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协力推动中国中亚现代化进程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中国—中亚合作进展 -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 [2] - 中国同中亚国家之间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 [4] - 中国—中亚机制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百年变局中多边合作的新平台 [5] 经贸与基础设施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达到948亿美元,再创新高 [9] - 中欧班列开行线路不断增加,联通网络愈加密集,中国电子设备、服装进入中亚市场,中亚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 [9] - 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平稳运行,中塔公路二期关键控制性节点隧道贯通,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 [9] 人文与产业交流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启程,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拉开帷幕 [6] - 中国与中亚之间农技专家、医疗人员、考古团队、文艺团体等交流密切,孔子学院、鲁班工坊、中医药中心等人文交流平台培养友谊生力军 [10] - 中国企业家在中亚兴办农业加工厂、纺织产业园等民生项目 [10] 战略与现代化对接 - 中亚国家将本国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吉尔吉斯斯坦"2026年前国家发展纲要"等 [15] - 中国与中亚合作聚焦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如伊塞克湖光伏一期项目、锡尔河州1500兆瓦燃气电站等大型项目 [16] - 中亚国家借鉴中国现代化经验,如乌兹别克斯坦邀请中方专家参与制定《2030年扶贫纲领》 [14]
“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在曼谷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17:10
中泰文化交流活动 - 为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举办"对话·知音"曼谷专场音乐会 中泰嘉宾及观众近300人出席 [1] - 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与沈阳音乐学院承办 [1] - 中国驻泰使馆公使衔参赞常禹萌强调中泰建交50周年人文交流高潮迭起 推动文明互鉴 [1] 中泰文化合作基础 - 泰国文化部副次长拉查农指出两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延续文明互鉴传统 成为关系基石 [2] - 沈阳音乐学院以音乐为媒筹备中华音乐文化盛宴 促进两国艺术共同繁荣 [2] - 2025年将迎来中泰建交50周年 双方在经济 文化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 [3] 文化艺术表演内容 - 音乐会包含中国古典舞《石窟·日月》《林鸟趣话》及民歌《小河淌水》等多元节目 [2] -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与中泰双语二重唱《萨瓦迪-你好!》获观众热烈掌声 [2] - 朱拉隆功大学举办"中国故事"舞蹈讲座 展示《咏春》等舞剧的传统与现代融合 [3] 未来合作方向 - 以"文明对话国际日"为契机 中泰将持续深化各领域交流 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 [3] - 沈阳音乐学院通过音乐舞蹈活动搭建跨文化传播平台 激发青年参与文明交流 [2][3]
新华全媒头条|传承千年情谊 续写时代新篇——写在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之际
新华社· 2025-06-13 16:42
中国-中亚峰会背景与意义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于6月16日至18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习近平主席受邀出席,旨在擘画合作新蓝图并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1] - 两年前首届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包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个"全覆盖" [2][3] - 峰会机制升级为元首层级后,2023年首届峰会达成《西安宣言》及多项合作共识,设立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提出中亚发展"四点主张"和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 [3] 经济与基建合作进展 - 中吉乌铁路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该项目是三国元首推动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预计将重构中亚物流网络 [4][5] - 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总额达948亿美元,同比增长5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涉及家电、日用品、新能源车与中亚农产品双向流通 [6]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运、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持续推进,中国多地常态化开行中亚班列,形成高效互联互通网络 [5] 产业与民生合作深化 - 农业领域创新"订单农业"模式,中国农业专家为哈萨克斯坦农场主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种植销售难题并提升收入 [6] - 合作领域扩展到风电光伏清洁能源、跨境电商、信息技术产业园等新方向,鲁班工坊为中亚五国培养汽车、热能应用等技术人才 [6][8] - 吉尔吉斯斯坦学者认为中国-中亚机制推动地区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期待峰会深化基础设施和行业合力 [6] 人文交流与文旅合作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开通(西安-阿拉木图段),中哈互免签证政策及"旅游年"活动促进双向游客流动 [7][8] - 中亚设立13所孔子学院,中国与中亚国家结成近百对友好省州市,合作涵盖青年、文旅、媒体等多领域 [9] - 联合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修复希瓦古城、考古发掘拉哈特遗址及保护史诗《玛纳斯》,推动文明互鉴 [9]
国际观察:这个夏天,太平洋岛国发出支持中国最强音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3 15:27
会议发出太平洋岛国响应中国理念主张的和谐之音。 会议联合声明中表示,太平洋岛国支持和欢迎中方提出的"四个充分尊重"原则,"认同习近平主席 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太平洋岛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的还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等切实契合岛国发展需要。有的国家"毁约退群",中国 则重视岛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困境,宣布加强同岛国在气候全球治理中协调合作。有的国家将岛国视 作"后院"、以"教师爷"自居对岛国事务指手画脚,中国则对岛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中 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秉持"四个充分尊重"、"三个坚持"和"三个不"原则,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支持 岛国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尊重岛国同所有发展伙伴开展友好合作。 这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后相隔1天,5月30日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现场签署 公约的33个国家中有5个是太平洋岛国,占比近六分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岛国广泛支持并响应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的举措,依靠中国卓越领导力,普遍认同中国发展理念。 会议发出 ...
