经济挑战下,面板客户采用按订单生产模式并保持低库存,公司谨慎监控晶圆启动、控制库存和运营费用 [19][22][25] - 未来前景方面,尽管地缘政治环境动荡,公司将继续探索高增长市场,与行业领先公司建立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在新科技领域有信心实现增长,如TDDI、TCOM和LPDI等,有望在汽车业务中保持一定增长,但传统DDIC可能因TDDI替代而下降,CPO项目预计明年开始量产并贡献有意义的收入 [28][59][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PowerChips和Tata Electronics建立三方战略联盟,结合各方优势,响应印度政府高科技领域“印度制造”战略,探索印度市场巨大潜在需求 [2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解释CPO的验证过程 - 验证过程由公司、领先客户和代工厂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涉及当前产品和新开发设备的验证,包括制造、组装和测试设备,是内部开发的新流程,目前进展顺利,验证完成后Fosse将立即扩大产能,公司向Fosse的样品发货量本季度将逐季增加,到第四季度将达数百万美元,用于验证,验证完成后将进入试生产阶段以确保无误并进行良率优化 [53][54][55] 问题: 2025年有指引吗?如何看待下半年需求? - 公司自IPO以来从未提供全年指引,目前宏观不确定性高,更不会提供,今年下半年市场能见度低,尤其是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大,中国汽车市场方面,客户担心新政府刺激计划效果不如去年,公司第二季度保守营收指引反映了客户的谨慎态度,公司目标是今年实现一定增长,有信心在新科技领域如TDDI、TCOM和LPDI等实现增长,但传统DDIC可能因全球汽车出货量受影响而下降 [56][57][58] 问题: 请评论Obsidian投资 - Obsidian拥有独特的专有热成像传感技术,公司技术与Obsidian完美契合,其热传感器需要公司的CMOS图像传感器,公司的光学解决方案可改善其光学设计,PowerAI适合其热成像传感解决方案,双方正在合作开发新一代设计并积极推广技术,预计明年开始看到有意义的销量,其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隐私敏感或夜间检测场景 [61][62][64] 问题: 何时能看到CPO相关产品有意义的收入贡献? - 今年CPO相关产品贡献仍可忽略不计,明年将是量产第一年,但具体时间暂不评论,预计量产开始后贡献将有意义 [65][66] 问题: CPO项目的关键瓶颈是什么? - 关键瓶颈是产品和工艺的验证,客户也有自己的技术挑战需要解决,但各方目标是明年实现量产 [67]
Lumentum(LITE)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4.252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0.57美元,均高于指引区间上限 [21] - GAAP毛利率为28.8%,GAAP运营亏损为8.9%,GAAP每股净亏损为0.64美元;非GAAP毛利率为35.2%,较上一季度提高290个基点,同比提高650个基点;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0.8%,较上一季度提高290个基点,同比提高1100个基点 [21]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为4610万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7100万美元 [22]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总计1.034亿美元,占营收的24.3%,较第二季度增加5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0万美元 [22] - 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4090万美元,非GAAP摊薄后每股净收入为0.57美元,完全摊薄后的股份数量为7220万股 [22] - 第三季度现金及短期投资减少3000万美元,至8.67亿美元;库存水平环比增加 [23] - 预计第四财季净营收在4.4亿 - 4.7亿美元之间;非GAAP运营利润率在13% - 14%之间;摊薄后每股净收入在0.7 - 0.8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基于16.5%的非GAAP年度有效税率,假设股份数量约为7270万股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云与网络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3.652亿美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6%;利润率为20%,环比提高380个基点,同比提高540个基点 [11][23][24] - 本季度EML芯片组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到2025年底,该业务预计较2024年6月的基线增长一倍以上;持续向多个客户交付200G通道速度的EML;在支持AI工作负载的下一代800G和1.6T收发器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12] - 晶圆厂扩建按计划进行,支持更高产量的EML和其他磷化铟激光器及光电探测器;本季度开始提高连续波(CW)激光器的产量,随着磷化铟产能的增加,预计将增加CW激光器的出货量 [12][13] - 在共封装光学(CPO)领域取得领先,已交付早期生产单元,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可观收入;推出300×300端口光电路交换机(OCS),目前多个超大规模客户正在对其进行beta样品认证,预计年底实现早期生产 [13][14] - 泰国制造园区正在加速光收发器的生产,按计划6月开始向第二个宣布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发货,同时继续向第三个宣布的客户发货,并扩大对最大云超大规模客户的产品供应和发货量;预计第四季度云收发器营收环比增长超50% [14][15] - 数据中心互连(DCI)和长途传输解决方案需求增长,窄线宽激光器和转发器的出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泵浦激光器和线路子系统的出货量环比增加 [15] 工业技术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6000万美元,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14%;利润率为4.3%,环比下降,同比上升 [16][24] - 工业激光营收环比下降,但降幅小于预期;3D传感营收符合季节性趋势;超快激光出货量保持在接近创纪录的水平,主要受一家领先工具供应商对高容量太阳能电池制造需求的推动 [17] - 已采取行动优化工业技术产品组合,关闭两个研发站点,停止三个探索性产品领域的开发活动,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该业务的利润将增加 [17] - 