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绸之路经济带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 改革试点任务完成超八成
新华网· 2025-11-14 16:39
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 - 截至今年10月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及阶段性成效达81.5%提前完成第二年80%以上目标[1] - 两年来累计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72项并在全疆推广新设企业1.8万余家总数达4.4万家[1] - 今年1至9月进出口额1553.31亿元占全疆进出口总额近40%[1] 营商环境与制度保障 - 两年来出台支持政策69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1] - 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已入驻19家法律服务机构周边相关机构达83家通过组建涉外法律专家库等提供法治保障[1] 物流枢纽建设 - 中欧(中亚)班列"抵站直装"全面应用"铁路快通"模式快速推广[2]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运营国际客运航线28条通达18个国家24个城市国际货运航线36条覆盖22个国家34个城市[2] 对外贸易与投融资 - 已建设43个海外仓、边境仓构建多仓联动跨境集运模式[2] - 新疆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占全疆近40%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不断扩大[2] 区域合作与开放 - 与中亚国家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经贸、产业、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持续加强[2] -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离岸科创中心等平台相继建成[2]
西成铁路扎西隆隧道实现顺利贯通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1:52
项目工程进展 - 西成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扎西隆隧道实现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 [1] - 隧道全长2585米,地处海拔3105至3500米的高寒山区,最大埋深达360米 [1] - 隧道贯通为后续施工推进及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施工技术与挑战 - 隧道穿越地质构造复杂的西秦岭中高山区,施工面临高寒、缺氧、高地应力及软弱围岩等多重挑战 [1] - 承建单位中铁十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主动支护"理念,构建"高强度复合支护体系" [1] -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动态优化支护参数,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1] 项目管理与安全 - 项目团队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穿透式管理"双机制,将安全责任精准落实到一线作业层面 [1] - 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1] 项目战略意义 - 西成铁路建成后将有力强化兰西与成渝两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 [1] - 项目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1] - 对推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外国驻港人士见证新疆之美 期待协作谱新篇
新华网· 2025-10-19 11:00
参访活动核心观点 - 外国驻港领团和商界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新疆 感受到远超预期的蓬勃生机 期待深入探索以推动新疆与香港的协作发掘更多契机 [1] 新疆地区发展现状 - 新疆城市如乌鲁木齐 喀什 伊宁各具特色 展现出五彩斑斓的多元风貌 [1] - 当地基础设施愈发完善 从香港到乌鲁木齐的直飞航班仅需四个多小时 热门景区交通便捷 [3] -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新疆在中哈霍尔果斯口岸展现出枢纽优势 2024年进出口货运量已超4500万吨 [4] - 沿途的太阳能电池板与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设施给参访团留下深刻印象 [2] 新港协作机遇与举措 - 国泰航空于2025年4月开通香港至乌鲁木齐每周四班直航 其母公司太古集团还在探讨增班事宜 [5] - 国泰航空计划依托冷链物流和高值货物运输的专业优势 打造连接中亚经新疆至香港并辐射全球的空运通道 [5] - 参访团成员提出多项具体合作方向 包括结合新西兰牛奶生产经验与新疆特色奶制品 以及探索印尼 香港 新疆三方在数字经济 太阳能和矿产开发领域的协作 [5] - 外交部驻港公署提出三大协作方向 搭建企业渠道 发挥商会作用 推动政府协作 [5]
在中吉边境口岸感受通关“加速度”
新华网· 2025-10-13 10:07
口岸通关数据与表现 - 伊尔克什坦口岸截至9月18日累计验放通关车辆突破20万辆次、人员超过22万人次,双双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并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伊尔克什坦口岸自6月1日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后,日均验放车辆800余辆次,单日最高达1200多辆 [1] - 吐尔尕特口岸截至9月28日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9.6万余人次、车辆17.4万余辆次,同比分别大幅增长94%和79% [2] 政策创新与效率提升 - 伊尔克什坦口岸通过推行"便捷备案"、"免加盖验讫章"等创新举措大幅压缩跨境运输时间 [1] - 200余名中国籍跨境运输员工于今年4月成为首批"跨境运输备案免盖章"政策受益者 [1] - 口岸实施"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为外贸企业有效减负提速 [3] - 边检站持续推进移民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畅行西极·暖边护航"联合行动 [3] 贸易流量与商品结构 - 新疆通祥润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三季度出口订单同比上涨60% [2] - 大量新能源车、机械设备、日用家电等"中国制造"经口岸运往中亚乃至欧洲 [2] - 货物运输时间从过去的25至30天缩短至现在最快不足10天 [2] 基础设施投资与未来发展 - 中吉第三个口岸别迭里口岸总投资5.43亿元,项目于9月20日正式竣工 [3] - 新口岸规划功能明确的查验区域,为未来实现常年通关奠定基础,并将有效分流现有口岸通行压力 [3] - 口岸管委会正积极筹划仓储物流、产业加工等配套项目,致力于打造综合性枢纽 [3]
中国最大的省,又升级了
虎嗅APP· 2025-09-26 22:56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正通过国家战略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资源开发及外贸增长 实现从地域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型 并在"陆权复兴"背景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4][5][6][8][26] 新疆经济崛起驱动因素 - 过去10年GDP从9000亿增至2万亿以上 年均增速7% 位居第一梯队 [9] - 外贸进出口三年内从2000亿增至4000亿以上 2024年1~8月达3563亿元 同比增长25.4% [13][15] - 能源优势显著:油气产量全国第一 原煤产量全国第四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列全国第二/第四 西电东送覆盖22省 [18] - 农业转型成功:粮食总产466亿斤(全国第13) 单产524.8公斤/亩(全国第一) 种植面积增202.9万亩(增量全国第一) 农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 [20] 战略定位与区位价值 - 被国家定位为"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并承担亚欧黄金通道 能源资源保障基地等五大战略职能 [27][30] - 依托中欧班列优势:2023年铁路双口岸通行班列1.64万列 连续五年超万列 [14] - 国际交通枢纽建设:乌鲁木齐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省拥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 [30]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0公里(全国第六) 较2010年不足1000公里大幅提升 [38] - 独库高速公路项目投资760亿元 通车后天山南北通行时间缩短10小时 [37][38] - 民用机场达28座(全国总量第一) 占全国1/10以上 规划未来增至33座 [39][42] - 新藏铁路(投资数千亿元)和中吉乌铁路启动 强化国际交通纽带 [33] 区域发展对比 - 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1/6 接近GDP十强省总面积 [7] - 与内蒙古 山西等能源大省相比 新疆集煤炭 油气 新能源优势于一体 [18] - 边疆地区(新疆 西藏 云南等)在经济版图中角色提升 [31]