江苏民间友好大会暨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许昆林杨万明出席并致辞
新华日报· 2025-06-13 07:36
江苏省民间友好大会暨对外友好协会70周年纪念活动 - 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 省长许昆林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出席并致辞 [1] - 江苏省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经贸、科技、人文等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2] - 江苏省国际民间组织朋友圈蓬勃壮大 展现出民间友好事业的勃勃生机 [3] - 活动现场举行了2025年"聚焦美好江苏"活动启动仪式 [4] 江苏省对外友好工作成果与展望 - 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70年来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 收获了许多珍贵友谊 [2] - 江苏省将构筑更多民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友好的桥梁 促进经贸往来、文化互鉴、民生共享 [2] - 江苏省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省份之一 也是中国对外交往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3] 国际友好人士表态 - 意大利、泰国、克罗地亚、柬埔寨、美国、希腊等国际友好人士表示将积极支持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 [3] - 国际友好人士愿同江苏一道推进民间交流 为增进中外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3]
携手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6
中非经贸合作的突出特征是战略政策引领效果明显,合作成果广泛惠及非洲及中国,真正体现平等公 平、需求利益契合互补、互利互惠共赢,堪称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国和非洲开启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继续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以 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中非人民。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中国长沙举行,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 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中非经贸合作也将迎来一个新高潮。中非经贸合作的突出特征是战略政策引 领效果明显,合作成果广泛惠及非洲及中国,真正体现平等公平、需求利益契合互补、互利互惠共赢, 堪称全球贸易体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 在2024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 动",为中非经贸务实合作擘画宏伟蓝图。中方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持续深化与非方沟通合作。本 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聚焦"十大伙伴行动"安排系列活动,展示合作成果,汇聚各方资源,形成更大合力, 包括探索、培育和推介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和创新安排,力求为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作为引领和推 ...
团结合作,共逐现代化之梦(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中非合作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对非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供重要指引 [1] - 中非合作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坚实的确定性,双方同意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和实施"十大伙伴行动" [1] - 中非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以互利合作赋能非洲发展是中国的坚定选择 [2] - 开放合作是人间正道,互利共赢是民心所向,中国始终是各方可以依靠的合作伙伴 [3] -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将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4] 中非经贸合作数据 - 中方新增对非投资超133亿元人民币,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 [1]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非进出口达9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中国将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2]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有53个非洲国家、近4700家中非企业参展,800余款非洲产品亮相 [3] - 北京峰会以来已有22种非洲农产品新获得输华准入 [3] 中非合作具体举措 - 中国将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 [2] - 中国愿同非方深入落实"十大伙伴行动" [2] - 中国坚持以中国大市场为非洲等全球南方伙伴提供新动能 [3] - 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非洲发展振兴 [3] - 中非双方发表《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呼吁国际社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4] 非洲国家反应 - 非洲国家高度赞赏中方给予建交非洲国家100%零关税待遇 [2] - 非洲国家期待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 [2] - 肯尼亚媒体评价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赢得整个非洲的支持 [2]
《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共同弥合科技鸿沟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4:59
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发布《成都宣言》,强调全球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1][3] - 宣言提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健康、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通过合作解决贫困问题与环境问题 [3] - 倡导前沿领域联合攻关,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科技专项合作计划 [3] 科技合作与产业融合 - 宣言提出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3] - 反对科技合作政治化,促进科研人员与资源全球自由流动,维护科研伦理与科技向善理念 [4] - 强调科技成果普惠共享,推动弥合技术鸿沟、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 [3][4] 科技人文交流与人才培养 - 扩大"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活动 [4] - 推动科技人员互学互鉴,实现创新成果互惠互享 [4] - 呼吁各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响应,推进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香港大学生分享“外交之友”夏令营体会
新华网· 2025-06-12 10:50
香港大学生"外交之友"夏令营活动总结 - 第十届香港大学生"外交之友"夏令营结束访问行程 参与学生分享赴北京和印度尼西亚的参访感悟 立志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发展与国际传播建设 [1] -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指出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 同学们实地重访会议旧址 重温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 [1] -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袁慧诗表示 北京至雅加达的行程让她认识到外交是以"人"为核心的跨文化对话与实际行动的融合 [1] -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陈紫彤计划推广低成本抗震技术 助力东盟城市安全建设 以实际行动讲好香港故事和中国故事 [1] 夏令营活动背景与行程 - 香港大学生"外交之友"夏令营是外交部驻港公署举办的品牌公共外交活动 旨在增强香港大学生对国情和外交的认知 增进其国际视野 [2] - 活动自开办以来 已组织数百名香港学生赴内地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参访 [2] - 本届夏令营有来自香港12所高校的30名学生参与 在北京旁听外交部记者会 与外交官交流 [2] - 在印尼行程中 学生们搭乘雅万高铁 走访华为印尼公司及港人创办的蝴蝶咖啡厂 见证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实践 [2]
开启“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阶段
四川日报· 2025-06-12 08:29
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隆重 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带一路"朋友在美丽的天府之国再相聚,大家诚挚交流、凝聚共识、深化合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力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 域,也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方向。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的"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已成为共建国家 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平台。自首届大会举办以来,我国秉持团结合作、开放 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创新丝绸之路精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前行,科技合作机制日趋 深化,各国人文交流愈发紧密,创新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本届大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 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打造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机制化交流平台,推动共建国 家跨领域、跨地区科技交流和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强科技支撑。本届大会得到了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积极响应,参与国别多,涉及领域广,预期成果丰硕。大家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 架下,共同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