预计第四财季工业技术业务营收将环比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逆风对工业激光需求的影响以及3D传感营收的季节性下降影响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主要受光学与电子加速融合的推动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是加速营收增长、提高利润率并优化支出,目标是实现季度营收7.5亿美元、毛利率超过40%、运营利润率超过20% [7][8] - 凭借在光组件领域的优势,为各种类型的网络提供产品,在收发器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有三个云收发器客户,且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9][10] - 公司是少数拥有从长途到城域再到数据中心内部的端到端光学能力的公司之一,其组件嵌入整个生态系统,即使在竞争对手的收发器中也有应用,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10] - 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关税动态和出口管制等短期挑战,公司通过全球多元化的制造布局、灵活的供应链以及与客户的积极合作来增强韧性,专注于可控因素,如定价、支出管理和执行效率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实现OFC会议上设定的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充满信心,到年底有望实现季度营收超过5亿美元的目标 [18][19]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云与AI的强劲需求将支撑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公司的差异化光学解决方案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0]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可能与当前预期存在重大差异,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SEC文件中描述的风险因素 [3][4] - 除非另有说明,本次电话会议讨论的所有财务结果和预测均为非GAAP数据,非GAAP财务数据不能替代或优于按照GAAP编制的财务数据 [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实现年底5亿美元营收目标的情况及数据通信芯片业务的进展 - 公司仍有望在年底实现5亿美元的季度营收目标,目前对公司的发展状况感到满意 [31] - 数据通信芯片业务进展良好,磷化铟晶圆厂的产能有所增加,但EML产品仍供不应求;公司计划在增加产能的同时,将CW激光器纳入产品组合,以扩大市场份额;从平均销售价格(ASP)来看,由于供应受限,有机会提高价格;目前CW激光器的生产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产能的增加,其产量将逐步提高 [34][35][36] 问题2: 关税逆风的假设以及公司在CPO领域的贡献和角色 - 关税对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造成100个基点的逆风,主要来自组件成本的增加,如子安装产品和电容器的关税;公司正在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泰国的Nava工厂,预计在2025财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关税影响将有所改善 [43][44] - CPO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在此期间,模块业务仍将是公司的主要增长点;除了激光器,公司还在考虑在长期内为CPO生态系统提供其他光学芯片 [47][48][49] 问题3: 收发器业务中EML与CW激光器的情况以及内购与外购计划 - 短期内,所有产品均使用CW激光器,采用硅光子学方法,且全部为外部采购;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将内部激光器纳入产品中 [54] - 公司目前将产能主要集中在EML产品上,因为其具有差异化和定价优势;随着产能的增加,将逐步向CW激光器市场分配部分产能,首先是向第三方收发器客户供应,然后再进行内购 [56][57] 问题4: 云与网络业务利润率提高的原因以及对泰国关税的考虑 - 云与网络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得益于多个方面,包括将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的生产从合同制造商转移到泰国的内部制造,提高了利润率;数据通信芯片的需求超过供应,产量的增加带来了顺风;模块的良率得到改善,对毛利率产生了积极影响 [60][61][62] - 如果泰国出现关税,公司将与客户共同应对;目前大部分运往美国的货物,公司并非进口记录方,因此相关对话相对简单 [66][67] 问题5: 光学收发器业务50%环比增长的驱动因素以及200G EML的发展情况 - 光学收发器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长期合作的客户;预计该业务将继续增长,但不确定是否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随着更多项目的推进,增长将更加广泛 [71][72] - 200G EML预计在今年年底开始放量,不会对100G EML造成蚕食,因为对100G EML在800G模块、1.6T模块或解决方案中的需求仍然很大 [73][74] 问题6: 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态度以及电信业务的结构变化 - 客户有意愿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但目前美国供应商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客户仍会继续从中国供应商采购;公司预计从下季度开始在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9][80] - 电信业务的传统市场仍然重要,但超大规模客户成为主要增长动力,DCI业务表现强劲,泵浦激光器业务也有所增加;DCI产品对毛利率有积极贡献,需求的增加和泰国内部产能的提升将推动毛利率的提高 [83][84][86] 问题7: 云收发器营收增长的原因以及生产转移的情况 - 云收发器营收的增长并非由于客户提前采购,而是产品经过了爬坡和认证阶段,且本季度另外两个客户开始放量;增长与GPU和其他加速器产品的推出有关,但需求较为广泛 [92][93][94] - 生产转移主要涉及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相关资本支出决策在6 - 9个月前做出,本财季开始体现,预计到年底该产品的产能将提高50% [96] 问题8: 电信业务的表现以及指导意见中是否存在保守因素 - 电信业务表现符合预期,泵浦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和CDM产品在本季度存在供应短缺问题,预计第四季度和下半年供应情况将有所改善 [99][100] - 