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搜索文档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网· 2025-06-17 06:12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 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1] - 文明建设抓手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借鉴[1] - 核心方向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格局[1][3] 历史格局的突破路径 - 1921年后中国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应对西方现代化,内生式现代化取代外逼式模式[2] - 转变驱动因素: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组织领导、传统文化基因凝聚、人民主体性道义力量[2]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走自己的路"确立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四个现代化"实践[4] 现代化道路的演进 - 改革开放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稳定两大奇迹[5][12]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西方模式单一性,具有世界意义[6] - 道路选择强调国情适配性,反对照搬西方模式,后发国家可通过自主发展规避西方现代化弊端[12][13] 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 "第二个结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新文化生命体,破解"古今中西之争"[7][8][9] - 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增强民族主体性[7] - 现代化目标坚持人民至上与物质精神协调发展,区别于西方物质主义单向发展[11] 现代化理论的世界价值 - 破解"现代化之问"三大核心:目标人民性、道路自主性、后发国家优势发挥[10][11][12][13] - 提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新范式:规避殖民扩张代价、解决要素约束、建立独特发展路径[13] - 文明互鉴模式突破"西体中用""中体西用"局限,形成化学反应式文化融合[9]
马英九将率团访陆
财联社· 2025-06-11 10:42
朱凤莲表示,欢迎马英九先生率团来访,将做好相关活动安排,并提供必要便利。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 峻,但两岸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我们一如既往欢迎台湾各界人士和广大台湾同胞常来大 陆参访交流,与我们携手加强交流合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6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宣布: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先生将率台 湾青年于6月14日至27日赴福建、甘肃出席第十七届海峡论坛、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大典、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敦煌)等活动并参访。 ...
王沪宁会见出席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台湾嘉宾
新华社· 2025-05-27 19:01
两岸文化交流与民族复兴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的血脉、文化、历史赋予两岸同胞对民族的共同责任 [1] - 举办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对推动两岸共同光大中华文化、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1] - 中华文化是两岸中国人的根和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要坚持文化自信,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精神 [1] - 要共同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心灵契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1] 两岸关系与统一大业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2] - 要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 - 要共同站稳中华文化立场,携手应对外部挑战,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2] - 台湾嘉宾表示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自豪,期待两岸同胞坚持一中、反对"台独",加强文化交流,共促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2]
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00
发展青少年事业的战略意义 - 发展青少年事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 [1]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时被赋予"关注民族未来,发展少儿事业"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对新时代青少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青少年事业的重要论述 - 将青少年事业同祖国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寄托着党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战略考量 [2] -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3] -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培养的永恒主题,要增强青少年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3] - 要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4] - 要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4]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实践举措 - 充分发挥宋庆龄故居的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开设"未来讲堂"等青少年教育项目 [5][6] - 每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六一主题演出活动,内地与港澳台青少年同场交流 [6] - 不断完善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融思想引领、文化教育、科技培养等功能 [7] - 持续开展中非青年大联欢,实施"丝路未来青少年行动",举办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 [8] - 实施"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宋庆龄未来助学金" [9]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宋庆龄"缔造未来"教育理念 [10] -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1] - 加大对青少年的公益帮扶工作,推动健康医疗帮扶和教育帮扶 [12] - 加强海峡两岸暨港澳交流,厚植青少年血脉亲情 [13] - 推动人民友好从娃娃抓起,培养人民友好事业接班人 [14]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扬光大
人民网· 2025-05-22 16:2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展开论述,属于政治理论范畴,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进行关键要点总结。 文档内容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形成背景、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与投资银行分析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无关。建议提供与金融市场、企业动态或经济数据相关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台湾前途系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4 06:57
两岸关系研讨会 - 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福祉" 160余位两岸人士参与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 [1] - 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 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承办 议题包括"扩大交流合作与守护共同家园""台湾未来与两岸愿景"等 [1] 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关系 -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仇开明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涵盖台湾同胞 两岸应共同参与民族复兴 有能力应对外部干涉和"台独"分裂 [1] - 上海市委常委陈通表示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为台胞台企提供发展条件 将推出更多惠台政策 [2] - 南开大学黄清贤指出两岸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通过提升交流质量实现共同发展 [2] 两岸经济与产业合作 - 两岸专家认为大陆经济基础稳固 具备长期向好趋势 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支撑 [2] - 南京大学刘相平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受美国胁迫 核心技术外流导致产业空心化 强调依附西方国家无出路 [4] 两岸统一与民族复兴 -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杨毅周提出两岸需通过融合发展建立命运共同体 消除分裂实现永久和平 [3] - 统一联盟党戚嘉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将惠及台湾 两岸统一将水到渠成 [3] - 辅仁大学汪诞平批评民进党将大陆视为"敌对势力" 呼吁台湾回归家人定位以跟上民族复兴步伐 [4] "台独"问题与台海局势 - 专家批评赖清德当局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 损害台湾同胞利益 呼吁坚决反对分裂 [3] - 台湾学者警示民进党政策可能使台湾走向绝路 融入大陆发展才是正确道路 [4]
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上海开幕
快讯· 2025-05-10 18:40
两岸关系研讨会 - 2025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上海开幕 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福祉" [1] - 活动为期两天 吸引海峡两岸160余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 [1] - 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仇开明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涵盖台湾同胞 两岸应共同推动民族复兴 [1] 中国式现代化论述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备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能保障两岸共同福祉 [1] - 有能力遏制"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 对完成统一大业充满信心 [1] - 呼吁台湾同胞认清历史趋势 与大陆携手推进统一进程 [1] 注:原文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数据 仅保留符合要求的两岸关系政策性内容 [1]
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
陕西日报· 2025-05-04 08:1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围绕"青春"主题展开论述,属于人文社科类内容,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按照任务要求需筛选与商业实体或产业相关的信息,但经核查: 1 所有引用的历史人物案例(梁启超/李大钊/钱学森)均为思想精神层面表述 [1] 2 关于青年发展的描述聚焦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个人奉献精神 [2][3] 3 提及的领域(航天/乡村/科技)仅作为青年作为的例证,未涉及具体企业或市场数据 [4] 4 全文中不存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市场份额、行业趋势等商业分析要素 [5] 结论:该内容属于青年价值观教育范畴,无符合投资研究要求的实质性商业信息可供提取。建议切换至企业财报、行业政策或市场数据类文本进行分析。
新华时评|青年永进,中国常新
新华社· 2025-05-03 11:07
文章核心观点 当代青年人生黄金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机遇期契合,应接好历史接力棒,奋斗不止推动中国常新 [2][3] 分组1:青年形象 - 青年是挺拔的树,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2] - 青年是冲锋的舟,每一代青年都是时代弄潮儿,在时代浪潮中永远保持冲锋姿态 [2] - 青年是耀眼的光,无数青年工作者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拓进取 [3] 分组2:青年行动 - 国家博物馆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上118个大学生创新项目亮相,青年争做时代创新者 [2] - 青年在太空移交中国空间站钥匙,以开源思维挑战AI行业传统路径,开发同步控制系统让机器人动作行云流水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