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AI时代,如何让儿童远离网络侵害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7:54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现状 - 2023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97.3%,互联网已全面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1] - 77.09%未成年人每日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18.17%为2-3小时,4-5小时和5小时以上分别占2.23%和2.5%[8] - 日使用网络5小时及以上的未成年人遭遇网络侵害比例高达30%[8] AI技术带来的网络风险 - AI技术被用于制作"AI脱衣"照片和"AI换脸"淫秽视频,侵害未成年人肖像权[1] - AI聊天软件缺乏年龄限制和有效青少年模式,存在色情擦边、语言暴力内容,诱导未成年人进行不当对话[1][9] - 生成式AI可能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AI剧情聊天中的暴力、出轨等极端内容[9] 网络性侵现状与特点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罪犯4.1万人,占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61%[3] - 205起性侵儿童案例中,网络实施占比21.46%,其中40起为多次侵害,部分作案时间跨度超5年[4] - 网络性侵案件单案受害人数最多达79人,11起案件受害人数超5人[4] 平台保护措施与技术应用 - 抖音集团通过AI实时行为判定未成年人身份,形成青少年模式兜底体系[11] - 平台日均拦截风险内容超130万条,发送风险提示225万条,处理严重不良内容账号3万条[11] - 采用哈希算法等技术自动检测阻止儿童色情制品传播,通过实名制建立禁止名单[12] 行业协同与治理建议 - 需建立全国性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虚拟与现实规则衔接[13] - 建议出台法规明确企业数据使用责任,建立平台间联动机制和统一识别标准[14] - 企业应在产品研发阶段进行未成年人安全评估,设计专属模式[12]
“一键启动真方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6 06:54
未成年人模式升级 - 未成年人模式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联动,家长可一键启动形成独立安全的上网环境 [8] - 华为、OPPO、中兴在系统更新后提供该模式,小米、荣耀、vivo在新机搭载,应用商店建立未成年人专区 [9] - 功能包括上网时长控制、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及使用统计,家长可灵活调整设置 [9] 内容生态优化 - 平台建立年龄分层(3岁以下至16-18岁)、内容分类、推荐分众的梯度化内容体系,覆盖动物、科普、历史文化等17个品类 [12] - 抖音通过白名单机制筛选内容,2024年"青少年课外知识讲堂"活动吸引33万创作者参与,话题播放量超54亿次 [13] - 微信提供"纯享版"聊天工具,隐藏理财通等入口,家长可设置消费限额及临时访问授权 [11] 技术与社会协同 - 国家网信办2024年11月发布《建设指南》,此次升级为指南的具体落地,未来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 [10] - 专家建议提升未成年人数字素养,需家庭、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参与构建"疏堵结合"的保护机制 [15] - 行业通过精准推送博物馆、高校数字化资源,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正向激励网络生态 [13]
社交媒体该不该对未成年人说“不”
广州日报· 2025-05-09 05:59
社交媒体行业监管趋势 - 新西兰拟立法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违反规定的社交媒体公司将面临高额罚款 [1] - 美国犹他州要求未成年人需家长明确同意才能注册社交网站 澳大利亚通过全球最严禁令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多数平台 [2] - 中国2019年推出青少年模式 2024年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 [2] 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 -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青少年社交媒体问题比例从2018年7%升至2022年11% 表现为使用失控和负面心理影响 [1] - 网络暴力 不良内容 沉迷等问题导致未成年人价值观扭曲 心理问题加剧 [1] - 社交压力引发青少年攀比虚荣 过度关注网络形象而忽视现实人际交往 [1] 监管措施的实际挑战 - 完全禁用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转向更隐蔽平台 隐私保护与年龄审核存在执行矛盾 [3] - 现有方案面临效果质疑 需解决数字素养提升与严格监管的平衡问题 [3] - 国际共识认为需传递保护信号 但实施过程难以完美 类比未成年人禁酒令的执行困境 [3]
软硬件企业集中发布未成年人模式使用手册
快讯· 2025-04-30 10:38
政策法规与行业响应 - 国家网信办制定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指导智能终端厂商和重点网站平台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工作 [1] - 政策依据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软硬件企业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1] 企业行动与功能升级 - 近期软硬件企业集中上线未成年人模式,提供便捷使用功能并丰富适龄优质内容 [1] - 企业强化信息内容安全防护,系统介绍模式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亮点 [1] - 多家企业发布未成年人模式使用手册,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功能服务以最大化保护效能 [1]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进展如何?网信办:呈现功能完善等特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4:54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正式开幕。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在主论坛上介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的最新情况。 未成年人做了精选,又保证可观的丰富度,都会提供几十万乃至上千万条的内容,涵盖科学素养、历史文化、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且日均以数 万计的条数在增加。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介绍当前网络未保模式的特点。摄影:南都记者李玲 张拥军称,相信随着未来未成年人模式的推广,还会有大量的专属 App 开发上线,提供更多丰富优质的内容。 张拥军提到,去年 11 月,网信办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检测指南;在各手机厂商、互联网平台的共同努力下,今年 4 月打造了全新的互联网未成 年人模式,其中华为、OPPO 和中兴手机从现在起更新系统即可使用,小米、荣耀和 vivo 在已经发布的新机上可以使用。 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摄影:南都记者李玲 他谈到,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操作更加简便,一键进入专属空间。手机开机即呈现显著的未成年人模式提醒,同时还可在手机桌面、系统设置、控制中心等点击进入未成年 ...
禁言、关闭!这些账号,从严处置→
证券时报· 2025-04-20 08:12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整治行动 - 网信部门今年以来持续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的违法不良信息 对1 1万余个违规账号采取禁言 取消营利权限 关闭等处置措施 [1][4] - 违规行为将童真童趣异化为流量变现工具 违背未成年人主观意愿 对其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 涉未成年人违规问题新动向 - 部分账号通过低幼装扮 添加"学生"标签 定位学校地址等方式假借未成年人名义发布不良导向内容 企图混淆视听牟利 [4] - 违规形式包括:恶搞儿童博取眼球(如道具刀砍肢体 扔食物惩罚) 虚假摆拍亲子冲突剧情 教唆模仿成人行为(抽烟) 未成年人网络炫富(奢侈品开箱 现金展示) [5] - 隐蔽违规手段:以"举牌"定制图片 舞蹈等名义引流 通过"一对一"交流传播低俗色情内容 [5] 平台治理与技术防护措施 - 网信部门指导平台从严审核涉未成年人内容 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 - 未成年人模式提供一键启动 时长管理 专属内容等功能 需家长和用户主动开启以强化保护效果 [4]