公司对指导意见有信心,尽管存在宏观不确定性和关税风险,但各产品线的需求仍在上升,供应计划也在增加,有望实现5亿美元的营收目标 [103][105] 问题9: 电信业务的核心需求以及数据通信收发器的增长情况 - 电信业务前景良好,窄线宽激光器和泵浦激光器业务预计将在本财年剩余时间和明年继续增长;电信业务对毛利率有积极贡献,为了保持毛利率,需要电信业务的改善 [109][110][111] - 数据通信收发器业务本季度基本持平,此前在爬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执行问题,目前已解决,预计下季度将实现增长 [111][112] 问题10: 共封装光学(CPO)的发展时机、与收发器的经济差异以及ASP变化 - CPO技术仍面临一些工程挑战,预计今年将有首个系统发布,2026年将有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系统发布,但插拔式收发器仍将是主要的形式,CPO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几年时间 [118][119] - 收发器位于交换机盒的前面板,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存在信号损失和复杂性;CPO将光学元件直接集成到交换机芯片上,降低了功耗、成本和复杂性,但也增加了交换机芯片的工程难度 [121][122] - CPO的定价模式与传统收发器不同,目前很难确定其ASP是否会增加,取决于市场竞争和效益等因素 [127][128]
GLOBALFOUNDRIES(GF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1:32
GLOBALFOUNDRIES (GFS)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6,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Sam Franklin - SVP of Business Finance & OperationsTim Breen - CEONiels Anderskouv - President & Chief Operating OfficerJohn Holliste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Mark Lipacis -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CJ Muse -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Vivek Arya - Managing DirectorRoss Seymore - Managing DirectorChris Caso - Managing DirectorKrish Sankar - Managing DirectorBastien Faucon-Morin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Conferenc ...
GLOBALFOUNDRIES(GF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0:30
GLOBALFOUNDRIES (GFS)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6,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Sam Franklin - SVP of Business Finance & OperationsTim Breen - CEONiels Anderskouv - President & Chief Operating OfficerJohn Holliste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Mark Lipacis -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CJ Muse -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Vivek Arya - Managing DirectorRoss Seymore - Managing DirectorChris Caso - Managing DirectorKrish Sankar - Managing DirectorBastien Faucon-Morin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Conferenc ...
Asia Technology_ ABF oversupply to continue till 2H26E, with key impact to tier-2 suppliers; d_g Unimicron_Kinsus to Neutral_Sell
2025-05-06 10: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基板行业 - **公司**:ZDT(Zhen Ding Technology)、Unimicron、Kinsus、Ibiden、NYPCB、Shinko、AT&S、NVIDIA、Broadcom、TSMC、Intel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供需与行业周期 - **市场供需**:2025 - 1H26 ABF基板市场将持续供过于求,预计2025年市场供应过剩7%,主要因AI服务器GPU基板和AI服务器机架出货量低于预期,以及定价压力增加 [2][11][22][23][25] - **行业周期**:ABF行业自2023年进入下行周期,预计2025 - 1H26仍处于低谷,2H26供需有望趋于平衡,2027年开始进入明显上升周期,主要受库存消化时间长、基板升级速度慢和产能扩张周期长等因素影响 [36][57][59]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公司名称|评级调整|目标价调整|原因| | ---- | ---- | ---- | ---- | |ZDT|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新台币115元|将是中国IC设计公司ABF需求扩张的主要受益者 [8]| |Unimicron|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新台币170元下调至90元|AI服务器基板溢出订单需求前景不佳,传统ABF和消费电子相关产品需求疲软,预计2025年AI GPU基板市场份额从约15 - 20%降至低于10%,且PC相关需求占比约37% [9][167]| |Kinsus|从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从新台币110元下调至63元|中低端ABF基板市场增长前景不佳 [9]| |NYPCB|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从新台币128元下调至98元|短期内催化剂有限,但长期将受益于CPO技术应用趋势,有望在AI ASIC基板市场获得份额 [9][149]| |Ibiden|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在6200日元|在高端ABF基板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对前沿产品的涉足度高 [10]| 各细分市场情况 - **AI相关ABF基板市场**:2025年AI ABF行业总市场规模(TAM)预计削减约50%,从14.55亿美元降至7.78亿美元,但预计2025 - 2027年仍将以6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成为ABF基板市场的关键增长驱动力,主要由基板规格升级推动 [60][61] - **服务器和PC基板市场**:服务器和PC基板容量需求未来几年预计每年增长超20%,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技术和规格升级,但短期内预计无销量增长,关键驱动因素仍为规格升级;PC相关库存风险高,需求低,服务器ABF基板/CPU库存过去8个季度已消化,但因关税问题终端客户对2H25需求前景缺乏可见性,暂无补货需求 [84][85][86] - **CPO业务市场**:CPO技术预计将显著刺激交换机ABF基板的消费,预计2024 - 2027年800G + 交换机的ABF TAM将以14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达到9200万美元;多家芯片制造商已开始开发基于CPO的交换机产品和原型,以抢占新兴市场 [103][106][116] 潜在风险 - **电力成本上升**:台湾电力公司2024年累计亏损超新台币4200亿,2025年立法机构削减约新台币1000亿补贴,可能导致2H25电价上涨,对台湾ABF供应商的盈利产生影响,其中Unimicron和NYPCB受影响最大,若电价在2H25上涨40%,对其2025年年度盈利的负面影响可达35% [124][126] - **关税影响**: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出口产品征收32 - 34%的关税(目前暂停90天),若实施可能影响终端产品需求和定价,进而影响ABF基板供应商的盈利;敏感性分析显示,不同关税情景下,Kinsus、NYPCB、Unimicron和ZDT的2025年盈利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最高可达200% [129][1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能扩张计划**:多家ABF基板供应商有产能扩张计划,如Unimicron的KF工厂、Ibiden的Gama工厂和Ono工厂、Shinko的新Chikuma工厂、AT&S的Kulim工厂、ZDT的高雄工厂等,这些计划大多在2024年前宣布,将导致行业产能在2024 - 2027年增长约40%,是市场供过于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35][29] - **估值方法调整**:采用基于市净率(P/B)的新估值方法,对Unimicron、NYPCB和Kinsus的基板业务按各部门贡献分别估值,高增长基板业务(AI和中国ABF基板业务)采用行业上升期P/B为4.0x,低增长业务采用行业下行期P/B为0.5x,然后汇总得出综合P/B倍数来确定目标价;对ZDT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但对其基板业务采用相同估值方法评估每股价值 [138][139] - **CPO技术发展演变**:CPO技术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插拔式收发器、板载光学(OBO)、共封装光学(CPO)和最终的光I/O;CPO技术将光电子转换模块置于IC基板上,可显著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并节省能源消耗,导致芯片需要为设备留出空间,从而增加基板封装尺寸 [112][114]
FORM Q1 Earnings Surpass Estimates, Stock Rises on Positive Outlook
ZACKS· 2025-05-02 01:0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23美分 超出Zacks共识预期21.05% 同比上涨27.8% [1] - 营收达1.714亿美元 超出预期0.79% 同比增长1.6% 但环比下降9.6% 主要因DRAM探针卡和系统需求预期减少 [1] - 毛利润率同比提升50个基点至39.2% 非GAAP运营费用同比下降4%至5020万美元 运营利润率同比提升220个基点至9.9% [5] 业务分项 - 探针卡营收1.366亿美元 同比微降0.1% DRAM和闪存业务下滑是主因 [2] - 代工与逻辑业务占比49.8% 营收8530万美元同比降1.7% DRAM业务占比28.5% 营收4890万美元同比增6.5% [3] - 系统业务占比20.3% 营收3480万美元同比增8.7% 闪存业务仅占1.4% 营收240万美元同比暴跌40% [3] 地域表现 - 马来西亚(+36.8%) 台湾(+51.8%) 日本(+21.2%) 新加坡(+29.2%)营收显著增长 [4] - 美国(-12%) 韩国(-14.8%) 中国(-12.8%) 欧洲(-11.4%)及其他地区(-25.9%)营收下滑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2.99亿美元 较2024年底3.6亿美元下降 [6] - 经营现金流2350万美元 环比下降 自由现金流630万美元 远低于上季2880万美元 主因盈利能力下降及资本支出增加 [6][7] 业绩展望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1.9亿美元(±500万美元) 高于Zacks共识预期1.8543亿美元 [10] - 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30美分(±4美分) 超过Zacks共识预期27美分 [11] - 长期增长受先进封装 高带宽内存(HBM)和共封装光学等半导体行业创新趋势支撑 [9]
FormFactor(FORM)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04:25
FormFactor (FORM) Q1 2025 Earnings Call April 30, 2025 04:25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Stan Finkelstein - VP of Investor RelationsMike Slessor -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hai Shaha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Craig Ellis - Director of ResearchTom Diffely - Director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David Duley - Managing PrincipalBrian Chin - Director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Charles Shi - Managing Director - Senior AnalystNone - AnalystChristian Schwab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David Silver - Manag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