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信社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农商银行正式设立筹备期重点攻坚不良清收
中国证券报· 2025-05-23 05:02
内蒙古农商银行设立 - 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17日正式设立,注册资本580.17亿元,经营范围涵盖银行业务,法定代表人刘丰 [1] - 公司筹建工作于2024年启动,涉及全区120家法人机构、6.7万户股东、近9000亿元资产,截至2024年末资产规模达8833亿元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3月批复同意筹建,要求6个月内完成筹备工作 [1] 筹备期重点工作 - 筹备期内多次部署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董事长刘丰召开调度会、座谈会并赴多地调研清收进展与合规管理问题 [2] - 全系统制定八类清收责任单,分类施策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建立定期通报机制 [2] - 筹备组强调压减会议文件、避免内部扯皮,集中精力完成客户营销、不良清收及挂牌工作 [3] 农信社改革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将省联社改制为产权清晰的金融企业,构建统分结合、多级经营的农信体系 [3] - 内蒙古计划2025年打好风险防范"四大战役",重点推进农商银行组建与高风险机构处置 [3] - 改革需因地制宜分阶段推进,目标为整合资源、增强资本实力并化解区域中小银行风险 [3] 行业改革成效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1月表示"一省一策"风险处置方案成效显著,农信社和村镇银行改革稳步实施 [4]
“独一份”的广东农信社改革方式 能蹚出一条怎样的路
金融时报· 2025-05-22 11:17
广东农信社改革模式 - 广东省联社改革模式确定为"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形成"1+7"格局(1家联合银行+7家农商银行)[1] - 改革采取"多步走"策略:先完成法人机构化险改制,再由头部农商银行参控股弱势机构,最后移交7家农商银行管理权至地方政府[2] - 7家农商银行包括广州、深圳、东莞、顺德、南海、珠海和海湾农商银行,其中5家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2][3] - 广州农商银行资产规模最大达1.36万亿元,海湾农商银行最小为171.44亿元[3] 参控股情况 - 头部农商银行跨地区控股弱势机构:广州农商银行控股韶关、南雄、潮州农商银行(持股均超50%)[5] - 深圳农商银行以69.61%控股惠来农商银行,并通过间接持股控制博罗、海丰农商银行[6] - 东莞农商银行通过特殊交易结构成为普宁农商银行股东,并实际控制湛江、潮阳农商银行[7] - 顺德农商银行参股揭东农商银行37.27%,珠海农商银行管理罗定农商银行[7] 机构分化与业绩表现 - 广东农信机构分化严重:7家头部农商银行资产占全省农信系统68%,合计规模5.61万亿元[9] - 头部农商银行业绩普遍走弱:2024年珠三角8家大型农商银行中3家营收下滑,仅1家净利润增长[10] - 广州农商银行净利润从2019年高点79.11亿元持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不良率达2.25%[10] - 全省农商银行(不含深圳)2024年资产增长3.8%但利润下滑14.69%,贷款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1] 改革挑战 - 头部农商银行控股成本高:广州农商银行注资68.22亿元控股3家机构,接近其2018年净利润[14] - 跨区域管理难度大:被控股机构与控股机构在服务对象、金融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4] - 资源调配能力受限:管理权移交后可能影响从全省系统获取资源的能力[14] - 东莞农商银行已开始通过专项调研提升集团化管理效能,解决附属机构管理难题[15] 区域经济背景 -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大:深圳、广州GDP占全省48%,加上佛山、东莞合计占66%[12] - 珠三角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粤东西北更多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12] - 农商银行经营状况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受地方政府影响显著[13]
大消息!又一省级银行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20 15:39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内蒙古农商银行于2025年5月17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丰,注册资本达580.17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由准格尔旗财政局、鄂尔多斯市财政局、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共同持股[1] - 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经营范围涵盖银行业务[2] - 企业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所属行业为货币金融服务(J66)[2] 组建背景与改革模式 - 公司由内蒙古农信社联合社及93家农信法人机构、26家村镇银行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4] - 改革采取一次性整合120家机构的整体性模式,为全国首例[4] - 内蒙古农信社联合社原资产规模达8833亿元(截至2024年末),包含37家农商行、3家农合行和53家统一法人社[4]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5年2月批复筹建,要求6个月内完成[4] 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 - 计划通过3-5年努力使主要经营指标进入全国30家省级农信机构中游序列[5] - 筹备阶段重点包括不良资产清收、客户营销及挂牌要件梳理[4] - 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策略[5] 行业改革动态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农信社改革与风险化解,"一省一策"推动多地方案落地[7] - 2025年金融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重点处置高风险机构[7] - 同期江苏、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河南农商银行开业,新疆农商行筹备年内挂牌[7]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稳步推进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05
改革重组 - 今年以来多家省级农信机构陆续开业,包括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河南农商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标志着农信系统发展进入新阶段[1] - 联合银行和统一法人模式成为当前农信改革主流方向,统一法人模式通过整合县级农信社集中处置不良资产,联合银行模式保持县域法人地位构建协同体系[2] -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指出省联社与基层农商行存在法律关系错位、管理体制争议等问题,需通过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积聚[2] 政策导向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省一策"加快农信社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支持省级政府因地制宜推进改革[3] - "一省一策"策略根据各省历史沿革、风险状况等差异制定针对性方案,避免统一路径的局限性[3] 服务定位 - 农村中小银行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在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截至2025年2月涉农贷款余额达5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4] - 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2%,但面临大型银行下沉竞争加剧、涉农主体抵质押物不足等挑战[4] - 浙江定海海洋农商行创新"渔船贷"产品,对5.7万户农户实现68亿元小额普惠贷款授信全覆盖[6] 风险防控 - 中小银行需兼顾"治已病"与"防未病",前者针对不良贷款攀升等已暴露问题,后者强调前置风险防控[7] - 监管部门要求穿透式监管,动态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优化信贷结构避免过度集中高风险领域[7] - 需理顺治理架构明确权责边界,地方政府与监管部门需协调资源化解存量风险,重点梳理省联社股权结构[8]