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经济日报· 2025-09-25 08:07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在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7.04%,并于202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 [2] - 2024年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千亿元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已形成 [2] - 自2022年起,新疆进出口额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开通数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3] 基础设施建设 -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均通达高速公路 [2] - 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202公里,网络覆盖所有地州市 [2] - 实现县县通千兆网络、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的信息化全覆盖 [2]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将超过70%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3] -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远程诊疗服务覆盖所有乡镇 [3] - 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的高水平 [3] 区域定位与开放格局 - 新疆被赋予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1][3] -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凭借“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深化开放 [3] - 通过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及中欧班列强化与中亚、欧洲的互联互通 [3]
AI光影·新疆七十年|跨越七十载的新疆通衢征程
央视网· 2025-09-25 07:09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新疆已建成28个干支线机场,织密空中交通走廊 [1] - 铁路网营运里程超过9557公里,形成“一轴、两环、两对外、三出疆”的格局,覆盖全疆80%以上县级行政区 [1] - 截至2024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达所有地州市 [1] 区域经济与战略地位 - 交通网络将新疆与全国紧密相连,推动区域从“边远地带”跃升为开放前沿 [1] - 交通改善既惠及民生,也激活了地区经济 [1] -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亚欧通衢”的新图景正在展开 [1]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国门守护到通道繁荣: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的兴边新答卷
央广网· 2025-09-23 09:25
口岸运营数据 - 伊尔克什坦口岸今年已验放出入境货运车辆20万辆、人员22万多人,通关量创新高[1] - 今年1至8月,伊尔克什坦口岸进出口货物达186.9万吨,同比增长67.4%[2]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货运量占南疆地区口岸的90%左右[3] 口岸功能与定位 - 伊尔克什坦口岸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物流枢纽节点,距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仅200余公里[2] - 伊尔克什坦口岸于2025年6月启动7天24小时货运通关试行,成为南疆首个全时段货运通关陆路口岸[2] - 伊尔克什坦海关正打造集进境蔬菜、水果、肉类、粮食于一体的指定进口口岸[2] 发展战略与机遇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正谋划口岸经济新篇章,推动从传统边陲向开放前沿的跨越式发展[2] - 公司将抢抓中吉乌铁路建设机遇,努力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生产性物资供应基地和生活性物资保障基地[3] - 公司致力于推动口岸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3]
巨变70年|新疆交通:穿三山两盆,通欧亚大陆
新华社· 2025-09-22 14:21
公路建设 - 新疆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16.59万公里增至2024年的23万公里,增长显著 [3] - 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 [3] - 贯通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线公路已有4条,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交通支撑 [6] - 多条网红公路如独库公路、S101公路、盘龙古道吸引大量自驾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 [8][9] 铁路网络 - 新疆铁路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4914公里增至2024年的9202公里,实现翻倍增长 [12] - 铁路网络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形成主两辅交通格局 [12] - 2022年开通的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形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闭环 [14][15] - 截至7月27日,新疆铁路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今年已突破1万列,构建立体国际贸易运输网络 [16][17] 航空发展 - 新疆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从2012年的12个增加至2025年的28个 [19] - 建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广、支线机场最多的机场网络 [19] - 2022年12月中国最西端的运输机场、新疆首座高高原机场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投入运营 [19] - 2025年4月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投入运行,航空事业迈上新台阶,搭建贯通亚欧的空中丝绸之路 [21]
新疆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动摇 欢迎全球合作伙伴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6:45
新疆对外开放战略定位 - 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动摇,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前沿和我国向西开放重要门户 [1] - 被赋予亚欧黄金通道、向西开放桥头堡及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等“五大战略定位” [2] - 国家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14类56个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 [2] 区位与基础设施优势 - 地处亚欧大陆核心地带,与8个国家接壤,拥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 [2] - 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在新疆交汇,是国际黄金大通道 [2] - 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多边国际道路货运线路10条 [3] - 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 [3] 产业发展与机遇 - 依托丰富能源、矿产和农业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在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先进制造、新能源、绿色算力、特色文旅等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2] - 与中亚、中东及欧洲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潜力巨大 [2] 开放政策与贸易成果 - 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试点任务,80余项已落地实施并取得成效 [3] - 中哈、中塔、中吉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时间从5天缩短至1天 [3] - 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3]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约总额达6100亿元 [3] - 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1589.6亿元增至去年4341.6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