农信社改革需要平衡四个关系|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2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农信社当前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差等核心问题,本质上是定位不清的问题 [1] - 农信社改革需通过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商业运作与历史定位、服务当地与跨区域经营、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四个关系来找准发展定位 [1] 农信社行业概况与重要性 - 从机构形态看,农信社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的统称 [3] - 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共有农村中小银行3736家,其中农信社2086家,占全国银行法人机构数量4425家的接近一半,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 [3] - 农信系统机构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金额中的比重基本稳定在30%左右,其自身贷款中超过60%投向涉农领域 [15] 农信社改革政策背景与进程 - 2017年起,中央一号文件陆续提出开展农信社改革试点、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等指导意见 [3] -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 [3]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3] -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列为八大任务之首 [4] 农信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经营风险高:部分农信社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存在漏洞,贷款不良率长期高居不下 [5] 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高风险银行类机构337家,其中农信社(包括农商行等)323家,占比95.85% [5] - 盈利能力差:受城市化率提升、数字化进程加快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农信社净息差不断收窄,中间业务未有有效突破,利润空间被压缩 [6] - 管理不规范:市场经营目标和行政管理目标混同,省联社治理体系与农商行独立法人地位严重冲突,存在干预人事、财务、经营等问题 [6] 农信社改革的四种模式 - 统一法人模式:将辖区内分散农信社合并组建统一法人省级农商行,如2023年设立的辽宁农商行和海南农商行,要求当地发展水平相对均衡 [9] - 联合银行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农信机构独立性基础上,通过股权投资组建省级农信机构,如浙江、河南、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改革成本较低且方式灵活 [10] - 金融控股模式:通过国有及其他资金入股将省联社组成金融控股集团,参股辖区基层农信机构,如宁夏黄河银行和陕西秦农银行,适用于原有联社机构发展明显优于其他机构的情况 [10] - 金融服务模式:将省联社转化为提供战略咨询、产品研发等服务性机构,剥离行政管理职能,但目前尚无相关实践案例 [10] 农信社的历史沿革与定位 - 农信社发展历程悠久,1923年第一家农信社——河北香河县信用社成立,1927年成立我党领导下第一家农信机构 [14] - 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截至1957年底全国共有农信社机构88368个 [14] - 农信社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管理、农业银行代管、人民银行代管及地方政府管理四个阶段,其成立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具有互助性和集体所有制特征 [14][15]
又一位女行长来了!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开业,首任董事长、行长都曾任职于华泰证券
华夏时报· 2025-04-02 21:16
文章核心观点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开业,股东、业务范围和首届领导班子确定,其成立是江苏金融改革重要里程碑,农信社改革对金融发展有积极意义 [2][3][10] 首届领导班子确定 -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注册资本77亿元,江苏省财政厅、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股东分别出资50亿元、10亿元等,持股比例分别为64.935%、12.987%等 [3] - 业务范围包括组织资金调剂、融通资金、开展同业拆借等八个方面 [3] - 管理架构为“一正三副”,董事长胡建斌、行长尹立鸿等任职资格获核准 [4] - 胡建斌有丰富金融系统工作经验,曾在华泰证券工作14年,后在江苏省联社等任职 [5][6] - 尹立鸿早期在中国银行系统任职16年,后在江苏银行、华泰证券任职 [6] - 截至2024年末,江苏省农商行系统有60家农商行、3368个营业网点等,是省内网点覆盖最广等的金融机构 [6] - 江苏省联社下辖6家A股上市公司,除江阴银行外其他5家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江苏省农商行系统资产总额4.75万亿元,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将是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行 [7] 省联社改革步伐加快 - 江苏省农信社改革从去年9月官宣到如今获批开业仅用半年时间 [8] - 去年9月江苏省联社决定组建江苏农商联合银行,3个月后获批筹建,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筹建 [8][9] - 今年2月底省政府明确出资组建及相关职责,3月18日召开创立大会,审议议案、选举董事和管理人员 [9] - 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称其创立是重要里程碑,要发挥“大平台”作用深化改革 [10] - 邮储银行研究员表示农信社改革对金融发展有积极意义 [10]
新“万亿银行”排队登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2 11:45
多地筹建提速 " 我 们 门 头 的 银 行 牌 子 已 经 换 了 , 现 在 是 河 南 农 商 银 行 的 一 家 支 行 , 业 务 没 变 , 也 不 用 换 卡。"在河南农商银行开业次日(2月2 7日),3家被合并的银行员工均对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表示。 2月2 6日,河南农商银行举行开业仪式。该行同日公告称,经监管批准,原河南农商联合银行 和郑州农商行、荣阳利丰村镇银行等共2 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河南农商银行。河南 农商银行将承继2 5家机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等一切权利义务,此前所有账户和业 务合同、服务等均不变。河南农商银行是在1月2 4日获得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的,至今 仅一个多月。 | |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程维妙、林秋彤 | 瑞辑 周炎炎 | 设计 林清 数据来源 综合自联合资信报告。公开报道等 | | --- | --- | --- | --- | | | 省联社改革情况一览 | | | | સ્ત્ર્સ | 改革路径 | 最新进展 | 全系统资产规模 | | 浙江 | 农商联合银行 | 2022年4月挂牌成立 | 6万亿(截至2024年末) | | 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